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嘿嘿笑道,“我那三哥的小舅子献计,让人造了一百副夹棍,对那马木留克王城高层的几十个权贵一番严刑拷问,逼着他们吐出了所有财产。”
这回轮到吴伦眼睛发亮了,“大王,咱们也可以这么干呀,反正我瞧着这马纳尔城的权贵没一个好东西。”
吴伦这说的就是屁话了,他们才进城不到一天,哪儿知道城内权贵的详细情况?不过是眼馋人家财产罢了。
朱也不说破他是赞成这么干的。
他笑着道:“马纳尔城才有几个权贵?那科伦坡的权贵才多不过明日你得留在马纳尔帮孤看着这边,不能随军,孤打下科伦坡后也只能找别人干这事了。”
朱也明白兵贵神速的道理。
第二日便以五艘战舰、三十艘海船,载着两千五百护军、三千卫所军以及三千雇佣军,再加上从马纳尔城临时招降的三千仆从军,沿着大岛海岸线往南而去。
之前出海建藩的朱棣、朱都弄了一批雇佣军,朱自然也弄了,不然兵马一万不到,打打没建国的土人部族没问题,要在孟加拉、僧伽罗这些王国领土上建藩,显然是不够的。
朱考虑到要到毗奢耶那伽罗建藩,当地是热带气候,因此他这三千雇佣军是从安南招募的,称之为护从营。
护从营的士卒一部分是孤儿出身的少年,另一部份则是拖家带口的青壮,原本都没有关联,又被集训了一年多,还是比较可靠的
洪武二十三年,四月初二。
齐王朱率军一万二,战舰五艘,海船三十,破僧伽罗王城科伦坡,入城后大掠十日!
这天下午,朱在镶嵌了不知多少各色宝石、珍珠的黄金大床上睡得正香,外面忽然传来了小宦官赵丙的疾呼声。
“大王?大王?叶参军有急事禀报!”
朱睁开眼,将软趴趴的僧伽罗公主胳膊和腿从身上推开,胡乱裹上一件丝绸长袍便下了床,走出暖帐。
四月的僧伽罗国已经比较热了,赵丙见状想再给朱披上一件重色长袍,朱却推开了,就这么大咧咧地走了出去。
外面的幕府参军叶垣见状也没诧异过去十日,朱在这科伦坡王宫中是越来越放荡,那僧伽罗国王的几个姿色上佳的嫔妃、女儿,全都给朱睡了个遍。
而朱这幅模样见臣子也不是头回了。
事实上,他们这些臣子近几日也放荡得很,做了不少以前在大明不敢做、甚至不敢想的事。
朱也不坐,笑问:“叶参军有何事?莫非前日孤赏赐你的那个僧伽罗贵女不够好?”
已经快五十岁的叶垣老脸微红,随即急道:“大王,王妃发来急电,说是僧伽罗二王子率领数万大军在攻打马纳尔。”
听见这话,朱顿时脸上笑容收了,头脑也清醒不少,问:“电报可带来了?”
叶垣是负责情报的幕僚,此番帮忙看着随军而来的电报组。
他闻言,将电报递了过来。
朱扫了眼,见防伪密码无错,内容也跟叶垣说的一样,当即道:“速派人通知诸将来王宫议事!”
“是!”
第415章 三年生聚挥师欧洲,礼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人间四月芳菲尽。
大明京师却依旧一派繁花似锦的景象。
皇宫,奉先殿。
朱元璋看着下方正在读电报的朱标,笑道:“老三口气真是不小,才占据了整个马木留克不过几个月,便喊出‘三年生聚,挥师欧洲’的口号。”
“岂不知打天下容易治天下难,他若是便将藩国内部利益关系梳理好,别说安安生生练三年兵,现有的这些地盘都未必稳固。”
朱标此时也看完了电报,笑道:“三弟虽无治理地方的经验,可幕府中不乏贤才。”
“且那马木留克城池不足三十座,也就相当于大明两三个州府,相信三弟能治理得好。”
去年秋收后,晋藩与西海卫便拿下了马木留克红海以西的所有城池。今年开春后又挥兵向东,拿下了地中海东岸那一片原属于马木留克的狭长地盘。
到目前为止,便只剩下两座偏远的小城,及被其他国家趁机占去的三座城池没能拿下,因此朱说拿下了整个马木留克倒也不为过。
按照约定,晋藩将把后世苏伊士运河到大马士革,这一片宽百里左右、长一千里左右的狭长地带划分给西海卫。
至于后世的叙利亚、约旦大部分区域,依旧为晋国所有。
当然了,目前有些领土被东边由伊尔汗国分裂的几个国家占领了,估计需要晋国武力征讨,才能拿到手。
而这次,朱发的电报中不仅透露了他“三年生聚,挥师欧洲”的想法,也提了下晋国如今的情况。
目前为止,晋国编入黄册的人口仅一百五十多万就这,还是朱将部分奴隶都去了奴籍编入黄册为民的结果,否则还要少三分之一。
去年,朱已经组建了三万余人的当地卫所军,今后三年他准备再编练至少五万人的卫所军。
西海卫因为性质特殊,只分去了二十多万人口,将在由大明移民过去的三千卫所军基础上,再训练出五千本地卫所军西海卫今后还将继续从大明内陆移民过去,并增加移民卫所军的数量,直至建成一个都司。
说起来,不论是晋藩的卫所军,还是西海卫编练的当地卫所军,装备肯定不会跟大明移民过去的卫所军一样。
大明卫所军不仅兵甲精良,最重要的是火器装备率很高。
而当地卫所军则依旧是冷兵器,暂时不会装备任何火器。
所以,晋藩、西海卫编练的当地卫所军其实就跟辅兵、民勇差不多。
即便如此,这些当地卫所军只要给够粮饷,装备上充足的刀枪盔甲,战斗力在之前的北非、西亚地区也是第一流,毕竟马木留克当年称得上“以武立国”,其民众在当地算是很不错的兵源了。
朱标将电报送到了御案。
朱元璋将其折起放好,露出一抹忧色,“算算时间,老七应该到那毗奢耶那伽罗国境了吧?这小子虽然有几分武略,也不乏胆量,可性子终究跳脱了些。”
“而今在海外也没人能约束得了他,也不知他会不会搞出什么幺蛾子,能不能顺利建藩。”
朱标其实也有点担心朱。
一则朱在他看来还年轻,能力确实比朱乃至朱桢都差了一大截。
二则,齐藩那些人他也了解过,讲实话,不论是文臣,还是武将,质量不说比燕藩,就是比晋藩都差了一些。
君臣皆差,朱海外建藩之事自然令人担忧。
但朱标还是劝慰道,“父皇,七弟既然通过了文考,自是有建藩的能力。况且七弟一向运气不错,想来就算遭遇什么险境,也能逢凶化吉。”
朱元璋点了点头,道:“且等着吧,若是四月份他一直不发电报回来,就让老四派人去印度南边看看。”
这时有宦官在殿门口道:“陛下,礼部邱侍郎请见。”
朱元璋道,“邱世显八成又是为了高丽世家迁徙之事来的让他进来吧。”
宦官应声离开,很快就带着一名胡须花白的老者进入殿内。
“参见陛下。”
“平身。”
“谢陛下。”
朱元璋直问,“邱卿有何事呀?”
邱世显拱手道:“陛下,高丽第一批迁徙来京师的裴、柳、宋三家今日到了,只怕看到朝廷给他们安排的住处,会心生不满,认为朝廷吝啬。”
“事情传到外面的其他藩属国,定会有损我大明朝廷的名声啊。”
朱元璋淡淡道,“此事朕不是早就说清楚了吗?彼辈本都是国之蠹虫、害民之贼,若按咱大明律法处置,多半都要抄家灭族。”
“而今朕不仅给了他们活路,还允许他们带着浮财迁徙到京师定居,甚至按人丁分给田宅。”
“他们凭什么不满?知好歹吗?!”
说到最后一句,朱元璋语调徒然加重,令邱世显都不禁颤抖了下。
但朱元璋对高丽世家的安排实在挑战他的认知,因此他硬着头皮还想继续劝谏,“陛下乃九五至尊,当广施仁义方能江山”
“邱侍郎!”这次却是朱标忽然开口,打断了邱世显的话,“我父皇的话还不清楚吗?高丽世家、豪族多有罪孽,本该依律惩处,如今朝廷这般安置已经是法外开恩了!”
邱世显听朱标如此说,先是意外,随即恍然他刚才差点就说了不该说的话。
如果不是朱标及时组织,他那话一出口,别说劝动朱元璋,说不得自己都得丢官罢职,甚至被打入牢狱。
想明白这些,邱世显只能道:“臣明白了臣告退。”
待邱世显退出了奉先殿,朱元璋就不禁道:“这个邱世显,年纪还没咱大,就已经老糊涂了好端端的非要为高丽那些虫豸求情,真是不知所谓!”
朱标道,“父皇息怒咱中国历朝历代确实都是以礼待四方属国及外国,邱侍郎脑子一时拐不过弯儿来实属正常。”
朱元璋哼道,“礼?礼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今咱对那些虫豸的安排就是咱大明的礼!”
十四岁的裴玄珠坐在四轮马车上,并无任何好奇在高丽国内,她家有好几辆这种四轮马车,且内外装饰都比这辆奢华多了。
她甚至因为这车内没有熏香,屁股下的垫子不是驼绒,觉得有些不适,一直用手绢捂着口鼻。
也不知过了多久,她终于忍不住了,掀开车窗帘往外看了下,见路两边都是田野,便问:“母亲,我们这是去哪儿?”
“我怎知道?”裴玄珠的母亲尹氏不耐烦地道。
尹氏也是世家嫡脉小姐出身,同样不习惯这辆内部宽敞却不舒适的四轮马车,最主要的是她心情不好。
此番高丽内附大明,她娘家尹氏不知怎么就被定了大罪,得了个抄家流放的处置除了她们这些外嫁出去的尹氏女,尹氏其他人无论男女老少,都被发配到北洋、吉林、罗荒这三大都司去了。
夫家裴氏虽然逃过一劫,却被暗示放弃家宅田地,只带着些浮财,限期迁到大明京师来。
原本,尹氏认为大明朝廷怎么也会在城里给他们安排个宅院,可如今拉着他们嫡脉二十几口的车队却是到了城外。
显然,朝廷安置他们的地方也在城外。
马车下了水泥路,颠簸了一刻多钟,终于是停了下来。
裴玄珠跟母亲还有同车的几位姐妹下了车,便见面前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村庄,约莫有四五十户人家的样子。
她仗着父兄宠爱,来到车队前面,便听见父亲跟送他一家过来的绿袍官员交谈。
“裴员外,这就是朝廷分给你家的宅院,有两进,十好几间屋子,应该够你家住了吧?”
父亲裴东显陪着笑,点着头道:“够了够了。”
绿袍官员道,“够了就好这宅院中朝廷该准备的都准备了,但裴员外毕竟是高丽大户出身,若是用不习惯,或是觉得缺些什么,可以到城里购买。”
“反正这李家坡离京师也才十几里地,回头裴员外买两辆马车,进城方便得很。”
“至于分给你家的田地,可以找村老询问京师人多地狭,田地价格连年上升,即便如此,陛下还是从官田中给你家每丁分了半亩水田、一亩旱地,可谓照顾有加啊。”
裴东显露出满脸的感激,“是是,皇上的恩德,朝廷的照顾,草民铭感五内张副使要不要进去歇一歇,喝杯茶?草民从高丽带来了几斤好茶,您可以品尝一番。”
“不必了,我还要回城办别的公务呢,裴员外还是赶紧忙安家的事吧。”说着,绿袍官员转身,瞧见裴玄珠后似乎是想起什么,又转身道:“对了,裴员外若有什么难处,可到城中寻江宁县衙礼房帮助。”
说完,这才转身离去。
第416章 先祖乃河东裴氏,今日起都说汉话
裴东显目送礼部的绿袍小官乘坐头一辆四轮马车远去了,便让几个以义子、义女名义带来的仆婢将行李从马车上搬下来。
随后他将剩余十几辆四轮马车打发走,只留下自家在城里买的一辆,这才收了笑容,带着家人走进了眼前离李家村实际还有六七十步远的宅院。
可以看得出,这栋两进宅院是新建的,并且以青砖为主、木料为辅,风格与高丽房屋有明显不同。
那李家村裴东显虽只扫了几眼,却也看得见,村中只有三四户人家的宅院可与这座新宅相比,剩余的多是土坯茅草房屋,小部分则是一进的砖木瓦房。
可是在裴东显身后,不论是正妻尹氏和三个妾室,还是五个儿子、两个女儿、三个儿媳,甚至是几个仆婢,在打量这宅院时都一脸的不满和嫌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