其政治野心也随之扩张开来,不满足于蜗居在北美那一亩三分地上,希望在中美洲,南美洲乃至太平洋地区发挥更积极的作用,而不是被人当做“手指甲黑乎乎的爆发户”。
美国人同样有着大洋雄心,渴望在东北太平洋区域发挥作用。
可惜由于大楚帝国的限制,不允许美国超过一万吨级的战列舰和重巡洋舰通过巴拿马运河以及麦哲伦海峡,使得美利坚无计可施。
在这个时候
大楚帝国的海洋霸权就体现出来了,隔着中美洲和南美洲,美国无法将东海岸的海军力量调往西海岸,只能形成各自为战的两个区域舰队。
即便走另外一条航路,即从美国东海岸出发跨越大西洋,进入地中海,经马六甲海峡进入红海和印度洋。
这一条航路也被掐死,得不到楚国的允许,美国大型战舰就无法通过红海天堑要塞。
即便强行通过了,可到了马六甲海峡又怎么办?
从马六甲海峡向东就是大楚帝国本土八岛,从东到西绵延上万公里,在敌对的情况下如何通过?
即便北上也不行,从马六甲海峡北上五千公里直至琉球王国,皆在大楚帝国的实际控制之下。
直至今日
美国海军依然被分成东西两块儿,东面的是美国海军的主力大西洋舰队,西面确实发孱弱的太平洋舰队。
为了改变这一状况,美国只能在加里福利亚洲发展造船工业,这些年来,新近建立了二十几家规模不小的造船厂。
可是在今年掀起的金融风暴中,至少有一半的西海岸船厂陷于破产清算的窘境,剩下的处境也相当糟糕。
为什么呢?
这是因为西海岸的船厂面临着东海岸和以底特律为核心的五大湖重工业区的强烈竞争,在成本和效率上不占优势。
西海岸船厂赖以生存的大吨位民船建造,无论在规模,经验还是效率上,根本竞争不过东海岸的美国船厂,破产倒闭也在情理之中。
大楚帝国控制的巴拿马运河只是限制超过万吨的美国大型战舰通过,并不限制美国远洋商船通过。
如此一来,就造成了西海岸的船厂高度依赖美国政府的军舰订单。
在今年爆发的严重金融风暴中,美国政府开支极大的缩减,大量的军舰订单被取消,这也是西海岸船厂大量倒闭的重要原因之一。
即便如此,美利坚从来也就没放弃过挑战太平洋霸主的念头。
在这一点上
恰巧与野心勃勃的扶桑国不谋而合,双方有着大量的共同语言,共同利益,有着潜在的结盟倾向。
想当个地区老大不容易呀,英国这样的二百年世界霸主就更难了。
从最早击败了西班牙人,到后来击败荷兰人,再打败法国人,教训俄国人,现在又准备对付德国人。
在欧洲近代史上,英国佬从来就没闲着,忙的像被鞭子抽着的陀螺一样……
大楚皇帝郑国辉收束了短暂的出神,再度出声问道;“沙俄那边什么情况?”
外交部大臣李经羲回答说道;
“回陛下的话
在接到我皇陛下的亲笔信后,沙皇尼古拉二世非常高兴,率领一众大臣和皇后亲自接见了我朝使团,给予了高规格的接待。
在会见期间
沙皇尼古拉二世对于日俄战争的失利耿耿于怀,并没有多加掩饰,仇恨扶桑人的态度极为明显。
甚至表示;
如果大楚帝国愿意提供海上运输和军舰保护,沙俄方面愿意派兵参与到对日登陆作战中,可以提供不少于五至六万的兵力,后期还可以增加。
由于没有得到帝国方面的授权,我方使团婉言谢绝了俄方建议。
在会见中,沙皇尼古拉二世表示
将会应我皇所请,分别致信英法两国盟友的政府高层,表达全力支持楚国惩戒日方的正义之举,督促英法盟友切勿做伤害传统伙伴的事情。
他还将派出外交部大臣费德罗舍夫斯基伯爵出访欧洲各国,重点是英,法,德,意四国,就远东局势表明沙俄方面的立场。
尽其所能的牵制欧洲各国列强,为大楚帝国赢得足够的时间和空间。
尼古拉二世同样希望,能够进一步发展与大楚帝国的经贸关系,尤其是通过西伯利亚大铁路进口相当数量的粮食,以缓解因为粮食短缺而激化的社会底层矛盾。”
“嗯,做的不错,还需继续努力,赴俄使团暂时就待在那里吧,以应不时之需。”大楚皇帝郑国辉认可的点点头。
就在1907年,英国与沙俄正式签署同盟条约,再加上此前的英法同盟条约,就此形成了协约国军事集团,这是发生在今年的欧陆头等大事儿。
也正因为此,沙俄对英法盟友具有很强的影响力。
适时的发挥沙俄的作用,利用其对扶桑人的刻骨仇恨,大楚帝国皇帝郑国辉轻易的就以四两拨千斤之巧妙,化解了来自欧洲列强的压力。
现在欧洲军备竞赛愈演愈烈,德意志帝国自1871年统一后快速崛起,并在第二次工业化革命浪潮中走在前列。
工业化的德国无论是生产力还潜力都远胜于老牌列强英法等国,其组织性和纪律性更值得称道,成为世界默认的第一强军。
当然了,这仅限于德国陆军。
在威廉二世掌权以后,德意志帝国展现出了对海外殖民地扩张的勃勃野心,追求“阳光下的土地”,潜在的含义就是追求日不落帝国的荣耀。
德皇威廉二世为此投入了大量海军预算,来打造一只足以挑战英国皇家海军的“公海舰队”,德国主力战舰的数量急剧攀升。
这一切,引发了英国的深深忧虑。
英国皇家海军开始担忧;
德国的舰队有可能破坏英国的北海交通线,或者和英国舰队决战,进而威胁英国本土,对英国的全球霸权形成了实质性挑战,“英国海军恐慌“就此产生。
英国海军大臣向首相发出警告,警告德国产生的威胁。
英国内阁对此进行了十几次研讨会,研讨棘手的海军问题。
在历次会议上
以财政大臣为首的保守派内阁成员,着重指出了英国财政的支出严重不平衡问题,又强调了大选中向议会和选民承诺的削减海军支出。
而海军大臣丘吉尔也不甘示弱,一再强调德国日增的威胁,甚至调用媒体和群众舆论来向内阁施压力。
英国《每日电讯报》,《观察家报》,《泰晤士报》都争先出版了支持大举扩军的言论,许多民间组织和半军事化组织也提出了意见,强烈呼吁内阁和议会重视海军问题。
现在英国人被德国公海舰队的挑战搞得焦头烂额,根本就无暇顾及西太平洋战争。
英国皇家海军更不可能抽掉本土舰队力量,万里迢迢的前往西太平洋,那简直疯了。
万一被虎视眈眈的德国公海舰队偷家,大英帝国的威名可能一朝尽丧,后果严重到英国人都承担不起。
这不是没有可能,而是极大概率的事件。
想想看
一个家财万贯的土财主,不但有娇妻美眷,还有花用不完的金山银山,更有着绝大的权利。
住在他家隔壁的爆发户身强力壮,却只能苦守着一亩三分田,单身已经三十多年,那真是靠的脸色青红,虚火上窜。
忽然之间
这个土财主看家护院的那些壮丁们走了一部分,家宅防御立马空虚起来。
猜猜这个暴发户会不会动心?
会不会突然发难?
作为土财主,自私的英国佬绝不会拿国运去做赌注。
这也是大楚皇帝郑国辉笃定的事,所以才敢于倾尽全国之力,一举发起讨伐扶桑的战争。
现在最大的变数是美国佬,以当前的形势来看,楚、日战争很难速战速决,这就给了美国佬兴风作浪的机会。
对此楚国也有了足够的准备,鉴于美国太平洋舰队实力孱弱,其陆军虽然在美西战争后得到一定的扩张,但还不具备跨洋作战的能力。
无法夺取制海权,输送大量兵力跨洋作战就是送人头。
在12月2日对日宣战后,大楚帝国所辖中美洲军区就进入了高度战备状态。
这也包括夏威夷州军区和太平洋分舰队以及加勒比海分舰队,如今全都是齐装满员,并征召了大量的预备役进入训练营,重新进行武装。
这些有力之举措,就是警告美国佬不要轻举妄动。
美国佬也接受到了这些信号,在近期发行的《纽约日报》,《华盛顿邮报》等主流报纸上,将楚国方面的戒备行动污蔑为
“带有浓厚侵略性质的军事集结,楚国人从前是、现在以及今后依然会是整个美洲地区最大的不安定因素……”
“楚国无可遏制的侵略野心,源于其皇帝对海外领土永不满足的大胃口,造就了这个好战且侵略性极强的国度,华盛顿观察家对此深表忧虑。”
“人们很难想象,在一个民族身上出现两种截然不同的表现,一个温和谦谨,一个咄咄逼人……”
“大楚帝国再次露出了獠牙,在中美洲地区举行了多次大规模的军事演习,加勒比海枪炮声不断,严重影响了区域和平安宁。”
第597章 鹿儿岛之战
鹿儿岛外海
视线所及之处,大楚帝国联合舰队战舰密密麻麻的分布在海面上,看的让人头皮发麻,心底生寒。
而在港湾内,只有数十艘商船和十多艘扶桑战舰,排水量最大的扶桑战舰也不过2300余吨,仅是轻巡洋舰级别。
双方实力如此悬殊,巨大到令人绝望的程度。
未曾想到
这一支仅为近海防御级别的区域小舰队,竟然敢于冲出海湾,发起了对大楚帝国远征舰队的决死冲锋!
与樱岛活火山隔海对望的鹿儿岛港,其海面宽阔,水深条件优越,属于内凹型海湾,是适合停泊大型轮船的优良港口。
缺点是海面过于宽阔,不属于环抱型海湾,海岸炮台防御起来较为困难。
正是因为这样
鹿儿岛港内的扶桑海军分舰队情知难逃一死,与其窝囊的被堵在港口内绞杀,莫如冲出去与强敌拼杀到底,轰轰烈烈的杀身成仁。
如此的凶悍,令司令长官何祝成都感到侧目。
他派遣了第二巡洋舰分舰队第五小队迎战,第五小队由四艘三至五千吨不等的轻巡洋舰组成,多装备210毫米主炮,在樱岛一侧出口布置了横排封锁线。
在扶桑海军东乡正路少将旗舰“须摩”号轻巡洋舰率领下,十几艘大大小小的扶桑战舰一窝蜂的冲出港口,向严阵以待的楚国四艘巡洋舰发起冲击。
隔着还有七八公里,楚国第五巡洋舰小队便发起了第一轮炮击,几十发炮弹溅射起一片水柱丛林,搅动的海水仿佛沸腾一般激荡起来。
首轮齐射虽然没有命中,可跨射的近矢弹掀起了巨大波浪,令高速冲锋的扶桑鱼雷艇就像树叶一样被高高的掀起来,然后重重的又摔下去。
一艘鱼雷艇猛然一头的钻进巨浪中,然后再也没出来,直接就沉没了。
其他七艘鱼雷艇也不得不马上减速,在汹涌的波峰浪谷间曲折穿行,一个不小心就被巨浪掀翻了。
这些扶桑国鱼雷艇只有一二百吨,在210mm炮弹形成的水柱森林中高速穿行,本身就是极危险的事情。
第一轮齐射见功,第五巡洋舰小队的楚国官兵们齐声欢呼起来,随即甩开膀子大干了起来,将更加猛烈的炮火向冲锋的日军舰艇倾泻出去。
随着距离的接近,第五巡洋舰小队装备的122mm副炮也加入了战斗,提供了更加猛烈的火力覆盖。
在海面上
不时有日军舰艇被击中冒出大团火焰,在海面上盘旋着失去了方向,随即传来弹药殉爆产生的巨大火团,令广阔的海面都闪亮了一下。
继“千津洲”号轻巡洋舰被击中殉爆后,另有两艘扶桑海军驱逐舰和四艘鱼雷艇先后被击中,或者翻沉,或是重创,失去了战斗力。
“须磨”号巡洋舰也被命中两发炮弹,全舰燃起大火,一边猛烈的开炮还击,一面就像火人似的率领着剩下的几艘扶桑战舰冲向楚国巡洋舰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