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铁路到大明 第4节

  与此同时,朱标也在打量刘宽。

  他发现正如先前那探马所讲,这人无一处不怪。

  头发、衣服且不说,年纪轻轻地就戴上了类似的水晶镜片。(宋朝时就有类似眼镜的。)

  另外,朱标觉得此人应有二十来岁,却没见胡须。

  二十岁以上男子不长胡须的不是说没有,却也极少。

  也不知这人是没长,还是剃了,又或者是

  想到某种可能,朱标觉得不甚礼貌,便不再多想。

  随后,朱标没有再上前,就在众将领、亲军的拥簇下,遥遥地拱手一揖。

  “本宫大明太子朱标,阁下如何称呼?”

  朱标这话说的较慢,似乎是南京官话,对刘宽而言,比陈虎的江淮官话更好懂点。

  他于是拱手还礼,道:“刘宽,宽仁的宽。”

  朱标又问:“阁下从何处来?”

  刘宽道,“我是跟这大桥一起来到大明的,至于具体从何处来,怕是不方便宣之于众。殿下若是信得过我,可以到近处交谈。”

  朱标听了颇为意动。

  一旁汤和赶紧道:“殿下,当心有诈。”

  朱标又仔细打量刘宽几眼,低声道:“这人似乎没有兵刃,也不像军士,应该无碍。”

  蓝玉见状跟着道,“我和西平侯可以护卫殿下。”

  沐英无语地看了蓝玉一眼,随即道:“殿下安危为重,还是稳妥些好。”

  朱标犹豫了。

  蓝玉见此,又出主意道:“不如让我去搜搜他的身,看他是否藏有武器。”

  朱标道:“这不大妥当。”

  这时后面有马蹄声传来,并有呼喊声。

  “陛下有旨!请太子殿下接旨!”

  朱标听见,便带着汤和等人到队伍末尾接旨。

  得知旨意内容后,朱标对张千户道:“你回去跟父皇说,我已在桥上,正在跟桥上之人交谈,不必担心。”

  张千户见朱标没事,也放心了些。

  虽不知得知此消息后,朱元璋会怎么责罚他,但只要朱标没事,朱元璋的责罚便不会太重,于是应了声“是”,骑马回去传话。

  另一边。

  刘宽虽没听清楚来人所传圣旨内容,却明白他的事多半已经被朱元璋知道了。

  他觉得,如果是拖到朱元璋过来,即便不给他上硬手段,肯定也不会如朱标那么好交流。

  另外,刘宽想明白了一件事。

  不论他是暂时穿越,还是永久穿越,都得尽快跟朱标打好关系。

  若是暂时穿越,他多半得呆在桥上才能穿回去。

  而他要留在桥上,便不能让给明朝人强行逮走也即是得让朱元璋、朱标同意他暂时呆在桥上。

  所以,他得趁朱元璋还没过来,抓紧机会与朱标沟通。

  于是,见朱标回转其队伍北边,刘宽便大声道:“太子殿下为何不来?”

  朱标尴尬。

  他总不能说怕被刺杀吧?

  堂堂大明太子显得如此怕死岂不丢脸?

  就在他考虑该怎么回复时,一旁蓝玉大声回道:“你这人来历不明,谁知是不是刺客?要想让殿下过去,你得先让咱们搜查一番。”

  刘宽听了有点惊讶。

  可想想又能理解。

  朱标就相当于后世一大国二把手,肯定不能毫无防备地跟个来历不明的人近距离接触。

  他想了想,道:“那行,你们先派人过来搜身。”

  朱标、蓝玉等都没想到刘宽这么轻易地答应了。

  随即蓝玉就颇为兴奋地看向朱标,道:“殿下,不如让我去,保证摸遍他全身上下!”

  朱标皱眉,道:“无故搜身已经显得无礼,怎能如你说的那般?这样,西平侯与你一起去,由西平侯负责搜身。”

  “遵命。”

  沐英跟蓝玉一起领命,当即就好奇地来到刘宽身边。

  两人看似姿势松垮,可右手却都握着腰间刀把,随时都能抽刀杀敌。

  刘宽则是将自行车停住,将背包放在了一边,打量着眼前两位明朝将领,暗暗猜测两人身份。

  他刚才一直看着,发现这两人似乎跟朱标关系不错。

  沐英近距离打量刘宽一番后,觉得眼前人气质跟国子学的书生有点像,却又明显不同。

  但正如蓝玉先前所说,绝非军士、武夫。

  他抱拳道:“得罪了。”

  刘宽道:“没关系,你们来吧,别乱摸就行。”

  沐英点头,上前先摸索刘宽衣袖。

  刘宽穿的衣服并不多,就内衣、外套,且在沐英等人眼中既短又“紧身”,本就不便藏匿兵刃。

  沐英很快将刘宽身上大概摸索了一遍,还顺带看了看刘宽的双手,随后点了点头,就要带蓝玉回去。

  蓝玉却指向背包,道:“那包袱还没搜。”

  说着,便过去拿起了刘宽背包,然后尴尬了。

  他一时竟不知怎么打开。

  刘宽看得皱眉,觉得这个将领明显不如搜身的有礼貌,不禁问:“这位将军怎么称呼?”

  蓝玉咧嘴一笑道,“永昌侯蓝玉。”

  ‘原来是蓝玉,怪不得这货似乎过几年连元帝妃子都敢睡,胆大包天。’

  刘宽这么想,伸手道:“包给我,我来打开。”

  蓝玉将包递了过来。

  刘宽将两个主要拉链拉开,又交给蓝玉,道:“里面物品很贵重,你小心些。”

  蓝玉没吭声,好奇地翻查起来。

  他发现除了奇怪的衣服,里面确实不少东西他不认识,甚至材质都超出了他的认知。

  再考虑到朱标的嘱咐,他倒没有粗鲁地将包里东西都倒出来。

  见确实没有类似兵刃、暗器之类的东西,便将包还给刘宽。

  随后两人回到朱标身边。

  “如何?”朱标略带急切地问。

  沐英道:“此人不仅没携带兵刃,而且手无老茧,像是富贵人家的读书人。”

  蓝玉则道:“他包袱中除了衣裳,还有好几样奇怪的物事,但应该不是暗器。”

  朱标闻言看向汤和,微笑着道:“信国公,如今我们已经派人搜了他的身,若本宫再不敢过去交谈,怕是会让他耻笑我大明太子胆小如鼠了。”

  汤和一时愕然。

  他这才发现,方才就该阻止蓝玉、沐英去搜那怪人的身。

  如今想反悔已经晚了他总不能真让太子背上“胆小如鼠”的丑名吧?

  只能拱手道:“臣请同往。”

  心里想的是,他跟着一块去冒险,朱元璋总不至于太过怪罪他。

  朱标点头。

  然后带着汤和、沐英、蓝玉一起来到六七十步外的刘宽面前。

  求收藏,求追读,拜谢!

第5章 请刘公子上岸

  朱标含笑看向刘宽,道:“阁下可能回答本宫之前的问题了?”

  刘宽看向汤和三人,反问:“殿下确定要让他们同听?”

  朱标道:“这三位分别是信国公汤和、西平侯沐英、永昌侯蓝玉,皆我大明开国勋臣,是我父皇爱将,本宫很信任他们。”

  听见这话,汤和、沐英倒没什么特殊表现,蓝玉则挺了挺胸膛,嘴角上翘,既高兴又得意。

  刘宽从三人身上收回目光,缓缓道:“我跟这大桥都来自六百年后。”

  朱标四人听了一呆。

  随即才反应过来刘宽说的什么。

  然后就是怀疑。

  ‘来自六百年后?’

  ‘我听错了吧?’

  ‘又或是这人在胡诌?’

  几人心中都相继浮现类似的想法。

  回过神后,朱标确认地问:“阁下方才是说,和此桥都来自六百年后?”

  刘宽点头。

  朱标震惊,依旧不敢相信,不能理解。

  他忍不住问:“六百年后之人如何能来到此时?”

  刘宽摇头苦笑,“我在这桥上骑着单车,忽然起了一阵浓雾,然后我和这单车、大桥就过来了。至于怎么来的,我也不知道。”

  朱标一时不知该说什么了。

  这时旁边蓝玉道:“六百年后之人能造出这跨江大桥?”

  刘宽道:“跨江大桥确实堪称奇迹,但在我所处的时代,已经很常见。”

  “我们那时为了方便交通,不仅可以修桥跨过大江大河,还能凿穿大山,甚至可以行经海底。”

首节上一节4/32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