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承明 第362节

  何况是跨海的石见。

  所以,朱厚只能以流放罪官的方式将这些进士派过去,且准备在将来以其改造合格的名义,恢复一定官位,让其流在当地为朝廷做事。

  按明末崇祯朝大臣王在晋所编纂的《海防纂要》记载:“曰本北至高丽也,必由对马乌开洋,顺风仅申日一日;南至疏竦也,必由萨摩州开洋,顺风七日,且贡使之来,必由博多开洋,历五岛而入中国,以造舟水手俱在博多故也。”

  也就是说,顺着季风,从曰本到大明,可七日到,到朝鲜则只需要一日。

  而从曰本到大明一般是在十一二月到一二月是顺风,也就是冬春之时,所以历史上嘉靖二年的曰本争贡之役就发生在当年的二月。

  从大明到曰本则是夏秋之时顺风,所以历史上佛郎机船队会在五六月份从濠镜出发到曰本。

  眼下正是嘉靖五年九月初十日,秋高气爽之时。

  巡视东洋船队就在历经十日后,也顺着季风到达了倭地丰后国的府内城。

  霍韬、张镗、俞大猷到达这里后,就对着大分港礼仪式性地放起炮来。

  这是朱厚钦定好的巡视流程,就是每到一处外番海港前,放炮宣威,告诉这里的人,钦差巡视大臣带着伟大的大明皇帝陛下的慈恩来了,要求这里的人虔诚的迎接,以表恭顺。

  所以,巡视东洋的船队在到达府内城后,五十余艘拥有双层载炮甲板的大船,就横铺在府内城外的海上,朝府内城开起炮来。

  轰轰!

  轰轰!

  舰载数千斤的巨炮,发出怒吼,让震耳欲聋的炮声响彻在府内城外。

  整个大地仿佛都在随着起伏的潮水颤抖!

  府内城的木石结构建筑也仿佛摇摇欲坠。

  不过,因为是宣威,而不是正式的武力进攻,所以这些炮弹都只落在了府内城外的临海陆地上,除了伤到了几艘在港口的曰本朱印船外,倒也没有造成什么太大的伤亡。

  但是府内城乃是丰后国守护(大名)大友义鉴的居城。

  所以,大友义鉴很快也得知了此事,且也听见了隆隆的炮声。

  这让他又惊又怒,忙来到了居城最高处,眺望着海面。

  俄然。

  大友义鉴就看见了布满海面的明国战船。

  而且,那些明国战船高大的桅杆与多层的炮台,让他望而生畏,尤其是在他的朱印船对比下。

  “他们明人怎么还是来了?”

  大友义鉴为此双手微颤地问向了自己的家臣大友鉴连(立花道雪)。

  大友鉴连也一脸凝重地回道:“看来我们派去的兵,没有和双屿岛的那些人一起成功阻止他们巡视我们的事!”

  大友义鉴点了点头,露出一脸失望的神色。

  “眼下大内家正在入侵我们,我们不能同时跟拥有这么大规模水军的明国交战!”

  “让留在我们居城做买卖的汉人代我去见见他们,问问他们为何炮轰我府内城,这里面是不是有什么误会。”

  大友义鉴认真地思考后就说出了自己的决定。

  大友鉴连也就照做起来。

  大约半个时辰后。

  明国船队这边也停止了炮轰。

  而大友义鉴也派了一名由几名丰前众(大友家臣)陪同的汉人坐着朱印船,举着一杆使节而来。

  霍韬、张镗、俞大猷便见了这些人。

  “在下乃流落于外的汉人沈素和。”

  “奉守护之命,来问贵军,为何炮轰我国居城?”

  这汉人沈素和一脸卑微地笑着问了起来。

  坐在椅子上的霍韬回道:“我们这是奉旨宣威,尔等既闻炮声,当以礼迎我等进城巡视!至于如何礼迎,我们这里有礼部奉旨拟定的会典章程,你们可按此照办!”

  霍韬说完,张镗就把一封好且盖了礼部关防大印,还由天子批红准予的题本抄本,给了沈素和。

  大友义鉴在得知明使要求他们礼迎后,先是非常不满地沉下脸道:“他们明国无礼在先,却要我们礼迎,他明国真当自己是上国不成?”

  “他说放炮宣威也是一种礼。”

  沈素和回道。

  “可恶!”

  大友义鉴直接拔刀指着沈素和。

  他身边的家臣大友鉴连等也都拔出刀来,怒目看着沈素和。

  沈素和讪笑道:“我只是传话,别杀我。”

  大友义鉴收了刀,只拿起案上的题本看了起来。

  而大友义鉴越看越呼吸沉重。

  “可恶!”

  “可恶!”

  “可恶至极,他们明国人欺人太甚,竟要我堂堂守护跪迎!”

  大友义鉴不由得一边看一边骂了起来。

  而大友鉴连这时则说道:“但我们现在似乎没有本钱与他们为敌,毕竟我们才派出去的三千国人众和五千足轻已下落不明,眼下还得防备大内家,实在是撑不住又与有如此大规模船队的明国水军为敌啊!”

  “另外,最可怕的事是,如果他们联合大内家,那我们就真的要覆灭在即了。”

  啪!

  大友义鉴一掌重重拍在了案上,用几欲咬碎黄牙的方式切齿回道:

  “那就按照他们的方式跪迎!”

  “让所有丰后众皆先跟着沈素和学高呼大明皇帝陛下万岁!一个时辰后,与我出门跪迎上国王师!”

第360章 跪迎大明王师,严世蕃看见跪像!

  这日,正当未时初。

  秋阳高照下的府内城,城门大开。

  大友义鉴头戴衣冠、衣著吴,腰间插着倭扇,带着一干同样衣着华贵的家臣人众来到府内城外,跪在了两侧。

  “大明皇帝陛下万岁!”

  “大明皇帝陛下万岁!”

  “大明皇帝陛下万岁!”

  ……

  然后。

  待一队接着一队的护营官兵,护着霍韬、张镗、俞大猷走过来时,他们就高呼起这句汉话来。

  只是喊的不是很整齐,也很蹩脚,毕竟才学。

  待所有人,乃至幕僚、伙夫、民夫、奴仆等都走完后,他们才跟着进了城。

  护营明军在靠海东城门内扎了营,且接管了这里的城门防务。

  而霍韬等也在营内会见了大友义鉴。

  “谕问尔藩,何故侵我东南,乃至欲劫我大儒,更派上万人众据我岛屿?”

  霍韬先问罪起大友义鉴来。

  大友义鉴按照题本所定礼章,咬牙叩首回道:“皆因南蛮海贼和无德家臣挑唆且私自买卖人口所致,番臣愿献挑唆者,并发私自交易人口之禁令,以证改过之诚,且以割地赔款赎罪,望上国大明皇帝陛下开恩宽恕!”

  “陛下有谕,若献挑唆者,且承诺管束倭人私自出海,可视尔等有诚意悔过,若愿割地赔款赎罪,可不加刑于其主,准户部按照东南诸抚按所报损失核算之额索赔,尔藩当赔粮两百万石,割速水郡日出町为皇明直统驻泊之区,钦此!”

  霍韬则转述了朱厚的圣谕,然后对大友义鉴道:“谢恩吧!”

  “谢大明皇帝陛下隆恩!”

  大友义鉴叩首沉声而问。

  他的双手手指已紧紧扣在地上,乌龟壳似的油光颅顶,也已青筋直冒。

  而同样跪着的大友家臣也都脸皮抽动,怒目圆睁。

  毕竟丰后国只是石高四十余万石的令制国。

  两百万石粮自然是丰后国守护大友家数年的积蓄。

  这一赔,不可谓不伤筋动骨。

  而日出町又是良好的避风商人町,许多贸易船都会来这里贸易。

  一旦割让,对于丰后国而言,也等于把一富庶地割了出去。

  但大友义鉴没法拒绝。

  他现在只是后悔当初去惹明国的决定。

  当然,他也没有想到明国会来教训他,还要找他赔款割地。

  在他印象中,明国是只喜欢万国来朝,不会去宣威于他国,乃至索财于他国的,乃至只会宁屈自己国民,也要恩惠他国的。

  何况,明人也告诉他,明国开国皇帝也留下祖训,将他们曰本列为不征之国。

  可现在明国来问罪他,要他赔款割地时,他是一点也不敢拒绝。

  因为他也知道,对方说是巡视,但自己要是不听话,就没准真把自己当乱国逆贼给先剿灭了,而说自己不是这里的合法主人,是割地自立的反贼。

  “陛下又有谕,尔番只要遵谕照办以示忠心,本钦差就可以准予你们与皇明直统区通商!”

  “所以,尔番若真有无谷之民需要发卖,可以来皇明直统区,发卖给钦定皇商为奴。”

  霍韬又说了起来。

  大友义鉴听后再次谢了恩。

  他是愿意让自己的国民跟大明通商的,毕竟这可以给他带来新的商税。

  接着。

  霍韬又问着大友义鉴:“尔等可有别的事,要本钦差奏于陛下?”

  “有大内氏擅侵我丰后多处领地,且有覆灭我大友之心,请大明皇帝陛下做主!”

  大友义鉴这时回答起来。

  霍韬听了通译转述后,就道:“本差定会上奏,且发文劝其停战收兵!尔番也当附一份本章,一起送去御前。”

  大友义鉴接下来自然是谢了恩。

  眼下曰本的天皇早就被幕府架空,而室町幕府已被家臣管领架空,而管领细川氏也已无力压制各地大名。

  自然大友义鉴已不能指望天皇和室町幕府能阻止大内氏,也就决定看看大明帝国的皇帝是不是有这个能力。

首节上一节362/41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