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风云1864 第215节

  “我们绝不退让,民众不承认任何不平等的卖国条约,打倒奸贼向德宏,夺回曾经属于我们的一切。”

  “最后一次警告,不得越过我方所处的红线,否则一切后果自负。”为首的年轻军官大声说道。

  可他的话淹没在一阵又一阵高涨的口号声中,没什么人能听得清。

  双方相恃约20多分钟,眼看着示威人群的气势渐渐弱了下去,从城中又涌过来上千名拿刀拿棍的壮汉,很快的汇入示威人群中。

  这些人的到来,令示威人群声势大涨,开始迅速的向前逼近,很快越过了红线。

  三名年轻军官被逼的步步后退,不得已只能转身,小跑着离开。

  而在他们的身后,示威人群欢呼者嚣张起来,一些手持刀棍的壮汉从人群中冲出来,紧追着年轻军官而去。

  骚乱在这时候已经失控,向着无法避免的冲突滑落。

  “所有士兵听令,装弹,上膛!”

  “举枪瞄准!”

  “预备,放!”

  “啪啪啪啪啪啪……”

  清脆而密集的排枪声骤然响彻码头,浓烈的硝烟从队列上方袅袅升腾,炙热的子弹宛如蝗虫般迎面扑了过去,将冲杀在前面手持刀棍的壮汉整片的放翻在地。

  枪弹轻易的破开肉体,在这些狂热的人群中凿开了无数血洞,鲜血飙射而出,为这场狂热的示威蒙上一层血色。

  陡然的打击,令示威人群脚步为之一顿,但在后方人群的推搡下,依然难以停止的向前冲去,可眼中满是恐惧。

  “第二排举枪瞄准,放……”

  “啪啪啪啪啪啪……”

  随着指挥官锋利的指挥刀一挥而下,码头再次爆响起密集的排枪声,割稻子一般放倒了上百人,打的鲜血四溅,死伤众多。

  这两轮排枪终于勾起了示威人群巨大的恐惧情绪,瞬间狂喊乱叫的混乱起来,许多人掉头纷纷逃避,亡命的向城内狂奔而去。

  他们只想逃离,尽快逃离这可怕的地方。

  只短短的两三分钟时间,大量的示威人群疯狂逃避,不可避免的造成了踩踏,推挤和其他伤害,留下了一地高声惨叫的伤者。

  而那些蓄意闹事的扶桑武士,最后匆匆赶来手持刀棍的壮汉们,只是稍微犹豫了一下,无形中就落在了后面。

  潮水退去,就知道谁在裸泳。

  见此情景

  步兵指挥官压根没有犹豫,高举手中的指挥刀狠狠的挥下,命令道“举枪瞄准!放……”“举枪瞄准!放……”“举枪瞄准!放……”

  “啪啪啪啪啪啪……”

  “啪啪啪啪啪啪……”

  “啪啪啪啪啪啪……”

  “啪啪啪啪啪啪……”

  连续几轮的排枪齐射后,此时的码头上已经没有能够站着的人了,全都死伤一地。

  随即刀盾手上前,开始清理血腥镇压后的码头,对那些惨叫不已的伤者直接一刀结果了,免得费功夫费力还要诊疗。

  既然不想走,那就别走了。

  近在眉睫的危机消除,风帆战舰的炮门也一个接一个的关上,解除了战斗戒备状态。

  相比较动用火炮的惨烈,指挥官们更愿意用步枪解决问题,镇压的烈度会降低一个等级。

  码头上这些横七竖八的尸体迅速被处理掉,丢上船以后,扬帆起航来到数十公里外的海域,一一丢入海中。

  士兵们督促着码头劳工打来海水冲洗码头,短短两三个小时后,冲洗过的码头焕然一新。

  只不过空气中依然残留着浓烈的血腥味道,诏示这里曾经发生过的血腥镇压。

  事后,扶桑人对此大做文章,称此事件为“那霸惨案”,共计有672人惨死在楚国士兵的刀枪下,简直人神共愤。

  而琉球王国和楚国的官方回应是一致的,称此事为“那霸事件”,在事件中确实有二三十人死伤,但其中大多数都是暴徒,事后也得到了有效的救治云云。

  双方宣传的口径相差很大,但此事给那霸的震动极大,让这个小小且封闭的群岛王国,第一次见识了楚国狰狞的兵锋和铁血无情的镇压手段。

  从此往后数十年,那霸港租界都没有闹出过什么大乱子,乖的像三孙子一样,那就是后话了。

  事件爆发后

  楚国步兵团进入城内,协助琉球王宫侍卫一一查抄那霸士族富商,这些人毫无疑问参与了示威暴动,是整起事件的始作俑者。

  趁你病,要你命。

  而率领琉球王宫侍卫队的就是紫巾官向德宏,此人看来刻骨仇恨,对这些那霸士族富商毫不容情。

  一天到下来到傍晚,总计查抄了132家,抓捕各色人等合计2791人,多以青壮和中老年男子为主,全部投入到大狱中。

  至此,那霸士族富商势力遭到毁灭性打击,连带着很多和族及泊族势力,亦遭到了重创。

  参与行动的楚国军队士兵喜笑颜开,他们几乎人人都发了一笔财,口袋里怀里装满了各种金银珠玉,凯旋而归。

  琉球王室才是最大的受益者,楚国军队毕竟不好做的太过分,容易上手的金银珠玉偷偷的塞一点,最后整队返回。

  而琉球王室则派出大量的马车,将查抄的各种金银珠宝,锦缎布帛,珍玩字画装的满满当当,一趟又一趟的向首里王宫解送,狠狠的肥了一波。

  这样的行动一直持续到晚间,令琉球王室对整个城市的掌控,更上了一层楼。

  要说这个紫巾官向德宏也是一个狠角色,据说当夜以叛乱的罪名,就秘密处决了700余人,几乎占据了抓捕人数的四分之一。

  不过这是琉球王国的家事,外人不好置喙。

  话说回来

  琉球王国确实已经到了沉疴难起的地步,不经历一番刮骨疗伤,剜除毒疮烂肉,很难再获新生。

  紫巾官向德宏的雷厉风行举措,确实给这个陈腐的岛国带来一股新风。

  按照向德宏自己的话说;

  我也不是那么贱格,愿意一次又一次的跪拜祈求,只要能有一丝的可能,纵然千夫所指,德宏亦无悔也!

第237章 池田湖之殇

  那霸事件过后,琉球王国朝野上下为之一清,那些公然勾结扶桑人的朝廷要员纷纷遭到清算,丢职罢官下狱。

  短短两三天功夫

  琉球王国朝廷中,竟然有87名官员遭受到清算,占据了整个朝廷官员的三分之一,举国上下莫不震动。

  紫巾官向德宏主持了这次空前的朝廷整肃,借着楚国舰队的威势,据说在城内杀的人头滚滚,让人啧啧称奇。

  永远不能小看任何一个角色,向德宏也是如此。

  对自己狠,对这些蛀空琉球王国的朝廷蛀虫更狠,完全不顾及生前身后名,被人冠以“琉球屠夫”的称呼。

  不管怎样,这都与楚国舰队无关。

  当楚国舰队再次起航,前往扶桑国的时候,这几日在琉球王国的所言所行,在扶桑国内产生了巨大震动,引来扶桑国内各方势力的人人侧目。

  有惊惧,有忧虑,有愤怒,有不甘,各种复杂的情绪交织在一起,酝酿着潜流暗涌。

  此时的扶桑国内,正处在激烈内战的高潮期间,可谓内忧外患重重。已经到了火烧眉毛的时候,根本无暇顾及在琉球王国发生的种种事端。

  早在4年前,即1863年,倒幕派喊出了“尊王攘夷”的口号,首当其冲的就是长州藩主高杉晋作。

  这是一个深受西方思想影响的新派藩主,立志于大和民族的做大做强,野心勃勃,是改变扶桑近代史的强力人物。

  长州藩在高杉晋作主政期间,大力引进西学,改革军队,兴办工厂,实力得到了飞速的增长,

  长州藩在桂小五郎的主持下进行改革,成效显著,倒幕运动随之蓬勃发展。

  武装倒幕的核心西南四强藩,即长州、萨摩、土佐、肥前四藩,“尊王攘夷”的口号也是他们最先喊出来的,从者云集。

  “尊王攘夷”这个口号很好理解,“尊王”就是尊奉万世一系的天皇为尊,“攘夷”就是要打击并清除外国势力,这包括大清,英,法,美,荷等列强,这无疑触动了列强的敏感神经。

  你扶桑国内闹腾尽管去闹腾,为什么扯上我们?

  既然想要干我们,那就让你们看看世界列强是什么嘴脸,是不是好说话的主?

  1863年6月,在国内强大的排外压力下,幕府被迫宣布“攘夷”。

  美英荷法等国列强迅速行动起来,组建舰队干预扶桑内战,相继发生了四国军舰炮击下关(下关战争),英国舰队进攻萨摩藩(萨英战争)的事件,给处于高潮的扶桑小本子兜头泼了两盆冷水,让这些狂热的倒幕派冷静了下来。

  1865年春

  备受打击的长州藩“尊王攘夷”派领袖高杉晋作,提出“开港讨幕”的战略,决定不再提“攘夷”,转向“武装倒幕”,并与萨摩藩结成秘密军事同盟。

  实在是“攘夷”搞不起了,西方的坚船利炮不是现在的扶桑国能抗衡,被狠狠抽了两巴掌之后,高杉晋作明智的选择了妥协。

  与此同时,英方也在权衡利害后,改变策略,开始援助倒幕派。

  幕府方面则投靠法国,于1866年7月发动第二次征讨长州藩的战争。

  此时扶桑国内起义风起云涌,内战频频,烽火遍地,这一场又一场的内战沉重打击幕府统治基础,变得摇摇欲坠起来。

  面对幕府大兵压境,长州藩联合倒幕势力奋勇抗击,同年9月迫使幕府撤军。

  1867年初,孝明天皇病死,太子睦仁亲王即位,是为明冶天皇,倒幕势力积极筹备结盟举兵,计划一举覆灭幕府将军德川庆喜的守旧势力,开创亲西方的新政。

  就在这当口

  浩浩荡荡的楚国风帆舰队驶入了东京湾,派员要求和谈,要求尊循中美英法荷列强前例,签订不平等的超国民待遇通商条约。

  这番举动

  引了风雨飘摇的东京,神户各种议论纷起,这给了困境中的幕府极大的压力。

  德川幕府内

  一股阴郁的气氛笼罩着议事堂,几位身穿和服的幕府实权派坐在榻榻米上,上首是满脸愁容的幕府将军德川庆喜,他的面前摆着楚国舰队交涉的文函。

  相关超国民通商待遇的要求,并要求开放长崎商埠,设立租界云云,这是楚国加诸在扶桑王国脖子上的又一道枷锁。

  可那又怎样呢?

  细数起来

  除了最初天朝在长崎的通商特权,自1853年美国舰队开到扶桑岛,次年迫使幕府签订《神奈川条约》起,这样的情况一次又一次的发生。

  1858年,美又强迫其签订不平等通商条约,荷、俄、英、法等列强纷至沓来,相继援例订约,幕府威权丧失。

  这几年,西南各藩下级武士发动“尊王攘夷”运动,旋发展为“倒幕维新”运动,已经将幕府弄得焦头烂额。

  “这已经是第6次了吧,真期待是最后一次啊,这样的痛苦真的不愿意再承受了,感觉好像一次又一次被强暴。”幕府将德川庆喜幽幽的开口说道。

  他的话语中听不出是喜是悲,只有无尽的惆怅。

  首席老中水野忠邦一张老脸皱的跟倭瓜一样,在德川庆喜流露出签订的意思后,他这才接口说道;

  “想起来好像不是特别难接受,楚国毕竟击败了佛朗基白人,占领了那些白人300多年来打造的基业。从这个角度来看,也是帮我们报仇了呢。”

  水野中邦的话,引来了其他人的纷纷附和,大都表示同意订约倾向。

  “是啊,到底是天朝上国,分离出来的叛逆分子都那么厉害,还是不要树敌过多的好。”

  “我赞成老中的睿智见解,当此危难之际,不宜再竖强敌,应当展现幕府善意,援旧例签订通商条约。”

  “楚国引舰队而来,只求通商,而无妄加干涉内政,谋夺我大和疆土之忧,实乃芥藓之疾,可以订约应对。”

首节上一节215/46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