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天炉战法
宝塔山西南方向的平野上,轰隆隆的马蹄声很快便再次密集响起,林昌福没有丝毫犹豫,直接领着集结起来的数百骑兵,开始追击。
他跟在朱慈身边那么久,耳濡目染之下,再加上此前在凤阳,亲自领兵出战了好几次,对于战场局势的判断,已经十分敏锐。
现在,林昌福不需要犹豫,只是环顾战场一圈,追击的方略就直接从脑中蹦了出来,就好像这已经是他的本能一般。
而这个时候,平野之上的八旗军溃兵,还有接近千人,他们在遭受了御营和天骑军的数轮冲击后,早就毫无建制可言,同时士气十分低沉,几乎不可能再重新形成战斗力。
不仅如此,随着刚刚的冲击结束,溃散到西侧的数百名八旗马甲,已经在往西南方向溃逃,林昌福留在最后的那条散兵线,根本无法将他们全部拦截。
西侧一马平川,这些八旗马甲也全都是战场经验丰富的老兵,他们从明军骑阵冲锋的短暂愣神中反应过来之后,便立马开始了溃逃。
而林昌福麾下的骑兵主力,自然暂时无法顾及到他们,他刚刚为了充分发挥骑阵的优势,直接投入了全部兵马,现在已经无兵可用。
不过,东面宝塔山一侧的那数百名八旗溃兵,此时除了南面,已经根本无路可退了,但南面正是骑阵的第三条散兵线。
叶臣和护卫着他的几个巴牙喇马甲一起,很快又在混乱中被第三条散兵线中的天骑军游骑赶往了宝塔山东麓。
这个时候,因为刚刚明军骑阵一边倒的碾杀,曾经不可一世的八旗溃兵们,完全就是仓皇失措,甚至为了抢先一步逃命,相互冲撞挤压,根本无法组织,更不用说发挥出什么战斗力了。
叶臣看着刚刚两军冲撞的地方,密密麻麻的人马尸体,心中止不住颤抖起来,握着缰绳的手都不由得颤抖。
明军骑兵这种完全不要命的打法,是他此前无法想象的,更何况这些都还是关内南方的明军!
在他的认知里面,关内的明军都是一触即溃,毫无战力的。就算有部分能战的,也不过是凤毛麟角,不值一提。
叶臣从来没想过明廷的骑兵能那么猛,汉人能有这样的战力,这甚至已经超过他身旁的这些巴牙喇马甲了。
“明帝太可怕了!”
叶臣不由自主地将目光从两军对撞的战场转移到了大营,不到一个时辰,局势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多铎在江北输的不冤啊!”
这时,叶臣身侧的一个巴牙喇头子,忽然拉起他的缰绳,着急道:
“主子,那些尼堪马上就要杀来了,咱们快逃吧!”
而原本还在惊恐之中,呆呆发愣的叶臣被这么一喊,终于从失魂落魄中惊醒了过来,多年征战沙场的气势,似乎又回来了。
他随即朝着北面扭头看去,只见林昌福已经领着大队骑兵,又杀了回来,距离他估计只有不到四百步。
叶臣刚刚虽然真的被骑阵吓到了,但作为一军统帅,独当一面的心理素质和经验胆气,他还是有的,更没有因此脑子一片空白。
如今,局势虽然急转直下,但他对于战场形势,依旧有着敏锐地判断这是逃命的最后机会。
于是乎,在看到林昌福领着刚刚猛冲而过的明军骑兵直接朝着他冲过来后,叶臣也随即带着身边的巴牙喇,朝着南面杀去。
他要趁着明军此时也处于混乱之际,撕开口子,突围出去,甚至局势允许的话,就尽可能带走一些兵马。
这支八旗马甲,除了少数反应迅速,跟着一起逃出大营的新兵外,大部分都是百战精锐,有着丰富的战场经验,只要给他们喘息的时间,他们大部分都能迅速恢复一定的战力,并找机会逃跑。
但现在,明军骑兵已经重新集结,并以令人难以置信的速度,发动了新的攻势,而清军骑兵群,则是早就没了指挥,同时军心溃散。
要知道,那些早早散到两翼,没有遭到明军太多冲击的八旗马甲,战力依旧十分强悍,甚至还有好几十马甲敢在这个时候,下马用步弓朝着明军骑兵射击,硬抗追杀而来的明军散兵线。
但这些都没能改变战局,随着林昌福重新发起进攻,叶臣领着几个巴牙喇,几十个八旗马甲溃逃,明军骑兵冲锋时“呜呜呜”的铜号声,也接连响起。
随着铜号声传出,原本还想要反击的八旗马甲们,彻底失去了战心,趁着马甲骑兵还没有冲来,纷纷调转马头,飞速逃离这个恐怖的战场。
但明军的简易骑阵行动迅速,很快就追击上来了,随着冲锋的铜号发出三声急促的号角,数百名的御营和天骑军的将士,策马奔驰,加速拉近和溃逃清军的距离。
此时此刻,御营的军旗,天骑军的军旗,还有林昌福的认旗,各部的千总旗,把总旗,百总旗,以及数十支旗枪,都朝着狼狈溃逃的清军骑兵前倾,而清军完全就是“兵败如山倒”。
横扫而来的明军骑兵群从背后追逐砍杀这些曾经不可战胜的强敌,就如同他们曾经肆无忌惮地追击砍杀溃败的明军一般。而大部分八旗马甲还没有接敌,就已经自行溃散了。
当然,这种时候,清军溃兵中,依旧有一些战场经验丰富的军官,带着少数部下,趁着明军骑兵群经过了数百步的冲锋,同样一片混乱的机会,从明军追击的间隙中穿过,甚至还有的趁机射箭反击,掩护溃逃。
但林昌福领着骑兵群追击而来,平野上残余的清军骑兵,大多数都没能逃脱,他们迅速被明军骑兵追上砍倒,在逃跑的过程中坠落马下,然后被骑兵群淹没。
战场西侧的清军溃兵没有山丘阻挡,不少马甲都顺利逃脱了,但东侧被山丘挡住了去路,只能往南跑的那些八旗马甲,就没有幸运了。
林昌福在击溃了成群逃跑的清军溃兵之后,他身后那些新集结起来的骑兵,也迅速扩散到战场之上,清理绞杀那些坠马受伤,或者是来不及逃跑的漏网之鱼。
荆门州城南面的战场上,残存的近千八旗马甲,很快就被淹没在了御营和天骑军骑兵群狂风暴雨一般的追击中!
清军的溃败在朱慈,常登贵,林昌锋等人的预料之内,叶臣带出来的八旗马甲兵力并不占什么优势,准备还不足,骑阵冲锋之后,自然难有战力。
不过,出乎朱慈预料的是,叶臣居然没能成功逃脱,他刚刚带着几十个八旗马甲逃出了一里多,就被林昌福追上,最终死在了骑兵追逐战中。
而随着叶臣身死,林昌福领着骑兵追出足足十里之外,八旗军几乎全军覆没,“荆门州突袭战”,也随之进入了尾声。
荆门州附近的地形大部分都是平野,清军一旦成功来开距离,再追击便没有什么意义了。
而且,南面巴哈纳还领着一支上千骑兵的主力,朱慈此时还不清楚南面的局势如何,李过是胜了,还是败了,亦或者是根本没和巴纳哈交战。
这种情况下,林昌福直接领兵追击,风险极大。
汉江平原虽然地形平坦,但当前的天气,不知道什么时候又会下起雪来,贸然出击很容易遭到埋伏。
毕竟,骑兵急速追击的情况下,前锋很难探查清楚敌情,几十里的距离,朱慈根本无法迅速支援。
现在,朱慈百里奔袭的战略目标,已经实现,他自然没必要继续冒险。“湖广大战”现在才刚刚开始,更大更重要的较量还在后面,他需要保存好兵力,而非逞一时之勇!
这百里奔袭的一战,朱慈并没有忘记自己的战略目标,这是掌兵者,最基本的素质。
而且,他还需要那些溃逃的八旗马甲,成功回到多尔衮的南下大军之中,将天骑军的神勇无敌,传到八旗军主力,让多尔衮不敢再轻视他。
这一战,叶臣部几乎全军覆没,数千绿营军,不是死在了夜袭之中,便是在最后投降了,而清军的核心战力八旗军,除了不到三百马甲逃脱之外,全都死在了阵中。
而明军一方,除了在骑兵对冲的战斗中伤亡的三四百骑兵,其他时候的损失,对于五千兵力的天骑军来说,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明军在突袭清军大营的时候,叶臣毫无准备,一路几乎都是长驱直入,清军在反应过来之后的反击,也几乎没有任何效果。
这便是古今战场之上,重演了一遍又一遍的事实:占据优势的一方,对另外一方的单方面屠杀,几乎是不需要付出代价的,这无论是在东方,还是西方,都一样。
而林昌福就好像是一早就猜到了朱慈的心思一般,他领着一直跟在自己身边的旗手,很快便将四散到战场上的兵马收拢好了。
天骑军的那个千总此时还在,另外还有两个把总,七个百总都迅速带着兵马,汇聚了起来。而其他人,此时也不知道是战死了,受伤了,还是来不及集合。
不过,林昌福也不止是收拢兵马,他还立即派出了一支二十几人的骑兵,往南探查,以确定巴哈纳的情况。
而与此同时,常登贵,林昌锋等统兵大将,在瓦解了清军几乎所有成规模的垂死挣扎后,随即策马回到了朱慈的身边,汇报战果。
“登贵,此战打完,感觉如何?”朱慈嘴角带着笑意,将原本看向战场的目光收回,转向了此时站在身边的常登贵身上问道。
常登贵刚刚领兵冲锋的时候,还没有注意到战场全局的惨状,此时看着尸骸遍地的战场,密密麻麻的甲兵正在清理残局,特别是收拢清军留下的战马,心中一时有些惊讶。
清军大营突然遇袭,即便是那些战场经验丰富的老兵,也只是仓惶牵走了一匹战马,而那些巴哈纳带来的新兵,则是基本上没有机会牵马离开,营地中除了受到惊吓,挣脱的数百匹战马外,马棚子成排的马桩上,绑着四千多匹优良的战马。
清军溃败得如此急促,根本顾不到这些战马,而常登贵此前已经派人专门前往控制,保住了此战最为珍贵的缴获。
不过,他刚刚只是匆匆看了一眼,也没想到这次缴获的战马那么多,清军的反应并没有常登贵预料中的那么快,他现在看着一切都如同朱慈预测的那样,甚至就连朱慈也高估清军了,心中十分兴奋。
从现在开始,八旗军已经不再是常登贵心中那个不可野战的强敌了。战场上的胜利,以毋庸置疑的姿态,重塑了他的信心。
“一雪前耻,扬眉吐气!”常登贵眼神中是藏不住的兴奋,顿了顿又道:
“鞑子一直轻视咱们,以为所谓的八旗马甲天下无敌,叶臣如今完全是自食恶果。这么大一支清军败在了咱们的手上,多尔衮必定震惊不已。
从今以后,那些鞑子王爷贝勒,还有鞑子甲兵再看到咱们的大军,恐怕都不敢再轻易和咱们对战了,陛下节节阻击清军主力的计划,已经成功了大半。”
“叶臣若是认真设防,在十里之外部署好伏路军预警,今日的惨败,必然可以避免。不过,这样的机会,以后就难得了!”
朱慈说着,轻柔地抚摸了胯下战马的鬃毛,在他的悉心照顾下,这批战马毛发十分柔顺,摸起来非常舒服。
“不过,有了这次近万兵马全军覆没,特别是叶臣这个清军老将也战死的教训之后,清军恐怕不会再掉以轻心了。
这些鞑子最擅长的,其实还是通过骑兵来回运动,不断袭扰,利用骑兵的机动性和冲击力来取胜,往后他们除非兵力占据了绝对优势,否则必定会避免和天骑军直接对决。”
常登贵,林昌锋,刘汝魁,以及终于从战场前线赶回来林昌福闻言,纷纷表示了赞同,他们现在对己方大军的战力,充满了信心。
“如此一来,多尔衮必定要在荆州,岳州,甚至九江一线,都留下重兵。就算是他不怕,那些留守后方,维护粮道的八旗将领们,也必定心惊胆战,惴惴不安。”林昌锋拱手抱拳道。
“这便是朕发动此次夜袭,真正要达到的目的,相比起湖广大战最终的胜利,此战歼灭的数千清军,不过是达成目的的手段罢了。”朱慈微微笑道。
在后世,薛岳在实战中,创造除了“天炉战法”,充分利用日寇的弱点和己方的优势,取得长沙会战的胜利。
当然,所谓的“天炉战法”其实并没有薛岳自身自吹自擂的那般无懈可击,它其实是一种“后退决战”的战术,通过诱敌深入,然后予以包围歼灭。
而所谓的“天炉”,则是将兵力在预设的战场地带,布成网状的据点,以伏击,诱击,侧击,尾击等方式,分段消耗敌军的兵力与士气,以达到敌消我长的效果。
在战役的最后,等将敌军“拖”到决战区的时候,再狠狠围歼,实现以弱兵胜强兵的战略意图。
要知道,从岳阳到长沙,一路河网密布,东面还有复杂的山地掩护,这些地形在后世对装备精良,拥有重武器的日军,克制极大。
而如今,从襄阳到长沙,山河阻隔,坚城密布,对于以骑兵野战为长,外线作战,补给线极长的清军来说,十分不利。
但“天炉战法”还有一个致命的缺陷,一旦敌方兵马充足,有足够的兵马确保补给线安全,那最终所谓的天炉,便会失效。
这就是朱慈要发动此次夜袭的原因,他是站在了整场战役的战略高度,去组织大军作战的,绝对不会浪费一兵一卒。
不过,天骑军的兵力相比起清军主力,还是严重不足,这也成了最终大战,各将领们最担心的问题。
“咱们的骑阵强悍,战兵方阵也不弱,到时候军阵中密密麻麻的长枪往前一刺,再加上阵中火枪火炮齐射,清军想要找到破绽,不是那么容易的。”朱慈说起麾下大军的战兵,同样信心满满。
不过,林昌福这个曾经的愣子,在刚刚指挥了骑阵冲锋之后,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朱慈话音刚落,随即接着话锋道:
“咱们的骑阵虽然勇猛,但若是兵力差距太大,或者是战场宽大,骑阵的侧翼在出击的时候暴露了,鞑子的骑兵很有可能会绕到侧翼,那咱们可就被动了。”
林昌福说罢,林昌锋心中顿时一沉,他这个虽然开窍了,但真的开窍不多,居然在这种时候,说这样扫兴的话。
不过,林昌福话都已经说出口了,他这个大哥,也只能立马拱手抱拳,朝着朱慈出言找补道:
“这话确实有些道理,鞑子的骑兵数以万计,终究是比天骑军多得多,且不说侧翼暴露,陛下严密布局,各部协同作战,骑阵的侧翼必定难以暴露。
但如果是骑阵冲锋过后,直接撞上了清军出战兵马后方,大阵中那些严阵以待的鞑子骑兵群,局势就不堪设想了。咱们若是和八旗马甲拼骑术,拼马上功夫,是绝对占不到什么便宜的。”
“确实如此,今日一战,有不少鞑子骑兵都逃跑了,他们回去之后,必定会将咱们的战法汇报给多尔衮,多尔衮就算暂时不明白具体的操作,但也必定会谨慎防备。”常登贵随即又道。
毕竟,骑阵确实不灵活,甚至可以说十分迟钝,其在获得无与伦比的冲击力时,因为惯性太大,几乎完全失去了骑兵本该拥有的灵活。
要知道,那些披着铁甲,全副武装的战马和骑兵,在急速冲锋的时候,根本无法立即控制。而等到骑兵重新将胯下战马控制住的时候,整个骑阵已经冲出了几百步。
这是天骑军大军在战场上使用骑阵的时候,不得不考虑的一个大问题,也时时制约着骑阵的适用战场。
朱慈并非没有想到这一点,他听到几人的话,点了点头,然后又道:
“骑兵乃是战场上的决定性力量,对于我朝大军而言,更是野战的关键,本就不能轻易使用,若是猛然挥出的一拳被人直接接住,甚至打空了,那咱们还有取胜的可能吗?”
“陛下所言即是,咱们打仗,还得是靠步军,火枪火炮,这些专克骑兵。”刘汝魁听了,也当即拱手抱拳道:
“臣在荆门州守城的这段时间,对此感悟颇深,就是火枪火炮昂贵,难以迅速在军中装备,训练的时候,倒是简单许多。”
朱慈着,抬眼看向了此时还在清军大营内外打扫战场的战兵们,他们的身后,此时正跟着很多从荆门州城南门出来的民夫。
与此同时,战场上还有一些天骑军的受伤骑兵正在紧急救治,明军当前处理伤口的方法虽然还比较原始,但酒精和蜂蜜的使用,还有随军医护及时的救治,还是能大大提高他们的生存几率。
“等清军主力南下之后,咱们短时间内,还是要避免与之决战,只要多尔衮分兵过多,咱们能坚持和他消耗几个月,他绝对难以坚持。
咱们的骑兵终究是太少了,骑阵也不能轻易使用,战场上的火枪火炮作用确实不小,但也还不足以扭转整个战场局势。
不过,多尔衮带着那么多兵马南侵,不好好打一仗,打疼他,清军也是不可能直接撤退的,该打还是得打,不过要找准时机,一击取胜。”
朱慈说罢,从战场上移开目光,扭头看向了右手边的荆门州城,朗声道:
“刘汝魁,立刻组织好城中的军民,等到天骑军休整好了之后,随朕南下,咱们去找李过,多尔衮现在应该已经准备到襄阳了,咱们得尽快南撤。
这荆门州城守到现在,已经完成它的使命了,接下来在城池内外埋好地雷炮,然后再丢给多尔衮也无妨,朕倒是要看看,这座空城,他多尔衮敢不敢直接领兵来。
另外,林昌锋,你亲自领着一个千总部骑兵留下,袭扰多尔衮所部大军的前锋,要闹得清军永无宁日,朕要这些鞑子全都成为惊弓之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