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距离通车还需要一段时间,但随着前段时间徐丹段铁路开放部分车厢给百姓乘坐、运货,民间对铁路运输的议论也越发热烈起来。
一些见识长远的士绅、商贾,已然预见到,待平徐段铁路开通,铁路运输必将带来不少商机和利益。
在直隶江南的士绅、商贾圈子中,最近更是流传一个不知真假的消息。说是朝廷准备与民间“合作”,成立一个铁路运输公司,一起赚钱。
这事听着怪极自古以来,朝廷需要钱粮都是直接从百姓手里要,甚至直接抢,何曾见过朝廷将好处分出来给百姓?
所以多数人只当此事是谣传,听了一笑了之。
苏州的士绅、大地主兼富贾顾氏家主顾崇礼也认为此事是谣传。
可这日他回到家中,便见发妻李氏一脸神秘地道:“老爷,今日我去那沈家打听过了,沈氏确实买了那什么公司的股份。”
“沈家人说,是因为他们沈氏在苏州富户之中进献钱粮最多,所以才能提前获得购买那股份的资格。”
说到这里,李氏忍不住抱怨,“老爷,朝廷修城,我们顾家进献钱粮也没比沈家少太多,朝廷卖股份给那沈家,却不给我们顾家,这可不公平啊。”
顾崇礼听了眉头皱起,问:“你这事从谁那里打听到的?”
李氏道,“自是沈大老爷正妻王氏沈家二房、三房妾身也没交情啊。”
顾崇礼沉思道:“照这么说,朝廷准备跟民间巨富合作办那铁路运输公司之事是真的?”
“肯定是真的,王氏不可能拿这事骗我。”
“可那位怎么转了性子?”顾崇礼不解。
因朱元璋对苏州征收的税赋较重,所以苏州百姓多暗恨之,如今虽没后来那么严重,但苏州百姓提起朱元璋时却不会像京师百姓那样称呼“洪武皇爷”,而是多以那位代指。
李氏笑道,“那位不是早一两年就转了性子吗?不然如今老爷的生意能那么好做?”
反正在家中,顾崇礼顾忌没那么多,哼道:“再好做也不如前元时痛快。”
李氏则接着道,“我听那王氏说,朝廷之所以要跟民间巨富合伙儿做这个生意,主要还是想用民间的钱修铁路。”
“据说那修铁路的钱可不是个小数目,那位就算再铁血手腕,也不可能都靠抢,逼着老百姓捐献肯定也不行。”
“所以,就拿出一小部分公司股份出来卖,即可筹款,也可让沈氏这等对朝廷有功的富户也能跟着赚钱。”
顾崇礼怀疑道,“沈家真认为那铁路能赚到钱?”
李氏反问道:“不是老爷您说那铁路若多修建一些,多开放一些给百姓用,肯定能赚不少钱吗?”
顾崇礼愣了愣,随即道:“我是说过这话。”
然后就沉思起来。
那铁路是从苏州经过的,虽然目前火车只开到丹阳,但等将来到上海的铁路修通,苏州便也可享铁路运输之便利。
顾崇礼曾去丹阳看过火车,一车确实可以拉不少东西,且既不像水路那般有翻船丧货之危,路上消耗也不像陆路那么大。
据说那火车只需烧煤,跑一趟烧一些煤就够了,运输成本不知比马车等低多少。
若朝廷诚心与民间富户合作,将来修建更多铁路,开放更多给百姓运载货物,乃至运载客人,那确实是门好生意。
甚至可以借此机会跟朝廷搭上关系,让其他方面的生意也顺遂不少。
想到这里,顾崇礼心中顿时火热起来,和颜悦色地对李氏道:“你找时间多去拜访那王氏,看能否打听到购买那铁路运输公司的股份。”
李氏却拿乔,哼道:“老爷不是不喜欢人家串门吗?”
顾崇礼上前握住了李氏的手,温声道:“我这不是想多攒一份产业,将来好交到麟儿手中吗?”
听顾崇礼提起了儿子,李氏这才点头,“行,我便多去拜访那王氏。”
顾崇礼与发妻李氏的交流,只是江南众多士绅、富贾得知铁路公司向少数民间富户售卖股份之事后的一个缩影。
虽然仍有部分人对此事有怀疑,但大多数士绅、富户却为贪念影响,想要搭上朝廷,参与铁路运输的大好生意
夜。
京师。
已然是十点多钟了,刘府仍旧灯火通明,且有不少人聚在苏采薇居住的小院子。
“二夫人,用力,再用力啊。”
“啊~”
听到产房中苏采薇仿佛声嘶力竭的叫喊声,刘宽不禁来回走动,焦躁无比。
第一更。
第221章 朱棣点播成化帝,宪宗痴迷姐弟恋!
从晚饭时算起,苏采薇进入产房已经四个多小时了,却还没生出来,头回经历这种事的刘宽真的很担心。
他几次想要不顾世俗礼仪进入产房,却都被侍女们拦下。
如今只能在院子中等着,干着急。
又过了会儿,朱蕙兰在桃夭、灼华的陪伴下到了院外如今朱蕙兰怀胎也有半年了,已然显怀。
刘宽迎出去,道:“蕙兰,你怎么来了?不让你休息吗?”
朱蕙兰看了院子中一眼,道:“采薇这边不知情况如何,妾身怎能睡得着?”
刘宽道,“天气冷,你还是回屋吧,我在这边等着就行。”
朱蕙兰其实就是想过来看一眼,如今看完了,也没准备多呆如今已是腊月,离过年都没多少日了,天气确实冷得很。
朱蕙兰才转身,产房中苏采薇的声音就提高了几度,然后婴儿的啼叫声就传了出来。
刘宽连忙进了院子,便见一位稳婆从产房里出来,满脸喜色地道:“恭喜驸马爷喜得千金!”
刘宽先是一脸高兴,随即就问:“采薇怎么样了?”
稳婆道,“二夫人还好,就是太累,正在歇息。”
刘宽这边还在想能不能进产房看看,便听朱蕙兰道:“夫君,放喜钱。”
“哦。”刘宽这才醒悟,当即吩咐道:“夏荷,速去准备喜钱,人人有份!”
于是稳婆和府中下人齐齐道喜。
待稳婆进入产房忙碌了一会儿,刘宽才得以进入产房,见到了脸色苍白的苏采薇。
他没急着看孩子,先来到床边握住苏采薇的手,道:“采薇,你受苦了。”
苏采薇觉得心中很暖,微笑道:“老爷看看孩子吧。”
刘宽点头,这才去看孩子。
只见婴儿小脸皱巴巴的,很是红润,眼睛也没睁开,看不出什么来。
但怀抱着她,刘宽仍产生一种前所未有的感觉,像是传说中的血脉相连。
他抱着婴儿来到了床边给苏采薇看。
“老爷先给孩子取个乳名吧。”
刘宽点头,正在想取什么名字好呢,便听外面下人们叫道,“下雪了!”
他于是道:“就叫雪儿吧。”
苏采薇笑起来,“雪儿,倒是挺顺口的,也好听。”
刘宽笑道,“大名我都想好了,就叫刘若雪。”
苏采薇听了却一脸无语,随即道:“老爷,孩子才出生,都没满月呢,现在就取大名不好。”
刘宽不在意地道:“我先取着,等她满月了再给她嘛。”
苏采薇只能无奈地笑。
一旁稳婆笑道,“驸马爷是个会疼媳妇和孩子的。”
刘宽的第一个孩子出世不过半个月,便临近除夕。
离京做事的藩王们也相继回到京师。
科技司封衙的前一日,刘宽被召到了奉先殿。
朱标、朱棣也在,刘宽于是向三人先后行礼。
礼毕,朱元璋笑着道:“刘宽,今日叫你过来,是要提前告知一个好消息那对马宗氏归顺咱大明了!”
刘宽并不清楚朱元璋在日本方面的具体布局,听此消息确实惊喜,当即道:“恭喜陛下!”
朱元璋随即感慨道,“而今那对马国不过数千人口,宗氏兵丁仅两三百而已。说实话,咱便是派个百户过去,也能将此岛强取了。”
“只是这般做的话,未免会让日本南朝、北朝皆心生警惕,洞悉咱想取日本的意图。”
“若是彼辈准备起来,将来即便咱大明依旧能攻下日本,只怕也会多费不少手脚,未免不美。”
“所以,只好让这宗氏占个便宜咱给那宗氏家主宗经茂封了个指挥佥事的世职,准备先将宗氏主脉迁居京师。待来日发大军攻取日本时,再将对马岛上的倭人都迁到别处。你认为如何?”
老朱已经定下来的事,刘宽可不会轻易指手画脚,当即道:“微臣以为并无不妥之处。”
朱元璋微笑点头,又道:“对了,从佐渡岛开采的头一批黄金已经运回了京师咱说过此事你有大功,要赏你,便不能食言。”
“此番便先赏你黄金万两,待到明、后年除夕再各赏万两。你可满意?”
讲实话,相对于佐渡岛的金山,三万两黄金真不多。
但作为老朱对臣子的赏赐而言,绝对不少了。
刘宽当即拱手道:“谢陛下赏赐!”
刘宽本以为老朱要说的事就这些了,顶多让他准备好除夕放的视频、电影。
谁知朱元璋却看向朱棣,“老四,你自己说吧。”
朱棣冲刘宽笑道,“三妹夫,你看俺好不容易回京一趟,又好不容易逮着这么个合适的机会,你能不能再讲一讲那后世大明史事?”
又要讲史啊。
刘宽觉得有点为难,但还是问:“不知燕王殿下想听哪一段?”
朱棣道:“便从朱祁镇那混账宾天之后讲起,能讲多少是多少,如何?”
刘宽想了想,发现他能记住的成化皇帝之事真不多,便道:“燕王殿下,我毕竟不是后世的史学家,对成化年间的事记得不错,不如容我回家从整理下电脑、手机、平板上的相关资料,再给殿下讲,如何?”
朱棣还没开口,老朱便道:“你那电脑上的相关资料应该包括视频吧?既如此,你不如明日将电脑或平板拿过来,让咱们一起看看。”
“今年重阳节,咱啥都没看着,可是想念的很。”
老朱都这么说了,刘宽能拒绝吗?
他只好无奈一笑,应道:“微臣遵旨。”
离开皇宫,回到府上,刘宽便开始整理各种大明成化、弘治年间的相关资料。
这里面既有他曾下载的一些历史资料,也有小说中提及的内容,还有一些很短的视频。
他忙碌了大半夜,第二天上午补了觉又忙了一阵子,才在下午带着平板来到皇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