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承明 第87节

  流贼也被迅速平定。

  但这对王阳明而言,还没算完。

  因为朱厚给他的任务是平贼之后还要整顿盐务,而且嘱咐王阳明矫枉当过正,不过正则不能矫枉。

  于是。

  王阳明以从通贼奸商家中抄出大量没有盐引凭证的私盐为由,悍然下令,缉拿了巡盐御史、都转运使等盐业官吏,同时向各灶户追缴欠交的正盐盐课与余盐盐课,且规定各灶户不如实缴足欠交正盐与余盐税,就会直接没收他们的盐和盐田,乃至他们的农田与粮食。

  所谓正盐就是灶户们应该缴给都转运使司的官盐。

  所谓余盐就是允许灶户们在缴足正盐后,直接卖给商人的余盐,这笔盐虽然不交给都转运使司,但是要缴纳一笔余盐税。

  另外,产盐灶户们很多已经转型为大地主,开始把盐场变成农场,许多已经开始以缴纳钱粮的方式折为需要缴纳的等价值正盐,也就被称作盐课。

  自然这些灶户很多已经有了自己的良田和大量粮食收入。

  现在王阳明这么做,自然伤害了灶户们的利益。

  灶户们自然不会乖乖就范。

  要知道。

  许多灶户如今已经变成了大地主大豪绅,家中不少有在朝为官的族人,还有做过尚书的。

  所以,让他们缴足欠盐与欠税,自然是很难的事。

  大灶户们不积极缴纳,中等灶户和小灶户们,自然也跟着不当回事。

  一些大灶户还直接煽动灶丁们闹事,包围了盐运衙门,要求王阳明释放了他们心目中的好官巡盐御史叶。

  因为叶不强追欠缴正盐与盐税,使得他们灶丁可以活下来。

  “放了叶御史!”

  “放了叶御史!”

  “放了叶御史!”

  ……

  王阳明听着外面一浪高过一浪的喊声,而不由得看着被看押着的叶:“叶风宪,你很得民心啊?”

  “为官难道不该爱民如子吗?”

  “当今陛下尚且以仁爱之心待民,何况我等天子门生。”

  “唯有公身为部堂,却一再行严酷之政,巨族被灭不知凡几,如今又要夺灶户之产,真是不逼得两淮之民皆反不罢休。”

  叶冷笑着说后就傲慢地仰起了头。

  “那他们怎么还不反?”

  王阳明问了一句。

  叶呼吸沉重起来。

  王阳明这里则突然问着周尚文:“本地大灶户请来了没有?”

  “已经都到了。”

  周尚文回道。

  王阳明点首:“让他们进来!”

  “是!”

  不一会儿。

  两淮大灶户的家主们就到了王阳明这里。

  因为这些不少都是当地士绅,甚至还有在朝廷做过大官的,所以对王阳明倒也不畏惧。

  其中。

  做过吏部左侍郎的白宏图就直接问着王阳明:“部堂让我等前来,不知是为何事。”

  “你们迟迟不缴所欠正盐与盐课,本官只能将你们视为目无朝廷,图谋不轨,故不得不全部缉拿正法,家产籍没。”

  王阳明这时说道。

  白宏图等听后大惊。

  白宏图忙先问道:“王阳明,你怎么这样,我们不是不缴,是没法缴。”

  “本官给了你们时间来说理由,但你们没来,现在你们来说理由,已经晚了!”

  王阳明说着就喝道:“全部押下去,等候一并处置!”

  “是!”

  白宏图则因此在被押下去大喊道:“部堂,有话好说!”

  “把朝廷盐政改革的告示贴出去!”

  “另外,把都转运使司的巡盐盐丁的饷银先用大户所抄之财发下去,且吩咐他们去替朝廷宣传最新盐政。”

  王阳明在控制了这些大灶户后,就正式按照朱厚的指示进行盐政改革。

  而他的盐政改革主要就五点。

  一是承诺给灶丁工钱,给盐丁加饷银,同时鼓励灶丁和盐丁告发灶户私卖余盐。

  二是对犯事灶户的盐场、农田全部没收,分给灶丁。

  三是朝廷不再以强征方式收盐,而是以统一价格收盐。

  四是给经营困难的小灶户提供低息贷款,由兴明银行分支机构直接贷。

  五是对盐引积年未得支取的盐商,只要同意以昔日所得盐引八成支盐的方式支取官盐,就能优先获取支盐。

  前二项改革措施,是联合盐业生产者灶丁和盐业秩序维护者和运输者盐丁整顿盐务,给他们利益。

  第三项和第四项则是帮助中下层灶户经营改善,让他们不反感朝廷盐政改革,乃至支持盐政改革。

  第五项则是为解决因为都转运司收到官盐越来越少,而造成的盐引壅积,许多盐商有合法支取盐引的凭证但支取不到盐的问题。

  这里面,盐商要承担一点损失,即支取的盐没有实际上的多,但有个好处就是不用再等。

  因为盐商已经花了钱,一直领不到盐,只会一直亏着,不少普通盐商甚至是贷款支盐。

  所以,这对盐商而言其实是个利好政策。

  这也就意味着,大部分盐商,至少普通盐商也会支持这项改革。

  而受损的只是大灶户们。

  他们将不但要把没交的正盐都交上去,还得坐视自己所有的盐都被抄走,乃至生产资料也被收走,乃至还被治罪。

  但他们的家主此时都被王阳明全部抓了起来,所以这些大灶户一时群龙无首,即便有反抗,也效果有限。

  而这些大灶户的户主和整个盐业上的贪官污吏包括河道、漕运上的贪官污吏,也就得以顺利的于十月二十日这一天,被押到了运河边,等候处置。

  总理侍郎李缵、漕运总督沈冬、总兵鲁纲也被朱厚下旨就地处置。

  “张孚敬!你欺骗百官,会不得好死的!”

  “王阳明!你屠戮缙绅,必得天谴!”

  李缵还在被斩首前,对着运河大骂起来,他是真觉得憋屈,因为如果不是张璁来这么一手,他不会落得这个下场。

  而沈冬只是哭泣。

  鲁纲倒是一言不发。

  随着大刀落下。

  他们的首级同大灶户们的家主以及其他贪官污吏尽数落入已结冰的运河上。

  发出咚咚声。

  而运河一似乎突然解冻,再次流动起来,只是流动着的是血水。

  “呜呼!”

  “尔本圣人子弟,亦我同僚!”

  “我岂忍心杀尔等。”

  “不过是为良知存,而光明在也!”

  “杀尔等非吾本意,实因尔等弃良知,不从本心,而去善从恶也!”

  王阳明一边举屠刀杀了这些人,又一边神色凝重地感慨起来,而对他跟来的弟子们大谈仁恕之道。

  他的弟子们纷纷也都因此很是理解。

  不少士子缙绅也都理解了,当然也不得不理解。

  且都一脸凝重。

  夕阳下。

  看着同晚霞一样红的河水,正在官设窝棚里喝着热粥的吕小丫这时候倒是看着这一幕笑了。

  而同她一样的许多饥民,也在这时都有力气地笑了。

第96章 训斥百官

  此时。

  夕阳晚照下的紫禁城。

  左顺门内。

  也正是金光一片。

  朱厚也正一脸凝重地像王阳明一样看了一眼跪在地上的户部尚书杨潭等人。

  且也流露出了怜悯之色。

  因为这次被抓捕的重臣着实太多。

  除了北京的几个尚书外。

  南京户部尚书陶琰。

  南京兵部尚书廖纪。

  南京户部右侍郎总督粮储李充嗣。

  这些从南京抓来的大员也被押到了京师,此时也同户部尚书杨潭、工部尚书李遂、大理寺卿俞琳等京师九卿重臣,一起跪在了御前。

  身着囚衣。

  发乱身抖。

  憔悴不堪。

  这可以说是一场官场大地震。

  在大明朝,能有此场景的,也就朱元璋时期和朱棣时期出现过。

首节上一节87/41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