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父亲没有这个机会了。”
“之前父亲让你做典农校尉之时,我就和他说过,孔明之才,天下罕有,可媲美管仲、乐毅。既然要征召,怎么也得一个襄阳令的职位。”
“可惜,父亲不听我的。”
“他说孔明你太年轻,而且寸功未立,又是诸葛老先生的侄子。”
“若是让你做襄阳令,其他人必定不服气。”
“这几年,父亲招募了很多青年才俊,比如那霍笃的弟弟霍峻。”
“比如那校尉魏延魏文长。”
“他们都和孔明你差不多年纪。”
“父亲很看好他们,都没有给他们太高官职。”
“父亲不想因为孔明你而遭受他人指摘。”
刘琦摇了摇头,感慨道:“任我怎么解释你和他们不同,他们都不相信。”
“一个月前,我过生辰时,父亲送我这书,我再提到你有管仲、乐毅之才,还被其他人嘲讽了,说我任人唯亲。”
诸葛亮看着刘琦,欲言又止。
刘琦絮絮叨叨说了一会儿,见诸葛亮没有说一句话,只能讪讪笑了笑道:“我这个人就喜欢像妇人一般絮叨,让你见笑了。”
将手中的纸质书籍递给诸葛亮,刘琦道:“这个你拿着,我亲自誊写的。”
“你又要出远门了吧?”
“这次一走,你不会再回来了吧?”
“这次回来,你探望了很多人,像是在诀别。”
“可惜,我不是你亲朋至交。”
刘琦说到这里,一脸希冀地看着诸葛亮。
诸葛亮却没有反应。
刘琦心里有些失落。
不过,他还是立马打起精神,将纸质书籍塞到诸葛亮手中道:“这份心意,你拿着。”
“竹简太过繁重,带着不容易离开。”
诸葛亮低下头,神色黯然。
接过纸质书籍,诸葛亮快速翻了一遍。
刘琦看着诸葛亮翻看得认真,这才试探性地道:“孔明,我如今已经不是以前的长公子了。”
“父亲虽然待我依旧,但是,蔡瑁和蔡氏窜通我二弟。”
“我父亲私下里找到我,说是为了对付荆州五大豪族,他不得不委曲求全,让我以后自己注意些安全,他要做给其他人看,不可能处处维护我了。”
诸葛亮翻看书籍的动作瞬间停下来。
刘琦强笑一声,眼眶泛着泪花道:“虽然我理解父亲的做法,但是,大家见我父亲开始疏远我,蔡瑁和蔡氏又支持我二弟,都开始纷纷远离我。”
“前天,我还遭遇了刺杀。”
刘琦撸起左手的袖子,露出雪白而瘦削的胳膊。
胳膊上,绑着布条。
刘琦道:“死了三个护卫,正巧碰见主簿陈震路过,他才出手救了我一命。”
“我知道这些人必定是蔡瑁和我二弟的人。”
“他们要置我于死地,好彻底让我二弟坐正那位置。”
“孔明,我真的别无他法了。”
“我只能找你了。”
“你救救我。”
“要不然,我真会死在这里!”
说着,刘琦直挺挺地跪了下去。
诸葛亮俯瞰着泪如雨下的刘琦,心脏也极其难受。
然而,他还是将纸质书籍塞到刘琦手中,转身就走道:“抱歉,公子,我无能为力。”
因为,这一切,都是自己那远在河北的主公操控的。
如今荆州这局面,于刘琦而言是必死局面。
但是,于主公而言,却是大好局面。
主公愿意肝胆相照,甚至让扬州牧赵云待自己以兄弟之礼。
自己怎么可以背叛他?
刘琦忙跪着追上去道:“孔明,我求求你了,救救我!”
诸葛亮咬着牙,不敢吭声,将书籍放回案几上,这才快步走向楼梯口。
还差几步,诸葛亮脸色骤变。
只见楼梯口的梯子,竟然没了!
诸葛亮愤怒回头,怒道:“公子,何须如此?各人有各人的难处!”
第619章 刘琦的决定
刘琦见诸葛亮动怒,仰天长啸,声泪俱下道:“我刘琦一辈子善良对人。”
“如今,我做错了甚?”
“为甚都要置我于死地?”
“苍天!”
说着,他一把握住腰间的佩剑剑柄,哐当一声拔出来,就要架向脖子。
诸葛亮见状,这才喟叹了一声,沙哑着声音道:“我只说一次。”
刘琦这才扔掉佩剑,喜极而泣道:“我就知道,只有孔明你愿意救我。”
跪着到诸葛亮身前,刘琦仰头道:“孔明,你说怎么做,我就怎么做。”
“你和我不同。”
“我庸庸碌碌,鼠目寸光。”
“你是世间大才。”
“你说的,哪怕是错的,也绝对比我能想到的要好。”
“就算结局注定是死亡,在我看来,那也好过于等死。”
诸葛亮俯瞰着刘琦,这才低沉着声音道:“公子难道忘了公子重耳之事?”
刘琦苦笑道:“我想过。”
“但是,我效仿重耳又能去哪儿东山再起?”
诸葛亮眉头蹙紧道:“公子,孟子有云,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公子,你扪心自问,自小锦衣玉食的你,做到了其中哪一点?”
“这些都没有,又谈何东山再起?”
“是选择委身于权贵之间,成为跳梁小丑,最终命丧他人刀下。”
“还是选择自由之身,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学到老,活到老。”
“最终选择权,都在公子自己。”
诸葛亮说完,远远地看了一眼案几上的纸质书籍,犹豫了片刻,还是走过去,拿起,回到刘琦身前道:“再说一句,公子。”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德不配位,是自古以来绝大数权贵陨落的通病。”
“举头三尺有神明。”
“任何事物,都是阴阳相生相克,盈满成一体。”
“得到了不该属于自己的权力和财富,那必定会以另一种方式失去。”
诸葛亮说完,这才再次走向楼梯口,朝着下面喊道:“梯子!”
刘琦呆呆地回味着诸葛亮的话。
好一会儿,他突然爬起来,抱住诸葛亮的大腿,满是泪痕的脸上挤出一抹苍白的笑容道:“孔明,你缺书童吧?我能力虽然平庸,但是,写写字,给你整理一些东西还是可以的。”
诸葛亮俯瞰着刘琦:“.”
刘琦又道:“孔明你之前不肯开口,我想,是不是你效忠的明主也参与了进来,所以你为难,不愿做那背信弃义之事。”
“你带我走,你今天说出去的话,就没有第三个人知道了。”
“我一直在你眼皮子底下,你也能时时刻刻注意到。”
诸葛亮有些无言以对道:“你是荆州的长公子,跟我走算怎么回事”
刘琦打断诸葛亮的话,道:“孔明,你曾经四处宣传过的,只要帮你找到《鲁班书》全书,你可以帮这个人做任何一件不违背道义之事。”
“你带我走,让我待在你身边做一个书童,不违背道义吧?”
“还是说,你孔明也只是一个说话不算话的小人?”
诸葛亮耷拉着脑袋。
好一会儿,迎着刘琦希冀的目光,诸葛亮才低声道:“我马上要走。”
“我最多只能带一个书童。”
刘琦右手抹了一把鼻涕眼泪,快速站起身,忙招呼外面的人送进来梯子,飞奔下去。
诸葛亮看着刘琦消失在外面,有些无奈地摇了摇头。
这件事,只能求赵云了。
如果主公不同意,自己只能想办法送刘琦去其他安全地方。
看了一眼手中的纸质书籍,诸葛亮紧蹙的眉头舒展开来。
既然是曾经答应的事情,就算是再艰难,也得做下去。
诸葛亮顺着梯子来到外面。
在外面跟着亲兵等了不到半个时辰,就看到刘琦穿着一身粗布麻衣,挽着一个包裹小跑着过来。
诸葛亮看着停在身前的刘琦,神色缓和许多道:“有些事情一旦做了,就不能回头了。”
刘琦重重点了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