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风云1864 第143节

  另一方面

  海军上下开始了更加紧张急迫的编队海上演练,紧急筹备出征物资,调派人员,为大举北伐做准备。

  陆军方面征召的刀盾手陆续入营,开始分发装备,进行短时间的高强度整训,为大举北伐做准备。

  8月下旬的棉兰老岛一片火热而紧张氛围,人们谈论的焦点,就是即将开始的大举北伐,这已经不是什么秘密。

  官府上下征召物资,募集辅助作战的刀盾手,汇集船队,殖民政府严谨高效的运转起来,为战争做准备。

  大帅府发出一道道指令,关于陆军将领的任命也颁发了下去,从少将到少校官佐,皆有详列在册。

  陆军从少尉到上尉这些基层的军官,由师里统一上报,大帅府核准后颁布任命,不再一一详述。

第167章 前进,士兵们!

  大帅府

  这里的军官进进出出忙碌不停,还有很多帅府文吏往来其间,官衙一侧的电文处更是加派了哨兵,戒备森严。

  棉兰老岛的两府六县,如今全都接通了电报线,下发的紧急公文可以通过电报,即刻传遍全岛各地(注,北方卡加延地区除外)。

  棉兰老总督衙门就位于帅府的一侧,距离不过三百多米,是个范围小一些的四进院,主要处置本岛民政事宜。

  在帅府官署内

  郑国辉的官厅是里外三进,进入后,首先是个诺大的会客厅,二进是幕僚厅办公的所在,最里面的才是大帅官厅。

  此刻他坐在书桌后面,正在手持毛笔疾书,片刻之后,几页信笺便挥洒完成。

  郑国辉后仰身子躺在椅子上端详了下,这才将毛笔放在墨砚上,拿出湿毛巾擦了擦手,端起热茶饮了一口。

  他审视着墨迹未干的信笺,信笺的抬头是“仙侪兄见字如晤”,这是一封写给李鹤章的密信,概略介绍了当今现状。

  信中毫不隐晦的托出了拟定北伐的时间,即8月27日,距现在也只剩下8天了。

  郑国辉与大总管李鹤章之间,每月必有密信来往,讨论的都是军机大事,乃是最高机密。

  既然提前发动北伐,那么务必要告知李鹤章此事,让其早做准备。在安顿好江南省一应事务后,率领大批随从南下南洋。

  北伐成功,李鹤章需要在第一时间到位,总理民政一应琐事,并准备王位登基大典。

  在信笺的末尾处,郑国辉乐观的言道;

  “……

  弗朗基人殖民统治残暴无道,备加欺凌我华民,南洋各族苦其久矣。

  值吾率大军北伐之际,上顺天心,下合民意,窥其殖民统治摇摇欲坠,犹如熟透之瓜果。

  倾力一击,必将一举功成,奠定万事不移之基业。

  仙侪兄接信后,即可准备行装,克日启程南下。与吾相会于南洋,把酒言欢共贺胜利,岂不快哉?”

  郑国辉亲手用火漆印戳封了书信,这才扬声喊道;“来人啊!”

  “下官在,悉听大帅吩咐。”

  门外立刻闪进来一个人影,此人正是值班的副幕僚长郑守绪,通州如东人,算是郑氏一族远方亲戚,但久不来往。

  他是进士出身,曾历任知县,达州府通判,川西转运使等官职,在党争中被渎落了下来,摘去顶戴花翎,削官为民,今后永不录用。

  不用多说

  这是便宜二叔李鸿章送来的第二批人,一共三位,其他两位分别是何仙,吴青峰,都是落魄官员,但年轻且极有才干。

  这三人迟了一步,没有赶上郑国辉率军下南洋,紧随下一个移民船队抵达棉兰老岛,分别得到了任用。

  郑国辉用手指了一下封好的密函,吩咐说道;“即刻派员随船送往金陵,面呈李大人亲启,不得有误。”

  “卑职遵命,一定妥贴安排好密件送达。”郑守绪上前一步,双手小心的取过密函,倒退几步后转身离去。

  如此绝密的信函,是由亲卫团军官专人携带登船,一路押送前往金陵,途中全程不得经过第二人手。

  信在人在,信毁人亡。

  郑国辉长舒了一口气,目光游移的看向对面墙壁上悬挂的半人高大幅地图,下意识的便移到北方的卡加延地区,眼神变得锐利起来……

  卡加延海湾

  这是标准的大型环抱海湾,地理环境非常类同于达沃湾,这个大型的“V字型海湾中,卡加延就位于“V”字形底部。

  棉兰老岛世界级的深水港湾没有七八个,也有三五个,就属达沃港条件最好,卡加延可以排在第二。

  当罗伯特率领4艘风帆战舰,11艘运输船组成的远征特混舰队抵达这里的时候,是出征后第三天的上午九时许。

  鼓荡着白色风帆的船队驶入海湾,就见到海湾的高处,一股浓烈的黑色峰烟飘向天空,在这碧海蓝天下看上去极为显眼。

  哦吼,西班牙人还搞了这玩意儿?

  罗伯特浑不在意的笑了一下,站在他身侧的第一师副师长黄山少将皱了下眉头,拿起单筒望远镜观察了起来。

  “放心吧,黄将军阁下,不用理会这些小卡拉米。我的意见是任由他们留在这里饿死,或者做个野人,兴许今后会成为移民偶然开到的宝箱,对我们的军事行动没有任何影响。”

  “弗朗基营地也发出了狼烟,看样子,我们的行动被察觉了。”

  “没关系,我对这些西班牙人很了解,他们都是脑袋里面长满肌肉的自大狂,绝不会逃避,可以用你的12磅野战炮狠狠教训他们。”

  “如果是这样,那么晚上我们就可以住到西班牙人建好的营寨里了。”

  “宾果,答对了。”

  黄山用单筒望远镜仔细的观察一会儿,发现这只是建在山顶上的一个小型石堡,或者说是两间极为简陋的石屋子,有那么个五六个人。

  距离太远,看不清是土著还是士兵。

  于是他把注意力放回了海湾深处,只见在远方的天际线上,升起了一缕寥寥黑烟,距离大概有二十多公里的样子。

  按照船队的航速,也就是不到一个时辰。

  黄山少将对此行的远征任务信心满满,他率领着三千五百军队,对弗朗基人是十比一的碾压性优势,步枪,火炮也都不落下风。

  这种富裕仗,简直就是三个手指头捏田螺~稳稳当当。

  大半个时辰后

  特混舰队来到了“V”字形卡加延海湾底部,根据俘虏交代的信息,仔细的望搜索。

  “长官,在那里,那里有一个河口。”望哨迅速发现了端倪。

  罗伯特少将和黄山少将全都举起望远镜仔细观察,确认无误后,立刻发出了一连串的指令。

  “收主帆”“转向三十度”“全军戒备”“准备战斗”“战船搜索前进。”……

  据“法比安诺-佩雷斯伯爵”号船上的俘虏交待,西班牙殖民军队的营寨,就在距离河口约七八里的地方,那里是一片平坦的空地,背靠海拔约百余米的丘陵。

  在丘陵上,西班牙人还设置了一个小型营寨,可供炮兵小队使用,可以控制方圆两~三里的范围。

  原本6磅炮打不了那么远,能有1200米就顶天了。

  将6磅炮架在高处,射程最远能延伸到1500米,将整个营寨都庇护在炮火之下。

  舰队驶入河口处,便不再前行。

  陆续放下小舢板,将一部分士兵投放到岸上,前出几百米扩大警戒范围,保护登陆场。

  随后,有条不紊的通过小舢板向登陆场输送兵力,火炮和装备,先巩固了登陆场再说。

  这条河虽然宽约一百二三十米,可对于风帆战船来说太窄了,压根没有机动的余地,不明情况下绝不能贸然进入。

  最好的方式,就是稳步推进。

  黄山少将是跟随大帅在神州战场经历过大小百余战的老兵,对长毛乱匪和曾帅的“结硬寨,打呆仗”战法谙熟于胸。

  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绝不轻敌冒进,这几乎是大楚军官共有的特质。

  慢虽然慢了一点,可胜在稳妥可靠。

  丛林中

  法比安爵士已经率领着三个连队共约280余人的兵力,潜藏在这里。

  营寨里,留下七十余人固守。

  他意图对正在登岸的入侵华人军队发起突袭,一举击溃登陆敌军。

  “真该死!这些静海王的兵卒看起来训练有素,是一只完全西式装备的现代军队,而不是良莠混杂的海盗。完全找不到机会,我们的麻烦大了,上校先生。”奥尔莫-佩雷斯中尉悄悄摸了回来,满眼忧虑的汇报道。

  他是甲米地连的连长,手下有79名英勇的西班牙士兵,从前方侦查回来,此刻却显得忧心忡忡。

  法比安上校神情惊诧的“咦”了一声,回头看了一下抱着枪坐在地上的西班牙士兵们,复又充满信心的说道;

  “嘿,伙计,你不是被这些东方人的阵仗吓到了吧?人多并不能决定什么,英国人在北方大陆发动的战争,100名火枪手就可以把1万个东方人打的溃逃。英国人能做到的事情,西班牙勇士会做的更棒,我们只需要发动进攻就可以了。”

  “相信我,上校先生,我是一名服役17年,曾经在欧洲,北非和中东都经历过战争的军官。凭借经验,我觉得他们不好对付。”

  “嗯哼,这些留着辫子的黄皮猴子不好对付?这可能是我听过最好笑的笑话,他们都是一群软蛋。”

  “长官阁下,您请看……”奥尔莫-佩雷斯中尉见说服不了上校先生,便蹲下身来,用手拨溜开地上的杂草,拿起一根干树枝画了起来。

  边画边解释说道;

  “长官先生,这里是开阔的河口登陆场,是一片干涸的河滩地,附近两里的范围内都没有树木遮挡。

  这些东方人的登陆场偏北,在靠海岸线的方向。

  我们若是从树林中发起冲击,需要越过大概700多米的空旷地带,才能够用排枪进行打击,予敌重创。

  但是在这里

  就是距离树林线约300米的地方,东方人设置了一道警戒线,目前大概囤积了约三四百名士兵,全都装备火枪。

  我们如果想突击登陆场,必须先击溃这一道警戒线上的东方人。

  在树林里

  东方人派出少数的尖兵,约摸10余人为一队,大概3~4队,正在沿途搜索前进,以防树林里有埋伏。

  用不了多长时间,这些搜索尖兵就会摸到这里。

  枪声一响,任何试图突袭的可能就全部泯灭。而我们将面对数千武装到牙齿的东方人,他们拿着和我们一样的火枪,而不是烧火棍。

  很显然,这是一支极有战斗经验的军队,没有留下任何可以偷袭的机会。”

  “哦,事情变得更加有趣了,我喜欢这样的挑战。”法比安爵士的骄傲融入到骨髓血脉中,脸上露出一丝微笑。

  他的骄傲,源自于西班牙先辈自大航海以来的辉煌胜利,在世界各地的殖民地几乎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不包括欧洲战场),积累起来的强烈信心和贵族荣誉感。

  他回过头来,对凑在身边的几位军官命令说道;“现在我命令,梅里诺中尉……”

  “在,请长官下命令。”

  “我要你派出30名士兵,就潜伏在这里,等到东方人位于中线的尖兵搜索过来,立刻发动猛烈攻击,彻底消灭这股敌人。”

  “遵命,长官,卡尔巴拉连有绝对的信心完成任务。”

  “去吧,枪声就是总攻的命令,我会率领所有主力,从你部打开的缺口突进,以猛烈而坚决的冲击,一举击溃东方人。”

  “遵命,长官。”

  “现在我命令,所有士兵子弹上膛,进入战斗戒备状态,随时准备战斗。”

  “遵命,长官。”

首节上一节143/46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