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承明 第327节

  毕竟,这个时代的倭国因为连年战乱,所以倭人都很穷。

  至于余姚城内数不清的高墙阁楼,也更让他们神往。

  而也因此,入田亲诚等倭寇也在离开余姚城时,对余姚城露出了恋恋不舍的神情。

  入田亲诚还因此问着许真:“你们说的是让两浙乱起来,接下来还要怎么乱?”

  “怎么,想继续抢?”

  许真问了一句。

  入田亲诚道:“贵国太富,难免不让人眼馋,而阁下本就被他们视为贼寇,又何必在乎呢?”

  “要不要继续乱,先等等看。”

  “陶老爷的意思,看看朝廷是什么反应,如果朝廷因此忍了,我们自然没必要继续再乱,好好做生意,比什么都好!”

  “但如果朝廷还要严加禁海,乃至借此清剿我们,那只能继续大乱下去。”

  许真说道。

  ……

  ……

  且说。

  在一个月后。

  京师。

  御书房。

  朱厚在收到钦差们调查的结果后,就对御书房大臣们纷纷道:“颁之于众吧,以静浮言,且敕令中外,再有妄言朱纨擅杀无辜者,皆以不谨治罪!”

  “是!”

  接着。

  朱厚就又道:“只是,这样一来,朱纨就不会被换掉,走私的沿海大户和海寇肯定会失望,所以接下来,得防止沿海大户和海寇们因为不能走私而做出出格的事。”

  “陛下说的是,以臣愚见,可能真的会有倭患出现,而做出一二大案,继续逼迫朝廷让步。”

  费宏这时回道。

  朱厚点头,随后笑道:“朕是不怕他们逼的,他们真要让沿海出现倭患,那朕就正好借此继续让朱纨继续加强禁海,乃至直接问罪倭人!”

  “皇爷!”

  “镇抚司朱五有浙江急递密奏送达。”

  这时。

  东厂提督秦文走了来,在朱厚耳边低语道。

  朱厚听后道:“密奏拿来。”

  秦文拱手称是,随即就从袖中拿出了密奏。

  朱厚便打开密奏看了,随即就对费宏等御书房大臣肃然说道:“他们果然动手了!”

  费宏等也好奇地看了过来。

  “他们灭了谢家满门!”

  朱厚对费宏等御书房大臣说了一句。

  对于朱厚而言,谢家被灭门无疑是好事。

  因为谢家这种家族,一般不会直接参与海上走私,都是直接走私的人从他们手里拿货进货给他们,他们再通过官府关系给这些人提供庇护。

  所以,朝廷要治谢家走私的罪,除非像之前因为改革漕运抄到李家这种为谢家提供内地货物的大缙绅,才能掌握到谢家有人走私的证据,否则就很难直接拿到谢家参与走私的罪证。

  而现在,谢家被海寇灭门,自然算是朝廷间接通过海寇给了谢家更大的教训。

  朱厚说出谢家被灭门的事后,御书房众人自然是大为惊愕。

  连太监秦文都当场失色。

  “没想到,他们先对付的不是海防衙门的朱纨,而是谢家。”

  王鏊这时就不由得先自言自语了一句。

第315章 要么严格照着太祖祖训来,要么就变法!

  朱厚对此暗暗一笑。

  他知道王鏊这是在同情谢家。

  毕竟谢家与他王家,都是大学士门第。

  所以,王鏊难免会物伤其类,乃至会有歉疚之意。

  毕竟谢家有这个结果,跟皇帝要严加禁海,跟他也跟着支持皇帝严加禁海有关。

  但在朱厚看来,谢家这也是咎由自取。

  如果他谢家不罔顾法纪、支持走私,怎么会有这样的结果。

  尤其是谢迁!

  这个元老辅臣,如果不是他一边主张恪守祖制要求禁海,一边又让自己家人继续支持走私,谢家也不会这样。

  可谓是,上梁不正下梁歪。

  结果,等到朝廷真的严加禁海这个外力一使,谢家就直接楼榻了。

  也属于既不想变法又想大发横财的操作,玩崩了的后果。

  首辅费宏这时也就忙向朱厚拱手:“陛下,以臣愚见,这说明谢家还在参与走私,而且很可能因为朝廷加强禁海的原故,使得谢家与海寇起了内讧,才导致被灭门!”

  “元辅说的没错,谢家被灭门,倒属于自作孽,不可活!”

  “但现在,这些海寇和他们背后的沿海大户,敢直接灭一大学士家满门,无疑也是在正式挑衅朝廷、挑衅朕的威严!同时,也是在告诫朕和朝廷,如果朕和朝廷再继续严加禁海,他们自会作出更加过分的事,包括但不限于,让东南大乱!”

  朱厚这时沉声说道。

  王琼立即附和道:“陛下说的极是!”

  “海寇与沿海大户既然敢灭谢家满门,就意味着他们已不再顾忌陛下和朝廷的威严,在正式挑战皇宪国法!”

  “他们接下来,就会看朝廷如何抉择,是继续严加禁海,还是不再严加禁海?”

  “如果朝廷继续严加禁海,他们自然会铤而走险,直接让东南大乱!毕竟,他们连先帝敕造大学士第都敢灭门,遑论官府与其他士民宅邸?”

  王琼说后,朱厚从御座上站了起来,神色开始变得坚毅严肃。

  “朕的意思是:”

  “只要,天下人还没有普遍呼吁开海的声音出现,严加禁海就得继续执行!”

  “沿海大户与海寇不威胁,朝廷要这样做,沿海大海与海寇威胁,朝廷也要这样做!”

  “既想要禁海,又不想要朝廷认真禁海,既要还要,天下没有这么好的事!”

  “朕也不允许皇纲国法成为他们垄断海利的工具!”

  “总之,要禁海就认真禁,照着太祖高皇帝的祖训来,士民片板不得下海!”

  “要不禁海,就好好地给政策鼓励开海,与民方便,与国公利!”

  “不能模棱两可,让皇纲国法之威严荡然无存!”

  朱厚这时再次强调了自己作为天子对海洋政策的看法。

  他依旧坚持他自己一开始的主张,利可以让,但权不可以让!

  开海,让更多海利于小民?

  可以!

  禁海,让更多海利于国家?

  也可以!

  但不能既禁海,又不认真禁海,让小民不能得利,国家也不能得利,只让缙绅豪强得利。

  因为这样属于让皇权形同虚设,也让朝廷中枢权威形同虚设,是在让权!而不是单纯的让利!

  这种只让缙绅豪强得利的方式,是地方缙绅之权压制了皇权,才取得了海利。

  这自然是朱厚不能接受的。

  他即便要让利于民,也得光明正大的让!

  因为只有这样,他这个皇帝才是名正言顺地赐恩于民。

  如此,才能得个真正的仁名,才能收服真正的民心,从而得到更长远的好处,也就是让社稷更加长治久安。

  而不是他一面禁海,成为禁止小民出海,得罪小民的工具,让后人骂他这个皇帝保守固执,不知道开海;

  一面还让沿海缙绅大户得利,而自己一点好处都没得到。

  那无疑是既没面子也没里子。

  无疑是一件很亏的事。

  相反。

  沿海缙绅大户则是一面既守护了祖制,给自己贴上了忠于国制的金面,一面又垄断海利,控制了靠海生存的小民,得到了实在的好处。

  对于沿海缙绅大户而言,无疑是既得了面子,又得了里子。

  无疑是一件很赚的事。

  所以,朱厚自然不愿意干既禁海又不认真禁海的傻事。

  “陛下!”

  “既如此,眼下得如之前所议,催促皇商抓紧雇民通商,同时尽快派官巡访外番,以免朝廷这边决定继续严加禁海,而使得东南靠海为生的小民也跟着造反!”

  “在沿海那些大户还没彻底认输,发动民众,呼吁开海以前,朝廷既然要严加禁海,就只能利用皇商,动用朝廷力量,把靠海为生的小民雇佣起来。”

  王鏊这时提出了自己的建言。

  “阁老说的是,得发急递催促,另外,调善战之将率亲军卫南下,随时准备支援东南各处!”

  朱厚点了点头。

  “遵旨!”

  这时。

  首辅费宏则也奏道:“陛下,谢氏乃元老辅臣门第,即便他们被海寇灭门,是咎由自取,但毕竟事涉朝廷威严,因为无论如何,要灭谢家,也该是由皇纲国法堂堂正正的去灭,生杀予夺皆操于天子,凡犯此禁者,皆是蔑视皇纲国法,皆是对天子的冒犯!”

  “故臣请陛下下旨申饬巡视海防衙门与抚按等官!令其戴罪立功!”

  “当然要申饬!”

  “等明奏一到,就下旨严饬,且罚朱纨、蔡天等两浙所有文武半年俸!让他们戴罪立功,必须在年内缉拿贼首!”

  “本朝尚未有海贼灭大学士门第者,如今有此行径,足见其猖狂,若不除之,不足以正国威!”

首节上一节327/41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