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视频集锦糅合了后世以“南天门计划”为主的多种先进科技乃至科幻内容,但因为经过精简,总长度只有十来分钟。
朱元璋等人只觉得才看了一会儿,视频就到了尾声。
只见平板屏幕先是一黑,随即浮现两个字彩蛋!
彩蛋?
老朱、朱标等对这个词感到迷茫。
心想,总不会是字面意思,要介绍一个彩色的蛋,然后这蛋还能孵化出传说中的灵兽吧?
不怪他们会如此想,实在是方才视频中,后世的各种先进科技造物乃至科幻造物,几乎都是以中国传统神话中的元素命名。
所以看到彩蛋,他们就想到了青鸾、凤凰等禽类神兽。
视频再次出现画面,却是一种动画(三维动画),展现的赫然是一幅更加不可思议的科幻场景。
画面上出现四个字天庭重工!
同时一个宏大又空灵的女子介绍声出现。
“天庭重工!”
“伏羲大数据中心!”
“兜率生物制药厂!”
“女娲生命科学院!”
“道德天尊超算平台!’
“玲珑塔防御矩阵!”
“千里眼空间雷达站!”
“顺风耳寰宇声呐系统!”
“”
随着一个个不可思议的科幻造物出现在星空背景下,老朱一家子都震惊得麻了。
这个彩蛋只有一分多钟,很快就放完,视频也结束了。
可众人却久久难以回过神来,就连老朱都不例外。
过了好几息,朱元璋用干涩的嗓音道:“刘宽,方才这视频中的种种武器、造物,该不会也都是真的吧?”
朱元璋虽然之前见识无人机蜂群后,就已经做好了后世新朝打过来便果断投降的心理准备,可方才视频中的先进武器、科幻造物仍让他一阵难受。
无他,实在是里面展现的东西都太不可思议了,甚至让他产生种大明永远追不上的挫败感。
刘宽见老朱竟极为罕见地露出受挫之色,忙解释道:“回陛下,在微臣来大明前,只有南天门计划中的玄女空天战机据说造出来了,其他的或还在计划中,或只是网友们的幻想而已。”
“比如说最后彩蛋中介绍的那些科幻造物,就纯粹是网友根据传统神话故事编造的,陛下看看就好,不必相信。”
朱元璋得知彩蛋中的造物都是编造的,心情略好点,但依旧紧皱眉头,问:“这么说南天门计划是真的了?”
刘宽道:“这个微臣也说不准南天门计划可能是真的,但也可能是放出来恐吓、忽悠白头鹰等西方强国的。”
“您想想,后世新朝若真有类似的计划,必然是高级机密,微臣在后市在只是个普通老百姓,怎会清楚这等国家机密?”
朱元璋觉得刘宽说的有道理。
可想起视频中一个个以神话人物命名的武器、造物,他心里便不是滋味儿。
他觉得跟后世新朝比起来,大明的军队、部门、武器的命名有些平凡了,显示不出老朱家的宏大志向以及大明的广阔前景。
‘军队、武器相关的名字不能乱改,不过咱或许该更加重视科学、科技、工匠一些。’
心中这么想,朱元璋已经有了某种决定。
再次回神,他已无心多问方才视频中的事物,因为他明白,那些都是大明三四百年都难以追上的,了解了也没多大用。
于是摆手道:“播放下一个视频吧。”
“是。”
刘宽应了声,调出最后一个视频播放。
第一更。
第255章 北有万里长城,南有千里屯堡!
在刘宽调视频时,朱元璋忍不住问:“这最后一个视频不会又是关于后世先进武器的吧?”
刘宽笑道,“陛下,这最后一个视频讲的并非后世之事,而是一件大明的事。”
大明的事?
大明的事也被后世制作成视频了?
这么一想,朱标、朱棣两人便都欲言又止。
他们担心刘宽要放与明史有关的视频,那样的话,两人都会不自在。
答话间,刘宽已调出视频,放好平板。
视频标题也出现了。
“造贵州,定西南!600年屯堡史诗,有多壮阔!”
看到这个标题,朱标、朱棣都心神一松,觉得应该不是关于大明历史的内容,至少不会是“叔侄相残”之事。
朱元璋则若有所思,心道:莫非讲的是咱派军队在贵州建立都司之事?
这时视频开始,只见山峰如林,雾霭飘渺,朝阳初升,同时悠长的山歌声响起。
接着镜头一转到了山林中,一个个带着古怪面具、身着戏服的人在林间飞奔跳跃,像是演戏,又像是在跟什么人作战。
一个后世青年背着包行走其间,显得格格不入,又超然物外。
随即干净有力的男子讲解声响起。
“这,是只有在贵州才能见到的地戏,艳丽的面具,豪迈的动作,粗犷的歌声。”
“在贵州高原上众多民族歌舞的海洋中,高亢的地戏像一首划破天际的战神之歌,在喀斯特山林里回荡。”
“而贵州,这个如今火遍中国的省份,诞生的秘密,竟藏在这些唱腔响起的地方。”
接着画面转换到一座几乎都是由石头垒砌建筑的屯堡前,一群戏服中的一个摘下面具,赫然是之前的青年。
青年介绍起来,“地戏的戏文里藏着屯堡人来贵州的使命,耕战戍边,保家卫国!”
“他们究竟是谁?来自何方?所谓的‘屯堡’又是什么?与贵州的诞生有何关系?”
视频进行到这里,终于引出了正题。
随即便是以视频主持人的视角,对贵州著名屯堡进行走访、询问,了解屯堡历史。
看到这里,众人才知道,这些屯堡人竟都是后世大明贵州卫所军的后代!
而一直保存到后世的贵州屯堡,则是如今贵州都司正在建立的各级卫所!
“在明朝以前,世上并无贵州省,彼时它夹在云南、四川、湖广之间,92.5%的面积被山地、丘陵覆盖。”
“尽管贵州山路崎岖,人烟稀少,但它却是西南地区最重要的通道。每到战争时期,它便以军事战略要地和大后方的姿态登上舞台!”
“南宋末年,蒙古铁骑正面强攻不下,就绕过长江天险,沿着青藏高原边缘南下,攻破大理,直插南宋防卫薄弱的西南后方,对川蜀形成南北包夹。”
“兵力被严重牵制的南宋,最终遭到了迅速而惨烈的败亡。”
“时间来到明朝初年,朱元璋不想重蹈南宋灭亡的覆辙,派三十万大军平定云南。”
这还是朱元璋头回在聚会视频中听到自己的名字,不禁精神一振,看得更认真了。
只见视频以动画与石刻浮雕夹杂乃至融合的方式,先后介绍了蒙元灭南宋,以及他发大军平定西南的大战。
无数兵马在视频中呐喊厮杀,最终化作古朴石刻浮雕,令人望之震撼,又有一种历史厚重感扑面而来。
“战争结束后,明朝重视贵州,视其为拱卫云南、经营云贵高原的关键,干脆将其中二十万大军留在贵州,建卫屯驻!”
“他们分别来自南直隶、江西、湖广等地,按照明代的卫所军制”
随着视频画面不断变换,讲解的继续,明初卫所军平定西南并在贵州建卫屯驻的波澜壮阔之景展现在老朱一家子面前。
虽然众人都知道这件事是近几年大明正在做的,可看到后世人制作的视频,仍不禁心生自豪。
视频接着介绍了屯堡村落的产生,并以一个洪武年间就有的屯堡村落“鲍家屯”作为典例,对其建筑布局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在土司林立的山林里,建立起属于中央王朝的军事网络。”
“就这样,到了洪武三十年,一张由二十四卫,六十九驿,二十八站组成的庞大‘星链’在贵州高原上缓缓张开,带来了大量的人口和资源。”
“历经32年经营,到1413年,贵州承宣布政使司成立,标志着贵州正式成为中国第十三个行省,登上历史舞台。随之而来的,便是一场持续百多年的贵州大开发”
这段开头画面明显有点不连续,却是那里有一小截被刘宽剪掉了。
那就是“从朱元璋到朱棣”这句讲解词,以及老朱、建文、朱棣三人皇帝画像轮流过去的镜头。
随后,视频详细讲述了屯堡人、地戏的衍变历史,再之后又粗略地提了下其他保存至后世的屯堡。
只见视频中的大明屯堡都被改造成了旅游景点,外面风景优美、里面则古色古香。
最后则一一介绍起中原来的“屯堡人”在过去六百年中给贵州农耕、水利、建筑、文化、饮食等方面带来的种种积极变化。
“至此,贵州从曾经刀耕火种、文教不兴的边陲之所,成为了高原上的小江南。”
“而那批屯堡后裔依然生活于此,江淮故地已成往事,但他们从未忘记自己的使命!”
视频放到这里,一个穿着地戏戏服的青年男子取下面具,说了一段话。
“我们是屯堡人,因为六百年前一道圣旨,来到云贵高原,一直坚守到今天。”
“屯堡人骨子里那种忠君爱国、尚武精神,传了六百多年,到现在为止,没得变过。”
听到这段话,不论是朱元璋、朱标、朱棣等老朱家成年男子,还是马皇后等妇女儿童,皆大为动容。
不仅仅是因为这段话的内容、含义,更因为这男子说的竟是一口江淮官话!
虽然与如今的江淮官话略有点差别,却比占据了视频绝大多数时间、内容的后世普通话,让他们亲切多了。
感觉就好像在异域碰到了老乡一样!
后面,视频又介绍了不少屯堡人的宗庙及族谱,可以看到,很多大姓祖上都能追溯到明初的卫所将官身上。
而这让老朱一家子感觉到,他们是真真切切与后世之人血脉相连的。
视频再次转换镜头,到了山林、河流间的一座城市。
“当我们来到黔东南的镇远古城时,仿佛进入了另一个世界。一条舞阳河将古城一分为二,一边是府城,曾经由土司掌管;另一边是卫城,曾经由卫所管辖。”
“这就是贵州历史上有名的镇远卫,被称为‘滇楚锁钥,黔东门户’。这里以军兴商,码头会馆林立”
视频又用三分多钟讲述了镇远卫是如何成为商贸繁盛的镇远古城的,并顺带讲述了镇远的其他方方面面。
“这样因卫设城,因城而兴的不止镇远一处,青岩、隆里、黄平等,都是因屯军商旅而发达起来的商贸重镇。”
“而贵阳、安顺、凯里、福泉、毕节等城市,多与明代建设的卫所城高度重合。正是卫所屯堡的建设,奠定了如今贵州省城镇的基本格局。”
视频中一幅幅屯堡村落仿佛时光被加速,迅速变化着,像由茂密山林变成了屯堡村落,随后越来越繁华,最终成为了一座座高楼林立、交通发达的现代化都市!
“北有万里长城,南有千里屯堡。以贵州为枢纽的西南地区,扩展了中华民族的战略纵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