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杨一清等天天在朱厚身边的执政大臣倒是清楚皇帝已经开始转变,所以,杨一清一开始还会求一下情,但现在,他直接称是,情都懒得再求了,怕的就是惹皇帝不快,而一怒之下把他也给咔嚓了,也让君臣对抗更加激烈。
因为他知道,重振军事后的皇帝陛下,只要愿意,就会有很多种办法弄死他,且天子独治,越来越权势滔天到压制官僚集团,已经不可避免。
所以,哪怕杨一清知道自己地位很高,军功卓著,也还被皇帝需要,他也没有打算自恃为几个大臣的死去触逆天子。
不过,朱厚越来越强势这个过程是一个渐变的过程。
在刚开始当皇帝的时候,他对杨廷和都还会虚以委蛇一番,后来大礼定后,他对蒋冕也还是容忍到对方到确实太过分后才出手,直到现在,他才真正的越发霸道专横起来,而不再先给警告,而是一怒就真的直接给雷霆之击!
如此一来,这个过程,就有种温水煮青蛙的效果。
反应迟钝的大臣,或者接触嘉靖不够多的大臣,也就很难很快感知到这种变化。
甚至,有大臣还会沉浸在三五年前的习惯中,认真自己挑衅一下也没什么大不了,而自己依旧可以借此坐享纷至沓来的不畏权贵、不媚皇权的美名。
所以,当赵大化因为反对科举扩招触怒天子而被判斩立决的消息传开后,许多官僚对此还是感到震惊的。
年轻的观政进士中,更是有本就不满科举扩招和相应新政的人,对此感到惊怒。
他们不明白,为何天子一边对自己这些人各种厚待,又一边表现的如此狠辣强势。
特别是,家中有人因被革职闲住而不能被宽恕起复的观政进士们。
他们与赵大化一样,对天子不惜用诛杀反对者也要用扩招科举的方式,解决官员不足问题,而感到非常愤怒。
“陛下只知滥用恩典,不知多行仁恕之道,而对已降罪者不肯宽恕,皆因奸臣作梗挑唆,才出现此等虽不寡恩却刻薄之现状!此非盛世应有的清和之政!”
“既然如此,我们应该发出倡议,这次顺天府乡试,凡意维护国家抡才大典,使其不至于滥用之忠直君子,皆当罢考,以明不为功名利禄而忍奸臣乱政之志!”
“我同意!”
“不如我们就各自写文章去本乡会馆发出倡议,然后一起去孔庙,向至圣先师表明,我等不慕名利、不畏奸佞之节!”
一些观政进士也就因此在这时呼呼号召起来。
于是,在京师的孔庙,很快就来了许多新科进士与在京本来要参加顺天府乡试的士子。
这也不奇怪。
毕竟顺天府乡试主要是参考的士子,都是官僚子弟和监生、贡生。
这是因为,这些人家中有人在京做官而不便回乡,或者被选到京师国子监读书,也不便回乡参加考试,所以,他们可以直接在顺天府参加乡试,而不用回去。
这样一来,由于对改革比较反对的,多是大官僚大地主出身的官僚子弟的缘故,因而来孔庙的士子也就特别多。
当然,也跟士人这个群体,本就是,由这样背景的士子主要组成有关。
闲话少叙。
且说,这些人一起到孔庙,就哭起庙来。
大言眼下奸臣如何祸国,且纷纷念起各自的文章,倡议士子罢考。
因不好直接骂君父,杨一清、张璁这些人也就被骂的十分厉害。
不知情的要是看了他们的文章,只会真觉得杨一清、张璁比秦桧还坏、比张汤还狠。
“有同试者而因恩进,则吾虽进,也为幸进之人也!吾为之耻也!”
“有同试者而因才进,则吾虽失,也为共荣之人也!吾为之庆也!”
……
比如,当榜眼柳缙的文章被观政进士念起时,就有准备参加顺天府乡试的士子王文德呼应了一声:
“真是好文章!”
“我们就应该以此为耻!”
接着……
王文德就郑重地扬声说道:“我决定,这次乡试不考了,且如果还有参加此次乡试的朋友,则从此不再是我朋友,我与之割袍断交!”
“还有我!”
“因扩招这样的恩典而进,如这文章所言,那就难免有幸进之嫌!”
“我陆某,宁肯因为此次乡试而终身中不了第,也绝不会让自己沾染上幸进之名,而不知廉耻!还要参加此次乡试者,也不配为我友,而是我仇雠,我若遇到必唾其面!”
士子陆立也跟着响应起来。
这时,茅天承更是呼吁说:“那不如结伴阻止参加乡试者,若不听,便真是幸进小人!”
“说的好,一起去阻止,谁去谁便是幸进之辈,人人得而诛之!”
御书房。
“真是反了!”
朱厚很快就知道了这事。
毕竟这里是京城,密布天子爪牙。
所以,朱厚因此说了一句。
然后……
朱厚又歪着身子,呵呵冷笑了一声,说:
“又是哭庙!”
“这些个观政进士,之前让报名清军的时候,他们不纷纷请愿,却在这个时候积极跳出来,他们以为朕真会怜惜他们吗?”
“我大明朝什么都缺,就是不缺擅长写八股文章的伪君子!”
朱厚说到这里就抽了抽嘴。
“抓!”
“凡事去哭庙的都抓了,抓了就杀!”
“以破坏朝廷抡才大典,否定朕文治功绩,不承认本朝文风已大盛为由!”
“这些人皆当视为不忠不臣!”
“阻止他人参加乡试者,更当格杀勿论,以阻止他人为朝廷尽忠为由!”
“凡因此不但不为自家子弟不法而请罪还要进言劝阻者,亦以颠倒朝纲、不忠不臣为由杀之!”
朱厚接着,就语气森严地吩咐了起来。
杨一清等御书房大臣不禁肃然。
赵璜这时忍不住看了杨一清一眼,见杨一清没有说话,就不由得自己喊了一声:“陛下!”
朱厚则直接转头,目光冰冷地看向他:“你想说什么?”
“臣想说,陛下圣明!”
“如今欲重振主上尊权,非用重典不可!”
“凡阻天下有志之士为陛下尽忠者,皆有独夫不臣之心,将来为官,不为权臣便为恶官!幸而陛下没有被其表面意气蒙蔽,故臣”
赵璜在看见朱厚那双冰冷有杀气的目光后,双腿一软,就跪了下来。
而且,他也立即改了口,硬是把到嘴里的谏阻之言,变成了主动为朱厚辩经之言。
“朕说过,在御书房,不要说这些没用的奉承话空话!”
“朕不知道自己圣明吗?!”
朱厚则直接将手里的一道东厂密奏本奋力丢了出去,砸在了赵璜身上,然后语气严厉地训饬了赵璜一顿。
赵璜慌忙伏首:“陛下恕罪,臣一时怒火攻心,忘了昔日圣训!”
“下不为例!”
“起身吧。”
朱厚则在这时冷声说了这么一句。
他自然知道赵璜真正的想法。
但他也没打算拆穿。
“是!”
满头是汗的赵璜应了一声,然后就扶着自己的椅子扶手,咬牙站了起来。
“让开!”
“让开!”
“让开!”
……
这时。
锦衣卫石宝已经带缇骑朝哭庙的地方赶了来,也分派了锦衣卫往各处会馆赶了去。
而因为锦衣卫响应的太快,所以,榜眼柳缙等甚至还没离开孔庙。
茅天承甚至这时还在拦住自己几个同乡,问其是否愿意一起罢考,而因为对方表示不敢不考,怕父母不悦时,甚至还正训饬着对方:
“什么不敢不考,不过是你们只顾自己的功名利禄,不在乎天下正气!”
“我呸!”
茅天承说后还直接真啐了对方一口。
噗呲!
而这时,已经赶来的锦衣卫官赵昂,直接一刀搠穿了茅天承的后背。
茅天承则惊讶地回头一看。
赵昂这时则举着谕旨高声喊道:“奉旨,凡哭庙坏朝廷抡才大典者,不承认天子文治功绩、阻止士人向朝廷效忠者,杀无赦!”
第426章 清流主动洗脑效忠嘉靖,天子越发集权!
孔庙内,榜眼柳缙在看见大批锦衣卫闯进来,且杀了茅天承后,当场怔住了。
茅天承也当场怔住。
他是真没想到,天子会如此强势,直接夺他性命。
而朱厚的确有强势的资本。
比如此时出现的这些锦衣卫,皆是他自己所选孤幼组成。
这些人江湖人情皆不认,只认皇命。
所以,紧接着,陆立也因为伸手拦住要去参考的士子而被杀,血溅在正含笑的孔子像面前。
几个观政进士也因为写了文章被当场抓走,然后押到刑场上,被已经提前准备好的三法司官员当场宣布处斩。
榜眼柳缙也因此被抓走。
不过,柳缙则在被抓走时,不禁颇为崩溃地大喊道:“陛下为什么会这么想!我们不过是不想让幸进之辈滥竽充数而已!”
柳缙此时觉得自己特别冤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