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风云1864 第347节

  刘阿生见劝不动他,便气的跺了跺脚,吩咐身边的管家赶紧去召集刘氏族人,准备打包金银财物遁逃。

  他非常清楚

  以楚国人凶残的秉性,绝不可能留下刘氏族人这一脉,别的华人大族兴许还有活命的机会,刘氏一族断断没有。

  继续留下,那就是死路一条。

  现在趁着大港军还没有杀过来,赶紧的收拾财务装船,脚底抹油开溜为上。

  至于现在坤甸的混乱情状,马上性命都不保了,还管他去甚?

  兰芳国的重镇一直是在坤甸,距此不远的东万律虽然是名义上的国家首府,实际上就是个一万多人的小城。

  在1850年那阵子,东万律只有四千余人,整个城里死气沉沉的没啥活力,城里的居民也不多。

  如今虽然人口多些,可依然没有发展起来。

  坤甸就不一样了,这是一个人口达到27万多的老城,也是兰芳国第一大城市,国内的华人大家族在这里都有宅邸田产,是不折不扣的核心重镇。

  一旦失去坤甸,等于兰芳国也就亡了。

第374章 不留隐患

  两天后

  当大港军风尘仆仆的抵达坤甸附近,遇到的是前出十里迎接的一众当地华人大族首领和矿主们,敲锣打鼓,并且带了上百车粮食,瓜果,还有捆绑在车上的猪,羊,欢迎场面相当之盛大。

  数以万计的群众出迎,夹道欢迎大港军王师莅临此地,宛如久旱逢甘雨一般。

  大军入城后

  自然是一番杀猪宰羊,隆重欢庆的场景,这些自不消说了。

  郑国亮上校问及前兰芳大统制刘阿生一家的行踪时,欢迎的一众人等却略显尴尬,还是资政黄炳清等人越众回答。

  道:刘阿生等人自知罪孽深重,难容于大港军队,早已携带家财及族人,乘船南逃至巴达维亚,惶惶不可终日。

  对于此等回答,郑国亮上校并不意外,只是微微的一笑没有说话。

  没过多久

  坤甸港口靠上了一队铁甲战舰,以三艘2300吨铁甲巡洋舰为首,旗舰是“雁荡山”号,还有“龙虎山”号和“嵩山”号,后面跟随着5艘300余吨的铁甲巡防船,分别是“马”字03号,“马”字04号,“马”字06号,“马”字07号,“马”字08号舰。

  这支强大的铁甲舰队,就是驻守在东马来亚的皇家海军南洋舰队主力。

  经过这几年发展

  楚国海军2300吨“华山”级铁甲舰业已装备了12艘,追加4艘的订单正在建造中。其中一艘新舰正在下水栖装,另一艘新舰即将于本月底下水,剩下的两艘都在船台上建造。

  楚国皇家海军舰队如今重点建设的是5200吨级“镇”字号铁甲舰,如今正在一南一北两大船厂建造,今后将是皇家海军的主力。

  原本“镇”字号风帆战舰,“镇洋”号,“镇海”号,“镇湖”号和“镇河”号已经于去年和今年陆续除役,退出了大楚皇家海军战舰序列。

  这些原本的美式风帆大船,大多是美国南北战争时期的产物,在楚国海军中服役四、五年,历经大大小小数10场战斗,早已经是伤痕累累,各种毛病多的让人头疼。

  一出海到处漏水,船上的水兵整天要堵漏洞,已经到了功成身退的时候。

  原本的铁甲舰队主力“镇东”号,“镇南”号,“镇西”号和“镇北”号四舰,同样为楚国海军的发展壮大,贡献了余热。

  如今常年停泊在马尼拉海军港口边,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海湾守卫者”。

  在新一代“镇”字号主力铁甲战舰陆续服役后,这些老将也将陆续除役,最终的归宿就是钢铁厂的熔炉。

  但是其雄伟的英姿,已经被照片真实的记录下来,今后将进入皇家海军战史博物馆,成为累累的历史功勋之一。

  当今时代的楚国皇家海军,正处于新旧交替的时刻。

  老一代的风帆战舰正在被逐渐替换,新一代的铁甲战舰承担起了皇家海军的脊梁,担负着守卫王国海疆的重任。

  除了正在建造中的“镇”字号铁甲重舰,十六艘“华山”级铁甲巡洋舰之外,楚国近年来还大力发展了300吨级的铁壳巡防艇。

  这种300吨级的巡防艇不属于皇家海军,而是属于各地的水警区,属于地方防卫力量之一。

  其日常任务

  就是巡弋海疆周边,打击海盗和走私,缉捕非法商船维护海上安全,驱逐非法闯入的外国军舰,查稽往来的商船等等琐碎事宜。

  楚国如今划分成六大海警区,分别是海南群岛海警区,该海警区配备的铁壳巡防艇一律以“海”字打头,称为“海”字多少号。

  还有宿雾海景区,该海警区配备的铁壳巡防艇一律以“宿”字打头,称为“宿”字多少号。

  以此类推

  另有通州群岛海警区,以“通”字打头。东马来亚海警区,以“马”字打头。香格里拉海景区(其范围包括周边的所罗门群岛),以“香”字打头。

  最后一个就是远疆离岛海警区,其范围包括关岛,塞班岛,威克岛,中途岛,夏威夷群岛以及太平洋所有远疆离岛。

  该海警区所属铁壳巡防艇以“疆”字打头,例如疆11号,疆67号等等。

  在50以内的都是太平洋航线上的边疆离岛,诸如夏威夷群岛,关岛,塞班岛和中途岛都在内。

  排位在50以外的铁壳巡防艇,那就没有数了。可能是瓦努阿图,新喀里多利亚,也有可能是基里巴斯,或者是萨摩亚,这中间的排序完全没有头脑。

  兴许,只有皇家舰队内部军官知晓,是如何排列的奥秘?

  这种300吨铁壳巡航艇建造简单,吨位也不大,价格也就3万银洋出头,特别适合大批量建造。

  国内有7家船厂有能力建造,分别接到了海军订单,首批就有30艘。

  在今年6月全部完成,随即又接到了第二批50艘的订单,如今各家船厂正在火热开工,日夜的建造之中。

  这种铁壳巡防艇只装备了舰艏一门火炮,是标准的陆军10磅帕罗特线膛火炮,没做什么改动便搬上了战舰。

  10磅帕罗特线膛火炮的好处就是价格便宜,由马尼拉兵工厂大批生产,采购价格仅为248银洋,适合于大批装备。

  唯一不同的

  是为这些舰载十磅帕罗特线膛火炮,定制了圆形装甲炮房,定制了舰载炮座,这两项装备加起来价值超过700银洋,比火炮要贵上许多。

  圆型装甲炮房位于圆形座圈之上,可以360度旋转炮击,由人工手握摇把转动齿轮盘,带动整个炮房的旋转。

  由于整个火炮重量较轻,一个人就可以操作起来。

  原型装甲炮房就是一圈圆形钢板,头顶空空如也,防爆钢甲厚度两英寸,能够抵御32磅球形炮弹的直面打击。

  这样的防御力量不能说强大,只能说勉强够用,对付海盗船和一般的武装货船是足够了,这付敌方战舰那就远远的超纲。

  事实上

  敌方战舰也不是铁壳巡防艇的目标,在海上争端中可以对峙,但战斗就算了,等于鸡蛋碰石头。

  这种300吨级的铁壳巡航艇火力孱弱,但胜在装备便宜,量大,能够维持在海上两周的巡弋时间,蒸汽锅炉能使用煤炭,木材和重油,最高航速达到18节,经济航速6~7节。

  这就像后世的交通警察,在寻常的执法中,一般不会有货船铤而走险,试图与铁壳巡航艇对抗,那是极其危险的举动。

  遭遇到海上拦截检查,9成9的货船会关关的遵守命令。

  剩下的那百分之一,不是海盗就是鸦片船,或是走私危险物品的走私船,全都是穷凶极恶的歹徒。

  别看铁壳巡航艇只有一门小炮,可是这门十磅帕罗特线膛炮是当今世界最先进的陆军火炮之一,射程远,精度高。

  唯一的缺点,恐怕就是威力小。

  但这个威力小放在对付货船上,就是三个手指头捏田螺……手拿把掐。

  货船的航速缓慢,铁壳巡逻艇最高18节的航速,分分钟可以秒杀他们。

  铁壳巡逻艇有一个最经典的战术,叫做“抢上风战术”。

  那就是在遇到武装反抗的危险船只时,铁壳巡逻艇利用高航速抢先占据上风头,将舰艏对准试图逃逸的敌船,放慢航速以后,用精准的帕罗特线膛舰炮实施打击。

  这个时候,意欲逃窜的风帆货船只有两个选择;

  要么冒着炮击的风险,硬着头皮冲过去。

  要么急速转向,那么风帆货船将会极大的损失速度,也损失了顺风疾驰的可能。

  等到船速彻底慢了下来,再想提升可不是容易的事儿。

  若对方是铁壳货轮那就更好办了,铁壳货轮的普遍航速在十一二节,铁壳巡逻艇可以用蒙古人放风筝的战术,占据有利位置轮番发炮,对敌方的铁壳货轮实施打击。

  那些没有防弹装甲的铁壳货轮,普通的床板只有一英寸厚,压根无法抵挡十磅帕罗特线膛炮的打击,一炮下去就是一个洞。

  针对十磅帕罗特线膛炮火力较弱的特点,马尼拉兵工厂开发出了尖头弹,专门用于装备舰载十磅帕罗特火炮。

  这种圆柱形尖头弹对付普通的铁板,简直就像吃饭喝水一样轻松,容易。

  靠上坤甸港的铁甲舰队长官很快就进城来了,他带来了一个坏消息;

  在周边海域巡弋时,恰逢遇到一只4艘风帆货船组成的船队,这支船队拒绝接受检查,试图分散逃逸。

  结果不言而喻

  这4艘风帆货船被一一击沉,船上所载的财物及人员皆沉入大海,无一生还。

  这个消息一经传出,举座震惊,副总长陆良更是惊的脸色惨白,嘴唇哆哆嗦嗦的说不出话来。

  楚国人的手段,真是狠绝呀!

  郑国亮上校静眼旁观坤甸一众华人大族和矿场主们的震惊脸色,面上冷笑不语。

  策划大港军如此大的行动,事先怎么可能不准备周全,并且得到海军的配合。

  真的让刘阿生一会儿逃了,那可就后患无穷。

  在荷兰人的地盘上,这些人可以肆无忌惮的大放厥词,各种污蔑泼黑水完全想象得到,这在华夏文明史上曾经无数次的重复过。

  陛下冷哼一声,又瞪了他一眼,意思很清楚;

  没那个本事就别揽瓷器活,要是做了就要做的干净利落,否则自己背黑锅去,找谁都不顶用。

  正是明白了陛下的意思,郑国亮才敢放手大干起来,斩草除根,不留余地。

  现在看来,一切很完美。

  兰芳国从这时开始已经彻底覆灭,剩下就是大港军占领这块旧地。

  经过公议后,受到大楚国王仁德的感召,愿意归附大楚,实现南洋地区的华人大同,共襄盛举,开创一片南洋地区的繁华盛世云云。

  这样的结果,早已经注定了。

第375章 不可因怒兴兵

  那边厢

  接到刘亮官紧急求援的荷属东印度群岛总督府并非毫无动作,仅仅2日,便紧急调集了1820余名荷军以及部分物资出征。

  第三日清晨

  一行船队总计20余艘风帆货船和运兵船,在大大小小10余艘荷兰皇家海军风帆战舰的掩护下,浩浩荡荡的开向坤甸。

  这1820余名荷军仅仅是第一批,荷属东印度群岛总督府继续紧急征召兵力,计划从苏门答腊,泗水及万隆地区,陆续调集三千以上兵力,驰援兰芳危局。

  在荷属东印度群岛总督府筹划中,觊觎兰芳国已有数十年之久,从1822年收人头税和鸦片税到现在,已近半个世纪。

  在这些荷兰人眼中,早已经视兰芳国为囊中之物,岂容他人染指?

  二日后

  荷兰特混团队浩浩荡荡的正行驶到西加里曼丹省附近海面,迎面就被一艘双桅快帆船拦了下来,禀报了最新情况;

首节上一节347/46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