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开局召唤游戏玩家 第213节

  八座“肉山”之内留下数十封被箭矢钉在地面、内容相同的血书。

  大意就是背嵬军收复辽东诸多失地,已经杀死所有逮住的八旗兵,以及八旗序列的老弱妇孺,你满清没机会再图霸业了。

  尽管背嵬军没机会凌辱那些鞑子妻女,但在血书里却写着,你们的妻女很润,被烧成黑炭的就是王公贵族的妻儿老小。

  黄台吉傻了。

  他透过八座肉山的间隔望向中心,痴痴地看着躺在地上的“黑炭”,其中就有他最爱的女人。

  他不可置信地向前挪动步子,一步一个脚印仿佛踏出数十年,忠心的护军们死死将他拦住。

  鳌拜满眼都是泪水,一口一个主子爷保重龙体。

  黄台吉心中不断重复多句疑惑,为什么你不等我回去?为什么老天要如此折辱我?为何那南朝小皇帝有幸得到背嵬军的效忠?

  即使这些妻女孩童被焚成黑炭,但还是有不少王爷贝勒通过一些熟悉的特征分辨出自己的家人。

  “啊啊啊啊啊啊!”他们纷纷抱着家人的尸体失声痛哭,口中嘶吼着生死相隔的悲苦。

  黄台吉也一眼看见自己的妻妾,尤其是哪位他最爱的女人,他一生都不会忘记。

  可是当他视线与“爱人”重叠的那一刻,无数两人相知相爱的画面在脑中闪过,最后定格在一副美人微笑的画面。

  黄台吉猛地感到全身一松,一股腥甜液体划过喉头,混杂着唾液喷发出来。

  “陛下!”

  “主子!”

  他好似听见周围护军惊慌失措的喊叫声,旋即便像是被雷电麻痹了感官一般,浑身酸软无力,想说话却说不出半句。

  沉重的疲倦感席卷全身,黄台吉眼前一黑,很快坠入无边无尽的黑暗深渊。

  很黑,很冷。

第248章 世上本无路(二合一大章)

  “皇阿玛!”

  豪格急促呼吸,心跳加快,冲上去一把扶住昏死的黄台吉,旋即大呼随军大夫。

  一众大夫匆匆赶来,连忙试探皇帝陛下。

  幸好黄台吉只是遭受恐虐画面的“刺激”,一时气急攻心昏死过去,不过脉象相比熊岳驿之败后更加微弱,怕是连一年活头都没有了。

  于是豪格代为下令,吩咐全军退后十里扎营,再安排辅兵将这些首级与“黑炭”就地掩埋。

  家眷死绝的悲伤与愤懑席卷所有旗丁,而黄台吉晕倒,使得清军变得群龙无首。

  在辽中平原诸多卫城皆已陷落的紧要关头,黄台吉本人又昏迷不醒,只能由豪格主持政务大会。

  不过豪格身为皇帝第一继承人,却从没被明确立为太子,去年入关作战也遭受惨败,仅凭个人威望难以碾压诸位王爷贝勒。

  这与其说是政务大会,不如说是一场“分家大会”,营帐内乱糟糟的,各位满蒙汉的王爷贝勒七嘴八舌议论纷纷。

  有人觉得汉狗如此折辱大清勇士,残害妇孺,必须报仇杀光这群汉狗泄愤。

  但也有人当场驳斥,“陛下派出三万精兵征伐朝鲜。咱们一路上收拢无数溃卒,手头上也才六万余众。谁知道盛京有多少背嵬军精兵?敌兵一两万人就能挡我十余万大军多日,万一城中驻扎二三万兵卒,挡我六万大军绰绰有余。”

  也有满清贝勒学会了反思,认为是他们对汉民过于残暴,才造成今日辽中平原一触即溃的局面。

  这就像脆弱的房屋建在浮冰上,只要一两次军事失败就会土崩瓦解。

  奴隶们苦八旗久矣,不反则已,一反惊人。

  可惜懂得反思的终究是少数,大多数满蒙贝勒依旧是歧视汉民态度

  况且背嵬军刚“屠杀”了他们的家人,与他们结下新的血海深仇,此时谈论“缓和奴隶政策”简直政治不正确。

  “汉狗是牧场里的牛羊!怎敢骑到主人头上!”

  咒骂与呵斥声接连响起,几位满蒙贝勒几乎拔刀相向,要不是对方同样是贵族,估计帐内当场便要见血。

  豪格喊了几遍莫要自相攻讦,稍安勿躁,却没几个人给他面子

  他刚满三十岁,各位贝勒都是五六十往上的“老牛”,大伙憋着“妻儿被杀”的火气,巴不得来场决斗下下火。

  范文程等汉人文官非常尴尬,老老实实缩着脖子,生怕怒火中烧的王爷贝勒注意到他们,给他们送点拳脚“礼物”。

  历史上黄台吉一死,“熊孩子”多铎就去了范文程老婆,范文程连个屁都不敢放。

  孔有德、耿仲明两位损兵折将的汉人王爷也没好到哪去,辽南收编的明军降卒单独列为另外汉军四旗,俩人补充的兵员不多。

  如今黄台吉昏迷不醒,他俩的“价值”直线下滑,豪格的政治手腕与军事能力马马虎虎。

  盛京南郊的“肉山”激起一众贵族的“排汉”情绪,以豪格的威望肯定压不住八旗贵族,他俩害怕八旗内部先给他们这些汉军排了。

  好在一位老贝勒代为复述文官范文程的战略建言。

  既然夺不回盛京,不如撤掉所有残存的屯堡,将人力物力撤回赫图阿拉老家。

  前两年大清征伐朝鲜,区区一个多月就叫朝鲜王室臣服,眼下多尔衮与济尔哈朗奉命讨伐朝鲜,最多半年就能拿下朝鲜全国。

  到时候他们稳坐老家,背靠朝鲜,未尝不能与南朝继续抗衡,况且南朝内部流寇四起,已是千疮百孔。

  八旗兵只要间隔山林在辽中平原劫掠,给南朝辽东不断放血,叫他们无法稳固消化。

  一旦关内有变,他八旗还能夺回辽东,重现昔日完颜大金的宏伟疆土。

  这个建议确实不错,但还有人觉得退回苦寒山林,不如去自由广阔的科尔沁草原。

  往北是不可能的,辽东除了辽河平原是膏腴之地,其他地盘都是又冷又荒的树林。

  双方就围绕着向西,还是往东的问题继续争论不休。

  孔有德不由得暗自感慨,这群蛮夷根本没有霸业格局,大清都能走到今天全靠黄台吉这位雄主。

  若是没了这位陛下,这大清国怕是要完呐。

  可惜背嵬军打死不收八旗降卒,尤其是他们这些叛国投虏的大汉奸。

  尚可喜已被押送明廷凌迟处死,最后砍下脑袋传首九边。

  他与耿仲明要想另寻出路,也只能选择朝鲜。

  孔有德深知朝鲜如何建立的,一位李姓将领背刺王廷,恍若“青春版”黄袍加身。

  既然一位小小边将能做到,他这种战力更强的大清王爷如何做不到?

  若是鞑子选择西进,他就找个由头,拉拢耿仲明一起“逃往”朝鲜,再寻找时机控制朝鲜王廷。眼下便要多多拉拢一些包衣与汉民奴隶,充实自己的直属兵力。

  若是鞑子留在赫图阿拉、征服整个朝鲜,那他便只能继续安心“效忠”,与大清同休。

  八旗贵族们仍在围绕东西方向争论,随着附近屯堡的败卒传来滞后情报,一众王爷贝勒停止了争吵。

  他们收到的还是代善当时收到的落后版本南朝皇帝御驾亲征,已经踏过松锦一线。

  孔有德心说要糟,大明皇帝亲征的部队决计不会少。

  况且连皇帝都亲征了,其他各路明军怎会不跟上,到时朝鲜“反乱”,整个辽东都要乱成一锅粥。

  别说割据朝鲜,就连留在辽东之地都成了自杀选择。

  可是多尔衮、济尔哈朗部众仍在朝鲜征伐赶不回来,仅凭眼下大清的余兵如何抵挡南朝兵锋?

  若是就此向西退却,留在朝鲜的精兵还要不要了?

  蒙古八旗与外藩蒙古的贝勒会不会借口带兵离开,使得大清只剩下满汉八旗苦苦支撑残局?

  一时间王爷贝勒人心惶惶,纷纷陷入不甘的绝望,难道真是天要灭亡大清么?

  可就在此时,一位熟悉的身影出现在议事大帐。

  那人身穿一套干净袍服,脸上的皱纹深切松垮,比以往仿佛老去十岁,眼袋与黑眼圈挂在眼下,疲惫的双眼仿佛倒扣两面肥大的软垫,光是努力睁大一半就已竭尽全力。

  身旁的护军搀扶着左右胳膊,那人站立在原地,冷漠且镇定地扫视周围一圈。

  “陛下!”

  只听孔有德噗通一声跪在地上,豪格与一众贵族闻声大喜,纷纷离开座位跪倒在此人身边。

  黄台吉被人搀扶着缓缓走向主位,随后如同劳累一天一般躺在座位上,短叹一口气。

  眼见皇帝还活着,众人仿佛找到主心骨,豪格也觉得重担子被卸下肩膀。

  贵族们还没起身就抬头来询问陛下,大清未来的路怎么走。

  “你们的争吵我知道了,都起来了吧。”黄台吉说几个字便要停顿一会,“眼下非我大清灭亡之际,反倒是千载难逢的起死回生之机!”

  “陛下,这话什么意思?南朝皇帝御驾亲征,我兵稀缺实在是难以抗衡啊!”

  “不,你们只见敌兵来势汹汹,却不知敌人多路来攻的破绽……”黄台吉咳嗽几声,接过护军递来的热茶饮下,“小皇帝既是过松锦一线,便是从辽西而来。此时背嵬军统帅悍卒夺取盛京,却与小皇帝相隔数百里。”

  黄台吉又停顿一会,接着说道,“纵使辽南亦有敌兵北上,也与其他两路分置几处,恰如当年南朝分四路伐我大清!”

  “任敌几路来,我只一路去。”

  “没错。咳咳咳……”黄台吉说,“背嵬军连破数城想必已丧元气,辽南明军纵使北上也要时日行军。而辽西兵马已被我兵重创,非一年半载不能恢复。

  眼下小皇帝亲征而来,带不了多少兵马,正是我大清一鼓作气直扑小皇帝的时候!

  若能俘获小皇帝本尊,重现南朝土木堡之祸,届时南朝内政大乱,流寇做大,我大清顺势夺回辽东收编数万精兵强卒,假日时日还有入主中原的机会……”

  “可我们如何得知小皇帝行踪?”

  一位贝勒刚说完,便意识到自己说错了。

  大明皇帝既然从辽西而来,就只能通行海洋与沼泽相夹的平原走廊。

  而盛京、辽阳等城池皆已陷落,大清不能走辽东平原,只能从辽北绕路。

  绕路一直都是大清的强项。

  他们第一次发动入关作战,便是绕路到草原与蒙古诸部联合,旋即打破喜峰口入掠关内,对那些路径地标熟得不能再熟。

  原本深陷包围的绝境,被黄台吉三言两语就点出破敌之法,众人顿觉希望的曙光照射在脸上。

  一干贝勒大臣不由得感慨,黄台吉才是大清的柱石,没有他就没有大清帝国。

  “战机稍纵即逝,征朝大军已无力赶回。

  除赫图阿拉等旧堡之外,辽东、辽北所有屯堡尽数舍弃,十二岁以上旗丁编入战兵。所有妇孺带上武器粮草前往草原!

  焚烧盛京周边所有屯堡向北移动,务必使敌军以为我大清不敢再战,仓皇北逃。

  此战我兵只求神速奔袭,不要火炮只要鸟铳,所有人打起十二分精神,朕要你们踏出最远的脚程赶往辽西!

  当年老汗区区数万兵丁就敢迎战南朝十余万大军围攻,终是狭路相逢勇者胜,打败了南朝大军。

  此战我大清倾尽所有可战兵,与南朝皇帝决一死战。若我兵大胜,则大清兴亡,以报盛京之仇!若我兵战败,朕与诸位一战同死!”

  “决一死战!”

  “南下擒龙!”

  “杀光汉狗!”

  贵族们振臂高呼,仿佛要将家眷横死的屈辱仇恨全部化作复仇的动力。

  只可惜,黄台吉咳嗽几声,在心底追加一句,他已经没几个月活头看到入中原了,只能寄希望于子孙完成他入关的愿望。

  ……

首节上一节213/30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