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是说风格与上次那六首相似?”
“是的。”
“那便播放吧。”
得老朱授意,刘宽当即在平板上将提前合并在一起的六首音乐视频调到最大声音以及循环播放的模式,这才放到御案上。
朱元璋、马皇后望去,只见视频上方有刘宽贴心打上的标题,也即是六首乐曲的名字。
“少年游、折柳、丹凤、惊鸿、浮光、人间乐,”马皇后含笑念出了几首乐曲的名字,“看乐曲名,风格确实与上次类似。”
老朱、马皇后都挺喜欢上次那六首“国家礼乐”的,故而此次还没听,便都露出了满意之色。
刘宽触屏播放,便拱手一揖,退了下去。
他下了御陛转过身来,只见老朱的嫔妃们以及吕氏表现还好。其他皇子、皇女、皇孙等,都抻着脖子往御陛方向看,似乎面前的珍馐佳肴毫无吸引力。
同时,即便是年仅五六岁的朱植、朱允等孩子,也下意识地保持安静,以此多少能听到一些御陛上面传来乐曲声。
在刘宽看来,主要还是大善殿太大了,又不像奉天殿那般有什么回音扩声的设计。
不然的话,以平板电脑的最大音量,完全可以让所有人一起欣赏这六首后世的乐曲。
就这样,一场颇为安静的大明皇家午宴在大善殿开始了
朱檀的坐席在朱梓、朱椿之间。
他吃了几口饭菜,觉得没什么滋味,再瞧见御陛上老朱和马皇后边品尝着美食佳酿,边看着音乐视频一脸愉悦,不由心中一动。
于是悄悄离开座位,先凑到朱梓坐席边,低声道:“往旁边传个话,让大伙儿吃快点,吃完就能一起看电影了。”
说完,回到坐席一会儿后,又凑到另一边朱椿坐席旁,低声说了同样的话。
朱梓、朱椿也想尽快看电影乐曲虽然好听,奈何他们看不到上面的视频。
除夕夜时,最后趁着老朱跟刘宽谈话,他们可是让朱蕙兰重新播放乐曲视频看了的。
知道这后世的乐曲不仅好听,里面的“戏”也好看。
因此,如今只能遥遥听着乐曲,自然是无法满足。
明白了朱檀的主意,朱梓、朱椿等当即跟着传起话来。
刘宽坐在朱檀等人对面,却也在过一会儿后,收到了类似的话。
这时他才发现,有些年少的皇子竟然已经吃完饭了。
比如说朱檀,就在挤眉弄眼地催促朱椿吃快点。
瞧见这么一幕,刘宽不禁好笑。
‘以为你们早点吃完就能早点看电影?还是年轻,太过天真啊。’
微微摇头,刘宽继续慢悠悠地吃着面前的珍馐佳肴,不时地与朱蕙兰品鉴两句,好不惬意。
因为他明白,老朱绝不会因为下面的皇子、皇女们都吃完了饭,就结束午宴肯定是等他和马皇后吃完,才算结束。
老朱如今饭量依旧不小,边欣赏音乐视频边吃饭,必然吃得慢。
果不其然。
等殿内绝大多数皇子、皇女都吃完了,老朱、马皇后还在细嚼慢咽呢。
就这样,众人又眼巴巴地等了近半小时,马皇后从御案底下碰了碰老朱的腰,老朱才停下。
随即,马皇后宣布午宴结束,让宫人们进来将残羹剩菜都撤下去。
老朱招来李贵,耳语两句,李贵便来传唤刘宽。
“刘驸马,皇上让你过去说几句话。”
刘宽点头,随礼毕来到了御陛下。
老朱起身,悠闲踱步到了比刘宽高一阶的地方站住,悠然地问:“接下来先放视频还是先放电影啊?”
刘宽道:“回陛下,微臣计划是先放视频。”
“几个视频?大概什么内容?”
“还是三个视频,一个是讲日本历史的,一个讲美洲历史的,还有一个则讲的是后世治理江河之事。”
“唔,”老朱露出满意之色,“这三个视频听着便很有用,看来这次你用心了。”
刘宽微笑,心道:老朱你都发话了,我哪儿敢不用心?
不多时,宫人们便将大善殿清理好了,甚至按照除夕夜的样子,重新摆好了桌椅。
朱元璋也迫不及待地想看刘宽这次准备的视频、电影,便带着马皇后、朱标等人一一落座。
待老朱一大家子坐好,刘宽便调出第一个视频,放到了红木小圆桌上。
“这第一个视频约莫一刻钟,将日本国历史大概讲了遍。”
刘宽提前介绍了下视频内容,并朝朱标左边看了眼那里坐着李文忠。
前两次刘宽播放电影、视频的宴会,李文忠因为处在幽禁中,且老朱对他有气,便没有邀请。
元宵节后,李文忠在刘宽的劝说下向老朱“认错”,又被任命为海军都督府左都督,重新得到重用。
这几个月在组建海军都督府的过程中,他与老朱就建设海军之事不断交流,更是让彼此关系得到了实质性地缓和,这才被老朱邀请,带着家人参与这次皇家宴席。
其实,李景隆在大本堂几次沾朱檀等优秀学生的光,看过平板电脑上的几部电影。
李文忠原来听李景隆提过几嘴,一直对平板电脑好奇得很。
今日先是听到了平板放的乐曲,如今又能看到视频,虽然表面还算镇定,可心中却激动得很。
听刘宽介绍说第一个视频是关于日本的,李文忠便更上心了。
他当年担任大都督后上的第一份重要劝谏奏本,就是劝朱元璋不要攻打日本。
朱元璋当时虽将这份奏本留中,当做没看到,可从其之后几年的军事部署看,其实是接受了这建议的。
如今因为刘宽的到来,不论是朱元璋,还是李文忠,都改变了“日本不可征讨”的想法。
前些日子,李文忠跟朱元璋一起商议的东海战略中,可是将征讨日本列为最重要的一环。
如今有机会了解日本国史,李文忠自是欣喜、期盼。
刘宽说完,触屏播放。
李文忠立即目不转睛地盯住了那块看起来就很神奇的屏幕。
只见画面上仿佛仙神从天空俯瞰大地,云雾散开,露出一副地图。
地图左边是大陆,右边则是胖蛇状的大岛及一些岛屿。
李文忠组建海军都督府之初,便从老朱那里获赐了一副新的《万国坤舆图》。
那上面的东海地形赫然与视频上相似。
他立马明白,东海东北方那条“胖蛇”,便是日本国。
随即一个男子声出现,用与刘宽相似的言语,不急不缓地讲述起来
“说起日本人的起源,可能很多人会想到秦朝的徐福。相传他为了替秦始皇寻找长生不老药,带着3000童男童女出海,最后跑到日本落地生根,成为了日本人的祖先”
仅听这头一段,李文忠以及老朱、朱标等人便都惊讶了。
倭人祖先竟是徐福?
那倭人先祖岂不是秦人?
就在老朱等人这么想时,视频直接否定了他们的想法。
“根据现代学者考证,早在三万年前,就有原始人类在日本列岛活动”
视频以地理变迁的角度,说明日本土著可能是在冰川时代,从北边虾夷岛迁徙过去的。
还有一部分是在海平面较低,日本列岛尚与大陆相连接时,从神舟东部沿海迁徙过去的。
叙述了日本人的起源,视频接着就以中国历史为时间参照,粗略地讲起日本国史。
在视频讲到元军攻日前,朱元璋等人并没有太多特别的感受,只是暗暗赞叹,后世竟能对日本国史了解得如此周全,实在厉害。
“在镰仓幕府统治期间,蒙元曾先后两次派兵远征日本,但都因为出发前没看天气预报,结果仗还没怎么打,就被台风吹到海里喂鱼去了”
听到这里,老朱忍不住道:“暂停一下。”
刘宽立即暂停视频。
老朱皱眉问:“这视频上记载的似乎与咱从元廷秘册中了解的情况不同啊,怎么说元军两次征日失败皆是因为天气?”
刘宽解释道,“回陛下,这视频其实只是后世普通百姓查阅资料制作的,所述并不一定都正确,比如其方才所言,就是错误的,应以陛下从元廷秘册中了解到的情况为准。”
“当然,视频大部分内容还是可信的,若有重要错误,微臣也会指出。”
朱元璋点头,又问:“你天气预报具体为何意?莫非是指向懂得天象变化之人询问以规避台风?”
刘宽道:“陛下可记得微臣在大本堂上第一节自然课时提过,有经验之人可以通过云气变化,可略微提前预知晴雨风雪等天气状况。”
“古人仅凭肉眼观测,都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前预测天气。后世有诸多科技辅助,甚至有气象卫星从星空中观测云气变化,自然能对天气预测的更准、更提前。”
“这么说吧,天气预报其实就是自然科学的一个细小分支。”
老朱听了双眼发亮,朱标、李文忠也是如此。
老朱道:“咱是不是可以理解为,若大明能发展这一科学分支,也可以做到更准确、更提前的天气预测?”
刘宽微笑,“自然可以。”
“好!”朱元璋一脸红光,神色振奋,“咱回头便下旨,成立专门研究如何预测天气的职司嗯,还挂在你们科技司下,如何?”
刘宽听了有些无语。
心道老朱怎么突然变得不靠谱,什么职司都往科技司塞?
回过神来便道,“回陛下,微臣以为,若成立预测天气的职司,还是挂在钦天监下更好。”
第一更。
今天是葬礼按老家习俗最后一步才完成,花费了不少时间。
(而且这几日嗓子旧疾复发,一直在吃药。今天上午去了坟山回来又有点感冒,,,好在下午吃了感冒药后睡一觉基本好了)
更新来晚,见谅。
明后日争取存稿定时更新。
第148章 日本国史,阿美利加
中国古代王朝中类似钦天监的机构可谓源远流长,最早甚至能追溯到夏商周时期。
明初朝廷规制多仿宋元,又以宋代为主,起初以宋初的司天监名之,洪武三年改名为钦天监。
钦天监主要职能就是观察天象、推算节气、制定历法等。只不过这里的天象多指星象等大天象,而非云气变化这种小天象。
就算如此,钦天监也是最适合负责研究天气预报的部门。
朱元璋方才一时兴起,说将研究天气预报的新职司挂在科技司后就后悔了。
没想到刘宽挺懂事,又将之推给钦天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