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要完 第51节

  刚刚挨了一竹棒的许月桂和焦鸿二人一起出列,也行了个抱拳礼,然后就跟着罗耀国一起离开了操场。

  南王冯云山在道州的王府就设在原来的道州州衙里面,就在罗耀国现在居住的守城参将衙门的斜对门,两处之间就隔着大校场。

  大校场现在成了个“大市场”,道州城周遭十里八乡有不少农户挑了果蔬鱼肉在这里摆摊贩卖给“大市场”周围驻扎的太平军。

  这些挑着果蔬鱼肉进城的农民虽然还没有分到土地浮财,但都已经知道太平天国的政策了这些日子,南王冯云山已经派了许多归在他麾下的,原湖南天地会的新兄弟带着《反经》卷一和《天朝田亩制度》下乡去搞宣传了。

  与此同时,道州境内所有贫农所欠的高利贷和应付的地租,也一律冻结,等分田分地分浮财的时候,自会进行处理。

  欠地主豪绅的高利贷一律免除,农户之间的欠债则减息偿还,至于地租会重新分配土地后再进行统一的限租。

  总之,压在道州周遭农民身上的负担一下子减轻了许多,这消费能力和投资农业的积极性也强了不少。

  而道州城内的市面也出现了短暂的繁荣。

  罗耀国的心情看着也不错,一边走在繁华的市场上,一边还和身边的许月桂打招呼:“月桂嫂,刚才朱八多有得罪,你可别往心里去。”

  许月桂笑着回答:“天使哪里话来?月桂现在是天使部下的女将,犯了错,自当身受军法。”

  罗耀国笑道:“你方才也没犯什么错,是我叫他寻个机会抽你一竹棍立个威,好叫天地会的新兄弟知道太平军军纪森严,回头我给你摆酒赔罪。”

  其实拿许月桂立威是朱八自己的主意,并不是罗耀国指使的,但他担心许月桂事后找朱八的麻烦,干脆就担待下来了。

  许月桂听罗耀国这么坦诚,心里头那点委屈也就烟消云散了,当下就笑着说:“天使有用得着月桂的地方,尽管用就是了月桂皮糙肉厚,吃得住苦痛。至于赔罪,是万万不敢让天使赔的。”

  “焦大哥,月桂嫂,”当罗耀国走进南王府时,他又对焦、许二人道,“我有重任交给你二人,你俩可以一边在讲师速成班上课,一边指挥底下的兄弟先办起来。等讲师班的课上完了,再亲自出外差。”

  焦鸿和自己的弟妹对视了一眼,然后抱了抱拳问:“不知天使有何重任委我二人?”

  罗耀国左右看看,没发现什么外人,这才压低声音道:“你二人的第一个任务是传经!”

  “传什么.经?”

  “当然是传《反经》了!”罗耀国道,“你们要尽快把《反经》传给敌人看!大清天下,何人不可造反?咱们太平天国有太平天国的反法,那些士绅官员,也有他们的反法。大家各造各反,才能造出一个崭新的局面来!”

第88章 敌人在干什么?敌人在念经!

  《反经》已经印出来一大堆了!

  不仅有“卷一”,也有“卷二”、“卷三”。

  罗耀国带着焦鸿、许月桂抵达南王府大堂的时候,冯云山正在亲自点验刚刚印好送来的一批《反经》。

  看到罗耀国进来,冯云山就热情地招呼道:“老八,快来瞧瞧,刚刚印好的《反经》.有好几千册呢!”

  焦鸿、许月桂二人在南王府里还得继续当磕头虫,恭恭敬敬地给冯云山磕了头。

  冯云山则挥手示意他们起身说话,而罗耀国则朝两人招一招手,一起进了大堂。

  “就是这些?”罗耀国问。

  “现在印好的就是这些!”冯云山笑道,“以后还会有许多,保管够发!”

  罗耀国一指装在木头箱子里,还散着墨香的《反经》,对许月桂、焦鸿道:“这些都是卷二、卷三,你们要尽快安排天地会的弟兄散出去!”

  “只有卷二、卷三?”许月桂一愣,“没有卷一?”

  罗耀国一笑:“卷一是给咱们的人看的,卷二、卷三是给敌人看的!传得越远越好,看到的敌人越多越好!”

  “他们看了,就不是咱的敌人了?”许月桂问。

  “不,看了《反经》卷二和卷三的敌人多半还是敌人.”冯云山接过问题,悠悠地回答道,“但他们不仅会是咱的敌人,也会是满洲皇帝的敌人!”

  广西,全州。

  一支叫花子似也的队伍,正拖着疲惫的步子,稀稀拉拉的从全州城的东门入城。如果不是他们人人都扛着长矛、大刀、鸟枪,穿着破烂的号衣,看上去还颇有那么一些精壮,还有一个穿着五品文官服的知州领着,守门的清兵几乎就要把他们当成如假包换的叫花子了。

  这支叫花子清兵,就是忠心大清,怀揣《反经》的王揆一、黄世杰、张定湘三人从道州城里拉出来的团练了。

  虽然这支团练兵从道州跑出来的这一路上吃了不少苦头,但是损失并不大,队伍也没散。出道州的时候还有七八百,跑到全州的时候还剩下七百多。而且武器都没怎么丢,至少人人手上都有一件兵器!

  吃败仗还能吃成这样,在清军序列当中,也算是虽败犹荣了。

  不过三人当中官最大的王揆一,却一点都不觉得“荣”,反而有种大难临头的感觉。

  因为他是失地罪臣!

  大清朝的守土之臣如果失了官署所在的城池,一般就是自己体面,或是没得体面两条路。

  自己体面就是一死报君王,混个尸骨难存,风光大葬葬个衣冠冢!

  没得体面当然锁拿进京,交部议处!

  失土之臣充军伊犁都是轻的,斩监候都得谢恩,拉菜市口杀头也是活该。

  虽说道州团练有王揆一一点股份,但也真就只有一点儿!

  他不是道州人,甚至不是湖南人,也不绿营武官。从道州逃出来的士绅和他没多大关系,那些充当道州团练军官的绿营兵丁也不认他。

  他想要靠兵权换个不是风光大葬的体面,好像有点困难呢!

  “王大人,钦差大人的行辕到了!”

  一个声音打断了王揆一的思绪,他忙抬头一看,发现自己已经不知不觉间到了一座戒备森严的衙门外头。钦差大臣的节旗,就在衙门外猎猎飘扬。几十个穿着行褂,手按刀把的亲兵就在外头守着!

  “王大人,”一个领着王揆一、黄世杰、张定湘三人入城的绿营武官笑着一抱拳,然后指了指钦差行辕,“赛中堂就在里头,您请进吧.您带来的这七百多号团练,就由下官领他们去暂住的兵营吧。”

  黄世杰对王揆一道:“王大人,我陪您进去,让张把总带兵先去驻扎吧。”

  “好,好”王揆一现在也没什么主意了,只好点了点头,然后吩咐张定湘领兵先去营地,然后自己和黄世杰一块儿颤颤巍巍进了钦差行辕,递上了呈文,送上了门包,等着赛尚阿赛中堂接见训话。

  而赛尚阿这个时候正在.念经!

  念《反经》!

  焦鸿、许月桂现在还是天地会的大佬,而且还是湘粤桂边区的地头蛇,随时可以接入湘粤桂边区天地会的大网。他们想要把《反经》传给赛尚阿这样的大清朝廷命官,那真是再容易不过了。都不必派弟子门人站在全州大街上散发,只须派人把《反经》直接交给全州这边的天地会堂口。然后就会有全州府的三班衙役和土兵、民团,甚至是向荣、秦定三、张国梁部的官兵,拿着“搜”到的《反经》往上送。

  总之,主打一个“精准推荐”,保管全州城内的大清民之父母和士绅家族的首领们可以做到人手一册!

  赛尚阿当然也在全州天地会的推荐名单上,而且还拿到了三册,一册是“汉官之反”,两册是“士绅之反”,这会儿他正在和两个心腹师爷,都来自绍兴的孔祥林和王胜明,一人一册在默念呢!

  三个人都念的愁眉苦脸,赛尚阿不住叹息,而两个绍兴师爷则不停地交换眼色。

  这俩师爷都是顶级的绍幕,已经不肖处理钱粮、刑名这等小事了,而是到了可以帮赛中堂处理上下文书,筹谋官场权斗的层级上。其中的那个王胜明王师爷甚至还读过不少兵书,对于行军布阵也颇有心得。

  赛尚阿出兵以来,之所以能“屡屡获胜”,是少不了他二人一番番筹谋的。

  面对日益做大的太平军,这两位师爷可以想到的良策也就是鼓励湘、粤、桂三省的士绅豪强大办团练了。可是这《反经》卷二,士绅之反一出.这个办团练和拥众割据,仿佛也就隔着一层纸了!

  至于让汉人大员去管着下面的团练头子.《反经》卷三,汉官之反里也指出了一条上下勾结,形成门生姻亲把兄弟的路数。

  而且两卷《反经》之中,还给汉官和士绅们指明了一条借着办团练和养寇自重来敛财、拥兵、割据的升级途径其实也不是什么新鲜事儿,而是经过历史多次检验的“主公之路”啊!

  写出这两卷《反经》的人,到底意欲何为?

  也不知过了多久,就听见的“啪”的一声,然后就是赛尚阿疲惫沙哑的声音:“这《反经》到底是谁写的?写这《反经》的人到底想干什么?难道想离间我大清朝廷和天下的汉人官员、士绅吗?痴心妄想!真是痴心妄想啊!”

  他的话刚说到这里,门外就来了个禀事的家人,王胜明王师爷赶紧放下手里的《反经》快步迎出去,和那人低语了几句,就走到了赛尚阿跟前,低声道:“中堂,那个丢了道州的王揆一来了行辕,您见他吗?”

  “他还有脸来?”赛尚阿脸色一沉,“他不知道规矩吗?守土之臣有失土之罪!他丢职守之地的时候就该自己体面了,还来干什么?”

  “中堂,”孔师爷接过话题道,“要不学生走一趟,请他自己体面吧.好歹能落个风光大葬,欠的那些京债也能人死债消,子孙也不受累。”

  赛尚阿刚想点头,那王师爷突然道:“不可!”

  赛尚阿和孔师爷都望着他,一脸惊诧。

  王师爷道:“这王揆一是带着兵进城的八百道州团练!”

  “什么?他.”赛尚阿下意识就拿起案几上的《反经》看了看,心下骇然。

  那孔师爷也喃喃地道:“他有八百兵不去守城,却带到全州来.他想干什么?”

  赛尚阿咬咬牙:“还用问?一定是想拥兵自重!”

第89章 弟兄们,黄老爷要到饭啦!

  八百团练并不多,一点都不多,而且王揆一占的份额还很小.但却足以让赛尚阿派自己的首席师爷孔祥林出了行辕二门,乐呵呵地将丢了职守之城还不肯体面的王揆一请进行辕大堂。

  “中堂,下官失了城池,下官有罪啊!”

  虽然领着八百团练进城,但王揆一的骨头还是有点软,心也有点虚,看见钦差大臣赛尚阿袍褂齐整地在堂上端坐,腿肚子一抖就下跪请罪了。

  不过和他一起进来的黄世杰的腰杆子却硬邦邦的,王揆一跪了他都不跪。

  黄老爷怎么可以跪?黄老爷是秀才,有功名在身,可以见官不跪!

  而且黄老爷还有八百团练完全有资格站着要饭!

  所以黄老爷现在就是大大咧咧往那一站,一看就知道这是个飞扬跋扈的团练头子了。

  赛尚阿那是老成精的狐狸,看见王揆一和跟着他一起来的那个乡绅的表现,马上就明白谁有实力?谁有罪过了?

  于是也不理请罪的王揆一,而是望着桀骜的黄世杰,温言发问:“不知这位士绅如何称呼?”

  “晚生道州黄世杰,秀才功名!”黄世杰抱了抱拳,“见过中堂大人!”

  一个秀才.还是道州本地的,还如此据傲,不用说了,那八百团练肯定是他拉起来的!

  赛尚阿捋着花白的胡须问:“黄秀才,那八百团练可是你从道州带出来的?”

  “正是!”黄世杰重重点头,“这八百条汉子大都是黄某的宗亲乡党,也有一些是余军门的旧部,因为一心想为余军门报仇,所以跟随黄某。

  只可恨我等还是势单力薄,实在守不住道州,现在只得流落来全州,想在赛中堂处讨口饭吃!”

  说着,他就冲赛尚阿躬身一揖:“还望赛中堂施恩收留,赏兄弟们一口好饭!”

  哦,你是来要饭的,还是站着要饭的!

  看来这《反经》所言不虚啊!

  这帮平日里看着唯唯诺诺,为了当个芝麻绿豆一样的官,什么债都敢借的汉人读书人,一旦手里有了一点兵就敢站着要饭了!

  这还是一个秀才,只有八百个兵啊!

  要是这个姓黄的有了八万兵是不是就要当“黄保保”,甚至当“黄阿瞒”了?

  可如果本中堂不给这个黄秀才赏饭,他是不是就要剪了辫子当逆贼了?

  “好说,好说”赛尚阿自然是连声说好,“黄秀才,本部堂奉旨讨贼,就需要黄秀才你这样的忠贞之士!本部堂不仅要给你们拨付粮饷,还要保举黄秀才你当官,就先当个.候补知县!”

  《反经》上的道理果然是真的!

  黄世杰心说:“我五岁开蒙,苦读二十载,不过一秀才。要当上候补知县,还得考举人、考进士,还得过吏部铨选说是铨选,其实就是花钱买个候补。

  现在手里有八百个团练,这就省了乡试、部试、殿试、铨选.一个大子都不用花,赛尚阿还得倒给我钱。

  看来我还得多招一点兵,兵越多,官越大,要饭时候站得就越直,要到的钱也就更多!”

  想到这里,黄世杰又是一揖到地:“晚生谢中堂栽培提拔,中堂但有所命,晚生必无所辞!”

  赛尚阿笑着点了点头,又对身边的王师爷道:“王师爷,你先陪黄秀才去计点一下人数,再商量一下粮饷该怎么拨付。”

  “喳!”

  王师爷答应了一声,就笑着对黄世杰道:“黄老爷您请。”

  黄世杰要到饭了,也就不管还跪在那里请罪的王揆一了,笑呵呵,兴冲冲的就跟着王师爷走了。

  看见黄世杰就这么走了,王揆一一下就慌张起来了。

首节上一节51/28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