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风云1864 第521节

  没有英国和楚国的允许,意大利人纵有万般本事也飞不过去。

  正因为这个因素

  意大利王国一直与楚国保持着较为密切的经贸和文化关系,试图在桌子底下做交易,可楚国就是没松口。

  这就是新兴世界列强的殖民窘境,像海外的任何殖民扩张企图,都绕不过英,法,楚三大世界殖民强国,这就是当今世界的严峻现实。

  刚下过一场大雨,马尼拉海军造船厂空气中充斥着雨水过后的清新味道,沿着海湾的船厂土地上积存着大大小小的水坑。

  一眼看过去

  顺着海湾十几个巨大的船台上,停满了正在建造中的巨轮,数千上万名工人忙碌的劳作,地面上铺展的高压管道就像乱蛇一样,充满了蒸气克鲁苏工业的气息。

  以马尼拉海军造船厂为首,沿着海湾一字排开二十几家大大小小的船厂,在年后初六就复工了,都是一派兴旺的生产景象。

  这一区域的船厂雇用了七八万人,是大楚帝国的造船中心之一。

  有着大马尼拉地区十几个大学的技术力量支撑,从战舰到邮轮,从数万吨的散货船到远洋冷冻船,这里都可以建造,也是大楚帝国技术力量最为雄厚的造船中心产业带。

  大楚帝国皇帝郑国辉在众人的陪同下,视察了正在建造中的4.6万吨矿石散货船,1.82万吨移民船,3.2万吨油轮,这都是大楚帝国各大航运公司的造船订单。

  在当今世界上

  造船订单的争夺非常激烈,英国人的船不会到楚国来造,德国人,美国人,意大利人的船也不会到楚国来造,都优先保障自身的船舶工业发展。

  楚国同样如此,楚国在世界上的商业航运船队已经位列第一,如今100%是在国内建造,再加上临近周边的一些小订单,能够满足国内数百家船厂的开工需求。

  楚国是世界领土大国,也是海洋强国和航运强国,更是世界贸易量排列第二的对外贸易强国,对远洋运输,近海运输及内河运输有着几乎无穷无尽的需求。

  仅内河运输一项,就养活了几百家中小型船厂。

  继续向前走了一段

  大楚皇帝郑国辉看到了正在三万吨船坞中的“马尼拉级”丙型的最后一艘战舰“亚齐”号,也是第13艘,高大的舰身有十四五层楼那么高,在船坞中的景象尤其壮观。

  这艘“亚齐”号已经完成了87%的建造量,前后主炮台已经安上,高高的钢铁三角桅杆已经到位,就等待吊装和最后的工序了。

  从船坞里,可以清楚的看到战舰由前到后贯穿2/3舰身的厚重舷侧装甲带,足有34厘米那么厚,使用的就是著名的马尼拉防弹装甲钢。

  这种特型防弹装甲钢各方面指标,居于世界顶尖行列,是如今的八打雁特种钢铁厂的拳头产品。

  言语间

  就谈到了正在报批的新式“椰城”级战列舰,该建的设计蓝图刚刚通过一审,皇家海军部的专家和将领们提了几十条意见,需要返工一一改进。

  主动力已经确定了,使用南洋重工生产的四台大型船用蒸汽轮机,16台高压蒸汽锅炉,总计能够迸发出2.55万马力,能够驱动2.1万吨的庞然大物在海面上狂飙到二十节的高速。

  这放在十几年前,那是想都不敢想。

  这就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浪潮飞速发展之下,所能得到的巨大科技进步。

  新式的“椰城”级战列舰采用了背驼式主炮塔,这是当今世界上率先采用这一新技术,具有独有性和开创性,相关的双联装主炮已经在安克莱斯靶场进行了数百次试验,验证其主炮和弹药库输送系统性能。

  新式主炮弹药库输送系统采用全电力驱动,专门配备了两台柴油驱动发电机,共计四座双联装炮塔那就是八台柴油驱动发电机。

  在这一技术领域,楚国与德国一道同样处于世界前列。

  马尼拉大学有37名德国教授,15名法国教授和9名英国教授,还有来自美,奥匈,荷,比等欧洲国家的著名专家,都是高薪聘请而来。

  在大楚帝国,数十年来培养的华裔专家已经成为技术发展主体,共同铸就了帝国科技发展的脊梁。

  皇家海军部长何柱成上将原本是西非舰队司令长官,在老一辈的霍海生上将,罗伯特中将先后病逝后,执掌了皇家海军大权,这也是陛下瞩意的接班人选。

  没别的,足够忠诚,足够听话。

  大楚皇帝郑国辉用人数十年一贯没有变化,首要注重的就是忠诚,其次才是能力。能够达到皇帝陛下重任的标准,远非一般人能够企及。

  陪同在陛下身边一起视察,何柱成上将看见陛下并不看重正在建造中的“亚齐”号战列舰,却把目光频频看向一边。

  顺着眼光看过去,原来是楚国皇家海军新近研制出来的“潜”丁号潜艇,他的心中恍然大悟。

  原来陛下对战列舰已经熟视无阻,却对潜艇这种新玩意儿极感兴趣。

  从皇家海军本身的需求而言

  可以用4个字来概括,那就是当今世界海军普遍追求的“大舰巨炮”战略,英国人是这样,法国人,德国人和美国人都是,楚国人同样如此。

  对于潜艇这种几百吨的小玩意儿,都是看着陛下喜欢,这才投入了大量的科研经费,始终一贯制的研发。

  但是在皇家海军部,从骨子里面重视潜艇的人并不多。

  “大舰巨炮”政策才是王道,至于搞潜艇这些小玩意儿,皇家海军的将军们真的看不上眼,也不会倾注更多的热情。

  这也是习惯性所致,日常做惯了几百上千万的大生意,对这些几毛几分的小把戏,怎么可能看得上眼?

  潜艇项目属于陛下重点关注项目,即便海军部一众高官显耀不大在意,可科研经费以及相关新锐舰艇研发,资金都能得到充分的保障。

  海军部在这几年经费紧张时期,裁减任何项目,也绝不可能裁减陛下瞩意的潜艇项目,相关的资金支持一直较为充沛。

  正因为此

  大楚帝国的潜艇科技一直保持着世界先进水准,因应自身远洋需求,大楚帝国发展的潜艇吨位普遍较大,最新的一级达到了920吨级。

  距离千吨级的潜艇,也仅有一步之遥。

  没办法

  大楚帝国发展的任何类型的舰艇,超远航程都是无法回避的硬性需求。

  这是因为大楚帝国的海域实在太为广袤,几乎涵盖了世界五大海洋,实际需求注定了楚国皇家海军的发展方向,大航程是绕不过核心需求。

  想要大航程,舰艇就少不了。

  楚国配属的一级主力战列舰相比于欧洲同仁,其中位普遍要大了20~30%,核心需求就是大航程,必须要拥有跨洋作战的能力。

  无论在任何时候,这都是大楚帝国皇家海军舰队的首要需求。

  战列舰是这样,重巡洋舰,轻巡洋舰也是这样,甚至巡航舰和潜艇都是如此,大航程是首要的需求。

第557章 海上力量

  新式的“椰城”级战列舰采用了背驼式主炮塔,这是当今世界上率先采用这一新技术,具有独有性和开创性,相关的双联装主炮已经在安克莱斯靶场进行了数百次试验,验证其主炮和弹药库输送系统性能。

  新式主炮弹药库输送系统采用全电力驱动,专门配备了两台柴油驱动发电机,共计四座双联装炮塔那就是八台柴油驱动发电机。

  在这一技术领域,楚国与德国一道同样处于世界前列。

  马尼拉大学有37名德国教授,15名法国教授和9名英国教授,还有来自美,奥匈,荷,比等欧洲国家的著名专家,都是高薪聘请而来。

  在大楚帝国,数十年来培养的华裔专家已经成为技术发展主体,共同铸就了帝国科技发展的脊梁。

  皇家海军部长何柱成上将原本是西非舰队司令长官,在老一辈的霍海生上将,罗伯特中将先后病逝后,执掌了皇家海军大权,这也是陛下瞩意的接班人选。

  没别的,足够忠诚,足够听话。

  大楚皇帝郑国辉用人数十年一贯没有变化,首要注重的就是忠诚,其次才是能力。能够达到皇帝陛下重任的标准,远非一般人能够企及。

  陪同在陛下身边一起视察,何柱成上将看见陛下并不看重正在建造中的“亚齐”号战列舰,却把目光频频看向一边。

  顺着眼光看过去,原来是楚国皇家海军新近研制出来的“潜”丁号潜艇,他的心中恍然大悟。

  原来陛下对战列舰已经熟视无阻,却对潜艇这种新玩意儿极感兴趣。

  “陛下,这是海军部经历十几年研发,推出的最新式“大青鱼”级潜艇,经过两次的技术迭代,已经具备了批量装备的能力。”

  “哦,技术上有何出色之处?”

  “回陛下的话,该级潜艇潜深为40米,水面速度可以达到9.5节,航程7200海里,具备远洋部署作战的能力。这在世界上,都属于一流的先进水平。”

  “嗯,不错,潜艇是海面下的刺客。每多一种海上兵器,就多了许多作战灵活性,多了许多选择,这对补充皇家海军力量是非常有益的方面。”

  “陛下,海军部方面计划先生产第一批12艘“大青鱼”级潜艇,在实际使用中发现问题和不足,再进行下一步改善。这也将是我皇家海军批量装备的第一款作战潜艇,海军部方面抱有很高期待。”

  “持续改进的这个路子是对的,对这方面要保持关注。”大楚皇帝郑国辉吩咐说道。

  何柱成上将立刻立正,敬礼,语气坚决的回答道;“微臣明白,皇家海军将坚决尊奉陛下圣谕,在潜艇发展中,走出一条改善提高的路子。”

  大楚皇帝郑国辉微微颔首,“嗯”了一声,目光在这条停泊岸边的大型潜艇上停留一会儿,便继续向前行去。

  他无意钻进潜艇中仔细探查,不用想也知道,这款潜艇内部充斥了大量的管道和阀门,空间极为狭小逼狭,工作环境也好不到哪里去。

  钻进去,纯属找罪受。

  大楚皇帝郑国辉对技术方面并不擅长,很难提供什么有益建议。

  只是从海军发展战略角度

  引导将军们重视潜水艇技术发展,而不要过份的偏重于战列舰那样的庞然大物,从而对巡洋舰,驱逐舰,鱼雷艇,炮艇,潜水艇之类的海军舰艇类型有所忽视。

  全面的发展,才是正确的方向。

  从皇家海军本身的需求而言

  可以用4个字来概括,那就是当今世界海军普遍追求的“大舰巨炮”战略,英国人是这样,法国人,德国人和美国人都是,楚国人同样如此。

  对于潜艇这种几百吨的小玩意儿,都是看着陛下喜欢,这才投入了大量的科研经费,始终一贯制的研发。

  但是在皇家海军部,从骨子里面重视潜艇的人并不多。

  “大舰巨炮”政策才是王道,至于搞潜艇这些小玩意儿,皇家海军的将军们真的看不上眼,也不会倾注更多的热情。

  这也是习惯性所致,日常做惯了几百上千万的大生意,对这些几毛几分的小把戏,怎么可能看得上眼?

  潜艇项目属于陛下重点关注项目,即便海军部一众高官显耀不大在意,可科研经费以及相关新锐舰艇研发,资金都能得到充分的保障。

  海军部在这几年经费紧张时期,裁减任何项目,也绝不可能裁减陛下瞩意的潜艇项目,相关的资金支持一直较为充沛。

  正因为此

  大楚帝国的潜艇科技一直保持着世界先进水准,因应自身远洋需求,大楚帝国发展的潜艇吨位普遍较大,最新的“大青鱼”级达到了920吨级,属于远洋潜艇。

  距离千吨级的潜艇,也仅有一步之遥。

  没办法

  大楚帝国发展的任何类型的舰艇,超远航程都是无法回避的硬性需求。

  这是因为大楚帝国的海域实在太为广袤,几乎涵盖了世界五大海洋,实际需求注定了楚国皇家海军的发展方向,大航程是绕不过核心需求。

  想要大航程,舰艇就少不了。

  楚国配属的一级主力战列舰相比于欧洲同仁,其中位普遍要大了20~30%,核心需求就是大航程,必须要拥有跨洋作战的能力。

  无论在任何时候,这都是大楚帝国皇家海军舰队的首要需求。

  战列舰是这样,重巡洋舰,轻巡洋舰也是这样,甚至巡航舰和潜艇都是如此,大航程是首要的需求。

  一路走走谈谈,返回皇家海军马尼拉船厂会议室的时候,已经到了中午时分。

  眼前所见的生产景象,让大楚皇帝郑国辉相当满意。

  大型远洋民用船舶的生产是基础,战列舰这类海上决战兵器则是人类科技集大成者,能够清楚的反映出大楚帝国当前的科技水平。

  无论从哪一方面,都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准。

  这是大楚帝国这样拥有广阔疆域的海洋帝国必须的先进能力,钢铁多底气就足,战争能力就更强。

  这些年来

  大楚帝国一直持续发展皇家海军力量,除了战列舰和重巡洋舰以外,还拥有大量的驱逐舰,鱼雷艇,炮艇和巡防舰,组成了一支结构均衡,保有相当数量舰艇的海上强大力量。

  尤其是巡防舰,保有的数量高达262艘之多,广泛分布于各海外总督区和本土八岛,是执行日常海上勤务的核心力量。

首节上一节521/53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