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铁路到大明 第110节

  一听这话,沈、马梦阳、徐祯三人都皱起眉头。

  因为这人虽说着求人的话,可话里话外却透着对自然科学的不屑。

  若非如此,怎么会觉得他们跟随刘宽数月便能深通自然科学之道?

  若非如此,又怎会认为区区两日便足够他们吃透《自然科学》上的内容?

  徐祯知道沈、马梦阳都是不喜争执的性子,便率先开口,“你这话说的,我们当初到科技司是去做事的,又不是只为了学习。”

  “况且自然科学之道博大精深,别说区区数月,便是数十年我等也未必能深通其中道理这话以后莫要再说了,免得惹人笑话。”

  听见这话,范阳只是脸色一僵便恢复正常。

  周文礼却勃然变色,道:“徐茂吉,我们问的是华玉,关你什么事?你一个在诚心堂呆了数年都难晋升的又有什么资格教训我们?”

  “你!”

  徐祯又给气到了,正待开怼,便见沈伸了伸手。

  “范兄、周兄,徐祯所言非虚,自然科学之道确实博大精深。”

  “刘副郎这册《自然科学》虽然只是试述火、雷、光之道,在下却也至今未能吃透,如何能以己昏昏令尔昭昭?”

  “你们若真有心科举,只需在儒学之外兼顾数学即可,自然、百工,感兴趣可以了解一番,若不感兴趣却不必强求。”

  沈说完,端起面前的茶杯,却悬在半空不饮。

  这是端茶送客了。

  沈这番话说得虽然比徐祯客气许多,可话中的意思,却令范、周两人脸色更加难看。

  因为沈话中意思明显是支持徐祯的,说什么“以己昏昏令尔昭昭”,更是在骂他们小觑《自然科学》这本书。

  周文礼脸皮薄、脾气大,听了顾不得昔日友谊,起身道:“沈华玉,你不过一个工部小吏,在这里装什么?待我们科举入仕,开局就是七品知县,十年便可直入中枢,到时候看你再拿什么装!”

  说完便拉着范阳要走。

  沈眉头大皱,露出厌恶之色,却没还口。

  徐祯“嘿”了一声,道:“谁跟你说沈是小吏的?他如今已是工部命官,京师枪炮厂的厂副。此等要职虽是正九品,却是哪个七品知县都比不上的!”

  “太子殿下数次视察枪炮厂,都与沈谈论良久。即便你真的十年直入中枢,他职位也定在你之上!”

  徐祯这番话自是有所夸大的,比如说所谓太子与沈谈论良久,实际就是片刻而已。

  但范阳、周文礼不知道啊。

  此时闻言都不自禁露出惊异、羡慕之色。

  因为朱标不仅是朝中文臣所期待的未来大明“文皇帝”,更是天下读书人心中的白月光。

  沈能受太子看重,自是羡煞了他们。

  回过神来,两人便觉得颜面尽失,逃也似地离开了。

  

  

  共欢新故岁,迎送一宵中。(唐李世民)

  除夕,又称过年。

  在明初这个时代,除了巡守边疆的将士,几乎是家家户户团圆欢庆。

  刘宽、朱蕙兰上午是在自家府中过的。

  一则,朱元璋、马皇后在上午都有各自的事要忙,比如说祭拜祖先,等等。

  二则,刘宽得入乡随俗,祭拜下他在六百年前的不知名祖先总不能家家祭祖,他却不祭吧。

  再加上此时其他一些习俗,忙忙碌碌,很快上午、中午便都过去了。

  待到下午,大街小巷时不时传来爆竹声,一些富足百姓家的孩子已穿上新衣在街头巷尾嬉闹。

  刘宽也带着朱蕙兰,踩着宫门外的鞭炮碎屑,来到了老朱家除夕夜“聚餐”的大善殿。

  第一更。

  哭死!!

  昨天只差几十个订阅就能日销破万了!早知道第三更就不定时,提前更了,,,错过达成新成就的机会!

第127章 宇宙之瑰丽,老朱的计较

  刘宽、朱蕙兰进入大善殿后向马皇后行礼之后,与其他皇子、皇女等自是一番寒暄。

  没过多久,老朱就带着朱标过来了。

  众人一起行礼。

  礼毕,朱元璋便笑看向刘宽,道:“刘宽,咱听皇后说你又要放电影,却不知这次准备了几部呀?”

  “回陛下,电影就准备了一部。”

  “才一部?”朱元璋听了露出失望之色。

  刘宽瞧见老朱神色变化不禁心里一笑他很清楚,虽是马皇后向朱蕙兰传的话,但绝对是老朱提起除夕夜看电影的事。

  同坐一桌的朱蕙兰见状碰了下刘宽胳膊。

  刘宽这才道:“不过微臣还准备了六首乐曲以及三个有意思的视频。”

  “视频?”朱元璋疑惑道,“那是何物?”

  刘宽道:“视频与电影表现形式有些类似,但时间却要短很多,内容则各有特色。”

  朱元璋眨巴了下龙目,道:“听你这么说,不就是小电影吗?”

  刘宽愕然,下意识地赶紧解释:“陛下,视频是视频,小电影是小电影,可不能混为一谈啊。”

  “为何不能混为一谈?”

  刘宽总不能说后世小电影寓意不好,只能道:“微臣也解释不清楚,一会儿陛下看完视频便明白了。”

  朱元璋不再追问,点头道:“那好,你便准备播放吧。”

  说完带着一大家子按重阳节那日的方式,聚在一起坐下。

  刘宽早就调好了视频,待众人坐好,便将平板放在了那张红木三脚小圆桌上。

  刘宽担心众人看不懂,便道:“陛下,这第一个视频是关于宇宙星空的。”

  “宇宙?”朱元璋疑问。

  朱标读的书比老朱更多,此时便笑着道:“父皇,《庄子》中齐物论一篇有言‘奚旁日月,挟宇宙’。”

  “让王一篇也有言,‘余立于宇宙之中,冬日衣皮毛,夏日衣葛;春耕种,形足以劳动;秋收敛,身足以修食;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逍遥于天地间。’”

  “所以,宇宙一词应是指广阔天地,与佛家用语中的世界有些相似。”

  朱标所述《庄子》中这两段简明易懂,以老朱如今的文学素养,自是听得懂。

  他听完感慨道:“甘为一农夫,逍遥天地间,若世人皆有庄子这般觉悟,天下便没那么多烦扰了庄子不愧为先贤啊。”

  刘宽一直希望借着视频、电影等,对老朱父子多进行一些思想上的影响,自不会放弃这次机会。

  因此过去几天,他针对准备好的这几个视频、电影查了不少书籍,作为资料。

  此时闻言便道:“陛下、殿下,其实宇宙一词最早来源并非《庄子》,而是《尸子》。”

  “诗子?”

  这下不仅是老朱,连朱标都一脸懵,且最先想到的是诗词的诗。

  一般而言,书籍称作《某子》的都是先秦百家贤人著作,朱标自谓读书众多,却也记不得先秦百家中有个诗子。

  其他人自然也不曾听闻。

  刘宽解释道:“《尸子》之尸,乃是尸体的尸。其原名尸佼,或曰楚人,或曰魏人。”

  “《尸子》一书融合儒道,又兼顾法墨,因而后世多将其列入杂家,论为先秦百家之一。”

  “微臣查阅诸多典籍,发现《尸子》一书隋唐时尚且存世,据说共有二十篇。”

  “可经历唐末战乱,便只剩残篇。再经历两宋、元末战乱,如今估摸着都绝世了。”

  “太子殿下若感兴趣,或可以派人搜罗其残篇,整理勘校,也可令大明多几篇先贤著作。”

  “至于宇宙二字,《尸子》中是这么讲述的,‘上下四方曰宇,古往今来曰宙’。

  “也即是说,宇宙不仅指空间,还包括时间,这与微臣之前所言的宇宙之意最为接近。”

  刘宽这番话朱标记在了心里,准备回头便找人搜罗《尸子》残篇,看看究竟写得如何。

  这边,刘宽触碰屏幕,播放视频。

  朱元璋只见先是黑屏,随后出现一行字。

  “宇宙是在运行的,它有它的生命。(罗曼罗兰)”

  随后一团巨大而瑰丽的紫色云雾便出现在屏幕上,其中有各色星芒闪烁,显得璀璨而神秘。

  旁边有横着的小字猎户座大星云。

  随后浮现的又是无尽星空中一处土黄色、仿佛连绵山脉的云雾团,望之令人震撼。

  左下方有小字“创生之柱”,位于鹰状星云。

  再接着,无尽星空中竟然出现了一团巨大无比、仿如眼睛的云雾,令朱元璋震惊得吞咽了下口中唾沫。

  左下方小字是上帝之眼!

  随后又不疾不徐地出现了“玫瑰星云”、“蝴蝶星云”、“龙虾星云”、“水母星云”等诸多星空下梦幻无比的奇异“云雾”。

  很快这个视频就到了末尾,又浮现一行文字。

  “这些古老的光束,是遥远过去的信使,他们带来了一个宇宙起源的故事。(布莱恩考克斯)”

  等到视频结束,观看的老朱一家子仍久久难以回过神来。

  坐在朱标侧后方,人高马大的朱更是瞪大了眼睛,从未想过此生能见到这般瑰丽、震撼的景色。

  他年少听说书人将神仙故事时,曾幻想过天庭景色。如今想来,只怕天庭之景也不如这小小“平板电脑”中的奇妙壮丽。

  老朱从平板上收回目光,问:“刘宽,这无尽星空中的应该不是寻常云雾吧?”

  刘宽微笑道,“陛下方才不是看到上面文字了么,那些称作星云。看着好似云雾、烟雾,其实是无数尘埃、气体构成,因反射宇宙中的各种光芒,才显得如此瑰丽、壮阔。”

  朱标此时忍不住感慨道:“真是绝美壮观,超乎想象,若是能到近处观赏,那便好了。”

  刘宽摇头,“这些星云都距离地球极其遥远,即便以光的速度,也需要走上万年我们人类想要去到那些地方,只怕一两千年都未必能实现。”

  光的一些基础知识,刘宽在大本堂自然课上讲过,又在《自然科学》第一期上试写了部分,因而朱标等人已有了光速的概念,此时倒是听得懂刘宽话语之意。

  于是又一阵沉默。

  朱元璋方才听朱标的话其实略有不喜,乃至有点担心,怕朱标有寻仙问道之念。

  见众人都沉默下来,便道:“不过是星空而已,待咱大明造出更好的望远镜,便能随便观赏放下一个视频吧。”

  ‘老朱真敢说,只怕大明再发展三四百年都未必能造出观看到这般星空奇景的天文望远镜吧?’

首节上一节110/32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