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朱等人一看,却又是出自刘宽去年中秋节曾播放过的《大明风华》系列。
同时副标题也出现了。
“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诗画双绝,才子唐寅!”
竟然是讲大明才子的视频?
老朱、朱标、朱棣等人都感到有些意外。
因为以他们对刘宽的了解,刘宽最看重那些为大明奋战,尤其是抵御清虏的文臣武将、英雄人物;其次则较为看重工匠,以及对大明有特殊贡献之人,比如张居正。
对于寻常的儒生、才子,刘宽不说鄙视吧,却也不怎么看得上。
所以,这个唐寅究竟是如何入得刘宽之眼的?
又或者说,是如何让后世人看重的呢?
疑惑之余,如朱、朱梓、朱椿、朱柏等原本亲近儒家、文人、才子的皇子,便期待起来。
视频开始,又是那熟悉的配乐声(悬溺)。
一个女子解说道:“大明成化六年二月,一个男婴出生于苏州吴县,因这一年是虎年,他被取名为唐寅,后人则更习惯称呼他的字,唐伯虎!”
“唐寅先祖曾任兵部车架主事,后随英宗御驾亲征,战死于土木堡。”
“成化年间,唐家已然没落,唐寅父亲经营一家小酒馆维持生计,供唐寅读书。”
“或许是唐家文脉不该断绝,唐寅少有天赋,十六岁时便接连过了县试、府试、院试,且得案首,名动一时。”
“三年后,他乡试不中,与徐氏成婚,婚后生活幸福美满,这段时光成为了他一生的回味。”
“六年后,唐寅父亲去世,而之后一两年中,他的母亲、妻儿亦相继离世。偌大的唐家忽然就只剩他一个这年唐寅二十六,已白发满头!”
老朱一家子听前面几段解说,就觉得是个普通才子的人生,不觉得这人有什么出奇的。
可听到唐伯虎两三年内全家死的只剩他一个,顿时都张大了嘴巴。
‘这人莫不是天煞孤星?’
‘唐家撞了霉神吧?’
‘难不成有人暗中动了这唐寅家的风水?’
一时间,不少人都胡乱猜测起来,就连老朱都不例外。
然后老朱等人就不禁想:这唐寅家人都死绝了,应该不会再倒霉了吧?
可视频后续内容却告诉他们,唐寅的霉运远没有结束,或者说他的凄惨人生才刚开始。
给家人办完丧事后,经好友祝枝山劝说后,唐寅痛定思痛,决定用功读书、专心科举。
他是有才华的,这一用功,果然就高中了南直隶乡试头名,解元!
老朱心道,‘这唐寅家人死绝,果然否极泰来,转运了。就像咱一样,当年那么倒霉那么惨,最后一转运就建立了大明,嘿嘿。’
可老朱转念想到视频副标题,又觉得不对。
果然,当唐寅第二年京城参加会试时出事了,居然因为党争,卷入科考舞弊案当中!
先是被下狱,后来虽然被放出来,却几乎失去了功名,从此以后只能为小吏。
仕途断绝!
看到这里,朱元璋忍不住暂停了视频,问:“这视频中说得不清不楚,那唐伯虎到底有没有参与舞弊?”
刘宽苦笑,“回陛下,此事在后世也是一桩悬案,或许专门研究明史的人有答案,可微臣真不清楚。”
朱标沉吟着道,“这唐伯虎能考中南直隶乡试解元,且之前县府院三试也是案首,说明确有天赋、才华,正常会试中进士的可能很大,只要他不蠢,就不该参与舞弊吧?”
其余人听了纷纷点头,觉得是这个道理。
刘宽道,“太子殿下言之有理,所以这视频也只说他是受人牵连,卷入科考舞弊中。”
“另外,若是他本人进行科考舞弊,只怕朝廷惩罚绝不会那么轻。因此微臣猜测,很有可能是唐寅在不自知的情况下,稀里糊涂地参与了舞弊。”
“比如说,视频中他的好友徐经通过贿赂考官的方法获得了考题,将这考题夹在其他诸多考题中,向唐寅请教破题、作文。”
“事发之后,徐经供出了唐寅,这不就把他牵连进去了么?至于唐寅说他不知曾破过的某题是考题,谁又能信他呢?”
老朱一家子听了不禁面面相觑。
随后,甚少发言的朱柏皱眉道:“老师,也就是说,唐寅即便是被冤枉的,他也无法证明清白?”
刘宽点头,“不错。”
老朱则皱着眉道,“竟让一才子无法自证清白,看来这科举制度还需多多完善啊。”
朱标点头,“儿臣深以为然。”
老朱触屏,继续播放该视频。
视频的后续基本就是在讲唐寅仕途断绝后,人生失意,靠卖画为生,纵情酒色之中的事情了。
在这个过程中,视频不仅放出了一幅幅传至后世的唐寅画作,还间杂着几首他颇为著名的诗文。
如他的《一剪梅》。
雨打梨花深闭门,辜负青春,虚负青春。赏心乐事共谁论,花下销魂,月下销魂
而视频最后则是唐寅躺在桃花庵一棵开满桃花的树下,饮酒沉眠而逝的场景,同时屏幕上浮现了其最为后世人所熟知的那首诗《桃花庵歌》
朱梓、朱柏、朱椿等喜欢文学之人,都不禁轻声念起来。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里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
“他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见古今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十几分钟的视频结束,老朱一家子又是一阵沉默。
过了约莫半分钟,朱标才叹息道:“这唐伯虎的画、诗乃至书法,确实都极为出彩,可惜尽受科考舞弊案牵连,一生不得施展才华。”
朱棣则摇头道,“俺倒是觉得这唐伯虎虽有才华,但品性难免差了些他中案首及解元后,都曾放浪轻狂,前者让他在科场蹉跎了十余年,后者更是让他交了损友,这才牵扯进舞弊案中。”
“老四说得不错。”朱元璋难得当众夸赞了朱棣,“唐伯虎此人即便真的踏上仕途,只怕也会行昏聩之事,很难成为能臣干吏。”
刘宽也不禁参与讨论,“后世有人将唐伯虎与李白相比,认为唐伯虎就好像大明的李白。”
其余人听了都眼睛一亮,觉得确实如此。
唐伯虎诗画双绝,却终生没能踏入仕途,临到老了还卷入宁王叛乱中,靠着装疯卖傻才逃过一劫,与李白之人生确有些相像。
老朱却已对唐寅没兴趣了,摆手道:“行了,就不要讨论唐伯虎了,放下一个视频吧。”
刘宽拱手道,“回陛下,微臣计划下面先放一部电影。”
老朱不解,“这是为何?”
第二更。
晚安~
第313章 火星救援!航天实情
“回陛下,因为最后一个视频所讲内容与第二部电影都关乎同一个话题,故微臣认为将它们放在一起播放更好。”
朱元璋虽然好奇是关于什么话题,可想到前面还有一部电影要看,便忍住了。
随即问:“那这第一部电影叫什么名字?又大概讲的是什么内容?”
刘宽看了下平板上将要播放的电影简介,这才道:“回陛下,电影叫做《火星救援》。讲的是后世白头鹰宇航员因意外一个人留在火星,很可能需要四年才能获得救援。”
“于是,这宇航员不得不利用火星基地有限资源,生存、自救并逃离火星的故事。”
听了刘宽的介绍,朱元璋、朱标、朱棣等人都一时呆住。
早前他们知道后世人曾登陆月球,便已经够惊讶的了。如今听了《火星救援》的简介,便下意识认为后世人可能登陆了火星。
因为朱元璋等人了解过后世星空常识,知道火星便是荧惑星,亦是太阳系中离地球相对较近的一颗行星。
理论上讲,后世人能登陆月球,那么登陆火星也是很有可能的。
朱元璋回过神,正想询问呢,便见刘宽已经放好平板,点开了这部电影。
‘还是看过电影再问吧。’
如此想着,朱元璋注意力便转移到电影上。
其他人也是如此。
电影开始是一片深邃的星空,随后一颗星球出现,太阳在其旁边冒出,显得很小,可光芒却很刺眼。
有了光,这颗行星的面貌便越发清晰它不像地球那样覆盖着云层、气流,也没有碧蓝的海洋,只有大片赤色的荒原、戈壁、沙漠,无比荒寂。
同时屏幕上也浮现了电影名字《火星救援》。
这让朱元璋等都明白,这个荒寂的星球便是火星。
虽然朱元璋曾用制镜局研制的“高倍”望远镜看过火星,知道火星确是赤红色,而如此清晰地看见其表面,自是产生一种别样的震撼感。
至于其他并未曾用望远镜看过火星的人,此时就更加震撼了。
‘火星竟然是这样子的?’
‘如同被焚天大火灼烧过一般,怪不得叫火星。’
‘这便是象征灾祸的荧惑星么?看着确实像个不祥之地后世人怎会想着登陆这里的?不怕给地球带来灾祸?’
‘’
这一刻,因认知不同,各种各样的想法出现在各人脑海中。
随后普通话版的《火星救援》开始,以火星车、宇航员、火星科研基地等展开了这部在后世颇受好评的科幻电影。
开局平静科研考察情景很快被一场恐怖的风暴打破,风暴之中,主角马克因意外与队伍失联,而飞船安全亦受到威胁,不得不紧急升空返航。
然后电影以一场新闻播报,对这次科研考察事故进行了报告,并宣布了马克的死亡。
老朱等听了简介,自是知道电影才开始,不出意外,那个西夷宇航员应该没死。
果不其然,电影画面一转,便见马克被埋在赤红色的沙子中,被宇航服缺氧的警报声叫醒,带着伤缓缓走向他们的科考基地。
看到这里,朱标、朱棣等人都不禁想:那是火星啊不是与中原相隔一两万里海洋的美洲,而是相隔了不知多少千万里的另一颗星球!
一个人被困在彼处,该如何生存?
更别说,这颗星球一片荒芜,不像有任何生机的样子。
而且还时不时发生恐怖的风暴灾难!
这种情况真是想想就让人绝望
然而,接下来的硬核科幻内容,却让老朱一家子改变了想法或许掌握了科学、科技的后世人真能在火星生存下去!
首先是解决食物问题。
看到马克用粪便加泥土来种植土豆,老朱一家只有少数未曾接触农事的人感到恶心,多数人都理所当然毕竟中国人很早就利用人畜粪便肥田了。
接下来,马克解决用水问题的方法,才真正震撼到老朱一家子。
如果说用氢气燃烧反应生成水,朱雄英等学过少许化学知识的还能理解。那么后面用铱催化肼(联氨燃料)制作氢气,便是朱雄英等大本堂学生也是头回知晓。
因为即便是刘宽,在重新看这部电影之前,也忘了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