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风云1864 第363节

  即便如此,这钱也得花,断断节省不下来。

  建造“镇”字号铁甲舰聘请了许多英德等国的工程师,对船厂技术工人进行了广泛的培养,也锻炼了年轻的留洋返回华人工程师。

  这个技术积累的过程,无论如何也跳不过去。

第389章 本王的镇西号和镇北号呢?

  楚王在众臣的簇拥下,来到了“镇东”级铁甲舰的司令塔上,从这里可以居高临下的俯瞰左右,视野相当开阔。

  若是前桅风帆不放下的话,在装甲防护的司令塔里指挥,那是一件很惬意的事情。

  出于扩大航程的考虑,“镇东”级铁甲舰装备了一前一后两个高大的风帆桅杆,这也是当今世界铁甲舰的主流做法,用作航行中的辅助动力。

  仅用风帆航行,顺风顺流情况下航速可达五至六节,钱数任一条件达不到,航速就会降到4级以下。

  别看辅助动力的风帆航速低,可在实际铁甲舰队作战部署中,意义十分之重大。

  在普通的威慑巡航任务中,例如从马尼拉至通州群岛,或东马来亚望加锡海峡执行任务,对航速的要求并不高。

  一天抵达,还是两天三天抵达,难道重要吗?

  在这些常规任务中

  就可以不启动两座卧式蒸汽主发动机,仅用风帆执行任务,在海峡任务区域保持低速巡航即可,这是铁甲舰队的常态化任务。

  如此一来,可以节省大量宝贵的燃煤。

  要知道地主家也没有余粮啊,该节省的地方还要节省。

  “镇东”级铁甲舰有一前一后两个大型燃煤仓,内置蒸汽驱动的输送皮带,总计可以装载1900吨优质燃煤和350吨重油。

  若是完全用蒸汽动力巡航,最多两周就用光了,在功率全开在海面上狂飙的情况下,每天消耗的燃煤超过200吨。

  哪怕楚国出产优质的燃煤,其成本极低,也经不住如此大手笔的挥霍,日子还是要省着一点过。

  所以,在“镇东”号铁甲舰上装了两套舵轮系统,高高在上的司令塔里一套,还有下面的舱面上一套。

  两套舵轮用钢丝结构相连接,加了几套轴承中转,上面的舵轮转,下面也转,两套舵轮系统互为备份。

  在日常巡航中时

  “镇东”号铁甲舰使用风帆航行,非紧急战斗任务不得使用蒸汽机主动力,这都要由舰长和水手长记载在航海日志上,以备查验。

  若是在非作战任务下,擅自使用蒸汽机主动力。

  皇家海军条例对此将做出严厉惩罚,剥夺舰长职务,降级一等使用,并且要自掏腰包将损失的燃煤和重油弥补起来。

  在非战斗任务情况下,舰长和舵手都在舱面操纵台上指挥战舰。

  在战斗任务下

  前后两个风帆主桅杆都要停止使用,将碍事的风帆卷上去,暴露出前方宽敞的视野,舰长和舱手及军官们都在上方的装甲司令塔里指挥作战,并传达相应命令。

  在装甲指挥塔前后,各有两个巨大的铜质喇叭,用于传达指挥命令。在大声命令的情况下,全舰官兵都能听到。

  “镇东”级铁甲舰还装备了一整套发电设备,可以产生6000烛电量供应全舰使用,这是相当先进的设备。

  这一整套发电设备,就相当于当今的一个城市发电厂。

  六千烛电量,就等于可以点亮6000个灯泡,这是当今时代的电量计量单位,非常有时代特色。

  楚王郑国辉带着群臣巡视了官兵住舱,主轮机舱,设备副舱以及有装甲保护的弹药舱,一路说说笑笑,神情惬意。

  这个相当于七八层楼高的大家伙开到海上,依然具有极强的震撼力。

  他的存在,让任何一个世界列强都不敢任意妄为,显示了楚国海洋的震慑力和统治力,仅次于大英帝国皇家第三战列舰队,亦是楚国重工业发展成就的骄傲。

  建国迄今七年多

  这一路走来,楚王郑国辉始终在默默地推动重工业发展,不惜投入重金,打造了名扬南洋的数个重工业骨干企业,工业产品远销海内外。

  其最高成就,就是眼前这艘威慑力十足的海洋巨兽。

  在他的身边,排水量2300吨的华山级铁甲巡洋舰,就变成了身型纤细的小姑娘,黑黝黝的细长舰身震慑力荡然无存。

  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

  看到得意洋洋的霍海生上将单独落在后面,手摸着305mm主舰炮巨大的炮筒子,那个温柔劲儿,简直比对女人还小心。

  楚王郑国辉笑着调侃道:“霍爱卿,既然如此喜欢这门主炮,本王干脆安排人给你送到府上,你看如何?”

  “让陛下见笑了,此乃军国重器,微臣愧不敢受啊,这副小肩膀可承受不了。”

  “哈哈哈……捍卫海疆乃是第一要务,今后皇家海军会有更多的大炮巨舰,有你高兴的时候。”

  “回禀陛下,微臣代皇家海军一万六千余名官兵叩谢,能够拥有如此强大的铁甲舰队,驰骋在广阔海疆,实乃一生之幸也。”

  “嗯,大楚王国乃至万岛之国,海防乃是当前紧要,沿海重要府县的海防炮台有序规划,建设,这是一项长期的任务,要数十年如1日的坚持不懈下去。”

  “臣等恭领圣旨,自当遵照而行矣!”

  随同视察的也有内阁总理衙门一干重臣,楚王郑国辉吩咐李鹤章说道:

  “李爱卿,在政府开支年度预算中,海防要塞的预算优先度要排在首位,只有坚持不懈的建设海上长城,方是永固王国之道啊。”

  “微臣遵旨,必定优先安排。”

  “嗯,大善。”

  “镇东”号铁甲舰一前一后两座主桅杆上,配置了面积巨大的主风帆,但是简化了大量的副帆,支帆和三角帆,也大大简化了风帆操纵装置。

  直接的好处就是船员人数减少,全舰上下配备405名官兵,相比较排水量9600吨级的英国“勇士”号铁甲舰,船员人数减少了一半多。

  英国是当今世界的海洋霸主,讲究的是全球存在,全球到达,全球威慑,是大不列颠帝国投射对外力量的首选,也是维护英国利益的急先锋。

  正因为这样的需求,所以英国皇家海军的铁甲舰排水量巨大,远超法制,德制和楚制战舰,对远洋航行的要求更为严苛。

  英制铁甲舰大多是高干舷以适应大西洋和其他海洋的恶劣海况,并拥有重火力和大航程,能达到上述苛刻条件的铁甲舰,吨位自然小不了。

  “镇东”号铁甲舰部分吸收了英制战舰的优点,同样采取了高干舷设计以适应远洋风浪,是属于远洋铁甲舰一类,只不过吨位稍逊罢了。

  从铁甲舰上参观下来,楚王郑国辉特意回头看了看。

  那些同样从铁甲舰下来的各国使者们神色不一,尤其是阿根廷外交谈判使者,满脸都是震惊之色,久久难以消弭下去。

  这让楚王郑国辉非常满意,这么厉害的大家伙抛出去,总要收到点效果吧?

  这些阿根廷人有必要重新认识楚国的强大军力,这是他希望看到的事儿。

  荷兰外交代表位于后方,楚王郑国辉没有看到其表现,这不是大问题,随后会有详尽的内政部报告呈上来。

  有观察到的神色,也有私下里的议论,这都是非常重要的情报。

  从这些情报中

  可以梳理出欧洲各国对待楚国强大力量的最新态度,具有战略性的参考作用,值得花费一番力气去收集,研判。

  谁说主力铁甲舰需要去迎接挑战?

  若真的爆发海洋战争,那情况已经恶劣到无以复加,只有动用压箱底的武力手段解决,并非上策。

  主力铁甲舰的最大作用在于威慑,在于不战而屈人之兵,这也是邀请各国使者共同观礼的主要目的。

  用不了多长时间

  关于楚国下水新一级的主力铁甲舰的消息,就会迅速的传播到欧洲和美国,引发各国列强的重视,并上调楚国军事力量的威慑等级。

  若是原来三流世界列强,如今至少是二流世界列强。

  等到4艘主力铁甲舰相继下水服役,楚国这个世界二流列强的位置就坐的稳了,实力决定各国的态度。

  回到下水典礼的彩棚里

  楚王郑国辉并不急着走,而是坐了下来,与众臣一起悠闲的品着香茗,欣赏着停泊在码头边的“镇东”号巨舰极具压迫力的庞大身影。

  这副做派,非常类似于得意洋洋炫耀新玩具的小孩子。

  ……

  “嗯,镇南号年底前能下水吗?”

  “回禀陛下,金沙船厂的“镇南”号铁甲舰建造一切顺利,拟定于11月上旬的某个时间下水,应该不成问题。”

  “什么叫应该不成问题?这种大事一定要盯着,楚国的海面上只有一艘镇东号主力铁甲舰,本王还是不放心啊。”

  “回禀陛下,是微臣的过错,一定保证在11月10日之前,“镇南”号铁甲舰顺利下水,守卫我王国的广阔海疆。”

  “嗯,以后要注意了,不能用这种模棱两可的口气来应付差事。两艘铁甲舰也不够啊,本王的镇西号和镇北号呢?”

  “启禀陛下……”

  海军司令长官霍海生上将脸上压抑不住的笑容,配合着楚王郑国辉大声的讨论,让那些伸长耳朵的外国使节都听到。

  这事儿,其实早就呈报给了陛下,包括相应的建造周期,下水栖装时间等等,甚至服役时间都确定了。

  可那些外国使节不知道啊?

  遇到这么个合适的机会,自然要大大的炫耀一番,军国重器就是要大大方方的展示出来,不能锦衣夜行嘛?

第390章 《布兰卡条约》

  在典礼现场闲坐了二个小时,楚王郑国辉这才意犹未尽的坐上皇家御辇,带着一众群臣浩浩荡荡的返回城内。

  当天下午

  自马尼拉发出的各种紧急跨洋电报,如雪片一般撒向世界各国,次日的英国《泰晤士报》,法国《里昂日报》,德国《观察家报》都纷纷登载了这一重要消息。

  又隔了一天

  美国的《纽约日报》《华盛顿邮报》等重量级新闻媒体,也在头版重要位置刊登了这一消息,并发表了评论文章,这足以显示“镇东”级铁甲舰所具备的战略威慑性。

  二千多吨的铁甲舰还不算啥,可六千五百吨级主力铁甲舰已臻世界一流水平,意味着对海洋的统治力飞速增强,谁还敢忽视啊?

  即便是德国,法国这样的世界级一流列强,其海军铁甲舰主力也不过就是这一档次。

  在往上

  那就是全世界独一档的大不列颠帝国皇家海军,无人可以媲美,无人可以匹敌,是全球霸主级存在。

  仅仅一个多月后

  楚国与阿根廷正式达成了南美洲南部边界划分协议,史称《布兰卡条约》。

  阿根廷基本全盘接受了楚国的领土要求,将南方巴塔哥尼亚广阔的大平原纳入囊中,向北一直抵达布宜诺斯艾利斯省南端,生生的将布兰卡及周边地区数千平方公里切了下来,归属楚国所有。

  北部边界线划到了阿根廷潘帕斯省,将潘帕斯省南部切了一长块边下来,获得了总计92.39万平方公里领土。

  对于阿根廷一方在布兰卡地区的损失,楚国给予了20万银洋的购地款,算是补偿了阿根廷一方,也让其国内的强硬派无话可说。

  区区几千平方公里的土地,加上总计1.62万平方公里的争议土地,补偿20万银洋已经不少了。

  这次边界划分条约的顺利签署,是楚国外交史上,又一项重要胜利。

  这与智利签署的边界划分条约得到的31.67万平方公里土地相加,总计获得了124万平方公里左右的广袤领土,领土范围向南直抵火地岛。

  这让楚国的领土从原本的183万平方公里,陡然猛增至307万平方公里,领土面积暴增67.7%,施施然地跨入了世界殖民大国行列。

  消息传出,举国热烈欢庆起来,这是王国疆域扩张的一大最新成就,代表着蒸蒸日上的国力和殖民影响力,更加符合了二流世界列强的身份。

  楚王郑国辉原本计划一年半到两年时间的拉锯谈判,结果短短一个多月就看到了结果,这是“镇东”级铁甲舰带来的潜在红利之一,并不是全部。

首节上一节363/46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