郦嵩沉吟少许,说道:“我之所以忧寡众悬殊,非因畏死,而是忧兵败之事。君侯立业艰难,并州户籍凋敝,今若兵败于关中,君侯欲再练强兵,恐是艰难啊!”
张虞神情淡然,说道:“事已至此,诸君忧虑兵败无用,不如多思破敌之策。常思兵败之事,仅是自寻烦恼,何不如放手一搏,求立不世之业。”
“谨记君侯叮嘱!”郦嵩说道。
“君侯有远望,仆不如也!”
郭图顺势称赞,说道:“君侯如破贼军,不仅能得关中之土,更能令天子降阶以迎君侯。”
张虞远眺山水,笑道:“天子降阶相迎,非孤之所求。孤仅唯求击破敌军,能与诸君大宴于长安!”
谈笑间,张虞望着河畔的竹筏、舟舸被兵卒拖到岸上,似乎欲留作回程之用,神色不由凝重起来。
将校尚因寡众悬殊而忧,军中兵吏岂会不为之恐慌?
他能说服郦嵩大胆远征,但不能说服所有人舍生忘死。况众人因先入为主的观念,皆认为双方实力悬殊。今收藏舟舸、竹筏,怕不是因担心兵败之故。
张虞心中了然,吩咐说道:“传令于诸将,让众人至此议事。”
“诺!”
少顷,诸将放下手中的事物,匆匆忙忙而至丘上。
“君侯!”
见众人如数到齐,张虞指着竹筏、舟舸,说道:“诸将回营之后,焚烧舟舸。饱餐一顿,仅留半月之粮。”
本以为张虞有军务布置,而今没料到竟是下达焚烧舟舸的军令,左右众人无不愕然,若是兵败了,没有船该怎么撤退!
“怎么,不愿?”张虞问道。
郭图神情微变,劝说道:“君侯,若贼军于险峻阻击,我军率兵撤退,恐无舟舸可用。”
闻言,张虞神情严肃,目光凛冽,说道:“诸位家人尽在并州,今不烧船以绝归路,试问诸位敢死战否?”
张虞厉声说道:“大丈夫横槊西征,安能思求生之计,当破敌建功!”
说着,张虞环顾众人,问道:“诸君若是贪生怕死,今可率部折返而归,孤绝不阻拦!”
众人依旧是沉默,他们想留条生路,但又不想当逃兵,故显得颇是矛盾。
见众人不语,张虞沉声说道:“昔项羽破釜沉舟,巨鹿之役大破秦军,终一朝灭秦;韩信背水一战,井陉之捷大胜赵军,成一世英名。”
“诸君既不畏死,那便随孤烧船弃粮,以示无还心,立不世之功。不然,孤愿与诸位葬身于此。”
张辽热血沸腾,激扬说道:“置之死地而后生,盖兵法之要。辽远追随君侯,舍生忘死一战。”
“今既奉天子诏讨贼,安能畏缩求生!”刘备高声说道:“备虽不才,愿随君侯破贼!”
“俺也一样!”张飞快声而应。
一时间,众将血气上涌,皆表示愿断绝归路,以示无贪生之念。
“愿随君侯破贼!”
吕布心情复杂,他打仗从来不怕死,但不代表他能放弃生存的希望。今烧毁船只,他除了往死里打外,怕是别无出路。而当下吕布虽说迟疑,但见众人纷纷应和,今为了他的形象,亦是表态愿意断绝归路。
见众人士气可用,张虞满意颔首,吩咐说道:“待饱食一餐之后,各部烧船弃粮,依序向关中出发。”
“诺!”
很快,各将校回营,传达张虞的军令。而兵吏虽说不愿,但见诸将不似作假,纷纷毁船沉舟。
盖因烧毁舟舸,自断归路之故,张虞顿时发现自己麾下兵吏士气大涨,深感军心可用。是役不管能否胜利,自己或许会因奇出采桑而留名于世。
至于蠢名,还是美名,便是要看战役的结果了!
见兵马士气可用,张虞再次率兵踏上征途,继续以徐晃所部为先锋,大军向衙县开拔。
采桑津至衙县之间,中间山路约有六百多里,张虞率兵昼夜兼程,日行百余里,花了五、六日便赶至衙县。而因张虞大迂回之故,关西兵马根本没料到,故沿途行军迅速。
三月十八日,张虞从蒲坂出发,辗转历经上千余里,终于绕行至关中。
第241章 穷困张虞,胆大如虎
临晋关,关西军营寨。
“关中急报!”
“闲人避让!”
候骑神情焦急,策马疾驰,冲着途中兵卒呼喊。而营中兵卒见是加急候骑,急忙避让出一条道路。
“吁!”
行至大帐,候骑拽住缰绳,拉停坐骑,飞快翻身下马,行色匆匆,直闯入大帐内。
“何事如此匆忙?”
李依靠在软榻上,享受侍女为他洗脚。见有人打扰他的惬意,便瞟了眼候骑,懒洋洋问道。
“将军,大事不好了!”
候骑慌张说道:“张虞率兵出现于衙县,今顺洛水而南下。”
“什么?”
李一脚将洗脚盆踢飞,将侍女吓得花颜失色,不由尖叫了一声。然李可顾不上怜香惜玉,瞪大眼睛,质问道:“你说张虞出现在衙县?”
“不敢欺骗将军!”
候骑低头脑袋,紧张说道:“据衙县吏卒上报,张虞所部数万人,于前日出现于衙县。在衙县休整一日,张虞便继续率兵南下。”
“张虞不是在蒲坂吗?”
李面露难以置信之色,喃喃说道:“今怎会率兵出现于衙县?”
斥候低头不语,显然李这问题不是他所能回答。
“快,召集诸将商议军机大事!”
说着,李顾不上擦脚,随意穿上木屐,之后走至帐口,望着帐外穿梭的甲士,大声说道:“通知各部集结!”
“诺!”
随着李兵马的调动,诸将先后赶到大帐,很快便将营帐坐满。
“怎么回事?”张济问道。
李脸色沉重,说道:“张虞不在蒲坂,他已率兵绕道至衙县,从洛水上游而下,出现在冯翊境内。”
“这~”
此言一出,引起帐中诸将哗然,他们可是与并州兵马对峙了半个月,本以为将张虞阻击于河东,今竟忽然飞到他们的身后,不得不让众人震惊。
“张虞兵马多少?”
“张虞现在何处?”
帐中顿时乱作一团,争相询问张虞所部情报。
“肃静!”
堂弟李应从椅上起身,大声说道:“骠骑将军在此,不得擅自喧哗!”
有了李应的呵斥,帐中诸将安静了下来,听候李的吩咐。
李满意点头,说道:“据候骑上报,张虞兵马约有数万人。其于十八日至衙县,而今从洛水南下,恐是有意占据险要,以便与我军交手。”
顿了顿,李看向众人,问道:“今张虞绕行关中,不知诸位有何高见?”
“将军,我军据守龙门、蒲坂,令张虞不得西入。今张虞为求入关中,不惜奔袭千里。兵法曰,十则围之,倍则战之。张虞绕行千里而击我,兵马疲惫,士气衰竭。”
胡轸临阵反水,导致徐荣兵败,今反抗意愿最强,遂率先开口,说道:“我军数倍于张虞,今当出击,重创张虞,以扬我军声威!”
“越也以为如此!”
董越斗志昂扬,说道:“张虞兵号五万,屯于河东。今深入冯翊,能用之卒恐仅半数。今若不击之,岂不让长安公卿耻笑!”
相比诸将请求出兵作战的态度,贾诩则是捋须不语,似乎持有反对态度。
见状,李心中不由生疑,问道:“文和智谋出众,今为何不作言语?”
“哦!”
贾诩仿佛如梦初醒,拱手说道:“将军,诩闻千里行军,士有饥色,樵苏后爨,师不宿饱。今张虞为求入关中,绕行采桑津,其兵粮必然紧缺。若将军如能分遣诸将驻守险要,坚营勿与战。”
“彼前而不得斗,退而不难归,使其野无所掠,不出一月,张虞必会因粮乏而兵败。而今张虞远道而来,势如困兽,而困兽之斗,不可不畏,望将军深思用兵利弊!”
张虞敢孤独一掷,从采桑津渡河,绕道突袭关中,贾诩心中由衷敬佩。然敬佩归敬佩,不代表贾诩不会为李献计。
在贾诩看来,张虞欲成就霸业,至少要占据关中,而今能否击败李为重中之重。若连李、郭汜、张济之流都不能解决,张虞若想一统天下怕不是痴人说梦,那么他也没必要归顺张虞。
李沉吟少许,说道:“文和之策虽好,然张虞若至渭北,长安士民将恐降服于张虞。今以我之见,当趁张虞新至关中,召集麾下诸军,以众兵而围破寡疲之师,以震慑朝廷公卿。”
见李否决自己的想法,贾诩忍不住想骂李狂妄、愚蠢。朝廷公卿几乎是无胆之辈,除了玩刺杀之外,成不了什么大事,遣数千人看护长安公卿,便能将之威慑。
当然了,贾诩虽暗骂李愚笨,然以他的性格却无意纠正错误。毕竟献计只是他的职责,至于听不听则非他所能决定。如果与李纠缠太深,日后怕不是会上清算名单!
且不言李得知张虞兵马动向,决意召集郭汜、樊稠、李蒙、董越、胡轸、张济等关中诸将,欲凭众兵而击溃张虞。
而今张虞从衙县离开之后,顺洛水南下,沿途收集粮草,并屯兵于洛水畔的粟邑,广遣斥候外出,探查李的用兵动向。
三月二十一日,并州军营寨。
“君侯!”
什翼快步入帐,说道:“李召集关中诸将,向我军开拔而来!”
“好啊!”
张虞欣喜挥舞拳头,笑道:“我军携半月之粮,今粮草过半,若李据守清野,则形势不在我军。今李召集大军,恃勇欲与我军交战,则大利我军尔!”
张虞焚舟弃粮,孤军深入关中,必然是将两种可能性都考虑到位。如果李采纳贾诩的计策,张虞则需改变应对方略,直取长安,逼李出战。而今李自恃兵众而击,则将大利张虞。
“君侯,今下当如何用兵?”刘备问道。
张虞沉吟少许,说道:“明日向南行军四十里至蒲陵,蒲陵为丘陵、芦苇之所,如若与李野战,需右背山陵,左对水泽,令贼人大军难以施展。”
说着,张虞看向什翼,说道:“君负责候骑之事,看能否潜行近营,为孤探明李所部兵马情况!”
“诺!”
两军交战挑选用兵地点格外重要,如果己方兵马众多,当尽量挑选能拉开队列长度的地点,利于包抄对方。如果自己兵少,需要选择狭窄的地段列阵,以维持相近的队列长度。
得知李无意坚壁清野之后,张虞率两万八千名士卒于二十二日抵达蒲陵周边下营。
李率大军至距离张虞所部六十里时,因各部兵马尚在赶来的路上,为了一举击溃张虞,李只得扎营等候。
黄昏时分,夜色渐暗。
因前日什翼率骑擒降关西候骑六人之故,今日什翼率两骑换上关西候骑的军服,前往关西大军营垒附近侦查。
见临近关西大营,甚至能看见营寨外围关西骑卒的身影,这让随什翼出行的候骑难免惶恐。
“都尉,今临近敌营百步,不如返回复命!”
什翼神情不变,说道:“诸部云集,兵吏混乱,而你我皆穿敌人衣服,难分敌我,今佯装为巡骑便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