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承明 第405节

  李瑾听到这里,心里不由得一惊。

  但李瑾一想到,嘉靖改革带给他的伤害,让他不能再侵占军田,不能再奴役军户。

  他觉得俺答屠戮大同军民的决定,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在他看来,既然嘉靖改革军户,是想解放军户,强化大明朝的军事实力,那接下来,俺答等真要是能大量屠杀大同的军户,就肯定能让嘉靖产生不快的感受的,就如同嘉靖改革给他也带来了不快的感受一样。

  而李瑾也知道,当今皇帝嘉靖一直表现的很爱民。

  他也懒得去分析嘉靖是真爱民还是假爱民,但他清楚,要是大同被屠杀大量军民,无论嘉靖是假爱民还是真爱民,只怕都会很难受的。

  无论如何,人口也是财富之一,而且是很重要的财富。

  大同真要损失大量汉人,那大同边镇的胡汉比例就会发生更大的改变。

  他相信嘉靖不会因为这个结果而无动于衷的。

  所以,李瑾在俺答这么说后,附和起来:

  “大汗圣明!这样做无疑是妥当之策,既给沿边汉人带来更大的恐慌,也会让明国皇帝认识到草原的勇士虽然还不能重振大元,但也始终能够威胁他到的边塞安宁!而他的改革加剧了这一不安!”

  “没错!”

  “无论这明国皇帝有没有意识到,他的改革不可能只会有其内部的势豪大户反对,也会有外部的势力要极力干预。”

  “本汗就是要他明国皇帝知道,我鞑靼是需要他一直放在心上而不能忽视的一股势力!”

  “他如果不能消灭我们,那必须对我们给予尊重和优柔!”

  俺答也勒马附和着。

  且因为,他们即将到大同镇一带,俺答还特拨了三千骑兵给李瑾,让他先带着这些骑兵去前面哨探。

  李瑾和他的家丁,加上这三千骑兵也就先一步往大同镇而来。

  李瑾也在往大同镇来时,将他的一心腹家丁丰谷叫了来,吩咐说:

  “你先从镇川堡方向潜进去,去告诉给舅老爷,就说俺答汗已决定发兵来大同镇诸堡,且这次只屠戮,让他务必小心防备,同时不要普通军民进堡,让当今天子的子民承受一下他改革所带来的代价!”

  丰谷答应了一声,就进入了大同府的山林里,且轻车熟路地往垮塌的地方而去。

  于是。

  李瑾口中的舅老爷弘赐堡游击赵达,也就在这不久,知道了俺答要在李瑾带领下破关来屠大同的消息。

  赵达为此非常兴奋。

  “太好了!”

  “老子也跟他李瑾一样,早被这军户改革整得憋屈至极,若不是舍不得世职,也恨不得投了鞑子!”

  “现在俺答来犯,要屠大同,正好让朝中那位锐意革新的陛下知道,要改革,那代价就是会有更多的军民惨死!”

  所以,赵达也就在这时拍桌而起,在自家庭院里,捋着胡须对自家子弟,一脸奋意地说了起来。

  接着。

  赵达又自言自语说:“陛下呀陛下,等鞑子来,屠了这里的军户,到时候就是双输的局面!那时,你就会知道有些事不是你想怎样就怎样的,就算你是天子又如何?这世道,就能救人的只有他们自己,你这个天子也救不了天下贫苦的军户!”

  赵达说到这里,就对自家子弟吩咐说:“传我的命,全堡戒严,所有非本堡的军民一律不得进入,进入的也全部撵出去!理由是防备鞑子细作进入!”

  “让哪些堡外居乡的小户和杂居本堡还没有献出军田的小户好好体会一下鞑子的残忍!”

  “是!”

  赵达接下来则继续冷笑起来。

  啪!

  “出去,立即出去!”

  “娘的,再不滚出去,老子把你当细作打死!”

  接下来,大同中卫弘赐堡的官军便驱赶起堡中小户军民来。

  赵达作为这里的最高主官,已彻底控制了这里的官军。

  所以,只要赵达不是直接起兵造反,这里的官军都不会拒绝执行赵达的命令。

  何况,赵达的理由还很名正言顺。

  “为什么让我们出去,我们交了钱的!”

  有小户军民不理解,正问着就被一官军抽了一鞭子。

  “怕你是鞑子细作,听不明白吗?”

  “要怪就怪当今皇上乱政,才使得鞑子来犯!”

  紧接着,这官军就说了这么一个理由。

  这些小户军民只得出了弘赐堡,但也因为不再有堡墙做依托,又听说鞑子要来,自然也都更加惶恐不安,开始不得不往南边大同城方向逃亡。

  而在这些弘赐堡的小户军民被赶出去后,弘赐堡就彻底关闭了堡门,收起了吊桥。

  赵达也心满意足地来到了堡墙上,看着这些被驱赶出去的小户军民慌乱不堪的样子。

  不过,在这时,赵达的儿子赵镇跑了来,说:“父亲,刚刚得到的牌票,清军御史兼巡按御史唐顺之要来我们弘赐堡核查军户和军田!”

  “那到时候也以防备鞑子攻入堡中为由,不让他进来。”

  “借鞑子的刀除掉他!”

  赵达因而说道。

  三日后。

  唐顺之的确到了弘赐堡下,随行护卫马军,也隔河而喊:“开门!我们老爷是朝廷派来的清军御史和试御史!”

  “我们上官说了,鞑子来了大同,为了堡内父老安全,城门不能打开,就算是清军御史巡按御史乃至抚院来了,也不能放进来!”

  “有什么事等鞑子退兵后再说!”

  这时,堡城上的军丁大声喊了起来。

  “太过分了!”

  试御史葛守礼忍不住拉着脸先说了一句。

  唐顺之责拉住了葛守礼,而只面色阴沉地说:“这个赵将军应该就是要借鞑子的手除掉我们,我们说什么也是无用的,反正事后他会说是为堡内民众安全,不得不这样做。”

  葛守礼听后道:“真是卑鄙!”

  唐顺之只笑了笑,说:“不管他,我们只先在堡外核查军户军田!”

  这天下午,刚刚散朝完朱厚,正在御花园里散心。

  虽然如今已是阳春三月,但春雨总是不断,天也总是阴晴不定。

  而今日下午倒是难得放了晴。

  朱厚也就来了这御花园。

  园中枯树倒是已经绿意渐荣,但墙角假山石缝处还残留有积雪。

  这些积雪依旧压着一些草木,顽固的不想让这御花园增添更多的绿意。

  朱厚也不知道想复苏这个帝国,还有多少阻碍。

  但他可以肯定的是,不想让他解救普通军户于苦难,重建大明军事贵族的人,肯定还大量存在。

  这些人固然不足以让他感到冰冷,但可能会顽固的想要让普通军户知道改革会比不改革让他们变得更惨。

  现在即将南侵的鞑子,就会进一步给他的改革制造代价。

  一想到这里,朱厚就不禁捏紧了拳头。

  他不知道,自己派去大同的天子亲军能不能在俺答所部侵入大同之前击退他们,也不知道吉囊能不能劝走俺答,更不知道自己派去的神机营能不能用新火铳和新战法让俺答知道他们讨不到便宜。

  这一切都还是未知数。

  但朱厚希望俺答能退兵,让更少的军民因为改革而死于非命。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很多时候,这世界对百姓就是这么无情。

  哪怕统治者是让利于民,是想改善底层军民处境,才推行改革,而要承担这个改革代价的也会是百姓。

  “皇爷!王家奉旨来报,震泽公突然病情加重。”

  而正当朱厚因此暗自感慨时,黄锦走来向他禀报了王鏊病情加重的情况。

  朱厚看了看蓝天,就道:“那摆驾,朕去看看他。”

  黄锦躬身称是。

  朱厚很快就来到了王鏊的宅邸。

  王家人也都在朱厚来时跪在了中门外。

  “让他们平身。”

  朱厚说了这么一句后,就疾步往王家中门走去,且在走到徐缙这里时,就吩咐说:“带朕去见令翁。”

  徐缙起身称是,就带着朱厚往王鏊的寝居之所走来。

  徐缙对于朱厚会亲自莅临王家来看自己岳翁这事,还是很感意外的,同时也倍为感激。!!!!!!!

第419章 天子亲军卫出动,血流成河!

  而王鏊在见到朱厚出现后,也感动不已地要含泪起身。

  朱厚按住了已骨瘦如柴的他:“继续躺下吧,大礼皆免。”

  王鏊只得躺下,有气无力地说了一声:“谢陛下!”

  接着。

  朱厚就对王鏊说:“朕听闻公的病加重了,今日下午也无事,便来看看公,公现在觉得如何?”

  “陛下怜悯老臣,老臣自是铭感于肺腑,鞠躬尽瘁也报答不了君恩厚情于万一!”

  王鏊颇为感慨地回道。

  朱厚则坐在一旁的椅子上,双手放在大腿上,笑着说:

  “公为国朝为朕已尽了全力,谈不上再报答的事。”

  “朕来见公,只是让公放心,公百年之后,朕不会让公身后之事潦草的,就凭公在朕即为之初,就给朕进献《讲学篇》、《亲政篇》,以正朕之位!”

  “让公为朕这一朝,第一个被追为文正公的人!”

  朱厚知道王鏊最在意的就是身后之名。

  而看在王鏊之前主动配合他,得罪官僚集团,使得他这个皇帝不用自己直接掀桌子的份上,朱厚也就觉得,自己有必要来给王鏊一个这样的承诺。

  因为,他这样做就能让后面的大臣知道,只要愿意为他这个皇帝去得罪天下官僚,那自己这个皇帝就不会亏待他。

  当然……

  朱厚承诺给王鏊“文正”谥号,也有要刻意抬高王鏊身份,然后借着王鏊的两篇奏疏,作为将来继续改革之名义的意思。

首节上一节405/41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