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开局召唤游戏玩家 第229节

  各种古今中外的乐器一轮接一轮,你方唱罢我登场,烟花适时地爆发喷出在空中爆开一朵朵五彩的花。

  附近燃烧着篝火,舞台周边响亮着庆功的喜乐,土豆泥看着捧在手中的酒杯,忽然有种自己在户外与好友们宿营的放松感。

  又仿佛回到苦中作乐的中学时代,那是寄宿制学校在国庆长假前夕举办的热闹晚会。

  全校师生坐在操场上,看着灯光闪烁的大舞台走过一个又一个表演才艺的同学。

  烟花在头顶盛开,她跟同学们坐在台下喝着饮料,吃着零食,感受着长假将近的幸福感一点点逼近。

  有悲伤泪水,有欢喜笑闹,还能叫人联想到过去的学生时代……

  哎呀,糟糕。

  土豆泥心说真是不妙,这才刚进游戏半日,就感觉身心都被这种热闹暖心的氛围俘虏了。

  这“烂”游戏真害人,要是害她一直沉迷下去,怎么付得起责的!

  连来自现代的玩家都挡不住“攻心”策略,别说这些身在古代的将领兵士。

  一名兵士借着酒劲,趁着氛围,高举手中的碗杯,好似发誓一般大吼道,也不知是谁有意安排的托,还是抒发内心的真实想法

  “我永远忠诚李大帅!”

  其他人也纷纷附和,举起酒杯对着远处的李大帅深表忠心。

  要不是有旁人即时阻止大逆不道的话语,怕是有人要把“李大帅万岁”的口号喊出来。

  ……

  盛大的晚宴结束后,陈景和几乎一整晚都没睡好,一种不知道是害怕还崇拜的感觉充斥着心中。

  李都督在收买人心,更在收买辽人的军心、挖背嵬军的墙角,甚至连百姓的心他也要。

  而李都督谋取人心的办法更有效,任谁跟他相处一段时间都会被蛊惑拉拢。

  陈景和自诩看遍官场黑暗,给朝廷卖命的时候心里只有盘算利益二字。

  可是给死者送葬的一幕却让他感动的莫名想哭。

  明明只是简简单单的流程,给遗属发放的粮食也不算多,让战死的有功者青史留名也是朝廷做过的……

  但在李都督手里组合起来,却有种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的奇特效果。

  陈景和觉得是李牧本身就站着大义,平贼,杀虏,冒险救驾,收复辽东……

  这一桩桩摆在任何人头上都足以称得上是英雄好汉,但李牧一人就全包圆了。

  一位正直英雄做送葬、抚恤,别人会觉得这是真情实意,叫人专注于情绪宣泄。

  可要是贪官污吏平时里盘剥百姓没够,却搞这一出送葬,别人只觉得是作秀,满心只有厌恶。

  他不禁感慨,李牧此人年纪轻轻,掌握的一套攻心之术简直到了妖孽的地步!

  自己明明已经投靠背嵬军,却忍不住产生动摇,仿佛要被“牛”走一般。

  若是没有背嵬军的存在,他或许愿意跟随李都督南征北战,哪怕最后愚忠朝廷而被赐死也值了吧。

  但现在他已经投靠了背嵬军,投靠了章帅,何帅等人,不能再“事”二主。

  更何况李都督是忠诚朝廷的“忠诚派”,双方不是一路人。

  辽东周边地盘还未彻底收复,朝鲜的鞑子还要派兵去剿,估计还要数个月才能稳住辽东。

  到辽东稳定之时,李都督估计早已“魅惑”大量军民,他背嵬军就算想反,也绕不开这位愚忠朝廷的大忠臣。

  趁着现在还未出兵周边地区,他要劝谏背嵬军大帅们早做打算,最好把李都督劝回关内,以免夜长梦多。

  不行!

  现在就去拜访章大帅!

第260章 又到了白色相簿的季节

  天刚蒙蒙亮,他就换上一身便服,迅速前往章大帅所处的兵营

  『章献忠』身为背嵬军主帅,不住在安全的衙门里,反而时常跟一些说不上名字的小卒子混在简陋兵营。

  尽管与兵卒同吃同住有助于提高军兵士气,但在收复辽东之后,遍地弥漫着“功高盖主”氛围的当口,大帅一人安危关乎上万兵士的前途,也该惜身谨慎一些才是。

  当年袁崇焕带着亲兵直扑皮岛,拔出宝剑说出一通罪行,就给毛文龙杀了。

  毛文龙一死,东江镇副将们登时群龙无首,短短两年就在内斗、反乱中几乎消亡。

  陈景和不想看到背嵬军也落得内斗、自毁的下场,说不准鞑子余党会因此卷土重来。

  黑旗营战兵接管了城防巡逻,一队队巡逻士兵不断从身边掠过。

  在这种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巡逻的岗哨也只是撤销了一小部分。

  奇怪的是巡逻队的头目都认识他。

  按理说这种小军官不该知道他是谁,瞧他一身便服,只该当他是匠人,或者士兵家属才对。

  陈景和深知这些战兵并非精锐。

  久经战阵的宿将都能感知到若有若无的差别

  真正的黑旗营精锐随时散发一种“放荡不羁”的轻松感,什么事都能手拿把掐,对生死大事也不放在眼里。

  就像在舞台上表演一出戏剧,轻松自然,哪怕死了,也只是节目效果,并不会真的死去。

  看来是李都督使了某种法子。

  比如给每一位“旁系”中上层军官都画了画像,使得黑旗营将士熟记,以便精准掌握每一位“不稳定因素”的行踪。

  真不愧是李都督。

  二十岁出头恍若有十年军事经验一般,外松内紧,叫人不由得叹服。

  感叹李都督手腕老辣,陈景和迅速赶到章大帅所在的兵营。

  大帅们还是一如既往地早早起床,开始每日必须的晨练活动

  背嵬军将士们的晨练活动以“小队”为单元,少则数十人,多则二三百人。

  有的整齐划一打着太极拳,或是耍着太极剑,口中念念有词。

  有的开始维护自己的“战甲”与衣服,古今中外的套装皆有,有许多陈景和一辈子没见过的东西。

  有的围坐一圈喝着早茶分享近期的各地见闻。

  满口皆是词汇破碎、词音朦胧的句子,说话说一半就停住,接着跟上完全没逻辑的后半句,又像是在说陈景和完全听不懂的方言,比如粤语、吴语、湘语……

  陈景和基本在北方活动,根本不知道南方各地方言的区别。

  他也很奇怪,背嵬军大多数是辽东籍兵丁,怎么还有那般多南方人,连朝鲜人,东瀛人,泰西夷人,“未来人”,“科幻人”也有。

  也难怪少数人的语言和服装稀奇古怪。

  不过这种“大杂烩”的情况在军中并不奇怪,以前刘挺老将军就喜欢收集各路兵卒苗兵,鞑子兵,日本兵,朝鲜兵……

  不如说这是背嵬军的特色,不得不品尝。

  由于他是背嵬军老熟人,说话又好听,于是很快被玩家带到『章献忠』所在的营房。

  陈景和一进门就看见章献忠,安陆山,黄朝,赵匡莽,何鲁司,阿巴顿……等等大帅副帅们围绕着一个方桌站成一圈。

  眼见闯进门的同属“腐蚀派”的武将,他们也就毫不避讳,继续摆放兵棋。

  方桌上摆放一幅地图,那地图西起京师,中连山海关,一直延伸到辽东朝鲜,许多兵棋都摆放在辽北,辽东,朝鲜之地。

  陈景和只是瞥了一眼便猜测到,大帅们是不是要对盘踞朝鲜的鞑子动手了?

  不过这个念头很快甩出脑子,他一见到章献忠便单膝跪下去,开门见山道,“还请大帅屏退左右。”

  “无妨,都是自家兄弟。”

  章献忠轻松写意地摆摆手,其他副帅也都挂着意味深长的笑。

  陈景和一咬牙说道,“吾知诸位将帅心怀大志,早有‘建功立业’之心,但今日收复辽东已是功高盖主,又有愚忠朝廷的猛将李牧在旁监视。

  朝廷赏罚不明,昏庸无道。对忠臣苛责,对奸恶妥协,已是天下皆知的事。

  若是朝廷忌惮大帅兵权,效仿当年袁崇焕杀毛文龙之故事、擒杀大帅,我背嵬军必将四分五裂被朝廷挨个收拾,到时候兄弟又要颠沛流离,被朝廷用完即弃。

  吾死心塌地投靠背嵬军,早已将家中妻儿托送到旅顺交给背嵬军手中,将士们的性命早已系于大帅一身!

  恳请大帅为您个人安危计,为背嵬军将士计,为辽东将士的荣辱计,小心提防朝廷早做谋算。

  李将军是朝廷死忠,终究是个隐患,不如赠其大量金银珠宝劝其离开辽东,他麾下士卒皆是关内士卒,久离乡土想必已有思乡之情。

  只要强军离去,辽东就是我背嵬军私镇,大帅便可试探朝廷。

  无论选择侵吞朝鲜,还是夺取辽西皆可坦然决之。待夺取辽东全境,经营一年半载筹集粮草军械,整个天下都将成为诸位大帅的私有之物!”

  “照你这么说,办一场酒宴做掉李将军本人,吞并黑旗营所部,才是最快最有利的法子。”『安陆山』出言试探。

  陈景和闻言抬头瞧了那人一眼,旋即如同挨骂的衰小孩一般缓缓低下头。

  “以末将所见,李牧其人百战百胜,眼下又立复辽、救驾大功,人望、军心、民心系于一身,冒然加害之,只会招来天下人唾骂。

  我深知背嵬军兵强马壮,将士悍勇,但亦要坐在大义上,叫天下人敬服才是,否则人心不服,天下难定。”

  陈景和没有继续说下去,毕竟不杀李牧有两层思路。

  于公,有他所说的大义名分,亦有李牧军事部署外松内紧的原因。

  设宴伏杀的概率不大,甚至可能被李牧提前探知。

  要知道李牧黑旗营有两万余战辅兵,又间接控制着保定、南直、山东兵马,真要闹僵打起来,背嵬军再凶猛也不一定打得过。

  况且李牧眼下的声望与背嵬军不相上下,很难说底层军民会帮谁。

  于私,李牧虽然是愚忠朝廷的大忠臣,但毕竟为人行的正,叫人实在不忍心加害。

  如若可以,他宁愿在战场上堂堂正正打败黑旗营,也不想在暗地里将其害死。

  当然,陈景和也知道这是一厢情愿。

  黑旗营与背嵬军都是刀山血海里杀出来的精锐老兵,若不弄死潜在敌人的主帅,双方内战拼杀起来,那便是地动山摇、山崩地裂,会死更多无辜的人。

  一人与数百万人的性命,孰轻孰重呢?

  旁听许久的『章献忠』忽然开腔,“你知道还有谁的家属已送到旅顺?”

  陈景和微微一愣,没想到大帅不问“鸿门宴”,也不谈辽东布局,竟问出这么一句?

  陈景和转念一想就恍然大悟。

  家眷是将官们的软肋,若是这边举旗反明,那边的家属就被朝廷拿为人质,背嵬军士气势必受到影响。

  而底层士卒们穷得叮当响,几乎没人成家。

  反倒是打回辽东屡立战功,又有赏罚分明的上官监督发赏,手头积攒不少钱粮物资,不少将士在最近一段时间成家立业,把家安在了辽东故乡。

  这是大帅在关心将官们的安危!

  只要家人都偷偷跑回辽东,将士们便再无后顾之忧,大帅此言难道暗示已经下定要反的决心了吗!

  陈景和顿觉一股豪情填满胸腹,双手兴奋地颤抖,“大多记得。”

  他在心中追加一句,不少将官是他与其他“腐蚀派”暗中“拉拢”过,并成功的。

首节上一节229/30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