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铁路到大明 第282节

  且这十八卫亲军既像卫所军那样分有田地,还另有一份钱粮补贴(实际就是军饷),此外平日里各种赏赐(福利)也不少。

  故而这十八卫精锐明军,一直牢牢掌握在朱元璋这位大明皇帝手中。

  至于洪武朝各将领的亲兵,并非如大明中晚期那种家丁,而是出自天子亲军和地方卫所军。

  一般而言,获封公、侯、伯这三级爵位的大将,朱元璋会在其离京任职或领兵出征时,从亲军中派给亲兵。

  公爵八百,侯爵五百,伯爵则仅三百。

  这些出自亲军的亲兵,不仅起着在战场上保护大将的作用,实际也起着监视、地方、督促大将的作用。

  那些没有爵位的将领,亲兵则是从任职之处(卫所)临时抽派。

  指挥使大概能领有一百亲兵,千户则领有一总旗的亲兵,百户则只领有一小旗的亲兵。

  至于都指挥使,一般都是由有爵位的大将兼任,亲兵自是按大将标准来。

  正是有十几卫的亲军,以及临时派给亲兵的制度,原历史上朱元璋才能一句话就决定如傅友德、冯胜等开国大将的生死,对文武大臣、地方豪强士绅生杀予夺

  武英殿前殿,徐达、傅友德等将领都在此处等候。

  虽然同为将领,却也是有等级和圈子的。

  徐达、汤和、傅友德、李文忠以及此番因功进爵凉国公的蓝玉五人聚在靠里的地方,不仅有座位,还有宫人准备好的茶水、点心。

  至于那十八位亲军指挥使,则是在殿内站着等候。

  汤和看向徐达,“天德(徐达字)老弟可知陛下这次召集我等为了何事?北伐战事才结束没多久,总不是又要发动一场大战吧?”

  徐达比汤和小六岁,闻言摇头,“老哥你一直呆在京师都猜不到圣意,我又如何知晓?”

  汤和又看向李文忠,“曹国公,你总知道些什么吧?”

  李文忠虽比徐达小七岁,比汤和小十三岁,但封公却比汤和更早,再加上又是老朱外甥,身份还要更尊贵些。

  不过李文忠对汤和却颇为客气,闻言苦笑了下,道:“我也是才从登州回来没多久,如何知晓?”

  汤和又看了眼傅友德、蓝玉,自觉这两位肯定也不知晓,便自语道:“看来只能等见到陛下才知道了。”

  其余四人都是好奇,唯有蓝玉略有点不安。

  他不知道自己在元廷所为是否被朱元璋知道了他觉得应该没有,若有,朱元璋就不该封他为凉国公。

  就在众将低声议论时,一宦官进来喊道:“陛下宣诸位将军到正殿议事。”

  徐达等人当即按照次序,离开前殿去往正殿,一起向坐在龙椅上的朱元璋行礼。

  “参见陛下!”

  “平身!”

  礼毕,朱元璋便直接开口道,“今日召诸位进宫,主要是商议下优化阅兵流程及礼仪,使我明军仪态姿容更加威武,乃至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效果。”

  徐达、汤和等人皆感到讶异,没想到朱元璋召集众将,竟就为了这么件“小事”。

  谁知朱元璋接着道,“朕这里有一个关于阅兵仪式的视频,特许你等观看,作为参考。”

  说完,朱元璋一挥手,李贵便带着两个宦官,开始在武英殿正殿内摆弄起架子来。

  这木头架子是特制的。

  约两米高,上面有一个可以放置平板电脑的卡槽,足以保证平板电脑能让徐达等站着的将领清楚看到,又没有一点摔落下来的危险。

  且架子是用红木做成,雕龙画凤,看起来很是不凡。

  李贵站到一张凳子上,亲自小心地将平板放上去,并触屏播放。

  这个过程中他整个人都紧绷着这可是科技伯从后世带到大明的神器啊,若是从他手里摔坏了,他便是有一百颗脑袋也不够朱元璋砍的。

  当李贵小心地下了凳子,并将凳子搬过来时,才发现徐达等一班面对尸山血海都面不改色的武将,此时竟都满脸兴奋与激动。

  不激动不行啊。

  不论是徐达等五位封公的大将,还是十几位亲军指挥使,都没想到,他们竟能看到传说中的神器!

  徐达等五位国公都是从各方面知道了平板电脑存在的,也知道之前每逢过节,尤其是过年,朱元璋便会让刘宽在大善殿放视频和电影,皇室之人一起看。

  徐达、汤和等人虽然也想看,甚至厚着脸皮求了一番,可朱元璋一句“视频、电影内容涉及皇家隐秘”,就让他们不得不息了观看的心思。

  如今朱元璋竟开特例,把那平板电脑拿出来放东西给他们看,自是人人激动、兴奋。

  至于十几个指挥使,则是震撼更多些,因为他们几乎都是才知道平板电脑的存在。

  此时瞧见一个奇特平板中,竟然传出了声音,还有衣着奇怪的鲜活小人在里面,只觉得见到了堪比仙桥降世的神迹!

  很快,这些人便都摈除杂念、努力平复了心绪,集中注意力看起视频来

  视频设置了自动循环播放,因此徐达等人看了近一个小时,看了十几遍,脖子、眼睛都看的有点酸了,朱元璋才命李贵暂停了视频。

  “都说说吧,看这个视频有何感想?”

  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因为看视频太过兴奋、激动,蓝玉一下子将某些担忧暂且抛掉了,竟抢在其他四位国公前面开了口。

  “顶级精兵啊陛下,这视频里的都是顶级精兵!”蓝玉面色潮红,“若有这样一支精兵,咱大明打谁都是摧枯拉朽!”

  朱元璋微微点头,随即点徐达的名,“徐达,你怎么看?”

  徐达此时却没开始那么兴奋、激动,他而是沉吟着道:“陛下,其实要训练出能像视频中这样演练军阵时万众如一的军队,咱大明也可以,关键是需要用多少时间和钱粮,以及能训练出多少人。”

  “说得有道理。”朱元璋再次点头,又问:“汤和、傅友德、文忠,你们也说说。”

  汤和道,“臣觉得,这视频中的军队阅兵之所以好看,与其军服也有一定关系视频中的军服将士们穿着看起来更有精神。”

  “不过臣有一点不解为何视频中那些将士都没穿戴甲胄?”

  朱元璋听了一笑,“看到视频中那些人的火枪了吗?即便相隔百步,都能打穿明光铠。”

  “还有视频里那些车载大炮,一发炮弹落下来至少方圆几十丈的范围,石头都给炸碎。甚至还有能相隔千里,瞄准一栋建筑、一处营地轰炸的导弹。”

  “人家武器都跟咱们完全不同了,打仗的方法也不同,刀剑等几乎都被舍弃,自然无需将士再去披戴沉重的盔甲。”

  听到这番话,不管是徐达等国公,还是十几个亲军指挥使,皆瞠目结舌,震惊不已。

  蓝玉下意识就想问“后世真有这些武器”,但想到朱元璋没说视频里的将士、武器出自后世,他便硬生生忍住了。

  朱元璋瞧见徐达等人的神色则一阵暗爽。

  先前老是他被刘宽用后世的种种事物震惊,如今终于轮到他用后世事物震惊别人了。

  别说,这感觉真不错。

  随后他干脆直接道:“不过咱放这个视频,并非让你们见识后世的武器那些离咱们太遥远,多想无益。”

  “咱是希望你们能训练出一批如后世这般的精锐出来,能像视频里那样万众如一地演练简单的军阵。你等可能做到?”

  老朱问完,其他人沉吟起来,在想怎么回答,连蓝玉都不例外。

  唯有李文忠不假思索地道,“陛下,既然后世武器、军服都与咱大明不同,那么咱们肯定不能照着视频里生搬硬套。”

  “另外,若是为了阅兵,也不必让亲军都参与训练。臣以为可从亲军各卫挑选一批精锐,加在一起能有三万余人,既方便训练,也不会因人数太少缺了气势。”

  朱元璋问,“军服难道不需要改吗?”

  李文忠道,“臣以为,军服改动是涉及全军的大事,且花费不菲,最好不改将士姿容首在精气神,军服、盔甲只是次要。”

  朱元璋微皱眉头,“咱大明如今也不差给将士们换个新衣服的钱,这样,回头咱让人设计一套更加简练、精良的军服,先供给亲军十八卫。”

  “若将士们乐意接受,日后再看情况推广向各地卫所。”

  李文忠虽然依旧觉得没必要,却也不想在这种小事上惹朱元璋生气,当即与其他人一起应了声“是”。

  第一更。

第332章 诸衙门通电,观觉醒时代!

  两日后便是八月十四。

  天工院组织的几个施工队终于是在中秋节前完成了给京师各衙门牵电线、安电灯的工作,让各衙门都通上了电。

  相较于皇城,京师诸多衙门虽主要位于洪武门前的大广场上,但位于其他地方的也很多。

  当这些衙门通上电,并在夜晚扯亮了电灯,便引得不少百姓观看。即便到了宵禁时刻,亦有不少百姓爬上自家墙头眺望衙门里的灯光。

  虽然不是自家用上了电灯,但百姓们还是对电灯照明的日子产生了向往。

  “不知道是不是错觉,这衙门里的电灯似乎比皇城那边更亮一些呢。”

  “这电灯确实比蜡烛都亮,不知什么时候咱们才能用上电灯。”

  “要是咱家也有电灯,娘晚上纺纱织布就不费眼睛了,我也可以多看些书。”

  “”

  而在刘府,却已经因朱元璋赐下的殊荣,通上了电,并在需要的地方都装上了电灯。

  刘若雪、刘平安聚集在中院堂屋的电灯下玩闹,各院的仆人们也三三两两聚在走廊电灯下谈笑刘府有几百间房,不可能每间房都装上电灯,因此普通奴仆宿舍是没电灯的,依旧用的油灯,但各走廊却都装了电灯。

  中院偏厅,刘宽则跟朱蕙兰、苏采薇坐在桌边喝着花茶闲谈。

  刘宽拉着苏采薇的手,嘱咐道:“你肚里孩子差不多足月了,这些日子须得更注意些。”

  “妾身知道。”

  苏采薇不愿意在朱蕙兰面前跟刘宽表现得太亲密,尤其是知道过去大半年朱蕙兰想要孩子却没能怀上的情况下,她就更小心了,于是不着痕迹地抽开了手。

  刘宽也没在意。

  朱蕙兰在一旁道,“夫君放心好了,月初就请稳婆住家里了,医学院的妇科大夫也是隔日便来一趟,给采薇诊脉,胎相很好,不会有事的。”

  刘宽道,“生孩子这种事,多做准备、小心注意总是没错的。”

  朱蕙兰虽不怎么吃醋(她怀孕时刘宽也是如此关怀),却不想听刘宽总是嗦这件事,于是道:“明天中秋节,父皇、母后希望我们再去宫里聚一聚。”

  “又让放电影?”刘宽有点无语地问。

  “母后说,主要是这次诸位皇兄、弟弟们难得聚在一起,且明年四哥就要出海就藩了,所以希望一家人能多团聚下。”

  “又说,你不必像以前那样挑视频、电影,随便放几首歌和一部电影就行。”

  “另外也不是吃晚饭,而是吃午饭晚上我们可以在家里跟采薇和孩子们一起过。”

  听了朱蕙兰转述的马皇后这番话,刘宽觉得多聚下也可以朱棣若真明年出海就藩,再相聚的机会确实不多了。

  “行,那我现在就去书房挑一部合适的电影,再选几首歌。”

  朱蕙兰若有所指地道,“别忙太晚了,早点睡。”

  “知道,知道。”

  刘宽应了声,快步去书房。

  

  

  次日中午。

  刘宽和朱蕙兰带着两个孩子来到宫中。

  待夫妻俩进入大善殿,早就聚在这里的朱元璋、马皇后等人便发现,朱蕙兰面色红润、气色好极了,刘宽却略有点憔悴。

  礼毕,朱元璋便笑着道:“刘宽,听说你今日又准备了歌曲、视频和电影?”

首节上一节282/32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