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风云1864 第256节

  “很好,按计划进行,登岸人员先行进入村子中歇息,让士兵弟兄们吃饱喝足了,准备干活儿。”

  “遵命,陛下。”

  “尔等带着远征军指挥部前移吧,后方登陆上岸的物资和人员,会源源不断的向前输送。”

  “遵命,陛下。”

  何汝霖少将精神振奋的举手敬了下军礼,立刻带着几名军官匆匆离开。

  间隔不到一个小时

  登陆的军队又增添了三千余人,这让登陆军队的人数超过九千,还有大量的物资运载上岸。

  后续没有骡马大车了,这使得登陆的速度大大增快,后续的运兵船主要转运士兵和装备,估计再有3~4个小时就能完成人员登陆。

  至于随行的物资装备,完全上岸至少还有一天多至两天时间,但这不影响军事行动。

  近200辆骡马大车正在往来于登陆岸滩和乡村间,将沙滩上的大量物资运载穿过这接近6公里的热带丛林道路,向偏僻小山村输送。

  这处小山村位于新加坡岛西北角,背靠着郁郁葱葱的热带丛林,坐落于一片山峦之中,距离新加坡港约有33.5公里。

  从这处小山村出去

  得绕着崎岖的小路左环右绕,经过总计十多公里的乡村山路,还有4个山中村庄,才能抵达前方较为平整宽阔的大路上。

  所谓的“大路”,也是泥土路,只是可以顺利的通行四轮马车而已。

  这一切的困难,对登陆的楚国军队而言都不算困难。

  早已深入新加坡的第五处韩文勤中校与潘长福少校两人,曾经多次深入到山村中,用脚步精确丈量所需开辟的道路,困难远没有想象中那么大。

  登陆军队携带了足够数量的铁镐,铁锹,铁锤和其他修路工具,只需要调集足够的人力,很快就能开辟出一条能通过四轮马车的道路来。

  在天黑之前

  登陆部队一路轻装简行,迅速深入到内陆腹地,全面控制了山中的几个小村子,并且向外放出了几路侦察兵。

  在海滩边

  夜色中登陆上岸的士兵们,经过1~2个小时的休息,吃了一些食物补充体力之后,便排队踏进了热带丛林中开辟的道路。

  经过近两个小时行军,就可以抵达最初的偏僻小山村,在此进行短暂休整。

  村子里沸腾的大锅架起了二十几口,架起的熊熊篝火燃烧。正熬煮着大块的浓肉汤,村民全被动员起来做面饼,做好的面饼直接倒在铺在地上的白布上,堆的小山一样。

  士兵们在这里肉汤管够吃,面饼管够拿,吃不完还可以揣几块在怀里,留着夜里行军饿了时候吃。

  在此休整过后

  士兵们又全副武装继续列队前行,队伍中的火把长长的一眼看不到,新兵们兴奋与紧张的情绪交织,而老兵们则神色淡定许多。

  在吃饱喝足之余,老兵不忘将随身携带的竹筒里,又打满了很多大肉块的肉汤,多拿几块面饼随身带上。

  楚国军队已经普及了美式水壶,这都是当初从美国搜罗来的战争剩余物资,包括士兵全套皮质装具,水壶,带刀鞘的刺刀,牛皮弹匣带,毛毯,雨衣和帆布背包。

  但只有一些老兵才会带着竹筒水壶,这玩意儿一尺多长,又笨又不好带,但确实能装啊。

  这都是老兵的经验之谈,楚国军队上战场向来不会亏待士兵们,大鱼大肉管饱吃,从来也不限量。

  这时候多带一个竹筒水壶,就等于多带一个大饭盒,连肉块带肉汤满满盛上一桶,再多带几个面饼子。

  连续作战的时候,顾不得吃,顾不得喝,这些老兵就不会饿肚子打仗了。

  吃饱喝足后,这些大竹筒子随手丢弃即可,反正移民营里多的是,军营里也有很多,堆在库房里都没人要。

  新兵们看的傻眼,但也只能眼馋而已,心中可却全记住了。

  剩下的时间

  士兵们必须在夜间步行七八个小时,于清晨时分抵达预定攻击地点,准时发起对英军的凶猛攻击。

  第五处韩文勤中校已经做了周全安排,先导船上的十几名精壮汉子,全都是向导,熟悉新加坡的道路和方向。

  在每一个前锋步兵营中,都会分配一名向导,带着士兵攻击预定目标。

  第五处韩文勤中校与潘长福少校则是与远征军指挥部一起行动,随行的还有远征军所属六个野战炮中队。

  每个野战炮中队一百余人,配属12门10磅帕罗特线膛炮,提供步兵进攻所需的火力打击支持,用于摧毁敌方坚固防御线。

  6个野战炮中队,合计配属72门10磅帕罗特线膛炮,

  这些野战炮中队所配属的10磅帕罗特线膛炮,可以拆解成三大部件,由三匹骡马驮负,在离开山区崎岖小道后,再进行组装。

  组装完成后,由一匹骡马牵引即可,使用方便,灵活。

  清晨五时许

  天色刚刚微微亮的时候,连夜长途奔袭抵达预定攻击地点的远征第二师三团和四团率先发起攻击,用刺刀解决问题。

  只是一波冲锋,便拿下了大巴窑,南洋初级学校,碧山坟场附近的村镇,业已逼迫新加坡城北郊外。

  楚王郑国辉抵达这里时,差不多是清晨六时许,何汝霖已经将手中的兵力一分为三,从东中西三个方向发起了猛攻。

  向东部发起猛攻的是步兵四团,他们趁着英国人猝不及防之际,在向导的率领下已经攻入新加坡东部炮台要塞区,正与英军士兵展开激战。

  远处的枪声一阵又一阵的传来,显然激战正酣。

  楚王郑国辉率领着手下禁卫骑兵三十余骑,在村镇边的一个大宅子门口停下,翻身下马后,大步向宅子里走去。

  听到手下军官的报告,何汝霖少将带领几名军官已经迎了出来,举手敬礼说道;“微臣参见陛下,恭祝陛下万福金安!”

  “免礼,走……进去看看。”楚王郑国辉抬手在额头边示意了一下,算是回礼了,脚步不停的向内里走去。

  指挥室里

  方桌上铺着新加坡大幅地图,这都是第五处的测绘人员一手一脚测绘出来,然后绘制成图。

  图上清晰的标明,楚国军队从新加坡的西北角柔佛海峡的最狭窄处登陆,开辟出了一条道路,穿越海岸边一片茂密的热带丛林,抵达偏远山村。

  然后七绕八绕的从碧山中走出来,进入环碧山的大路,星夜行军直抵攻击预定地域。

  碧山这个地方,在后世就是新加坡的山区森林公园,如今相当荒芜偏僻,极少有人到来。

  这图上一道道行军箭头,标示的非常清楚。

  在登陆大军主力抵达大巴窑镇以后,楚军顺利的拿下了这个繁荣的集镇。

  箭头标示出兵分三路,一路向东攻击英军东部要塞区。一路从中部向新加坡城核心插去,一路向西直插城西区域。

  这就像两把尖刀,径直插入新加坡城中,而外围的一圈坚固的海岸防御要塞,完全的避过了。

  等于绕开了坚硬的外壳,直插柔软的腹部,从这里攻击并占领整个新加坡。

  “启奏陛下,趁英军大多聚集于环新加坡周边海湾要塞中,城市内部防御空虚,仅有部分军警和红头阿三,我军攻掠一路非常顺利。”

  “陛下,您请看,中部先头部队已经打到了这里,正在与遭遇的英军激战。”

  何汝霖少将满脸都是飞扬的兴奋色彩,进攻之顺利,远超他的想象。

  英军抵抗力量之薄弱,连预计中的十分之一都没有,先头部队已经杀入了新加坡城中,开始了短兵相接的搏杀。

  此刻,可以说大势抵定。

  新加坡远征军可足有1.66万兵力,全部这样畅通无阻的一路杀进新加坡城,英国人如何抵挡?

  新加坡是英属海峡殖民地核心重镇,在此部署的兵力,接近海峡殖民总督府所辖兵力的一半,总计约五千出头。

  这其中,大部分都是炮台要塞驻守兵力。

  总汁3800余英军的七成,即2540余人,日常分散驻扎在周边的十几个炮台要塞中,基本上是一半要塞执勤,一半休假。

  如今面临楚国舰队来袭,休假的英军官兵全都取消,被紧急召回进入炮台要塞防御,额外还征招了千余英军官兵,用以加强对海防御戒备。

  这等于英国陆军司令塞兰-斯利克尔少将所辖兵力,九成以上都进入环新加坡炮台要塞中防守,夜间也不允许返回。

  英军驻外的军队官兵,绝大部分在新加坡有家庭,有女人和孩子,驻守炮台要塞更像是一份工作,几十年来从来没出过事儿,也无人敢于侵犯新加坡。

  这些英军官兵的妻子儿女,很多并非原配,有的是当地华人妇女,有的是流落到新加坡的法国女人,荷兰女人或德国女人,在这处英国海外领地组成了临时家庭。

  英国殖民当局对此视若无睹,毕竟海外驻军远离本土,既孤独寂寞又相当的辛苦,找点乐子无可非议。

  话回正题

  楚国这一招“声东击西”,成功的吸引开了英国防守驻军的注意力,也基本掏空了当地英国驻军的主力,令城镇格外空虚。

  剩下的一千三四百人英军武装,其中的718人属于皇家海军新加坡基地留守和安全警卫官兵,另外六百多人,是由白人警官率领的印度阿三巡捕,现在顽抗的正是这些人。

  随着枪声的密集传来,有许多居住在新加坡的英籍和法籍白人居民拿着长枪赶了过来,加入到抵抗的队伍中去。

  但这一切,显然都是徒劳。

  楚王郑国辉站在这处宅院的门口,看着眼前源源不断的全副武装士兵队列快步前进,迅速的向前方城区中增援过去。

  以强大的泰山压顶之势,席卷新加坡城区的十几个街道,城中的激战枪声愈发明显喧嚣起来。

  到了上午八时许,此时天色已经大亮了。

  后续的野战炮兵中队终于赶到,用骡马牵引着的10磅帕罗特线膛炮,匆匆的奔赴城市激战的前线,用猛烈的炮火轰开通向胜利的道路。

  看到炮兵中队抵达,楚王郑国辉转身看去,与何汝霖少将目光相碰,两人的眼里都流露出会意的笑容。

  城市进攻的暂时不畅,一方面是有很多白人市民自发的拿枪抵抗,他们占据坚固的城市建筑,对进攻士兵造成很大杀伤。

  一次,两次,三次的进攻被击退,这让后方汇聚而来的白人武装居民精神大振,各种吹嘘的牛皮满天响,全都在预料中。

  英方也在紧急调度一些英军士兵下山,参与到城市防御战中来,从军营中推出火炮封锁路口,这无形中加大了城市激战的难度。

  野炮中队这股生力军的加入,将会极大的增强楚军的攻击力。

  整座城市的沦陷,仅是时间问题,已经没什么悬念了。

第280章 血战新加坡

  上午十一时许

  轰隆隆的枪炮声不断,战斗已经持续了三个多小时,城区里隐隐的传来喊杀声,浓烈的血腥味随风飘来。

  最新的军情信息从前方不断的传回指挥部,在新加坡城区中,敌我双方占据的街道犬牙交错,争夺依然在进行中。

  到现在为止

  新加坡远征军投入城区中的兵力已经达到8600余人,分散在城市的十几个街道中,与对面的敌人激战。

  英军并不示弱,陆续从山上要塞返回约1500余名英军,还有略多于这一数量的白人武装平民,再加上一些华人丁壮势力,盘踞在城市中激烈反抗。

  双方互有伤亡,有的街道楚国军队占据优势,有的街道英方拖来多门火炮,压着进攻的楚国军队猛烈轰击,打的不亦乐乎。

  楚国方面已经投入了4个野战炮中队,共计48门10磅帕罗特线膛炮,在炮火互射中,损失了七门火炮,尚余41门火炮。

  英方也不是吃素的,他们从军营中拖来的火炮数量更多,口径不一,往往架在高处向下轰击,打的砖石纷飞,当者披靡。

  率先取得进展的是东部要塞区,参与突袭的第四团官兵们,杀了英国守军一个冷不防,陆续占据了东部四座要塞,正在激烈争夺两座要塞,枪炮声响彻山峦。

  四团官兵从后方狠狠捅了过来,打的要塞防御英国守军非常难受,先后丢失的4座要塞也是这样原因。

  东部要塞区是一个要塞群,由共计六所要塞组成,分别处于东部沿海丘陵的高处,形成一条蜿蜒的半弧线。

  要塞主炮和副炮面向海湾方向,由高低错落的几层火力线组成,可以对来犯的敌人舰队造成毁灭性打击。

  偏生这些要塞没有考虑到后方被保护的城区方向,进攻的四团官兵已有心打无心,一举突破拿下了4座海拔较低的丘陵要塞。

  但好运也就到此为止,东部位置最高的主要塞和左进一座山头要塞,组成了子母要塞群,是相当棘手的存在。

首节上一节256/46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