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要完 第95节

  同一时间,湘江西岸,衡山县城。

  僧格林沁正和江忠源、和春一起,立于城头,向南望着茫茫北去的湘江,眉头紧锁,似乎在等待着什么人的到来。

  “嘿呦!嘿呦”

  劳动号子的声音忽然传来,僧格林沁回头望去,只看见二十个衡山县的团练正用扁担、麻绳挑着一门两千斤大炮,一边喊着劳动号子,一边吃力地往城墙上而来

第170章 我们的太平军终于来了!

  如果有谁在当下这个兵荒马乱的时候,沿着湘潭以北的官道一路前行的话,他总是能看到官道两边看到一些衣衫褴褛,面黄肌瘦的农夫,用无比热忱的目光,看着远处的湘江东岸.

  在距离湘潭县城不到十里的一座丘陵上,两个身影坐在顶坡的荒草中,身边都插着一根梭镖。两人都是草鞋短褂破棉袄,脸皮既粗糙又肮脏,在初冬的寒风中瑟瑟发抖,但依旧不肯离去,一直遥望湘江。

  两人都是官道边上张王村的佃农刚刚过去的秋收季节,他们的日子比往年更加难熬,因为田主催逼的比以往更凶更急!县衙又摊派下来一笔“团练捐”,说是要练两千团练打湘江东岸的太平军。

  结果他们两家在交完了租子、利息、摊派、田赋之后,秋收所获已经所剩无几,家里只剩下够吃到明年春天的地瓜干不过他们依旧对未来充满希望。

  因为他们知道这暗无天日的日子马上就要过去了!

  太平军马上就要来了!

  湘江东岸的穷苦人已经翻身了!湘江西岸也有不少穷苦人翻身了湘乡县那边的山区里就有太平军的地盘,那里的穷苦人都分到了土地,烧掉了借据,过上好日子了。

  接下去,怎么都该轮到湘江西岸湘潭县的穷苦人了吧?

  不过太平军可得快点来啊,村里的老爷们都学精了,把粮食、银子、铜钱还有其他好东西都往县城里搬,还抱团办团练,已经招募了两千,据说还打算再招两千。

  前几日,还有一个什么总督带着三千官兵也来了湘潭,现在湘潭城内已经有了五千官兵和团练了可不容易打了!

  如果湘潭打不下,那他们就没办法把被老爷们搬进城的粮食夺回来

  突然,官道上响起一阵蹄声,有骑士从北面而来。两人赶忙探头望去,入眼的六名绿营装扮的骑兵,正不停用鞭子抽打胯下的马儿,显得非常着急。

  “哼,急着去投胎吗?”

  “不,不是急着投胎,是急着逃命快看,红头人,好多红头人,沿着官道开来了”

  “红头人?那是.太平军?我们的太平军终于来了!”

  “总算来了”

  这两个穷苦人望着刚刚进入视线的大队大队红头人,居然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其中一人抹了抹眼泪,一把拔出身边的梭镖,对另一人道:“走,咱们回村去,把苦汉子都召集起来,跟太平军打湘潭去!”

  另一人也抄起梭镖,咬牙道:“太平军是咱们的队伍,我要去当太平军,去打清妖!”

  太平军是我们的队伍!

  太平军来了我们才有好日子过!

  我们要帮太平军打清妖!

  随着拜上帝会湘赣边总堂这些日子在湘江东岸各地开展的如火如荼的分田废债运动,湘江西岸的穷苦人也将太平军当成了他们唯一的希望,义无反顾地站在了太平军一边!

  所以太平军的上一、上二两军在渡过湘江,往湘潭而去的路上,队伍就开始膨胀了,沿途不断有自发或是被拜上帝会的“地下会”动员起来的穷苦汉子加入。

  这些穷苦汉子大多都自备了梭镖和木棒,木棒插上个铁矛尖就是短矛!所以太平军只需要携带一些红头巾和铁矛尖,再带上一些讲师速成班出来的讲士,立即就能实现战场扩军!

  虽然这些新加入的太平军战士当不了攻城野战的主力,但足可以用来壮大声势,而且还能让湘潭城内的清军瞬间变成高墙之内的孤军!

  倒了血霉的湖广总督程采在湘潭城的北墙上目瞪口呆地看着官道上蜂拥而至的太平军人潮,由于地下拜上帝会和天地会在湘潭城周边乡村的活动,以及湘潭一带士绅纷纷入城避难,使得他对湘江东岸太平军的动向一无所知。

  而且他也不愿意把手下仅有的马队拆散了当成哨骑使用城外可不安全,派出的哨骑难免损失,而损失多了.若有什么万一,这些骑兵还可以保着他逃走!

  他是湖广总督虽然已经处于革职留任状态了,但他的职守之城依旧是武昌,可没道理死在湘潭。

  如果不是钦差大臣赛尚阿让他派出哨骑,他是一个骑兵都不会派去的。

  可赛尚阿的命令还是慢了一拍。

  程采的骑兵刚出去没多久,就遇上了潮水般涌来的太平军!

  “程制军,长毛,长毛的大军来了,这可如何是好?”

  湘潭县令潘大为瞧见这一幕,都快被吓尿了,说话的声音都在打颤。

  “制军大人,属下可保您杀出重围!”

  程采麾下的督标中军副将春荣是个吸洋烟的满洲老爷。但哪怕吸饱了洋烟的他,在看到北面官道上开来的无有穷尽一般的红头人,也惊得汗流浃背,脑袋里只剩下一个念头赶紧逃!

  不过程采还没昏头,赛尚阿那个老东西可盯着呢!

  他要逃了可就是临阵脱逃.赛尚阿一个弹章上去,他搞不好要掉脑袋!

  程采努力压下了逃走的念头,转身对自己的中军副将道:“春副将,还是快些调派兵将上城墙,守住城池要紧.阿弥陀佛!湘潭可万万不能有失啊!

  再派人去向赛中堂求教,告诉赛中堂长毛的主力渡江了,是主力,至少有三万人,叫他看在大清朝的份上,赶紧回援湘潭吧!”

  “僧格林沁需要多少时间才能从湘江东岸返回?”

  湘潭城北,一处丘陵之上,罗耀国一边举着望远镜观察着七八里开外的湘潭城墙,一边问身边的余灭清。

  而他此时并不知道僧格林沁压根没来虽然他很热心地替僧格林沁“拟定”好了决战计划,但架不住僧格林沁自己加戏啊!

  “回禀殿下,僧格林沁的人应该还没架好浮桥,他的兵马只能依靠渡船往来湘江两岸,急切之间,只能调动易俗河市的兵马来援湘潭!”

  “就那点人马,一准叫他们有来无回!”一旁的苏三娘插话道。

  “对!”罗耀国点点头,“三娘,谁能去吃掉他们?”

  “我亲自去!”苏三娘道,“围湘潭可以交给曾添养、何大妹的上二军。我带李寿成、李世贤的上一军主力去姜畲市打阻击,一定要粘住僧格林沁,最好能把僧格林沁的人引进姜畲市绞肉。

  西王的大军现在应该渡江了,很快会绕过易俗河市,往溪水南岸而来,到时候就给僧格林沁来个南北夹击,没准能斩下僧妖头的脑袋”

  “好!”罗耀国轻轻点头,道,“三娘,小心一点,不要身先士卒,带队冲阵了,你现在是上军的总制了,不容有失。”

  苏三娘笑着点了点头:“明白,我不会有事的!”

  “报”

  随着一声拉出的“报”声,太平军主力渡过湘江,逼近湘潭的消息,终于在天黑之后,送到了下滠的赛尚阿大营之中。

  “哗啦啦”

  “什么?至少三万长毛逼近湘潭县城?这这怎么可能?”

  正在一个北京带来的戈什哈伺候下泡脚的赛尚阿,听完手下另一个戈什哈的通报,马上就坐不住,猛一下站了起来,一个不留神还把脚盆给踩翻了,洗脚水淌了一地。

  赛尚阿呆呆站立了一小会儿,已经有了决断湘潭县万万不能有失!

  湘潭县城里可有一个湖广总督,还有三千督标和一二千团练,如果因为赛尚阿见死不救丢了,他可就吃罪不起。

  他现在实际上是戴罪之身,还背着湖南这个糜烂局面的大锅,要是再丢一总督,就算皇上能忍,百官的弹章也得把他埋了!

  想到这里,他马上传令道:“快,快给向军门传令,让他带领刘总兵、孙总兵马上带兵去支援湘潭!告诉向军门,湘潭不能丢啊!”

第171章 冯子材,陈玉成

  湘江边上的易俗河市通往溪水北岸姜畲市的官道上,清军的大队步兵正在快速推进,队列中的士兵都生得短小精悍,身穿“勇”字号衣,脚踏草鞋,背着行囊,扛着刀牌、鸟枪和抬枪,仅有的几匹马都用来拖拽两门打理得非常干净的千斤炮。

  “叼你老味,再走快些,要不然就危险啦.”

  一名穿着纯黑色行褂,戴着六品顶戴,生得和底下的兵士一般短小,面皮晒得乌黑,一双小眼睛放着精光的汉子一边催促底下的士兵,一边从腰带上取下个水壶,仰头咕嘟嘟的灌了一口“黄汤”,在酒精的刺激下,已经一天一夜没睡的他顿时就精神了许多。

  打起精神后,他又猛吸了口清晨微寒的空气,甩开穿着草鞋的双脚,飞步向前。

  他手下的二三百小个子兵看见他这个六品官耐着劳苦,健步如飞,也都来了劲头,纷纷加快脚步,沿着官道疾行而去。

  这位操着广西方言的小个子军官是广西郁林州“常胜”勇营的千总,名叫冯子材!

  别看他仅仅是个小千总,但他却有一个总兵、副将都不见得能拿到的殊荣,他在跟随向荣平定博白的天地会义军后,因为作战特别勇猛,被咸丰赐号“色尔固楞巴图鲁”!

  这位色尔固楞巴图鲁的兵当然不是绿营大烟兵,而是跟着他一起从天地会那边反水过来的义军,其实就是一群活不下去的穷光蛋,为了挣口饭吃,才和他一起加入了刘八率领的天地会义军。后来又因为跟着刘八一样没饭吃,又被博白县令游长龄招安,成为了团勇。现在同样为了能吃上口好饭,又跟着向荣千里迢迢跑湖南来打仗,这回还给向荣这个戴罪立功的上司派了个当先锋的差事。

  根据向荣的指示,冯子材的二三百名兵勇得作为支援湘潭县的数千大军的先头部队,一边开路一边前进!

  说是开路,实际上就是拿他们顶在前面当炮灰,如果遇上太平军的大队,这二三百人就不要了,冯子材你就当忠烈吧!

  但是出身天地会,又挂了个人人眼红的“巴图鲁”勇号的冯子材冯千总也是没招,只能硬着头皮带兵走在大队之前。

  不过冯子材也不是什么老实孩子,他也有自己的保命妙招,就是一个字儿快!

  只要足够快,很有可能抢在敌人的伏击圈成型之前就闯过去了,毕竟他也不是什么大鱼,手底下就二三百人,后面的向荣、江忠源、和春才是大鱼呢!

  如果他能和中后队拉开距离,太平军即便真有伏兵,许就见他人少,把他放过了.

  队伍又往前疾行了约两刻钟,在一条十几丈宽的河流前停住了。

  冯子材回头望了一眼,后方由向荣亲率的两千精兵已经被他甩得没了影子。他又往前瞧了眼,前方的河上架着座木桥,桥北是一座镇子,桥上和镇子上都冷冷清清的。

  冯子材的视力很好,远远的就看见清冷的镇子上有些人影出没,多数都是些骨瘦如柴、衣衫褴褛的。按照冯子材的经验,这些人应该是镇子上的贫户或是附近乡村跑来要饭的叫花子。镇上的大户和团练多半因为太平军围攻湘潭县而跑路了,就剩下他们这些跑不了的,还在这里苦熬。

  那些人看到冯子材的人马过来,也没有逃离,依旧在镇子内的街道上观望发呆。

  冯子材忖道:“如果镇子里头有伏兵,那些人应该会马上逃走,以免被波及到吧?”

  想到这里,他就咬牙道:“叼你老味鸟枪兵、抬枪兵都把火绳点上,刀牌手准备砍人!两门小炮在桥下架起来,对准镇子上靠近大木桥最近的房子,如果过桥的弟兄中了埋伏就开炮!”

  “喳!”

  一番布置之后,冯子材自己也抽出腰刀,又从一名清兵手里接过一面藤牌,猫着腰,头一个踏上了木桥。他手下的弟兄也是老行伍了,不用他多说什么,就自动分成了前后两阵,藤牌在前,鸟枪、抬枪在后,一块儿就往木桥上去。

  “丢雷老母,又是群二五仔!”

  姜畲市镇内,一所正对着木桥的二层小楼上,苏三娘放下望远镜,也低声骂了句脏话。

  她在罗耀国跟前一直都装淑女,不过在底下人跟前,那可是天地会的大姐头,哪有那么文明?

  “阿姐,”操着客家口音的李寿成马上凑了上来,“这群二五仔是探路的打还是放?”

  “放?为什么要放?僧格林沁愿意叫手下送人头,我苏三娘还不敢割吗?”苏三娘笑盈盈道,“他现在已经回不去易俗河市了,西王在他背后,我在他当面!

  不过也不要打太狠,免得吓着僧格林沁,他要到处乱窜就不好包围了。且叫陈丕成的童子兵和李翠花的女枪手去打个伏击,不要把那些二五仔都打出去,要留一些在镇子里好钓大鱼。再叫新入伙的弟兄们准备一下,等那伙清妖被打蒙了就去杀一阵,也见见血!”

  “是!”李寿成抱了抱拳,转身就去传令了。

  “四眼哥,四眼哥,李军帅叫你的人去和清妖打.等翠花姐的枪手打响后就杀出去!

  到时候翠花姐的人会瞄着清妖的刀牌兵打,你的人冲他们的鸟枪兵!”

  埋伏在镇子入口处一间铺子里的少年陈丕成正攥着一把从个清妖小军官的尸体上捡来的腰刀,两眼红彤彤地望着正通过木桥过河入镇的那队清妖精锐时,一名十四五岁的少年给他带来了李寿成的命令。

  “明白了!”少年陈丕成点了点头,顺手接过一块令牌插在腰带上,然后又把腰刀插回刀鞘,再一伸手,“手雷拿来!”

  马上有一名少年拿出一枚装了个木柄,还用油纸层层包裹的手榴弹,然后撕开油纸,将一枚天使府出品的硝糖手榴弹捧给了陈丕成。

  随后,又有一名少年掏出个火折子,拔掉套子后吹了几下,让闷在里头的火燃得更旺一些,才把火折子递给了陈丕成。

  陈丕成就这样一手拿着手榴弹,一手拿着火折子,蹲在铺子半开的大门后面,目光炯炯地盯木桥方向。

  二百多名清妖分成了前后两阵而来,前阵已经过了木桥,入了镇子,从陈丕成潜伏的铺子前通过时还分出了几人提着刀牌往两边的铺子走去,似乎是要搜索一番,其中就一人就走向陈丕成潜伏的屋子。

  不过陈丕成和他的小伙伴们却一点都不慌,只是用冰冷的目光看着那人一步步走向死亡!

  忽然,那人的头颅仿佛被什么东西捶了一下,向右一歪,还有鲜血迸出,紧接着就是“啪啪啪啪”的一阵枪响!

  陈丕成根本不看哪里打枪,只是不慌不忙地用手里的火折子点着了手榴弹的引线,然后举着手榴弹,喊了一声“皇上帝保佑我们!”就猛地冲出了铺子,从倒地的那名清妖身旁飞奔而过,冲向正在举枪射击的数十名清妖!

  “啪啪啪啪.”

首节上一节95/28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