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强大的联合舰队全都是从英国购置,自身只具有5000吨级重巡洋舰的建造能力,更强大的战列舰就只能外购,可这终究不是长久之计。
面对楚国全面而强大的工业和军事力量,只能感到深深的无力。
黑木为桢大将见到内阁重臣凝重的神色,气的眉头一竖,沉声说道;
“真是让人奇怪的事,你们海军日夜提心吊胆害怕楚国人,我们大扶桑皇军可不怕。
请不要危言耸听,无论是在哪里战场,大扶桑皇军都不惧楚国人的挑战,并且有充足的信心能战胜他们。
我要提醒诸位
扶桑与这个世界上最强大的英国签订了军事同盟,那些楚国人敢于挑战?
听起来更像是一个笑话。
没有足够的胆量去迎战真正的敌人,算什么军人,只不过是让人耻笑的懦夫罢了。”
“八嗄,愚蠢到脑袋里只剩肌肉的陆军马鹿,又怎么能体会到真正海上力量的可怕?没有联合舰队的掩护,你的士兵只能游水渡过海峡。”海相山本全兵卫顿时怒了,开口斥责说道。
陆军当然不用直面楚国皇家海军的强大力量,而且这些素来狂妄的将领们,常常会宣扬平田湖战败是一场难以磨灭的耻辱,在扶桑海军的心头扎一把刀。
两军间的矛盾由来已久,在这时候爆发了开来。
海相山本全兵卫的话,果然引发了陆军高级将领们的愤怒,纷纷开口指责起来,无非就是“胆小鬼,懦夫”之类的话语。
海军将领们也不甘示弱,以“愚蠢,粗俗,一群出身市町的白痴!”来回敬,双方直接在御前吵了起来,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
明治天皇看了也非常头疼,虽然是万世一系的天皇,可在这群骄兵悍将眼中,也仅是表面上的谦恭尊敬而已。
见他们吵的越来越不像话,内阁首相桂太郎干咳了几声,见争吵声稍稍的平息,这才开口说道;
“兹事体大,当慎重为上。
遏制沙俄势力南侵是《英日同盟》的核心诉求,在此问题上,英国人一定会发挥关键性的影响力。
我方可以通过外事部门与英方紧密沟通,务必消除楚国威胁的隐患,才能够专心致志的对付沙俄。
在这一点上
日英两国有着必要的默契,对于海军部的顾虑,也必须重视起来。
请不要再说什么难听的话,值此大敌当前,皇国兴亡之际,诸君应当齐心合力应对,而不是互相指责拆台。
在形成同一阵线前,外事部门与沙俄的谈判还将继续进行。
只待时机一到
陆海两军务必携手努力,迎战沙俄强敌并不惜代价战而胜之,方能完成百年之北上梦想,实践大陆政策之宏愿,拜托了!”
说完,他深深的一鞠躬。
此时其他的众臣们也纷纷鞠躬还礼,口中还说着“真是惭愧”“让您受累了”这样谦逊的语言。
似乎方才的激烈争吵,都是幻觉而已。
几方很快达成了共识,最后明治天皇才发言,嘱托“皇国兴盛在此一战,诸君务必努力”的话语。
“嗨依!”
一众文武要员纷纷鞠躬,演绎出一副君臣相得的戏码。
实际上
刚刚出了皇宫居所,陆军和海军两派就各自横眉冷对,差点上演了一出宫门骂战,各自满脸不悦的拂袖而去。
楚国皇家海军再强大,扶桑陆军都不会有什么感觉,那是海军的大麻烦,根本就不关他们的事儿。
陆军参谋总部上下的官员都在摩拳擦掌准备这一战,这是建功立业,名留青史的大好机会,可不能让海军这些胆小鬼给搅黄了。
扶桑联合舰队方面更是愤怒不已,他们的高级军官大多是萨摩藩出身的名门世族,多有留学英国的经历,吃牛排,喝咖啡,自诩比陆军马鹿高上一等。
对于强大的楚国皇家海军,扶桑联合舰队自知不是对手。
双方的差距不是吹牛就可以抹平,也不是狂热的武士精神或者猪突冲锋就能解决,海上决战靠的是大舰巨炮,那些陆军马鹿懂个儿啊。
一群愚蠢的乡下人,简直不可理喻。
在内阁首相桂太郎提出可行性方案后,海军部方面倒是勉强认可。
只要能通过《英日联盟》制衡楚国不轻举妄动,解除了后顾之忧。
那么实践北上“大陆政策”,彻底击败并覆灭沙俄舰队,扶桑联合舰队还是很有信心的,这也契合海军方面的利益。
第559章 救火队员
一个多月后
在湖边行宫度假的大楚帝国皇帝郑国辉,在这里接见了英国特使约翰-克鲁格勋爵,此人带来了英国首相亚瑟-贝尔福的亲笔信。
其内容,重点就谈论了远东局势和英日同盟战略,希望楚国方面能够明确的保持一致。
说白了,就是为扶桑解除后顾之忧。
在当前阶段
楚国对俄日双方都没有提供战争贷款,凡是美国积极的参与进来,给与扶桑国大笔优惠贷款,支持其抗击沙俄南侵的企图。
美国出钱,扶桑出力,英国帮着摇旗呐喊,现在只希望楚国别捣蛋,远东大致情况就是这么简单。
另一方则是法国出钱,沙俄出兵又出力,德国人帮着摇旗呐喊,各自都有基于自身利益的考量。
大楚皇帝郑国辉前几日刚刚参加完“椰城”号战列舰钢板切割仪式,带着一众嫔妃来到湖边行宫度假,在这里接见了英国特使。
在看完亚瑟-贝尔福首相的亲笔密信后,大楚皇帝郑国会爽朗的笑了几声,很干脆的说道;
“即然是英国朋友的深切期望,楚国方面可以做出明确承诺;将会为实现《英日同盟》战略提供所需的便利,但不包括军事方面。
请亚瑟-贝尔夫首相放心,在不伤及楚国利益的情况下,将始终保持中立立场。
这样的回答,勋爵先生还满意吗?”
这还有啥不满意的?
简直太满意了。
约翰-克鲁格勋爵此行的主要目的,就是解除扶桑国方面后顾之忧,也就是来自楚国的海上军事威胁,避免横插一杠子。
大楚皇帝郑国辉的爽快承诺,彻底消灭了这一忧虑,让扶桑人能够没有后顾之忧的上前疯狂撕咬沙俄。
“好极了,尊贵的皇帝陛下,请允许我代表伦敦向您致以最高敬意,贵国永远是英国可以信赖的全球行动伙伴。”完成任务的约翰-克鲁格勋爵此刻一脸轻松的说道,毫不吝啬的献上了一顶大帽子。
然后,他又说道;
“贵国的利益主要在南方,扶桑则着眼于东三省和朝鲜半岛,伦敦相信可以与扶桑友好和平相处。
看看欧洲
在那片狭小的大陆上,英国需要与十几个国家长期相处,经历了从中世纪以来的数百年历史,拥有充分和脾气不好邻居打交道的经验。
西太地区足够的广袤,能够容纳得下两个强国。
信仰上帝,心怀宽恕,会让我们的心灵获得真正的宁静。
贵国与英国是全球行动的密切伙伴,而扶桑则是英国在西太平洋地区的唯一军事同盟。重要性不可替代。
伦敦真诚的希望……”
约翰-克鲁格勋爵士是本届内阁的掌玺大臣,身份尊贵而又与英国皇室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作为英国国王爱德华7世的特别代表,体现了伦敦的政策倾向。
他的这番说辞有些狗尾续貂,无形中流露出浓浓的优越感,带着很强的说教意味儿。
大楚皇帝郑国辉脸上的微笑渐渐淡去,约翰-克鲁格勋爵尚且不自觉,依然沉浸在自我良好的世界里,嘴里巴拉巴拉的说着。
他身边的英国其他使团成员已经看出不妙,还未来得及提醒。
大楚皇帝郑国辉突然出言打断,言道;“好了,不知贵使竟然如妇人之状,说起来喋喋不休,全无重点。朕有些乏了,今日就如此吧。”
突然打断对方的说话,这在外交场合是很不礼貌的行为,但这也得分人。
约翰-克鲁格勋爵一番话被打断后,脑子顿时有些懵,傻傻的看着大楚皇帝郑国辉神情不悦的站起来,拂袖离去。
只留下淡淡的一句;“贵使在马尼拉可以多转转,着外交部相关人等陪同。”
余音缭绕,大楚皇帝郑国辉高大的身形已经消失在殿中。
这是被嫌弃了?
约翰-克鲁格勋爵脸上一阵红,一阵青,只能讪讪站起身来,在楚国外交部大臣潘裕臣的陪同下离开行宫,颇有些灰溜溜的意味。
这原也怪不得他
英国使臣在世界各地那向来都是骄横惯了,对一国之君或者国家元首都可以指手画脚。
根本不会顾忌别人的想法,更不用看别人的脸色,凡事皆任性而为。
久而久之,就养成了这种目空一切的坏毛病。
可在大楚皇帝这儿碰了个不软不硬的钉子,纯属自找的。
行宫书房内
大楚皇帝郑国辉来到这里后,便拿起奏折审阅了起来,压根没有把方才的小事放在心上。
这个世界上能够不看英国人脸色的不多,他就是其中一个。
没过一会儿
皇室秘书长李经羲脚步无声的进来,见陛下正在审阅奏章,不便打扰,便神情恭敬的垂手侍立。
大楚皇帝郑国辉看了几分钟,提笔在奏章上圈阅了下,随手搁下御笔,头也未抬的说道;“人送走了。”
“陛下明鉴,英使一行由外交部次长钱唯均陪同,近日前往八打雁继续行程。拟参加楚英合资石油公司的谈判,这是一项投资额达420万英镑的大型商务合作案。”
“嗯,山雨欲来风满楼啊。”大楚皇帝郑国辉将奏折合起来,放在了一边,身体后仰的靠在椅背上说了一句。
他的意思,是远东这里又要迎来一片风雨了。
李经羲不好接茬儿,便拱手施礼说道;“臣尝闻,五湖烟雨闲舟渡,四海风云任我游,陛下高远之境界,臣等唯有叹服。”
大楚皇帝郑国辉被他说的笑了,抬手轻轻拍了一下椅把,说道;“也罢,那就冷眼旁观五湖烟雨,看他们能翻起多大的浪来?”
“陛下圣明。”李经羲附合说道。
说了这些
大楚皇帝郑国辉目光若有所思的看着李经羲,停顿了下,才问道;“李爱卿,在朕身边多久了?”
“回陛下的话,从任职副秘书长起,前后合计13年。”
“嗯,时间确实够久了。李爱卿颇有乃父之风,行事稳健且慎密,有很好的战略眼光,能够站在世界棋盘的角度去考量得失。”大楚皇帝郑国辉不吝溢美之词,给予了较高的评价。
李经羲深深一躬到地,语气带着颤抖回答说道;“微臣愚钝,全赖陛下耳提面命,方能有所进益,斗胆尊奉为一生良师。”
这话也没错。
在皇帝殿下身边担任秘书长一职,所接触到的皆是世界风云,国内外大事,将往日的积累转化为地缘战略思维,培养出了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
在其他地方,无论如何也做不到。
父亲李鹤章在世时,愣是将李经羲派往东非殖民地任职十年,从基层的殖民副专员做起,一步步走上主管农业和经济的副总督高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这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