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夫人,我乃正经人家 第445节

  刘备回头看了一眼死士,对袁绍道:“他是公孙兄派来见我的一个死士。”

  “我和公孙兄是同窗。”

  “早些年,我多得他的帮助,他算是我恩人。”

  “如今我们即将攻城,公孙兄找我,必然是为了攻城事宜而来。”

  “公孙兄是我同窗,是我恩人。”

  “但是,将军你是我主公。”

  “我不能做白眼狼,却不能做背主之事,所以将死士带过来。”

  袁绍听刘备这么说,点了点头,笑道:“玄德公果然是忠厚君子。”

  “此事我知道了。”

  “这死士,你自己处置。”

  刘备却没有走,而是道:“将军,我想辞去前军主将这一职位。”

  “我如果还占着这位置,我指挥前军攻城,那我就是背叛公孙兄。”

  “可如果我不攻城,那我于将军而言,不忠。”

  “请将军准许!”

  袁绍俯瞰着刘备,心里隐隐有些不悦。

  公私不分,这是!

  你和公孙瓒的情谊,难道比得过国家大事?

  不过,袁绍却没有发作。

  之前荀谌就说过,要拿下公孙瓒,刘备是最好的人选。

  因为刘备和公孙瓒感情深切,而且在公孙瓒麾下待了很久,对公孙瓒的情况了解得比其他人都深。

  如今让刘备辞前军主将一职,一时半会儿上哪儿去找代替的人去?

  想到这,袁绍挤出笑容道:“诶,玄德公~”

  “我一直相信你的人品。”

  “此次公孙瓒派死士联系你,你能立马带他来见我,足够证明你的忠诚。”

  “我不怀疑你的忠诚。”

  “至于公孙瓒一事,我相信,你能分得清个人和国家大事。”

  “不要再说甚辞去前军主将的话。”

  “换了一个人,你难道以为,公孙瓒就能逃出劫难?”

  “回去,好好休息,不要胡思乱想。”

  刘备听袁绍这么说,有些为难。

  不过,他还是点了点头,没有坚持下去。

  寄人篱下,就是这样。

  太过蛮横,也容易引起别人的反感和猜忌。

  而且,袁绍的话也没有错。

  即使自己不做前军主将,袁绍大军也不可能就此放过公孙瓒的。

  朝袁绍行了一礼,刘备招呼老兵押着死士出去,道:“将军,那你早些歇息。”

  刘备等人出了袁绍营帐。

  刘备亲自给死士解开绳索。

  给死士拍了拍身上的灰尘,刘备沙哑着声音道:“我一直记得公孙兄的恩情。”

  “然而,今日之事,不在我。”

  “你回去告诉公孙兄,这次易京之战,我不会为袁公出谋划策进攻易京。”

  “但是,作为如今袁公的将领,驰骋沙场,是我的宿命。”

  “希望公孙兄能够明白我的难处。”

  死士听刘备这么说,叹了口气,转身离开。

  袁绍还坐在床榻上,被褥里。

  刘备在外面的话,他也听到了。

  袁绍的脸上很难看。

  一直到刘备的脚步声消失在外面,他才让人去将军师荀谌和辛毗叫了过来,告知刘备刚才的话。

  荀谌和辛毗互相对视了一眼。

  辛毗赞道:“刘玄德果然是君子。”

  “虽然我觉得很遗憾,但是,他的做法并没有太大的问题。”

  “驰骋沙场,那是他对主公的效忠。”

  “不出谋划策进攻易京,是对公孙瓒的恩情回报。”

  “如此美德,我们成全他一次,将来说不定也是一场佳话。”

  荀谌也点了点头。

  袁绍蹙起眉头,看向荀谌和辛毗道:“没有刘玄德提供的公孙瓒详细情报,我们如何能够顺利拿下易京?”

  荀谌接话道:“如今公孙瓒已经是强弩之末,有刘玄德提供情报,那自然是极好的。”

  “没有,也不是拿不下。”

  “我今天结合二公子的话,仔细想了下。”

  “这两年,公孙瓒一直固守易京,没有丝毫进攻之意。”

  “再加上我们之前一直在对付徐州和淮南,兵力也集中在这两处。”

  “公孙瓒在已经附近的防守,不会过于紧密。”

  “而如今天气也渐寒。”

  “由此,我们可以兵分两路。”

  “一路主力大军,强行攻城为佯攻,吸引易京公孙瓒的主力。”

  “另一路,我们派遣一千死士,趁主力大军佯攻易京城墙时,从章武入海,从海阳港登陆。”

  “我们以狼烟为信号。”

  “一千死士登陆海阳港之后,在易京后面烧杀抢掠,点燃房屋,让公孙瓒以为后方被攻入。”

  “届时,公孙瓒必定分散注意力,将很大一部分兵力抽调到扫除后方进入的敌军。”

  “我们再攻城,势必事半功倍。”

  “只是,从章武入海,有可能遭遇埋伏。”

  “因此,这一千死士,只能趁着夜色前行,而且只能乘坐小船。”

  “如今天色寒冷,风大,容易翻船。”

  “一旦掉入海里,又是这种境况,必死无疑。”

  “兴许,这一千死士,一个也过不去。”

  辛毗附和地点了点头。

  袁绍听荀谌这么说,很是为难。

  好一会儿,他还是定了主意,对荀谌道:“明天一大早,你抽调一千人组成死士,按照计划行动。”

  “告诉那些死士,此次拿下易京,他们活着的人,每人晋升一级;死去的,每人五十匹绸缎发放给其家眷。”

第469章 公孙瓒长史关靖

  荀谌得到袁绍的命令,退出了营帐。

  一大早,他就带人去挑选了一千死士。

  早会的时候,袁绍让荀谌讲解了此次攻城策略。

  当天黄昏,袁绍大军便展开了对易京的第一次攻城佯攻。

  近六万大军,浩浩荡荡,声势浩大地发动了袭击。

  趁主力大军进攻易京时,一千死士映着昏暗的星光乘着小船,从章武下海。

  主力大军佯攻了近半个时辰,丢下数百具尸体,匆匆撤离。

  城墙上,公孙瓒带着守军将士检查着防御工事。

  看着城下遍布的死士,公孙瓒眉头紧蹙,一脸忧愁道:“此次袁绍来攻,气势汹汹,我们怕是很难度过了。”

  他的身后,众将士都沉默不敢说话。

  一个中年文士眺望着城外的袁军营地,又低头看着城下的尸体,对公孙瓒道:“主公,兴许,还有转机。”

  公孙瓒和众将士齐齐看向中年文士。

  中年文士叫做关靖,是幽州长史。

  公孙瓒狐疑地看向关靖道:“怎么说?”

  关靖指着城下的尸体道:“主公和诸位将军估摸下,这城下死了多少人?”

  公孙瓒道:“几百具。”

  关靖道:“刚才袁绍大军攻城,漫山遍野,我粗磨算了下,绝对不少于五万之数。”

  “攻城声势浩大。”

  “近半个时辰的攻城,攻城的意愿却不强。”

  “死了几百个士兵,他们就撤退。”

  “这说明甚?”

  众人互相对视着,都摇了摇头。

  公孙瓒没有耐心,催促道:“你赶紧说。”

  关靖捏着颌下胡须道:“说明,今次的攻城,很可能只是佯攻。”

  “有佯攻,必定要有所遮掩。”

  “遮掩甚?”

  “易京城高防厚,瓮城还有大量的铁板,之前袁绍别驾田丰带军攻城,吃过我们的教训。”

首节上一节445/61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