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振兴方略 第119节

  那些八旗马甲刚刚离开护城河,南面的炮兵阵地上随即爆发了一阵闷雷般的轰响,二十多门千斤大炮几乎同时往后一缩,黑色的铁弹呼啸着飞出,迅速划过天空,重重砸到了荆门州城南面的城墙上。

  呼啸而来的铁弹近半砸中了城墙,城墙上旋即碎石飞溅,其中两处墙垛被炮弹径直击中,瞬间倒塌,里面的砖石泥土旋即爆开,带起了一阵灰色的烟尘,墙体一时间产生了剧烈的震动,各处都有碎石垮塌的声音传出。

  除此之外,还有好几颗铁弹砸到了城外的护城河中,“咚咚”几声,水柱飞溅而起,而另外几颗飞跃城墙的炮弹,则是砸到了城墙内侧的空地上。

  而伴随着重物撞击的声音,城墙上也随即传出了忠贞营士兵们的惊呼声,有几个躲在墙垛后的战兵被飞来的碎石击中。

  不过,那些碎石全部都打到了他们身上披着的甲胄和头盔上,并没有造成实质伤害,朱慈此前便已经授意陈福留下几十个经历过“凤阳之战”的殿前军老兵,为忠贞营的将士们传授了守城防炮的一整套方法。

  闯军的将士并不擅长防御战,守城的经验也算不上丰富,若是没有正确的指挥和部署,必定会有大量士兵在惊慌失措间,死在清军的火炮轰击下。

  这便是士兵训练和老兵重要的地方了,军中若是没有战场经验丰富的老兵,便很难有符合实战要求的正确训练,兵书上固然有各种方法论,但实践的过程中,必定是错漏百出的。

  城楼后,刘汝魁在清军开始轰击后,便带着一众军官躲到了掩体中,清军的火炮根本无法伤到他。

  但城外的清军火力如此强势,若是连续轰个十几日,后果必定不堪设想。一念至此,他又立刻吩咐心腹亲卫,入夜之后,便立刻突围出去,赶往荆州送信。

  刘汝魁想到了此前潼关几日就被攻破,便是他们几万大军,费尽心力强攻的荆州城,也不如千斤重炮轰上几日,心中更加忐忑。

  而此时,阵地上的清军炮兵们不愧训练有素,很快就用裹着羊毛的湿棍子清理干净了炮膛,然后迅速将发射药包和引药装填倾倒进了指定位置。

  紧接着,一颗颗铁弹也被炮手从火炮的前膛装入,而刚刚清洗炮膛的炮手则是在铁弹停住之后,利用手中的棍子,迅速将铁弹压实。

  三个炮兵通力协作之后,边上的火炮军官又立即利用手中的工具重新,然后根据度量的结果,下令调整了火炮的角度。

  “砰,砰,砰”

  清军的炮兵阵地上,很快又响起了一串新的金响,两排举着点火叉棍的炮手们再次弓腰点火,浓烟弥漫的炮兵阵地上,随即又爆发了震耳欲聋的爆炸声。

  “轰,轰,轰!!!”

  “轰,轰,轰!!!”

  叶臣和巴哈纳一边死死盯着面前的荆门州城,一边安抚着胯下的马,两人都闻到了浓烈的火药味。

  他们距离炮兵阵地不过两百余步,轰隆隆的炮声和呛鼻的硝烟使得两人的坐骑也不由得有些骚动,叶臣胯下那匹脾气暴躁的战马,两只前蹄正不停踩踏地面。

  不过,这些都只是战争过程中的小插曲罢了,炮击依旧继续,轰隆隆的爆炸声,重物撞击的轰隆声,碎石倒塌声,还有水声不绝于耳。

  经过六轮射击,上百颗炮弹接连不断的轰击,荆门州城墙上已经是烟尘滚滚,不少地方已经被炮弹击毁,不断有碎石烂瓦从墙面和垛口掉下,砸中躲在下方的明军甲兵,发出了叮叮当当的声音,明军士兵的惨叫哀嚎声此起彼伏。

  在火炮的打击下,城墙外围的砖石都出现了不小的损坏,那些飞溅的碎石所造成的伤害,远比砸到城墙上的几十颗炮弹要大得多。

  这一战,叶臣和巴哈纳准备充分,他们若是想要以最快速度攻下荆门州城,其实完全可以每日打到极限,连续轰击近百发。

  这些都是北京新造的火炮,每门火炮炮管的寿命达到六百次,荆门州南面这堵刚刚修缮的破旧城墙,根本无法承受二十几门千斤重炮,连续六百发的轰击。

  其实,在遭受到了上百颗五六斤到十几斤的铁弹攻击后,荆门州城墙上不少地方都已经“千疮百孔”,如果因为刘汝魁此前征召民夫,对薄弱处进行了修缮,南面的城墙墙体恐怕已经有了倒塌松动的迹象。

  其实,为了防止清军从城门突破,刘汝魁还下令手下士兵将几个城门洞全部用砖石堆砌,完全堵死,另外开了几个供兵马出动的小门。

  毕竟,荆门州只是小城,再怎么加固修缮,每座城门之中,都没有大城才有的千斤闸,也没有规模宏大的月城,瓮城,作为阻击攻城兵马的层层阻碍。

  至于那几扇城门,在十几斤重的铁弹面前,就和纸糊的一样,几炮就能打烂。若是角度合适,甚至一炮就能打出一个大洞。

  不过,叶臣的目的并不在于迅速攻取荆门州,荆州城的城墙可不是荆门州能比的,而且还经过了和江北诸城一样的特殊改造,即便是几十门千斤大炮轮番轰击,也很难迅速攻破。

  而且,荆州城内的明军又有反击的实力,荆门州内的明军实力弱小,两者完全不能一概而论。

  换言之,对于叶臣来说,荆州城内的李过所部精锐,才是他真正的目标。若是后者完全不上当,那他便要退而求其次,攻下荆门州城了。

  他看了看炮兵阵地上弥漫的浓重烟雾和其中一阵阵闪动的橘红色炮焰,又看了看尘土飞扬,不断传出了惨叫哀嚎声的城墙,随即下令停止炮轰,盾车开始准备。

  叶臣当初围攻太原城的时候,也是依靠红衣大炮,最后取得了胜利,他很熟练地掌握着攻城的节奏,既能给明军足够的压力,又能使得城墙不被轰塌。

  “嘿嘿,狗日的,城里的尼堪一准被吓死了,他们今晚一定会再派塘马南下,去给荆州城里的明军报信。”巴哈纳从城墙处收回目光,舔了舔干裂的嘴唇,嘿嘿笑道。

  火炮的巨大威力使得巴哈纳此时对于战局充满了信心,他此前并没有参与到阿济格和多铎统帅的东西两路南征大军中,对于朱慈指导下建设的大明坚城,并没有清晰的概念。

  当然,他也从南征大军中的一众贝勒贝子那里知道了些消息,原本还是挺担心的,可现在一看到红衣大炮如此强悍,便又信心十足了。

  “这几日,荆州城方向派来的哨骑越来越多了,李过一定在关注着整个战局,他麾下的骑兵应该不超过三千,不敢轻举妄动。”

  叶臣也派出了大量哨骑,以确定荆州方向的明军动向,他顿了顿,然后又说道:

  “但咱们得想办法,让他北上才是,否则即便是攻下荆门州,其实也无法都要明军荆州的部署。”

  巴哈纳闻言,当即收敛起了得意的神色,想了想道:

  “英亲王说过,这个李过最擅长的便是伏击断后,若是要引他出击,恐怕咱们得好好示弱,否则他绝对没有这个胆子。”

  “嗯。”叶臣点了点头,同意道:“我也正有此意。”

  “荆门州西南方向,建阳镇附近,那里有成片的低矮山坡,还有不少水塘,适合伏击,若是能将李过引诱北上,他大概率会选择在那里行动。”

  巴哈纳随即说出了自己的想法,但他顿了顿,又皱眉道:

  “不过,此事难就难在如何将其引诱北上,李过那尼堪是闯贼出身,怕是早就被咱们大清铁骑打得丧胆了。”

  “只要咱们保持这样的攻城强度,再派出步军强攻,李过必定忍耐不住,领兵北上试探。他擅长断后,心中对咱们,应该是不会畏惧的。”叶臣摇了摇头道。

  他并不认为李过已经丧胆,反而是觉得对方胆子很肥,不然派出的哨骑不会如此强势。早先前锋是巴哈纳的大军,现在派往荆州府刺探军情的,则是叶臣的部下。

  “那咱们就这样等着?”巴哈纳突然回过味来。

  “再等几日,等到荆门州城差不多被咱们攻破的时候,李过应该就会领着大军北上支援了。”叶臣点了点头道。

  他其实还有另外一个担心阿尔津从武昌传来消息,明帝很有可能已经领兵赶到九江了,但他不确定明军主力是在九江,还是转移到了长沙。

  巴哈纳看着他忽然皱起了没有,不解地问道:

  “怎么,你心里其实也没有把握?呵,一群闯贼余孽,有什么好担心的,要是那尼堪不敢来,咱们打到荆州府城,照样灭了他们。”

  叶臣听着巴哈纳的话,摇了摇头,缓缓道:

  “李过确实没什么可怕的,若是能将他引诱来,一举歼灭,不过是抬手之间。可明帝怕是不好对付,我担心他已经领着大军进入了长沙,要是明帝领着主力北上,那局势可能就难以预料了。”

  “明帝?”巴哈纳闻言,皱着眉头,满脸疑问难不成明帝会领兵北上?

  湘江之畔,长沙城高大耸立的城墙沐浴在冬日的暖阳下,四周鼓声雷动,旌旗飞扬。

  朱慈身上穿着一套华丽的鎏金战甲,站在长沙城西门的城楼之上,目光如炬,远眺城下滚滚北去的江水,以及远处连绵起伏的山峦和一望无际的平野。

  而此时的城楼之下,上万明军将士列阵以待,阵中旌旗招展,一个个挺拔的身姿和一张张坚毅的脸庞出现在阵中,上万匹战马打着响鼻,在阵中呼出了一层薄雾。

  朱慈看着城下的将士们,心中对于接下来的战局充满了信心,这些士兵都是大明的精锐,对于满清毫无畏惧。他们渴望与满鞑的战斗,渴望战场上的胜利,更渴望建功立业,加官进爵。

  在亲自部署了赣北的防御,特别是叮嘱何腾蛟做好后续大军西进的善后工作后,他便立马带着堵胤锡,吴晋锡,郝永忠等文武大臣,在御营将士的拱卫下,快马加鞭赶到了长沙。

  而在他的前面,天骑军和殿前中军前锋已经有部分兵马赶到长沙,并在堵胤锡的提前安排下,进入岳州府城,会合刘体纯统帅的团练营。

  如今,在城下列阵的,是殿前中军和天骑营的剩余兵马,朱慈领着御营轻装疾驰,速度比他们快得多,很快就追上了这两支提前行动的兵马。

  他刚刚赶到长沙,李过便派人将荆门州的军情呈递了上来,朱慈在明确多尔衮所领的清军主力还没进入湖广之后,当即决定领着天骑军北上。

  与此同时,殿前中军也会立即北上,而正在由南昌往长沙行进的殿前左军,殿前右军,则是将留守长沙和分出部分兵马,南下进驻湘潭和衡阳府城。

  长沙城内原本便已经有了郝永忠麾下的步军,再加上殿前右军和殿前左军的部分兵马,足以坚守城池。而外围袭扰牵制的重任,自然落到了岳州守军,荆州守军,还有衡阳,湘潭守军的肩上。

  其实,锦衣卫前一日也送来了关于清军大概位置的军报,朱慈心中大概估算了一下,若按现在的速度,多尔衮大军至少还有小半个月才能达到襄阳。

  由于数日前,河南各地突降大雪,南阳和开封等州府的河流不是冰封,便是处于枯水期,十几万清军南下所携带的大量辎重,只能依靠人力运输。

  清军虽然征集了大量民夫,但行军速度依旧不快,特别是遭遇了大雪之后,各部大军甚至暂时停滞了下来。

  这同样给了朱慈信心,荆州其实也开始下起了雪,不过并没有河南那么大,这对于他来说是极其有利的,甚至可以掩护大军的行动。

  长沙府城,西门内侧堵胤锡为了安置大军,新修的军营校场之上,出征的将士们全体肃立,整个校场上肃静无声,天骑营,殿前中军一万余大明当前战力最为强悍的骑兵,战兵均是昂首挺胸,精神抖擞。

  “江淮保卫战”之后,特别是“荆州之战”结束后,朱慈几乎从原本的殿前军,南京京营中抽调了半数精锐,支援新设各营的训练和建设,使得扩充为殿前中军的殿前军,天骑军的天骑营,几乎只剩下了一个勉强维持的架子。

  要知道,“江淮保卫战”大小战事无数,殿前军,南京京营皆是损失惨重,最终的“涂山之战”,还有数千兵马是从凤阳标营和卫戍军中抽调的,只磨合训练了不到两个月,以至于最终战力不及预期,是凭借着兵力优势取胜的。

  而在“荆州之战”之后,朱慈又抽调了近百名天骑营的精锐,扩充了大军的哨骑,以确保军队在战场上不会成为瞎子,聋子。

  好在,经过这半年时间的整训,在老兵的带领下,那些原本就拥有一定战斗经验,从各地卫戍军,标营,卫所兵中挑选出来的兵员,很快展现出了强军的样貌。

  如今,殿前中军,天骑军在经过一系列的训练和补充,再加上近万匹战马,上万件新甲胄和无数兵器的优先补充装备,这两支兵马,依旧是朱慈麾下当之无愧的强军。

  大军出征的吉时一到,常登贵的将旗和殿前中军,天骑军各营的营旗随即从校场升起,各营千总及以上的军官们,紧跟着按照顺序,站到了台前,各千总部的旗手早已经分列台下。

  “呜,呜,呜~~~”

  军号声响起,各营应旗,校场上旌旗飞舞,喊声震天。

  “轰隆隆”

  三通擂鼓之后,两支军随即开拔,天骑军五千全副武装的骑兵率先出动,殿前中军紧随其后,他们的身后,还有大队押运甲胄辎重的骡马车辆。

  长沙到岳州,荆州,都有水路直通,大军的粮草和火炮,弹药等辎重,则是通过水师运输,清军在武昌没有成建制的水师,整个洞庭湖,以及长江水道,都是明军的天下。

  这个时候,长沙城外的江面,也早就已经密密麻麻,布满了舟船,可谓是帆樯如云,连绵不绝。而岸上,无数远看如同蚂蚁一般移动的民夫,正在搬运军需物资。

  长沙城此时已经进入战时状态,城池内外基本上都是军管,以便能将有限的民力发挥出最大的效用,确保军队的物资转运不出问题,这比什么都重要。

  而这也使得此番大军出征,并没有万民欢送。当然,这也是朱慈的意思,他并不希望将动静弄得太多,组织万民相送,必定要再费功夫。

  等到前锋大军穿过城门洞,开始往城外走去的时候,在教导官的带领下,城下忽然想起了激昂的歌声。

  “风云起,山河动,南都建军声势雄,保家卫国矢精忠。

  金戈铁马,百战沙场,驱除鞑虏作先锋。

  纵横扫荡,复兴中华,所向无敌,立大功.”

  在嘹亮激昂的歌声中,朱慈看着那杆天骑军的军旗从城门口往北,越行越远,也越来越小。

  堵胤锡和吴晋锡同样正在看着出征的大军,等到殿前中军也走出城门洞之后,他们两人都同时收回了目光,不约而同对视了一眼。

  他们都知道对方在担心什么,只不过朱慈已经下旨,如今大军都已经出征,也不好在说什么了。

  堵胤锡原本以为自己已经够大胆,甚至已经够主战冒进了,但前两日在军议上,听到了朱慈增援荆门州,或者更准确地说,是突袭叶臣所部清军的作战计划后,心中久久不能平静。

  相比起陛下,他还是太保守了啊!

  “陛下,殿前中军,标营,团练营也有不少骑兵,此番奔袭叶臣部清军到底太过冒险,多一个骑兵,便多一份胜算啊!”堵胤锡最终还是没忍住,小心翼翼进言道。

  朱慈听罢,笑了笑,然后摇头道:

  “天骑军五千骑兵,已经够了,就算把其他各部骑兵都算上,也不过多出一两千,不足以改变战局。

  而且,若是这些骑兵全部调动,阿尔津必定提前察觉,到时候叶臣说不定便提前反应,长沙,岳州的虚实,也将会在其肆无忌惮的侦探中,暴露无遗。”

  李过将荆门州的局势呈递上来,朱慈了解到叶臣和巴哈纳两部清军在荆门州的最终布局和兵力后,便决定“师夷长技以制夷”,对清军展开奔袭。

  这可是八旗马甲对顺军多次施展的战事,屡试不爽,而李过,堵胤锡,郝永忠等人,只想到了诱敌分兵,而后伏击围歼。

  但荆门州到荆州的数百里平野上,适合伏击的地方不多,清军很难上当,除非叶臣和巴哈纳已经轻敌到了不派前锋侦察的地步。

  朱慈自然知道李过是因为自己的断后截击的本事,想要扬长避短,但湖广的平野之上,清军的马甲恐怕也不会没有优势。

  而清军做梦都想不到,一直以来都不敢和他们野战的明军,居然也学着他们,来了一场百里奔袭。

  当然,清军往往是两天两夜,甚至三天三夜,奔袭追击数百里,朱慈虽然对天骑军有信心,但也只打算一天一夜,打清军一个措手不及。

  不仅如此,李过依旧会领着麾下的骑兵北上,寻找战机,吸引清军的注意力,最好是可以将其部分骑兵引走。

  天骑军虽然是朱慈麾下的最强精锐,但到底只有五千,而荆门州城外的清军,接近一万,八旗马甲便已经超过了四千。

  他看着依旧忧心忡忡的堵胤锡,吴晋锡等大臣,随即又道:

  “朕此番便是想要看看天骑军的实力。清军可不傻,很难埋伏成功,与其诱敌,不如直接突袭,那些鞑子绝对不会想到,朕有胆子,更不会想到,朕有这个实力!”

首节上一节119/34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