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风云1864 第405节

  “内燃机研发的怎么样了?”

  “启奏陛下,使用内燃机替代蒸汽机的试验正在进行中,已经有两款使用汽油的内燃机通过审定,正在进行耐久性和疲劳性试验。现在的情况看起来很好,有很广阔的应用前景。”

  “唔,不错,这种重大的科技创新要予以财政支持,可以由皇室基金拨款,重点扶持发展。”

  “启奏陛下,内燃机项目就是皇室拨款20万主导的科技项目,如今正在持续投入,有数10名专家和科研工作者夜以继日的研究,争取尽早的拿出成果来。”

  “嗯,要盯得紧一点。”

  “谨遵陛下圣命,臣等不敢松懈,回去后将继续加大科研人员的投入力度,促成更多的专家和科研人员参与研究,早日达到实用化程度。”

  “很好,柴油内燃机的研发也不能松懈。每年有大量的汽油和柴油白白浪费,要充分利用起来,这都是宝贵资源。”

  “臣等谨遵圣命,必全力以赴也。”

  一路说说谈谈,楚王郑国辉与众臣的心情非常轻松,在当前蒸蒸日上的国力下,已经没有什么势力能够威胁到楚国。

  楚国人口在这两年继续大幅增长,从1876年底的2866万余总人口,在两年半之后,1879年6月末,总人口已经飞速增长到3617万余人,增幅十分惊人。

  以楚国如今的人口规模,仅略逊于德国的4370余万人口,也略逊于法国本土3880余万人口,但多于英国本土人口。

  以当前楚国人口飞速增长的现实,本土出生的新一代孩童数量越来越多,形成了大规模的婴儿潮,是助力人口规模飞速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

  再加上持续不断的北方神州华人新移民,在1879年上半年,新移民总数达到139.6万余人,始终保持着稳定高速增长态势。

  两相叠加,这令楚国人口规模继续在高速增长的道路上,一路向前狂奔。

  预计到年底,将能堪堪达到3800万总人口的规模,足可以媲美法兰西。

  而到了明年年底

  总人口规模突破4000万人大关,一举超越法兰西的本土人口总规模,已经是没有悬念的事情,大概率板上钉钉。

  伴随着人口的高速增长,楚国一直以来坚持的工业化深入发展,全国已经步入工业化国家的行列,工业发展水平较高。

  从各种机械机床到排水量十几吨到几十吨的小火轮,几百吨的沿海货船,几千吨的远洋货船和上万吨的移民船,还有各种蒸汽机车,矿山机械,楚国工业都可以制造,形成了较为齐全的工业门类。

  如今的楚国,是世界欧美列强公认的工业国家,也是唯一南方的工业国家。

  在世界大宗产品领域

  楚国贡献了世界上23%的原油,17.7%的铜,生产了世界上6.1%的钢铁,14.3%的远洋船舶,贡献了世界上19%的白糖,36.5%的天然橡胶,11.2%的烟草,25.6%的粗梳毛条和精梳毛条,出口了价值30.6%的罐头,包含水果罐头,鱼罐头和各种肉类罐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工业国家。

  在欧亚航线上

  常年行驶着悬挂楚国国旗的远洋货船队,多以上万吨的铁壳大船为主,其运载力相当惊人,有力的撑起了对欧远洋贸易的脊梁。

  兴旺的对外出口也带动了国内经济的高速发展,深化了工业化经济,简直好处多多。

  潜心于发展经济,对楚国经济的好处逾发明显起来。

  国家财政有钱了,王室资本下属的基金和工业企业赚的盆满钵满,居民有了更多的工作机会,全社会上下普遍富裕起来。

  来到了楚国,普通的华人移民就觉得赚钱容易了,能够吃饱肚子,还能够吃的好,花费却不多。

  日子过得轻松起来,愈发的有奔头,以前那种常常不裹腹的苦难日子似乎一去不复返,让人常常疑在梦中。

  绝大部分华人移民都认为下南洋的这一步棋走对了,若不是来到这片充满希望的热土,可能自己还在家乡苦捱呢!

  吃了上顿没下顿,日子过得格外清苦。

第437章 本杰明迪斯雷利政府下台

  楚王御驾返回坤甸行宫休息,马来亚总督郑国光少将随即前来探望,且禀告并呈交了南部原荷占区请求归附的万民信。

  时至今日

  南部原荷占区数省之地,安置的华人移民已经超过170余万(注:不含当地土著人口),华人全面掌控了加里曼丹岛中南部各省,似乎时机已经成熟。

  楚王郑国辉认真考虑了后,依然否决了郑国光总督提交的议案,认为当前的时机尚不成熟,且需等几年看看再说。

  他的顾虑,主要是源于强硬的英国保守派内阁首相本杰明-迪斯雷利伯爵,这可不是个好对付的老家伙,手段十分狠辣强硬。

  若因为原荷占区归附楚国,从而导致英国人雷霆震怒,对楚国实施封锁和打压,那可就得不偿失了。

  这种可能性不是不存在,而是非常大。

  作为一国之君,楚王郑国辉考虑的不单纯是扩大王国领土,而且要考虑由此导致的国际观瞻,由此带来的重大影响,仔细权衡其中的利弊得失。

  若是因此引致英楚两国关系严重倒退,那怎么也划不来。

  仅国际贸易损失一项,就高达数千万英镑之臣,损失太大了。

  本来就是手中板上钉钉的果子,煮熟的鸭子飞不走,又何必急于一时?

  别看现在南美洲智利,秘鲁和玻利维亚爆发战争,这其实对英国人的影响很小,远没有欧洲俄土战争那么影响力强烈。

  据目前可靠渠道所知

  英国仅仅是向智利提供了一部分武器装备和舰船,派遣了一批英国指挥官督战,其他没有大的动作,也没有俄土战争时期大额的战争采购。

  毕竟是处于南美洲偏僻之地,对英国的全球战略影响很小。

  若以为这样就能牵扯到英国的大量精力,那可就大错特错了。

  英国的关注终点始终在欧洲,可哪怕是俄土战争最激烈的时候,英国本杰明-迪斯雷利政府依然有空暇警告楚国,明令不允许继续在非洲的殖民扩张。

  楚王郑国辉是有苦难言,如今的本杰明-迪斯雷利政府受到维多利亚女王陛下的极为看重,在国内声誉白隆,楚国政府真的不敢硬杠。

  本杰明-迪斯雷利政府主要做对了三件事儿,在国内外声誉日隆,发动对外战争也就是一句话的事儿,万万不能给其借口。

  第一件事儿,是1875年紧急从埃及总督手中,用罗斯柴尔德家族借来的400万英镑的代价,购得了45%的苏伊士运河公司股权,实际的掌控了这条至关重要的欧亚航线咽喉要道。

  这一举措,赢得了英国国内朝野间的一致好评,极大地推高了本杰明-迪斯雷利政府的声望,被誉为“极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几可于德国铁血宰相俾斯麦相媲美。

  第二件大事儿,是本杰明-迪斯雷利首相提议,由英国议会通过,加冕维多利亚女王为印度女皇,为英国王室正式献上了一顶辉煌的皇家桂冠。

  本杰明-迪斯雷利首相因此获得维多利亚女王格外青睐,授予比孔斯菲尔德伯爵爵位,可谓圣眷在渥。

  第三件大事儿,是俄土战争结束后,英国皇家海军奉命进驻奥斯曼帝国首都伊斯坦布尔,并决心为了欧洲和英国的利益不惜一战,硬杠步步逼近的沙俄大军。

  而英国首相本杰明-迪斯雷伊的强硬举动,逼迫的沙皇尼古拉二世不得不退让,将到手的战争红利拱手让出大部分,黯然签署了《柏林条约》,心中那是一百个不情愿。

  可形势比人强,沙俄实在顶不住。

  此举令英国国际声望大涨,一时间风头无两,本届政府由此获得了欧洲各国王室的极高评价,纷纷唯其马首是瞻。

  处于当前国际鼎盛时期的大列颠帝国,绝不容许楚国轻捋虎须。

  如今的英国发动了第二次英阿战争,在去年下半年入侵了阿富汗,全面占领了这一山国,在亚欧大陆尽显强势。

  这样一届强硬的英国政府,你去惹他干啥?

  楚王郑国辉并没有向三弟郑国光总督仔细解释其中缘由,若能体会出来,那么今后还可以赋予重任,算是郑氏家族的可造之材。

  若体会不出来,没有足够的国际视野,没有足够深远的国际考量。那也只能这样了,当个总督就到顶了。

  这种事关国际格局的大事儿,可不是一介师爷或者几个幕僚能够想象得到的事儿。

  明白的人不会说,说的人看不明白,因为战略格局达不到这么高。

  随即财政部大臣卢俊熙和外交部大臣郑鑫相携觐见,谈及一项重要的事宜,那是秘鲁申请2000万银元借款,愿意给付12%的高息,用阿塔卡玛沙漠的鸟粪资源和硝石资源做抵押。

  楚王郑国辉毫不犹豫的拒绝了,秘鲁这种国家根本就没有信誉,理他做什么?

  楚国王室手中有大量的法郎贷款,总量约3.8亿法郎,是普法战争后大量购买的债券,年息达到8.5%。

  这么多年来

  法国人一直坚持定时还本付息,从来就没赖过账,这一点遵守规矩非常好。

  楚国手上同样有大量的德国马克贷款,数量高达两亿三千万金马克,德国人同样按时还本付息,做的非常规矩。

  但楚国绝不允许购买沙俄债券,也不允许购买奥斯曼债券,因为这两个国家的信誉不好,楚王很不信任这两个国家。

  由此推广开来,楚王郑国辉对南美洲国家几乎都不信任,除了智利。

  所以楚国从不购买南美洲国家的债券,也不允许各大银行放贷南美洲国家,当然智利除外,这个国家的信誉还是不错的。

  而秘鲁和玻利维亚两个国家,楚王郑国辉根本就看不上。

  说好的25年契约,说翻脸就翻脸,这还是英国与智利合资的硝石矿业公司,你说这样的国家胆子有多大?

  跟英国都敢翻脸,那么跟楚国翻脸还不是分分钟的事儿,有什么能够约束这些国家政府?

  这些印第安后裔和西班牙混血后裔,在他们的脑海和传统中,根本就没有遵守契约的概念,说过的话,签过的协议就当放屁一样。

  这样的国家,去自找麻烦干啥?

  财政部大臣卢俊熙和外交部大臣郑鑫两个倒霉鬼,被楚王郑国辉劈头盖脸的痛斥了一顿,吓得浑身冷汗淋漓,连滚带爬的溜了。

  这也不能怪两人,12%的年息确实让人眼馋。

  再加上有国家和矿石资源做保,对国际走向和南美国家人心不了解的两位大臣,难免就心动了,帮着说项一二。

  谁能想到这是巨坑?

  你想赚他的利息,秘鲁人却想贪墨你的本金,借出大笔的银洋来将战争下去。

  打赢了,还不还钱还是两说。

  打输了,那笃定是血本无归,连政府都倒台了,这钱找谁要去?

  楚国可以派遣大军入侵秘鲁,但是人家也不怕,碰到外敌入侵可以同仇敌忾,反正光脚不怕穿鞋的。

  一场战争的花费动辄数千万银洋,尤其是跨洋远征耗费惊人,绝不可以轻易的动兵,动枪,实在是打不起。

  以大英帝国雄厚的实力,在南非都栽了跟头。

  这戏剧性的一幕

  就发生在1879年底,英国其实早就图谋侵占南非两个布尔人的国家,一个是奥兰治自由邦,另一个则是德兰士瓦共和国,一直未能得逞。

  十九世纪六十年代末,在布尔人国家领土上发现了钻石矿,为了占有这些宝藏,1877年迪斯雷利保守党政府宣布占领布尔共和国。

  这时候,布尔人正同南非土著居民祖鲁人作战,对这些当地黑人土著进行血腥镇压,正陷入十分困难的境地。

  英国人立即投入了镇压祖鲁人的战斗,但出乎英国人意料的是,在战争中,用洋枪洋炮武装起来的英国军队竟然被手执棍棒、弓箭的祖鲁人打得惨败。

  虽然在1879年秋,由于武器和装备的极端落后,祖鲁人还是遭到了失败,可他们给英国远征军带来沉重打击,使得大不列颠军队战无不胜的神话黯然失色。

  从1880年开始,德兰士瓦布尔人的武装起义,打的英国军队节节败退,损兵折将损失惨,使得迪斯雷利政府威信扫地。

  于是1880年4月大选,英国保守党失败,迪斯雷利的保守党内阁宣告结束6年的执政,由自由党重新上台执掌唐宁街政府。

  这个消息传来

  正在紫宸殿处理政务的楚王郑国辉兴奋的手舞足蹈,哈哈大笑着兴奋的神情难以自抑,大声嚷嚷道:“太好了,太好了!本王总算去除了一个心腹大患,从此可以自由扩张殖民了。”

  新上台的英国自由党政府大佬,与楚国有许多千丝万缕的利益联系,从本质上,对楚国的政策是宽容和自由的,就如同6年前一样。

  这让楚王郑国辉如同溺水的人浮上水面,大口大口的呼吸着外界新鲜自由的空气,感觉由身到心的舒爽,心中痛快的不得了。

  尽管时机成熟,但楚王郑国辉也没有急于将加里曼丹原荷占区收入囊中,而是极有耐心的继续等待。

  果子已经熟透了,不用碰就会自己掉下来,还遭什么急呀?

  现在他将目光盯到了苏门答腊岛上,自从英法战争后,至今十多年的时间,驻守在苏门答腊岛上的军队一直没什么动静,安分的不像话。

  这可不是楚王郑国辉的本意,在做马六甲海峡西北片的重要岛屿,与新加坡和槟榔屿隔海相望,他又怎么会不重视呢?

  原本是被英国人死死按着不敢动,如今换了自由党政府,楚王郑国辉的心思也活了,也敢盘算苏门达腊岛的事宜了。

首节上一节405/46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