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话引起众人深思,频频点头认可。
首相李鹤章出言说道;
“甲米地知府贺之章当真是害群之马,宜从重从快处置,以我之见,要杀一儆百。
政府如今组织了巡视官,前往各府县巡视战备情况,举凡有懈怠者,必严惩不赦。
全国战备乃国之大计,岂可儿戏?”
“首府大人此乃老臣谋国之言,该当如此,方能政令畅通也。”
“臣附议,需行霹雳手段,方显菩萨心肠。”
“臣附议,需当严惩。”
在这个紧要的当口,无人敢于帮着贺之章说句好话,纷纷同意严惩不贷,此人一条性命眼见是留不住了。
楚王郑国辉并未多说什么,只是微微颔首,言道;“内阁方面拿一个妥当的条陈出来,尽速处置了吧。”
“臣等谨遵圣命。”众人纷纷作揖施礼,回答说道。
楚王郑国辉环顾这布满郁郁葱葱绿色的岛屿,环岛屿四周出现白点的地方,就是要塞炮台,星罗棋布在海岸边。
想到这里不久就要遭致战火,心中也是黯然。
但他很快就将这份低沉情绪抛诸脑后,崛起于南洋的楚国需要经历血与火的磨砺,才能凝结成一股绳,真正自信和强大起来。
从大陆迁徙而来的华人移民,普遍都有一种畏惧洋大人的心思,这是在北方大陆感染上的坏毛病,必须要除根。
面对洋人,自己都没有自信,怎么可能自强?
楚国现在走在正确的道路上,占领新加坡和血洗西贡带来的胜利,极大的鼓舞了楚国上下民众的信心,引发了高涨的爱国热潮。
这还不够,还需要加把火……
在佛德岛视察完以后,楚王郑国辉和一行大臣们就乘坐小火轮,一路向着马尼拉的方向快速驶去。
如今在岛屿间视察,乘坐小火轮是最快捷方便的交通方式。
金沙船厂生产的小火轮,已经能够达到月产三艘的规模,加上其他船厂生产的小火轮,楚国每个月各种用途的小火轮产量达到11艘。
年产量在130艘左右,解决了蒸汽机国产问题,这一数字还在快速增长中。
楚王郑国辉和一众大臣们乘坐的小火轮,是专门的客运小火轮。
这种客运小火轮设置长长的船舱,大型的可以同时乘坐百余人,每一排6个人,中间是过道,前后总计有18排之多。
在平静海面上的航速能达到15节,也就是每小时二十六七公里,行驶的既平稳又快速,又不用兴师动众。
楚王随行的禁卫团官兵们至少百余人,在小火轮客舱里坐不下,只有几名高级军官在里面伺候。
其他的官兵,便站在船舷两侧,一手抓着小火轮上的横杆,迎着海风倒也凉快。
两个多小时后
小火轮在靠近科雷希多要塞码头时,缓缓的减速靠了过去,码头边有官兵接过缆绳,便将缆绳套在缆桩上。
楚王郑国辉和一众随行大臣们陆续下来,要塞指挥官早早的就在码头边守候,恭敬的接引上去。
从西贡返回不足一个月,这已经是楚王郑国辉第三次莅临要塞,可见对这座要塞的重视程度,妥妥的居于首位。
科雷希多要塞是防守马尼拉海湾的第一道大门,也是最重要的大门,没有之一。
只要守住了这里,英法联军舰队再强大也攻不进来,只能在外围转悠,徒然消耗时间罢了。
这就不是扒一层皮那么简单,科雷希多要塞绝不容有失,一旦被攻破,马尼拉危矣!
马尼拉海湾里不还是有甲米地要塞,有伏波要塞和码头防御碉堡群吗?
话不能那么说,真的让英法联军攻破了科雷希多要塞,那些海湾内的要塞只要多付出些性命和炮火,总归能彻底攻陷。
所以,马尼拉之战的核心就是科雷希多要塞之战。
守住了这里,一切无忧。
守不住,那就只有一寸山河一寸血了,与英法联军打一场空前惨烈的城市争夺战。
第297章 武装到牙齿的科雷希多要塞
楚王郑国辉率领一众大臣们登上要塞山顶,从这里俯瞰周边的地形,一时间笑语盈盈,信心满满。
自从两年前北伐成功,入主海南群岛之后,科雷希多要塞这个马尼拉海湾门户要枢之地,就一直在营建施工中。
西班牙殖民时期
在这个蝌蚪形的岛屿上,只是在蝌蚪脑袋的最高处位置,建设了一座极为坚固的要塞堡垒,可以屯兵数百人。
楚国建立后,又持续在科雷希多要塞营建防御设施,将原来的主要塞扩展了三倍之多,又加建了两座副要塞,形成一主两副的格局。
自从数月之前开始备战,科雷希多要塞迎来了新的建设高峰。
楚国向岛上运送了1.13万苦役犯,对该岛实施深度改造,力求将其打造成为牢不可破的海上堡垒,令敌人望而生畏。
在距离海平面16米高的位置,打通了科雷西多岛这座小山,建造了宽达4.2米,高约5米的主通道,长度达到2.12公里。
在主隧道的两边,还挖掘有诸多仓库,藏兵洞,储水池和底层炮台,密密匝匝的设置了13个底层回转炮台,每个炮台安置一门15英寸达尔格伦长管滑膛炮。
与舰炮的区别,就是十五英寸达尔格伦岸炮体型更加修长,炮管长的多,射程也随之增长了很多。
除此之外
在科雷希多要塞上,蝌蚪脑袋上的一主两副三座要塞,用又高又厚的城墙连接在一起,组成了遮蔽整个岛的要塞群。
这还不算
这又高又厚的城墙一直连接到蝌蚪尾巴上,在蝌蚪尾巴上又建了一个大型碉堡,可安置4门对海主炮,以及10多门副炮,对已经彻底堵住航路的西北侧海峡实施火力封锁。
在长长的蝌蚪尾巴上,共建有三座大型碉堡,皆为坚实的岩石砌成,外面用数层钢筋网加上混凝土覆盖,重炮难以破开。
楚王郑国辉与一众大臣们上岛巡视,岛上的上万劳工依然在火热建设中。
如今贯通全岛的主隧道已经建成,隧道内部地面用厚石板砌成,两侧和顶部凿开的山岩铺一层钢丝网,用混凝土抹平。
在山顶要塞群落内,还有大量的石砌房屋需要建造。
居中的一个高高的7层宝塔,已经修建到第4层,余下的依然在紧张赶工中。
这座七层宝塔建成后,将会是科雷希多要塞上标志性的建筑物,既可以用于对海面的眺望,警戒,也可以用于设置灯塔,指引往来的船只航向。
对这座要塞,楚国政府不惜成本的投入上百万重金打造,配置的各种口径火炮高达近300门,其中十五英寸达尔格伦长管滑膛炮就配置了27门,形成上中下三层火力网,从蝌蚪头到蝌蚪尾火力衔接紧密,防御力可谓极其惊人。
在海峡对面的半岛上,约有一千多名劳工在日夜奋战,计划修筑的是要塞炮台,可与科雷希多要塞形成交叉火力。
基本上,已经没什么弱点了。
“怎么样……什么时候能完工?”楚王郑国辉转了一圈后,问道。
这个问题还是霍海生中将回答,他举手行了个军礼回答说道;
“回陛下的话,现在的要塞已经具备九成的防御力,若是等对岸炮台火炮设置到位,那么就具备十层的防御力。
到本月底
修建炮台的苦役犯将会减半,剩下的还有一些细致的活计,收尾尚需一段时日,但不影响要塞发挥全部功用。
若敌提前来袭,随时可以撤走苦役犯。
如今要塞官兵已经达4300余人,这一周计划再调几个营上来,将戍守要塞人数扩充到6000以上。
临敌之前,整个要塞区总兵力不下万人规模,纵使数倍之敌,亦只能含恨止步于此。”
楚王郑国辉认可的点头说道;“在这里囤积重兵,拒敌于马尼拉海湾之外,总比在马尼拉打一场城市保卫战强的多。”
“陛下所言极是,要塞上联通了电报,只要有需要,随时可以往要塞上增兵,这一点绝无问题。”
“很好,我们即将面临的是空前强大的敌人,备战工作做的再细致也不为过。你们陆军和海军合计一下,搞个图上演练作业。一方扮演进攻方,一方扮演守御方,按照英国舰队不同规模设置攻防条件,多模拟几次。”
“微臣等谨遵圣命,将会同相关人等推进图上战斗演练。”
“可以搞个沙盘,也不一定要在要塞上演练,在马尼拉高级军事学院也可以,具体自己安排吧。”
“遵命,陛下。”
楚王郑国辉查看了一下要塞里营建的石屋,现在门窗都没有安,但木床架子已经送进来了,是上下三层的木床,只是没有搭上床铺板。
军政部长钱江中将介绍说道;
“陛下,这门口要设置一个大柜子,同样是上下三层,横排四格,共计12个柜子。
这每一间石屋可以住12名士兵,在前方岛屿中部,那里有大宿舍,一间宿舍可以住百余名士兵,现在正在建造中。
这上面的要塞设置了战伤医院,前后5个大厨房,可以同时供给五千官兵用餐。
在岛屿的中部和尾部,还有几个集体大厨房。储备的粮食已经进库,弹药每隔两天都有一批新的送来,充实弹药储备。
整个要塞总共有21个储水池,可供上万官兵使用一月有余。
如今要塞防御功能齐备,粮食弹药充足,士兵们士气高涨,誓与要塞共存亡,决然不致辜负陛下厚望。”
“嗯,临战之前,要适当的给官兵们减压,不要安排过多的训练。”楚王郑国辉背着手边走边说道;“后勤供应方面多想想办法,保证每天都要有个肉菜,让士兵们吃饱吃好,有精力作战。”
一行人走到正在修筑的石塔左近,楚王郑国辉看到一人多高的大铜钟放在一边,这口铜钟计划是挂在石塔的高处,用作警钟使用。
一旦敲响,声震数十里方圆。
即便是在伏波要塞上(注;原圣地亚哥要塞),若没有嘈杂的环境,比如在夜深人静的夜间,也可以隐隐的听到。
这个铜钟不需要传递如此之远,它的钟声敲响后,近处甲米地要塞就能听到。
然后通过甲米地要塞的警钟,传递至伏波要塞上(注;原圣地亚哥要塞),再传递至马尼拉王城要塞,从而敲响全城警钟。
楚王郑国辉顺着长长的城墙,一直走到蝌蚪尾巴上,这里的高大碉堡建筑是个几十米宽的平台,站在这里眺望蔚蓝的海面,心中的豪情油然而发。
他对众人笑着说道;
“楚国坐拥此坚城,屏蔽中枢,又何惧英吉利舰队?”
首相李鹤章亦深有同感,接口说道;“微臣实在想象不到,英吉利人如何能攻破吾之雄城,大概率要饮恨于此。”
一众大臣们纷纷附和,表示同意。
每一次视察科雷希多要塞,就会额外多增添一份信心,实在是这座要塞修建的太坚固,简直就是个刺猬。
长达2.12公里的主隧道,可以在要塞承受炮火连天的时候,士兵们毫无危险的前往各处支援,极为便利调动兵力。
要塞上开了两座城门,可以集中兵力对登上沙滩的敌军进行反冲击,将其歼灭于滩头。
除非英国人带来铁甲战舰,冒着雨点般的重炮轰击,硬扛着冲破海峡的炮火封锁,否则几无可能。
至今为止的讯息,显示英国皇家海军第三战力舰队并没有装备铁甲重舰,最多有几艘覆甲战舰而已。
覆甲战舰之防御力,相比铁甲重舰差了何止一筹。
覆甲战舰就是法国远东舰队旗舰“富宾”号那样的战舰,其本质是木质帆船,只不过披了一层铁皮而已,极大的增强了防御力。
可面对密集的重炮轰击,那也吃不消。
铁甲重舰就是铁壳舰,如同“泰山”号战舰一样,从建造伊始就赋予了6.5英寸厚的重甲,舰船隔仓都是厚厚的工字钢梁,二者的防御力不可同日而语。
在英国本土
皇家海军正在大量建造铁甲重舰,如今的“勇士”级就是最新的战舰,已经下水服役,但只是在英国本土舰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