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汤泉中享受折腾一番后,因张虞有事要料理,便提前离开汤泉池。在侍女的服侍下,已是换上干净的衣袍。
“君侯!”
“无需多礼,不知汤泉泡得如何?”
偏屋,张虞遇见刚在外围汤池里泡完澡的张辽、赵云、贾诩三人,示意三人不用拘束,不用从榻上起身。
此次至骊山度假,张虞可不敢忘记大事,而是叫上文武随行。而随行至骊山的文武,张虞可没亏待,虽说不能享受美人陪浴,但能到外围的露天汤池里泡澡,算是额外的福报。
“公达呢?”张虞问道。
“公达性情内敛些,不喜与众人共浴,稍微泡了下澡,便至周围闲逛。”
盖是君臣一齐出游,张虞私下更和善,故让贾诩没有那么拘束,直言说道。
张虞笑了笑,说道:“公达外愚内智,外柔内刚。今后一同多来骊山游玩,便能习惯了。”
“骊山汤泉享誉古今,诩居关中时便有所耳闻。今幸得君侯恩遇,诩方能至此汤浴!”贾诩感激说道。
古代冬天洗澡可没那么容易,中下层的士民冬天偶尔才能洗澡,毕竟柴火获得可不容易。故冬天能经常性洗澡,至少家庭地位优渥。而汤浴的话,不是有钱便能享受,不仅要有周围存在的天然温泉,更是要有超越众人的权利。
张虞邀文武至骊山汤浴,其之待遇已远超众人,贾诩懂得资源的珍贵,故表以感激。
“拜谢君侯!”
“哈哈!”
张虞坐在软榻上,笑道:“二位不必谢我,今可谢文远。”
“为何谢辽?”张辽疑惑问道。
张虞笑道:“我将远征幽州,而关中军事将交于文远,故特邀文远至骊山汤浴。我恐文远不敢独自享用,便让诸君至此陪浴!”
“辽惶恐!”张辽说道。
张虞回归正题,问道:“我今欲让文远坐镇关中,不知文远欲以何为重?”
因晓得张虞在考验自己,张辽沉吟少许,说道:“关中明暗之敌各自有一,另有小患于关中,故欲坐镇关中,当剪除明敌,预备暗中之敌,清平关中小患。”
闻言,张虞兴趣大涨,问道:“不知文远能否细言!”
“诺!”
张辽整理思绪,说道:“我军破李而入关中,今李逃亡安定,其兵马虽少,但却颇有名望,辽需依照君侯先前之言,出兵征讨李,故李为关中明面之敌。”
“马腾、韩遂、宋建盘踞陇上,今虽无犯境之意,但却不可不防,故陇上诸贼为关中暗中之敌;而一小患非在凉陇,而是在关北胡苑之地,其中缘山河谷中多有山贼、羌胡,故需小心羌胡劫掠渭北乡邑。”
东汉末年时期,朝廷虽说控制河西,但因羌胡与陇上叛军之故,西面的边防实际在陈仓,北部边防则收缩至关中三辅。因此关中虽无大敌,但敌人却是数多且杂,故张辽坐镇关中的注意力要更多放在西部。
张虞沉吟片刻,忽然问道:“文远知关中户籍数目否?”
“略有所闻!”
张辽点头说道:“自陇羌叛起,关中多遭兵戈,故今数目不及前朝。永和年间,依户籍核验,三辅人口应在四、五十万人之间。而之后董卓西迁河南百万士民入关中,关中人口就此激增,至少能有百万之数。”
自赤眉破关中起,关中人口便急剧减少,直到东汉时期才有所恢复。而恢复没有多久,陇羌的叛乱波及关中,关中受兵戈影响,人口上升的趋势被打断,不算大族的隐户,关中仅有四、五十万的在籍人口。
故董卓西迁之前,朝廷便有人以关中凋敝为由,劝阻董卓迁都入关中。董卓自是不听,而是强迁河南尹数十万,乃至上百万的人口入关中。
因此在董卓主政期间,关中人口出现了一大波上扬。历史上因郭、李之乱,及曹操夺关中两次大规模战争才导致关中人口从上扬到急剧下降。
而今张虞击败李,其兵事虽引起不少骚乱,但很快便安定下来,故张虞目前所治关中,虽暂时没有户籍数目反馈,但能够确认的是,今之关中三辅人口超东汉时期,算是隐匿人口,至少有上百万。
“三辅户籍殷实,劝农耕作之下,将能恢复富饶。拣选精壮,可得数万兵马。加之有四塞之险,关中可为王霸之基!”
张虞直言不讳,说道:“故我下关中之后,朝廷夺我司隶校尉之官,便是无欲让我插手关中。而我逼朝廷析司隶而设雍州,朝廷上下心存不满,无奈因形势受限而允诺。故若非无人征讨幽州,朝廷安会求我出兵?”
“我离开关中之后,除李、马腾、韩遂等敌之外,文远需留心京畿兵马。潼关需遣忠心之人屯守,武都需遣人询问情况。”
张辽点了点头,正色说道:“君侯叮嘱之语,辽不敢忘记。辽如镇关中,当东防朝廷,南观武都,西讨李,北御羌胡。”
“善!”
张虞深感欣慰,拍张辽肩膀,说道:“我用文远留守关中,非因君与我关系深厚之故,而是因君之兵略。京兆尹董昭有谋略,我已拜他兼任车骑府参军,故文远如有疑惑,不妨向他咨询。”
“遵命!”
张辽的问答让张虞颇是满意,虽说遗落了朝廷这一潜在威胁,但至少能认识到大部分的危害,并有相应的解决方案。
关中地区,张虞统治仅有半年多,尚有许多潜力值得挖掘。而欲更深入的挖掘,恐需等张虞从幽州回师了。
为了天下大业,故张虞仅在骊山待了几天,便带着邹绮、尹汶回到长安。而回长安之后,张虞便与董昭、孙资、王宏三人见面商讨关中情况。
当了解三辅的治理情况后,因钟繇已将府治安置于安邑,故张虞留吕范与诸将率兵东行,而他则是先走一步至安邑,与钟繇、刘和二人相会!
第263章 二府人事,晋盐济楚
张虞从长安至安邑,不单单是他一人前往,而是连同带着雍州牧府的官吏一同前往安邑。
而到了安邑之后,张虞先着手改组了霸府职能,有意将车骑将军与雍州牧两府的人事统一。
为何要将二府人事统一,则是因二府产生法理不同,所带来的权利范围不同。
州牧、郡府因治理地方之故,天然拥有开府征辟幕僚之权,故州府幕僚以治理本地区事务为先。而除州、郡之外,朝廷中唯三公、大将军四人具有开府之权。然东汉朝廷为了限制三公的权利,将事务移到尚书台。
随着三公开府权利的减弱,渐渐成为大族子弟入仕的渠道之一,如王允被征召为并州别驾后,因名声显赫之故,三公并举征召,成为司徒府的幕僚。而后王允因政绩出众,从司徒府幕僚迁为侍御史。
三公幕僚地位比州、郡府吏员身份更高,在出仕途径上,不亚于举孝廉出身的大族士人。
而车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则是准许车骑将军如三公开府,所征辟的幕僚待遇与三公幕僚相同。如邓骘便是以车骑将军之职而仪同三司。
故以上而观之,雍州牧府,因张虞出任雍州牧之故,负责雍州地区的治理;车骑将军府,具有中央属性,略高于雍州牧府,然因州牧独立性强,车骑府幕僚无权干涉雍州治理,最多具有指导的权利。
历史中,刘备控制益、荆二州时,为了便于协调二州管理,将左将军府置于益州牧、荆州牧之上,由诸葛亮署左将军府事,而非让诸葛亮出任单一府内官职。
张虞今将出征幽州时,自然不可能让二府独立,而是通过人事任命,机构改组,将二府职能打通。
如钟繇则是被拜为军师中郎将,署车骑将军府事,督理并、雍二州,及调度两河赋税。
杜畿以河东太守之职,兼领车骑府长史,为钟繇督理二州二河副手。
杨俊出任车骑府主簿,考课治下官吏政绩。
吕范出任车骑府司马,为张虞军事上的副手。
郭图为车骑府军师参军,负责参议将军府军事,督理军务。
贾诩、董昭、荀攸分别以侍中或郡守之职,兼领车骑府参军。三人中唯董昭实领官职,治理京兆尹。
张辽以荡寇将军之职,兼领车骑府都护。
庾嶷以司金校尉之职,兼领车骑府盐铁功曹,负责雍、并二州的盐铁官营。
除以上属吏外,张虞还委任崔琰、申屠备、李、令狐邵等车骑府从吏。
为了尊崇车骑府,以抑州牧府职权,张虞征辟少量关中士人出任州府属吏,如扶风苏则、冯翊吉茂、北地傅干、张奂之子张猛、河东张时、扶风耿纪等十余名关中名士。
而雍州府属吏职责,为张虞监督关中三辅郡县,以及向下颁布政令。张虞在安邑时,他们向张虞汇报。若张虞出征幽州,则受治中张时管理,钟繇、杜畿的工作指导。
经张虞的一系列人事调整,终于将并、雍二州之权归统于车骑将军府,并搭建起五大部门的组织架构。杜畿为长史,负责将军府政务;吕范为司马,负责将军府军事;郭图为军师参军,负责将军府的军务;杨俊为主簿,考课州府官吏政绩;庾嶷为盐铁功曹,负责治下盐铁官营。
而五大部门之上,便是钟繇署车骑府事,在张虞出征时,负责代理张虞工作;张虞在任时,辅佐张虞治理军政。
忙完人事调整,时间已到了十一月,天已飘起了雪花,安邑内外被白雪所覆盖
窗台外,雪花纷飞而落。屋内,火盆所燃烧出的暖气,驱散了屋内的冷气。
“君侯留高平、凤翔、西安三军于关中,并有关中三辅郡兵补用,足以让张将军都护关西军事!”钟繇问道:“然不知君侯欲调集哪几部兵马远征幽州?”
张虞坐于主榻上,说道:“我欲出两万兵马,即除护国军外,抽调云中、河中二军。留咸阳、西河、河阳三军坐镇并州,防备袁绍出兵。”
张辽以车骑将军都护属官,都督张济、程普、满宠三将,坐镇于关中,兵马约一万五千人。而张虞率徐晃、郦嵩二将出征,留郝昭、张杨、什翼三将分别守晋阳、河内、河东三地。
经关中一波扩军,张虞麾下已有九军之众,多达五万战兵。放眼天下诸侯,兵马能超张虞者,除了袁绍、袁术外,已是无人可以与张虞相比。而二袁兵马虽众,但质量上怕会不如张虞。
毕竟张虞兵入关中,虽说收编了大量兵马,但那些降卒却是身经百战的边军或禁军,在质量上比内郡兵马强多了。
“君侯留兵于并州,不知是否依照旧策,继续劫掠羌胡?”钟繇问道。
“可!”
张虞沉吟片刻,笑道:“之前由云中军前往征讨,此番便由郝昭率西河军入掠羌胡!”
之前张虞想一次性解决羌胡,但因形势变化之故,张虞放弃了大军征讨羌胡的计划,采取疲敌之策,不断派兵入掠羌胡。而今兵马扩张太快,战斗力与组织度存疑,不如利用羌胡充当磨刀石,让各部兵马轮番劫掠羌胡。
羌胡遇见张虞算是倒霉,黄土高原被朝廷舍弃,故不管张虞怎么劫掠,羌胡只能自认倒霉。且张虞兵马出入黄土高原,几乎无人阻挡。而羌胡反过来劫掠并州,因西面有黄河与吕梁山为阻挡,羌胡受挫于山、水防线,仅会空耗兵马性命。
“对了!”
张虞想起什么事,看向庾嶷问道:“今河东盐池如何?”
庾嶷当即回答:“禀君侯,得杜河东相助,今已将盐池官营。因入冬不便晒盐,故欲让河东盐池产盐,需至明岁开春之后。”
“可有验算能产盐多少,一岁能收多少钱财?”张虞问道。
庾嶷已有准备,估算说道:“河东一岁能产盐四十六万石,盐价以每石九百钱计算,终岁能得四亿一千四百余万钱,除去购入成本,至少能得三亿之众,非太原、雁门二地小盐池所能比!”
张虞啧啧了下,他之前在雁门,运营参合盐池时,一年下来能盈利几十万便不得了。彼时河东盐池对于他而言,属于日夜所思之物,今河东盐池终归他所有。而今他有河东盐池为利,无疑有更稳定的经济来源养兵。
张虞看向钟繇,笑道:“元常,比赋税而言,盐利如何?”
钟繇捋须而笑,说道:“今岁赋税得粮六十余万石及麻、绢、绵等数万匹。明岁加统关中所出赋税,河东盐利约能占明年岁收之近半。君侯征讨幽州之后,回师修养一年,将能耀武于河北,与袁绍决分胜负。”
张虞感慨说道:“孤终知元常劝我迁治安邑之本意!”
河东郡户籍虽多,但因经历了白波军之乱,人口减少不少。然河东之根本不在户籍上,而是在河东盐池上。正是因河东有盐池之利,历代以关中、雒阳为核心的政权,无不是将河东纳入司隶直辖。
钟繇劝张虞迁府治于安邑无疑是点睛之笔,不仅让张虞更好治理并州与关中,而且还帮张虞控制了治下最关键的税源。
庾嶷沉吟片刻,说道:“君侯,明岁欲得盐利三亿多钱,仅凭并州、关中、京畿百姓购买尚有不足,还需与荆州通商,将盐售卖于荆楚。”
“荆州不产盐?”张虞疑惑问道。
“荆楚不产盐!”
见张虞不了解情况,庾嶷说道:“天下能产盐之地少,西北凉州产池盐,西南益州产井盐,缘海诸州产海盐。凉州、益州自产自销,缘海诸州多是供给本州及临近内郡。”
“而荆楚无盐,故自先秦以来,多由扬、蜀、河东三地之盐供给。如云台之将贾复为南阳郡县吏时,便受命前往河东购盐,路遇贼寇劫掠,独自运盐而归!”
荆楚境内河流虽多,但在农业时代不产盐。春秋时楚国向西扩张,很大一部分原因,贪图巴蜀的井盐。之后巴蜀被秦所有,楚国便向东扩张,吞并江东,得到海盐的生产地。
清朝时期,统治者利用两湖不产盐的特点,施行淮盐济楚之策,向两湖地区征收高额盐税。太平天国时期,淮盐难以济楚,于是便有川盐济楚,曾国藩从中征收大量盐税,才能编练出新军,并击败太平军。
今东汉时期,井盐、淮盐尚未迎来产量大爆发,荆北如南阳地区之盐,需要河东所供。
张虞思虑片刻,说道:“今袁术虽据豫、荆,但食盐恐多依仗于益、扬。今孤与袁术互盟,可去信一封,行晋盐济楚之策,以求双方互利。”
说着,张虞便看向钟繇,说道:“我去信之后,劳元常遣人与袁术交涉。如有利可图,袁术岂会不答应?”
“遵命!”
考虑到钱包渐鼓,张虞笑道:“昔统并州时,州府无钱,拮据不已。今州府渐丰,不宜苛刻。故元常看能否筹备些物品,于新春赏赐资历深厚之兵吏。”
“君侯仁义!”钟繇称赞道。
第264章 控燕山,图远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