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风云1864 第308节

  “你什么你?愿意继续争论的话,我们可以在这里争论三个月,再不要妄想楚国会做出一点的让步,停战谈判纯属痴人说梦。”

  英国谈判代表菲利普斯被楚国强硬的态度顶的面红耳赤,神色简直要抓狂了,可无能狂怒并没什么用。

  他胸口宛如拉风箱一般“呼哧、呼哧”的剧烈起伏几下,不得不忍下这口恶气,说了声“抱歉”,然后拉着法国谈判代表让-皮埃尔-贝尔蒙多子爵下去商议了。

  过了一会儿

  两人满脸不高兴的走过来,菲利普斯爵士脸色难看的就像便秘一样,闷闷的说道;“可以,我们可以就无条件释放战俘及被扣押的船只和普通平民达成一致,只要释放回来,今后不再追究货物损失问题。”

  “对,这才是谈判的正确态度,我们经历的毕竟是一场残酷战争,附带损失是难免的。”楚国负责谈判的首席代表外交部次长郑毓兰男爵宽容的说道,这将英法代表气的眉毛直竖,可强自忍了下来。

  谈判时间短,任务重,历经三天的艰苦谈判,仅仅达成了一些微不足道的共识。

  在重要的条款上

  双方的争论极为激烈,立场南辕北辙,几乎很难看到妥协的可能。

  就比如新加坡问题,东马来亚问题,澳洲问题,战后赔偿问题等等敏感的问题,全都很难取得突破。

  虽然上峰给出了谈判底线,可是作为一线谈判代表,无论如何都要为已方争取更多的利益,而不能一上来就大溃败。

  英国和法国都是世界老牌殖民者,国家历史上经历过无数次的战后谈判,并且是战后谈判的最大受益者,对此经验丰富。

  可问题在于

  英法联军匆忙的中止当下残酷而激烈的第二次新加坡战役,其本身已经暴露出了最大底牌……急于结束这场战争。

  既然如此

  那么你急我不急,至少不能让英法两国看出楚国也迫切希望结束战争的打算,才能够一点一点压榨出更多的利益。

  谈判进行到第7天

  甘泉宫

  楚王郑国辉在和平谈判伊始,便从通州群岛匆匆的赶回马尼拉,坐镇王宫,随时听取谈判第一线相关的汇报,在背后主导着谈判进程。

  到目前为止,他对谈判进展很满意,英法两国在楚国的强硬态度下,正在一点一点的出让利益。

  这场战争持续了半年多时间,国内外动员了上百万力量,耗费二千七百多万银洋,到了收获的季节当然不能手软了。

  这场战争中

  截止目前为止,总计支出了2700多万银洋,后续还至少需要上千万银洋善后,又是一笔大支出。

  这包括伤残军人的后续治疗,抚恤和全军将士的赏赐,以及其他一些相关开支。

  若全加起来,战争总开支合计近4000万银洋。

  这并不是说楚国王室就支出那么多钱,按照七三原则,楚国王室至少要拿出2800余万银洋,去应付这个窟窿。

  楚国政府财政则支出另外三成,约1200余万银洋。

  上述是总的开支,还有收获没有计算。

  大的收获一个是东马来亚30余万土著妇女,在人口市场上,少的也要卖到45至50银洋,比如身体消瘦的女人,年纪过小或者过大的女人,都卖不上价钱。

  贵的300, 500甚至700银洋都有,以丰乳肥臀的年轻土著妇女最受欢迎,这样的女人能干活还能生养,在市场上炙手可热。

  如果长相再漂亮一些,那么700银洋都打不住。

  按照平均一个80银洋计算,这30多万土著妇女价值高达2400万银洋,政府抽税三成,可得700万以上银洋的人口买卖契税。

  仅这一项

  楚国财政就可以填补1200万银洋军事开支的六成,再加上从澳洲掳掠而来的2.2万余名白人妇女,单价更高,基本八成军费开支就有着落了。

  剩下的钱款,多以支持东马来亚当地建设为名义,实际上用于填补王室军费开支的大窟窿,能够用于东马来亚当地建设的资金很有限。

  拨给东马来亚专区的建设款项,前后几笔总计起来,也就两三百万银洋的规模,其他的都用于填补军费窟窿。

  在总计4000余万银洋的战争开支中,楚王陛下的赏赐占了大头。

  这一部分很多用土地,牧场,住宅房屋和店铺摊销了,实际上并没有拿出钱来,都是以占领区资产为主。

  比如澳洲和东马来亚地区,楚王郑国辉赏赐全军将士就没拿什么钱,以土地和牧场折抵功勋为主。

  其他的是印制一些战役勋章,给参战官兵每人都发一个,再加上一些终身爵士的荣誉。

  以精神鼓励为主,倒是花不了多少钱。

  实际上,官兵们也更爱得到土地,住宅和店铺这些固定资产,也重视军功荣耀,对金钱的执念反到不那么深。

  若能赏个女人,那就更妙了。

  第二个大的战争进项,就是攻略澳洲时期掳掠的货物,尤其以羊毛和牛羊为主。

  战争持续半年多时间,澳洲经历了三个剪羊毛季,堆积如山的羊毛无法运输出去,全都积压在港口和各地仓库中。

  澳洲远征军如秋风扫落叶一样占领东部沿海各城镇后,随即大举搬运羊毛,每一趟移民船返回时都运载上万吨的羊毛,还有大量的牛羊成群。

  大致估算一下

  运回的羊毛总量已经超过7.21万吨,以每吨羊毛9英镑15先令的价格,大致约合49银洋,货物总价值计360万银洋左右。

  再加上十几万头牛羊,尤其以青壮成年肉牛和牛犊子为主,又是二三百万银洋的货值,两者相加超过600万银洋。

  就这个,还没加上澳洲地区掳掠的大量金银财富,在这个盛产黄金的地区,仅黄金一项就高达37万盎司,价值不菲。

  第三个大的战争进项,那就是对新加坡,西贡,布里斯班及悉尼等城市的洗劫,那都是船队满载着往回运输,再加上扣押的鸦片货船和布匹货船,总价值超过二千五百万银洋,真是狠狠的回了一波。

  这场战争,将楚国王室的底子夯实许多,实力更上一层楼。

  王室下面内务府控制的各家公司,大企业和银行,已经将触手伸到澳洲和东马来亚,占据当地大量的港口码头股份及金矿股份,并且拥有广袤的牧场和田地,是最大的受益者。

  在军事开支方面

  楚国王室所属的皇家海军和皇家陆军,因为兵源大多来自于神州难民,九成以上都无家无口,没什么亲族家人,阵亡了自然也就没什么抚恤。

  无形中,又节省了一大笔开支。

  综合各方面来看

  这场战争楚国王室是最大的赢家,因为外敌入侵产生的强大凝聚力,让楚国华人国民产生空前的危机感,从而紧紧的抱团在一起。

  得力的宣传亦功不可没,战争的胜利消息传来,全国上下都陷入一片的狂热欢庆气氛中,油然升起浓浓的自信和自豪感。

  这是再多的宣传都达不到的效果,让祖国的华人移民在短短的半年时间内,已经高度认可了这个南洋国家,拥有强烈的归属感。

  这至少省去了20年苦口婆心的教育功夫,潜在的益处实在太大了。

  英法两国战争谈判代表依然是鸭子嘴硬,在关于新加坡和东马来亚以及澳洲问题上紧咬着不放。

  实际上

  不过在做无谓的挣扎罢了,没什么卵用。

  和平停战绝不是英法两国的事情,若不能让楚国满意,拿到想要的东马来亚地区。将华人势力深深的渗透进入澳洲,并实质性掌控澳洲北方4州,摘取这场战争最大的胜利果实,怎么可能善罢甘休?

  回顾整场战争,楚王郑国辉只能说太香了。

第331章 似乎可以插一手

  甘泉宫大书房里

  楚王郑国辉喜滋滋的盘点收获,越算越开心,禁不住咧开嘴笑了,露出满口的雪白牙齿。

  人逢喜事精神爽,他现在就是这样状态。

  点燃一只雪茄,靠在椅子上惬意的抽了起来,眼光不在意的扫到了对面墙壁上悬挂的大幅地图。

  他的目光搜寻,如同帝王在检阅自己的地盘,透露出的神色无比满意。

  虽然英国人还没松口,可是在地图上的东马来亚地区,已经涂刷成属于帝国的颜色,看起来是那么的赏心悦目。

  东马来亚地区位于加里曼丹岛北部,包含砂捞越,沙巴,文莱三州之地,约占这个世界上第三大岛屿总面积的四分之一。

  加里曼丹北部包括现在华人建立的兰芳大公国,是该岛开发历史悠久,具有丰富农耕传统的丰腴之地,岛上种植园和矿山林立,到处都是大片大片的稻田。

  加里曼丹岛合计人口约300余万,其中东马来亚地区,兰芳国及荷属殖民地各占三分之一。

  东马来亚三洲之地有上百万人口,位于该岛西北角的兰芳国亦有百万余人口,剩下的是占据加里曼丹岛大部分疆域的荷属殖民地,划分为东加里曼丹省,南加里曼丹省,中加里曼丹省和西加里曼丹省,这四省之地合计约百余万人口。

  楚国以武力强行占据东马来亚三洲之地后,对当地采取了彻底的“腾笼换鸟”殖民政策,业已显著改变当地人口组成结构。

  多达30余万土著妇女被整体迁出,另有40余万土著男性劳动力编入苦役营中,承担日程修桥铺路,烧荒开垦,矿山种植园及其他繁重劳役。

  剩下的约37万余人的当地华人后裔居民不受影响,维持社会基本运转。

  另有多达4~5万人口在战火中被无情剿灭,多以土著王公贵族,富商,部落酋长,教会人士及部落武士为主,原本社会上层结构几乎被一扫而空。

  整个东马来亚地区的改变是彻底且干净的,为后续十,十一,十二连续三个月,迁入近40万华人移民铺平了道路,整个过程显得水到渠成。

  至此,楚国在整个东马来亚三州之地布局业已完成,剩下的就是细模建设工作。

  过个一两年之后,东马来亚地区具备了更强的移民接纳能力,将会有序的分配一定数量的华人移民,大约每月两至3万的名额。

  现如今

  由楚国内向澳洲移民正在推进中,这部分移民已在楚国定居多年的人口为主,以自愿付费为主,自愿报名,移民船票为每人49块银洋。

  之所以不从大陆直接移民去澳洲,是源于大陆华人难民对楚国的认同度不高,政府当然不会为他人做嫁衣裳。

  经过这些年的大规模移民,社会上依然有部分难以安定下来的人群,或是希望寻找更多发展契机的国民,这部分就是移居澳洲的主力。

  政府方面可以出动移民船,安排移民航班,但具体费用要由个人承担,抵达澳洲之后,可以优先进行安排。

  比如介绍进入牧场工作,介绍进入码头或修剪羊毛,建房,建屋之类的工作,用收入偿还船票钱及利息。

  在这一过程中

  楚国政府就用不着大包大揽,将移民的巨额费用背在身上,以每个月5~6万人计,仅移民费用一项就高达300余万银洋。

  政府即便有心,亦无力承担如此沉重财政开支。

  由市场自行去调节,政府通过资源的调配,在获取一定收益的同时便利群众,那是最好不过的事了。

  好在澳洲原本就是华人移民热门地区,还有淘金一夜暴富这让人向往的可能,自愿报名前往澳洲的楚国居民人数踊跃,船期已经排到了四五个月后。

  而这些楚国人口的离开,让楚国有更大的能力接纳来自大陆的华人移民,源源不断的填补劳动力缺口,恢复生产。

  如此一来,两全其美。

  进入到1869年3月,楚国接纳移民的能力进一步提升,基本上达到每个月18万人口的规模,依然应付自如。

  地盘大了,可供的去处也就多了。

  别看每个月接纳18万移民数字惊人,可分下去也没有多少。

  楚王郑国辉看了近期移民分配流向表,具体的去向显示;

  每个月总计18至19万华人移民,安排前往宿雾群岛为2.6万余人,除了宿雾本岛每月9500余人规模,其他较为大型的岛屿多的五六千,少的一两千,十几个主要岛屿分分也就没了。

  安排前往通州群岛的华人移民,每月数量约3.5万余人,以北部卡加延府为主,每月在1.7万余人左右,分布到卡加延府和新置的5个县,每个月也就是两三千人左右。

  剩下的分配在南方的三宝颜府和达沃府,这两个府近来新批准了五个新置屯垦县治,需要大量的华人移民人口,用于开荒种地,发展新的农业生产。

  安排前往香格里拉群岛的华人移民,每月在2.2万左右,基本上新西安占六成,东港府占四成。

  安排前往所罗门群岛的华人移民,每月在4200人左右,分散到所罗门各岛,除了主岛每个月二千余人,其他各岛多的三五百人,少的一两百人。

  安排在海南群岛的华人居民,每个月在5.5万左右,岛上合计17个府,每个府安置有多有少。

首节上一节308/46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