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一清苦笑着回答道。
毛纪听后把椅子扶手一拍,叹气说:“可不肯陛下造船的又不是我们!”
“可陛下需要我们促成这事!”
“陛下的确是圣明天纵之主,反观违背圣意的闽浙士族,是真正利欲熏心到目光短浅之辈。”
“现在看来,我们与其指望他们可以助我们倒张,还不如我们先助陛下造了船。”
杨一清说后,就道:“我想我们应该见一见大宗伯。”
毛纪问道:“见他是为何?”
“南直不是一直想有大臣入阁吗,为此不惜给陛下献祥瑞吗?”
“但他们虽然没有足够多的竹木,但他们有钱!”
杨一清言道。
毛纪听后颔首:“有道理,谢余姚他们若不愿意支持陛下,那就让王鏊入阁,来制衡王琼!”
于是。
吴一鹏就被请到了内阁。
“陛下已下明旨,廷推一名大学士,且有意让王琼入阁!今日已在暖阁召见了他和我们内阁大臣。”
在吴一鹏面前,毛纪丝毫不掩饰对王琼的厌恶,而直呼其名。
吴一鹏听后直接问道:“不知两位阁老需要我做什么?”
“我们认为,唯震泽先生入阁方能制衡此人,也只有震泽先生的名望方能使陛下不倚重此人!”
杨一清和毛纪相互看了一眼后说道。
吴一鹏听后道:“可陛下不一定愿意让震泽先生这样一位名望甚高的先帝老师入阁!”
“事在人为!”
“佛朗机嚣张跋扈,目无天朝,君怒民愤,故陛下眼下志在加强海备,苦于钱财不足,久闻贵乡乃斯文德化之地,想必跟君父同心,愿解君忧,愿排民愤的!”
杨一清言道。
第248章 捐款支持天子,嘉靖龙颜大悦!
礼部尚书吴一鹏在听了内阁大臣毛纪和杨一清要他南直士族向天子拿钱表忠心的一番说辞后,没有直接答应内阁的建议。
因为他需要跟南直的官员们商量一番。
“徐阶,你说!”
“我们南直该不该出钱助陛下大造战船?”
吴一鹏特地将一众南直籍京官叫到了自己的家里,且先点了徐阶的名。
因为他最近发现徐阶这个年轻后生,头脑一直比较清醒,看问题看得比较深。
徐阶也就先来到吴一鹏面前,双手交叠在腹前,略弯腰说道:“以晚辈看,这钱应该出!”
“为何?”
吴一鹏笑问道。
徐阶道:“只要能阻止张孚敬他们对税政进行改制,一切都值得牺牲!”
“何况,我们不能连二十岁都不到的陛下还不如,陛下尚可以为达到自己的目的赦免王琼,我们不能真因为一点钱都舍不得出,让陛下真的改了税政,那样我们受损会更重!”
“何况,闽浙士族的确冥顽不灵,不能指望跟他们合谋就能让陛下既愿意倒张孚敬又愿意放弃造战船,那样只会逼得陛下放弃造船,而干脆联合张孚敬等人与寒士庶民大改税政!”
徐阶说后,吴一鹏颔首:“不怕一万,就怕万一,陛下若真执意让张孚敬等人改税政,谁也得不了好!”
“那我这就给震泽先生写信,让他召集我南直乡宦,筹款助陛下造战船!”
吴一鹏说道。
嘉靖三年冬月初九。
吴一鹏的信到了苏州王鏊这里。
王鏊因而立即将秦金、顾清等南直乡宦召集到了自己家里,向他们转达了吴一鹏的意思。
“值得这样做!”
“我南直不能没有阁臣在朝中,与其等代表闽浙士族的谢余姚、林莆田回过味来,以支持陛下大造造船的方式入阁,不如我们先抢得先机。”
“这些日子,我南直没有阁臣,吃得亏还少吗?”
秦金说着就还问了诸乡宦一句。
顾清也跟着说道:“是啊,我们如果真能支持朝廷加强海备,而也有人在内阁,自然就有机会说服陛下加强海禁,打击走私,弱闽浙之势!”
“那我们商量一下,需要出多少款合适。”
王鏊这时言道。
于是,这些南直乡宦也就真的互相商议起来。
……
……
礼部尚书吴一鹏在冬月底收到了来自王鏊的回信。
在信中,王鏊告诉了吴一鹏关于南直乡宦商量好决定筹款捐银支持皇帝大造战船的事。
吴一鹏因而将徐阶等再次叫了来说:“震泽先生已经来信,乡人同意支持陛下大造战船、加强海备。”
“如此,陛下将没有理由不再让震泽先生入阁,毕竟我南直士族至少闽浙谢余姚等更愿意支持朝廷,而且是实实在在的支持朝廷!”
徐阶笑着说了一句。
他对此是感到欣喜的,因为只要天子对南直士族的态度有所改观,他的仕途也能变得更加顺畅许多。
没多久,便又是一个朱厚在左顺门视朝百官的日子。
“启奏陛下,佛朗机傲慢无礼、欺辱天朝,又兼有狼子野心,在天下各处屡屡制造惨案,不能不讨!然国朝承平日久,海事不修久矣,陛下为此有意重振海备、广造战船,乃至将来能有征讨海夷以振国威!臣等岂能不同仇敌忾耶?”
“何况,天下万民皆因此怒不可当,乃至因怒生怨,大有责怪朝廷懦弱之意;故为惩海夷、振国威,南直乡宦托臣转奏,愿献银元两百万元助朝廷造战船、练水师,以明南直士民图报君恩之心!”
而在这一天,礼部尚书吴一鹏就先出班奏禀了南直士族要捐款支持朝廷大造战船、加强海备的事。
朱厚听吴一鹏说完后,也颇为惊讶,便忙让太监把吴一鹏的奏本呈上来。
朱厚接过奏本后,就真的从奏本里拿到了夹在里面的两百万元银元的会票。
“甚好!”
“南直不愧是斯文德化之地,觉悟很高!朕心甚慰!”
朱厚为此也笑着说了些好话。
已从大同回京的兵部左侍郎姚镆见此则面沉似水,他是真没想到吴一鹏等南直乡宦会主动向皇帝示好,真金白银的支持皇帝大造战船。
这让姚镆顿时怒火填胸,心道:“就因为你们南直士族不直接参与走私,所以不在乎海贸是由朝廷控制还是由士绅控制是吧?”
与此同时。
工部尚书童瑞也在这时果断出列奏道:“陛下!工部收到杭州知府传来的急递,杭州抽分厂的确发生了大火,但一直未见张孚敬上奏朝廷,臣认为此事还是再派钦差去调查为好!”
工科都给事中方锋奏道:“陛下,臣请命去杭州调查此事。”
朱厚知道方锋是南直苏州昆山人,而眼下南直刚向朝廷捐了两百万,也不好拂其意,而影响到各地为朝廷出力的积极性,便道:“准!”
“谢陛下!”
方锋为此暗喜,忙拱手谢恩。
他请此命,自然是要把杭州的事往张璁身上扯。
为此。
方锋在离京之前,特地来了内阁,对毛纪和杨一清说道:“请阁老们放心,下官这次去杭州,定认真调查清楚奸臣张孚敬之罪恶。”
毛纪和杨一清颔首。
且说,张璁是在嘉靖三年十月初离的京,到杭州后已是嘉靖三年冬月初,而他在余姚谢迪家查获的竹木装船开始运进京的时间则是嘉靖三年冬月中旬。
因运河北段这时已经封冻,所以,竹木会在被船只运到到清江浦后,改为用骡车走陆路进京,如此,也就耽搁到至少得年底才能进京。
但张璁调查杭州抽分厂的奏疏倒是提前于嘉靖三年的冬月中旬到了京师,几乎是在与王鏊的回信前后脚到京师。
在方锋与毛纪和杨一清说话后没多久,一中书舍人就拿来了张璁的急递。
“诸位阁老,工部尚书兼右都御史张孚敬有急递到京,言查获大量违禁私藏竹木进京,且劾原广东布政使谢迪等密谋烧毁抽分厂、污蔑钦差诸事!”
毛纪和杨一清在听这中书舍人说后皆面面相觑。
还没来得及离开的方锋也是一脸愕然。
第249章 船政学堂和官学教育改革!
“我早就说过,不能既想阻止陛下造船,又想倒张!”
“现在倒好,偷鸡不成蚀把米!这些浙江士族算是帮了张孚敬大忙了!”
杨一清阴沉着脸,眸中难掩失望之色地对毛纪抱怨起来,在得知张璁在浙江查获大量竹木,还自己查清竹木被烧一案的事后。
毛纪只叹息了一声,道:“现在还说这些做什么,向陛下报喜吧!”
毛纪说着就拿着张璁的急递往内廷而去。
方锋这时则拦在了毛纪面前:“元辅请留步!”
“还有杨阁老!”
方锋接着又朝杨一清拱手一拜:“请问两位阁老,下官还需要去杭州吗?”
“去干什么,去落实他张孚敬的功绩吗?!”
杨一清酸酸地问道。
毛纪倒是淡定一些,而对方锋说:“先回去听旨吧!”
方锋拱手称是,接着又道:“可是这次,我们南直足足出了两百万。”
“难道你们还想要回去?”
杨一清这时问了方锋一句。
方锋不好再答。
而杨一清则丢下一句话道:
“两百万换个阁臣的位置,也不算亏!”
且说,朱厚这里没多久就从毛纪这里看见了张璁的急递。
“好!”
朱厚自是拍手称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