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振兴方略 第117节

  再往后,叶臣无论是对于入关的战略战术分析,还是领兵出征时候,在战场上的表现,都极为优异。清军攻打旅顺口,数次入关,攻克大同,安州,宝坻,入侵朝鲜,攻打皮岛,都有他的身影。

  换言之,这完全就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将帅之才,对于战局的把握和敌人的判断,也十分敏锐且准确,对于李过,高一功这些手下败将,更是无比轻视。

  现如今,他在得到了巴哈纳的增援后,旋即挥师南下,领着大军直奔荆门州而去。

  这一次,他要在明军撤退之前,领着大军将荆门州城重重包围,若是李过忍不住挑衅,领兵从荆州府城北上支援,那他完全可以来一场围点打援,将荆州府的明军主力歼灭在荆门州城外的平野上。

  襄阳府与承天府交界处的乐仙桥官道上,巴哈纳策马从正在往南行进的大军队列旁飞驰而过,身后紧跟着十几个巴牙喇马甲。

  前方的哨骑刚刚传来塘报,大军前锋在权水北岸遭到了明军的反击,但很快就将对方击退,此时距离荆门州城已经不足四十里。

  叶臣在南下的时候,便要求前锋在大军主力抵达之前,清除掉沿途明军派出的哨骑,以屏蔽后者的所有侦察活动。

  不过,明军在这样的打击下,并没有直接落荒而逃,城内的守军更没有和此前南漳,保康那般,迅速撤退突围,反而是勉力维持战线。

  这让叶臣和巴哈纳又惊又喜,明军这次的反应说明了荆门州的重要性,至少李过不会轻易放弃这座城池,那对方领兵前来救援的概率就大大增加了。

  看到叶臣的认旗之后,巴哈纳随即勒马减速,然后停在了官道边,叶臣立马所在的土坡之上。

  这里的地势较高,周围生长着的草丛已经枯黄,由于四周基本上都是成片的田野,没有高大茂盛的成片树林,视野十分开阔,一眼就能看清周边的情况。

  不过,再往南,就是一大片丘陵山坡,还有山岭了,沿着官道虽然地形并不复杂,但依旧需要绕路行军。

  此时,官道边上除了巴哈纳领着的巴牙喇之外,还有其他传递军情的塘马正在奔驰往来,而官道上,数千牛马踏步向前的马蹄声不绝于耳,带起了一阵阵飞扬的尘土。

  明军此前从南漳,保康等地撤退南下的时候,便破坏了这些可供辎重大炮运输的官道,这使得清军的行进速度并不快。

  不仅如此,前方还有一处修缮不良的地方,运送千斤大炮的牛车车轮直接陷进了坑洞中,半边路都暂时堵塞了。

  “这些狗日的尼堪,好端端的路被他们祸害成这样,等打下了荆门州,老子一定要将他们全部抓起来,赶去修路。”

  巴哈纳看着原本就行进得慢的大军前方又停了下来,心中的怒气再也忍不住,直接骂骂咧咧道:

  “城内说不定还有不少尼堪百姓,到时候也全部抓起来,若是明军在荆州城负隅顽抗,正好用来填沟。”

  “前锋现在距离荆门州城应该已经不到三十里了,若是不出意外的话,他们今天傍晚左右,就能进抵荆门州城北面的河岸,并肃清沿途的明军哨骑。”叶臣听到巴哈纳的抱怨,面不改色道。

  “要是再这样堵下去,咱们怕是明日午时都赶不到荆门州,到时候城内明军要是有所行动,前锋恐怕挡不住!”

  巴哈纳看着此时正在缓慢移动的大军,眉头紧皱,紧接着收回目光,看向了叶臣道:

  “火炮和辎重现在都已经落在后面了,南下的必经之路周边又是山岭,咱们还得留下一支骑兵护卫。”

  叶臣听罢,扭头看了一眼前面的官道,一队队兵马的行动依旧缓慢,但是道路的状况就是如此,除非放弃辎重和火炮,不然想要提速,根本就难如登天。

  他知道巴哈纳话里的意思,也知道对方的担心有道理,阿济格回京后,便多次强调了李过,高一功不好对付,郑四维失守荆州城,更是使得对方在清军中的名声大振。

  不过,经过这段时间和明军的交手,叶臣对于李过,已经没有那么重视,他知道对方有一定的实力,但其实并不强,随即开口道:

  “明军这个时候应该不敢主动出城作战,李自成在山海关,山西,陕西等地的连连战败暂且不说,我大清勇士此前已经连着胜了那么多次,前锋还已经给了他们下马威了,就算李过不怕,荆门州内的守军也不敢出击。

  况且,明军若是没有一千精锐骑兵,也对付不了咱们的前锋大军。这一点,李过不会不清楚,他绝对没有那个胆子。”

  “荆门州城内的那些尼堪确实不足为虑,但前锋的兵马也不多,而且很多都还是刚刚整训几个月的新兵,他们到底能不能打硬仗,怕是还很难说。

  我听说李过在陕北的时候,便和英亲王打得有来有回,若是他提前领兵出击,真的带精锐骑兵从荆州北上突袭,咱们又迟迟无法支援,怕是就要坏事了!”

  巴哈纳摇了摇头,他并不认为李过不敢出击,反而是十分担心对方会抓住机会,阿济格的话对他影响很大,特别是前锋的兵马大部分是他麾下的甲兵,那些可都是他权势的保障。

  “为了以防万一,咱们还是要做最坏的打算,那可是近千将士的性命,容不得任何一点掉以轻心。”

  “巴哈纳,你想太多了,明军没有这个实力。现在的情况,已经很难再快了,除非下令运送辎重和火炮的兵马停下,直接让骑兵先走。”

  叶臣扭头看了看后半段已经接近停滞的大军队列,直接否决道:

  “但你也知道这不妥,西面还有明军活动,炮队和辎重才是咱们攻下荆门州城的关键。”

  巴哈纳听了,知道叶臣不会同意他的方略,当即又摇了摇头道:

  “我还是不放心,若是巴牙喇马甲上阵,这确实没有什么值得担心的,可那些甲兵现在恐怕还难以在明军的伏击下,轻易取胜。”

  叶臣听罢,眯了眯眼,巴哈纳南下之后,确实缓解了他兵力捉襟见肘的困局,但一直以来,也隐隐有争夺他指挥权的意思。

  毕竟,巴哈纳是宗室,如今又是旗主,前途一片光明,自然想要建功立业,同时也更担心自己的实力被削弱。

  叶臣稍加思索之后,随即点了点头,然后一面勒绳策马而出,一面道:

  “去吧,但一定要见机行事,绝对不可轻敌冒进,若是出了问题,摄政王绝对不会轻饶了咱们。”

  巴哈纳闻言,也跟着调转马头,然后领着麾下的巴牙喇马甲进到了行军队列之中,带走了数百骑兵,继续往南而去,上千只马蹄踩在地上,带起来滚滚烟尘。

  .

  与此同时,荆州府城内,李过也已经收到荆门州守将刘汝魁的急报,知道了叶臣领着襄阳的清军主力南下的消息。

  他立即将荆州府城中的忠贞营大将马重禧,张能,李友,贺篮等人召集起来,商议应对之策,特别是传递给朱慈的军报,要如何写。

  “清军的前锋现在估计已经到权水北岸了,鞑子大将叶臣和巴哈纳所领的主力大军,单单是八旗甲兵,就有四五千之众,其中大部分都是马甲,随军的还有数千绿营兵,以及近万肩扛手提,驱使牛马的民夫。

  若是不出意外,这些兵马明日傍晚前,就能抵达荆门州城外,叶臣军中有红夷大炮二十多门,荆门州城没有经过全面的修缮和加固,撑不了多少天。”

  荆州府城的将军府内,李过面前站着的,全都是闯营的老兄弟。在朱慈封赏结束,给他们确定官职之后,这些人马又重新牢牢掌握在了他的手中。

  而军中除了有军务司,后勤司等衙门的官员入驻外,其他的组织架构,基本上还是老样子,甚至军务司和后勤司衙门的官员,也有一半是从军中将士中抽选的。

  朱慈对李过的信任并没有被辜负,无论是他的忠贞营左军,还是高一功的忠贞营右军,对于朝廷的旨令,全都是不折不扣执行。

  而李过也在堵胤锡的支持下,迅速恢复了军力,他派出的斥候,将清军在湖广的兵力,基本上都摸清楚了。

  叶臣在大战之前,为了阻止明军哨骑的探查,派出了那么多阻击的兵马,甚至企图用一些障眼法来迷惑明军,根本不起作用。

  “四五千马甲?鞑子这是集中了郧阳,襄阳,承天的大部分兵马啊!”

  “叶臣应该还不知道咱们已经基本恢复了实力,一定以为咱们不敢北上救援,这是个机会,荆门州南面有不少山坡,可以在那里埋伏清军。”

  “这倒是个可行的法子,但那些山坡分布不够广,清军一路南下也并不远,此时依旧人饱马腾,咱们或许要等到他们攻城疲惫之后,再诱敌出击。”

  “没错,清军没那么好对付,而且那可是四五千八旗马甲,咱们若是贸然出兵,一旦被纠缠住,后果将不堪设想。”

  “咱们现在也不过两千余正经骑兵,我看还是等清军在荆门州城外扎营休整,围攻城池久久不得的时候,再出击引诱的好,以免伏击不成,反而中了清军的圈套。”

  “对啊,叶臣那个鞑子此番领兵来攻,一准提防着咱们。我看还是要等陛下派兵来支援,再出击的好,陛下手上不是正好有骑兵吗?”

  “陛下现在应该已经到九江了,咱们这段时间保持对荆门州的袭扰,延缓清军的攻城行动,必定能撑到陛下领兵来援。”

  “多尔衮也别忘了,真要是再过一个月,他恐怕已经领着大军南下了,此战到底怎么打,还是听请示陛下为妙。”

  李过手下的将领们,一时间议论纷纷,他们争论的重点不同,有的畏惧清军的实力,有的则是想要趁机诱敌伏击,还有的因为此前的失败,根本不觉得仅靠荆州城内的骑兵,能对付得了来势汹汹的清军。

  其实,李过也知道,他们最根本的任务,就是死守荆州府城。但若是荆门州轻易丢失,那当阳也必定难保,他们届时往西撤退的路,就被清军截断了。

  这间屋子里的人,全部都是打了十几年仗的老将了,他们都很清楚,一旦清军主力来袭,他们便难以再有反攻的能力,荆州城也未必一定守得住,太原便是前车之鉴。

  而荆门州若是能让清军付出巨大的代价,那当阳,夷陵州等地,清军便不会再敢轻易强攻。

  与此同时,李过面对着叶臣,以及马上要进入湖广的清军主力,心中也有一口气要出,他十分希望能在野战中击败八旗军,证明忠贞营的实力,一雪前耻!

  而且,忠贞营从朱慈那里可是要到了实打实的钱粮。现在,到了用兵的时候,他当然也要交一份让朱慈满意的成绩上去,以证明自己没有白拿钱粮,同时堵住朝堂上的悠悠之口。

  朝堂之上,衮衮诸公对忠贞营的诬蔑和质疑,他早就从高氏自南京传来的信中知道,心里对于朱慈的袒护,更是感激不已。

  因此,无论如何,即使是清军军力远胜于己方,李过都想取得一场小胜,鼓舞军心,让朝堂上的那些所谓名臣清流们都知道,钱粮拨给了忠贞营,便是用到了对的地方。

  而现在,清军主力还没有南下,湖广只是叶臣和巴哈纳两部清军,李过看到了机会。

  “这确实是难得的机会,若是能引诱清军追击,在荆门州南面的山岭中埋伏,就算只歼灭其中的数百马甲,也算是大捷了。

  若是清军追来,也完全不必担心,本将军还巴不得他们追得紧紧的,到时候自然会让他们有来无回。”

  马重禧知道李过打伏击和断后的战术运用,已经到了极高的水平,到时候清军若是追击,恐怕也讨不到好处,但他对于清军骑兵的战力,依旧心有余悸。

  “若是清军确实只有四五千骑兵,围城占去了大半兵马,最终能南下追击的,只有两千骑兵,甚至更少,确实可以打,但恐怕远不止如此。”

  而张能听了,也提醒道:“打确实能打,但最稳妥的,还是等陛下派兵赶来增援,否则很有可能把咱们这点骑兵都搭进去了。”

  他们面对的,毕竟是屡战屡胜,不到一年时间,就将他们横扫出北方的满清大军,所有人心中都还十分畏惧,或者说是心中没有底。

  马重禧和张能说完之后,屋内寂静了片刻,随即又有人壮起胆子,沉着声道:

  “若要全歼这支清军兵马,至少得派出五六千骑兵,否则难以速战速决。而且,伏击的地形必须足够合适,不然清军骑兵很容易突围北逃。

  若是要重创之,也至少需要两三千骑兵,还得预留一部分防止荆门州城外的其他清军迂回包抄,否则还是不稳妥。”

  “既然要打,那就不要犹犹豫豫,瞻前顾后的。若是这也怕,那也怕,还他娘的打什么仗?”

  李过听到手下大将的顾虑,一双大手直接按在了长桌上,盯着围在长桌边上的一众将领,目光狠厉地扫了一圈,然后缓缓说道:

  “全歼这支清军,单靠咱们必定是做不到的,老子想的是在多尔衮还没领着主力南下的时候,重创这支清军前锋,给鞑子一个大大的下马威,让他看看咱们忠贞营的实力,同时更是要扫一扫你们身上的颓气,振一阵军威!”

  李过一发话,屋内的这一众将领顿时失声,原本还议论纷纷,喧闹无比的屋中,一下子就安静了下来。他们其实也没有明确反对,但其实也不积极支持。

  不过,李过原本就有很高的威望,现在由于朱慈的安排,他身为忠贞营的主将,比高一功的官还大,掌握着荆州驻军的决策权。

  但李过也很清楚,自己手下的这些将领们在害怕什么,他其实心里也并非十分坚定八旗马甲确实强悍!

  可若是等到朱慈派来援军,多尔衮领着的清军主力,恐怕也已经南下了,前几天传来的塘报显示清军主力已经到了南阳,不过行军速度并不算快。

  屋内一阵短暂的寂静之后,当即又有将领出言道:

  “若是将城中最精锐的骑兵都派出去了,必须要有得力的大将统率方可,否则战场之上,局势变化莫测,万一咱们伏击兵马被清军纠缠住,那可就糟了。”

  “荆州城也需要严加防守,否则一旦出现意外,后果不堪设想。咱们这两万大军的家口,可都安置在澧州,常德等地,荆州一旦失守,清军从湘西北南下,便毫无顾忌了!”一直在边上听着诸将议论的李友,也随即出言道。

  很明显,这些闯营老将们,是想让李过知难而退,让对方再考虑考虑。毕竟,这实在太冒险了!

  此战若是胜了,他们固然能一雪前耻,扬眉吐气,并取得战场的主动权,可若是败了,那就是军心动摇,甚至丢掉荆州府城了。

  而一旦失去了荆州府城的屏护,他们安置在澧州,常德等地的家口,也必将会受到清军的威胁,这是忠贞营的将领们更不愿意看到的事情。

  “若是出战,自然是本将军亲自领兵!”

  李过说罢,顿了顿,他再度环顾四周,似乎重新考虑了一遍贸然出击的严重后果。但他更知道,打仗往往争得就是这一口气,很多时候越畏惧退缩,反而就越无路可退,只有军心士气起来了,才能取胜

  “但事关重大,战与不战,如何破敌,确实需要向陛下请示。来亨,你立马赶去九江,将湖广的军情,禀报给陛下,一定要快!”

  “是!”李来亨闻言,当即拱手抱拳道。

第153章 九江派和长沙派

  李来亨的行动十分迅速,带着一队骑兵由荆州南下,便准备直奔九江城而去。在沿途军驿的协助下,即使途中免不了跋山涉水,平均每日也能行进差不多两百里。

  他并没有走醴陵-萍乡一线,而是直接从平江穿过幕阜山,这比前者要快上好几日,同时还避免了穿过赣江流域密集的河网。

  这条路他之前奉命护送高氏的时候,在张鼐的引导下,便已经走过一轮,沿着山间河谷,确实算不上多崎岖,只是中途要翻过几座高岭。

  朱慈一开始是打算故技重施,移陛九江,升起龙旗,吸引多尔衮率清军主力来攻的,但现在局势突变,他已经领着御营,直接乘船到了南昌。

  而西征的各部大军,如今也都改在了南昌府城和袁州府城集结,甚至殿前中军和天骑营,这个时候已经由萍乡-醴陵的通道,进入湖广。

  大军行进,需要携带大量辎重,也无法做到一人多马,依旧需要绕路,从萍乡-醴陵之间的低矮山坡间穿行。

  李来亨在半路便得知了这个消息,但他依旧选择了横穿幕阜山,然后又马不停蹄,经过武宁,建昌,转向南昌。

  多尔衮马上就要率军南下了,荆州的军情早一日送达,忠贞营便能在接下来的战局中,占据多一分主动权。

  而一般的驿卒塘马对于军情战略并不知情,他们无法和李来亨一样,应对大臣的质询,李过在朱慈的提点下,已经慢慢了解湘赣两地督抚的矛盾,还有朝中的派系之争。

  很多时候,事情无所谓对错,绝大部分争论都是对人不对事,久而久之,所有的事情便会因为频繁无理的政治斗争,陷入停滞。

  这,便是党争最大最直接的危害了!

  朱慈如今为了稳住各地的官员和整个朝廷的效率,暂时没有动手“扫屋子”,只是用自己的威望和新朝初立的政治利益收买拉拢,以免党争影响到军事防御的部署。

首节上一节117/34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