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要完 第44节

  “殿下,您别担心了,不就是一顿板子吗?三娘受得住,三娘的身子可结实了!”

  堤街码头上,正看着洪宣娇乘坐的帆船远去的罗耀国突然听见了苏三娘柔顺之中带着些许坚定的声音。

  他赶忙一回头,往苏三娘的臀部打量了一下,的确很紧致.承受一顿板子毫无问题。不过苏三娘屁股哪是洪秀全、杨秀清能打的?要打也得.

  想到这里,罗耀国斩钉截铁地说:“三娘,你是我的人,你的屁股天王、东王他们都打不得!”

  苏三娘松了口气儿,但随即又有些担心地问:“殿下,天王、东王那边.没个人出来担责任,怕不好下台阶吧?”

  “下台阶?”罗耀国一笑,“我给他们台阶!三娘,你马上回一趟道州,拿着我的手令,把道州的新兵全都拉过来!”

  “都拉过来?”

  “对!”罗耀国重重点头,“都拉过来!我要让他们看看,我罗耀国现在是兵强马壮道理真!

  另外,你再去道州城内的寺庙里给我找个紫金钵盂钵盂上再刻上几个十字标记!”

第76章 迎太平,男儿当自强

  潇水之上,二三百条大船,扬帆破浪,鱼贯南行。

  潇水两岸,不计其数的“红头人”排列着队伍,扛着刀矛火枪,浩荡而行。

  突然,潇水西岸的队伍当中响起了节奏感很强的鼓声:“咚咚咚咚咚咚咚.”

  鼓声越来越快,快到极处,一名男子突然发出了最高亢的声音:“傲气傲笑万重浪,热血热胜红日光!胆似铁打,骨似精钢,胸襟百千丈,眼光万里长.”

  他的歌声响起之后没一会儿,潇水两岸的官道上,就有大约百余好男儿跟着一块儿“嚎”了起来,接着又有更多的太平天国的好男儿自发跟着《男儿当自强》的节奏一起唱上了。

  虽然有点走音,词儿也记不全,只能记得多少唱多少,但是人多声量大,还都是老爷们,主打一个慷慨激昂!

  《男儿当自强》的歌声,就沿着滔滔潇水一路南下,很快就传到了已经变成“天国堡垒”的鹅塘镇这里已经是太平天国精神和物理意义上的双重堡垒了!

  鹅塘镇本来就有一道低矮的围墙,围墙外头还有一条又窄又浅的壕沟,用来抵挡一下阳明山里的毛贼是足够的,对付正规军就不够看了。

  而在冯云山、吴如孝接管了鹅塘之后,加厚围墙,加宽壕沟,堆砌炮台的工程就紧锣密鼓地开始了。不仅南王麾下的太平军参与了施工,鹅塘周围分到土地的百姓也都热情高涨地加入了这场“保卫分田分地果实”的斗争!

  分到了土地和浮财,吃上了久违的饱饭的农民都变身成了“基建狂魔”,干活的热情那叫一高涨!

  不到二十天,就把鹅塘镇修成了个难攻不落的要塞!

  在鹅塘堡垒完工后,位于阳明山中潇水河谷中的双牌镇、双牌关的增筑工程,就紧接着开个工那里可是能当成根据地中心来经营的。

  不过真正让罗大天使感到底气十足的,则是摆在鹅塘镇北,官道西侧一个挨着一个的“红头人”,铺满了一大片田野的方阵群,人数怕是不下三万!

  这三万.还仅仅是踊跃加入太平军的矿工和贫苦农民中的一部分!

  其中的贫苦农民组织性、纪律性还差一些,那些一无所有的矿工才厉害!

  挖矿不仅又辛苦又危险,而且必须依赖集体的力量。无论日常生产劳动还是打群架抢地盘,都得抱团一起上。

  因此他们的组织性、纪律性是很强的,甚至强于绿营兵、八旗兵这样的封建军队,半个多月前的道州起义,已经证明了他们的力量!

  另外,这些矿工当中还有大量在日常的生产和斗争中产生的领袖就是类似于杨秀清、萧朝贵这样的人物!

  所以这群矿工很容易的就被组织成了太平军,本身就是天地会大佬出身的苏三娘也很容易指挥他们,仅仅花了三天时间,就把超过两万人的部队调到了鹅塘镇。

  除了这两万道州矿工,罗耀国还向鹅塘镇拜上帝会支堂管辖的各个乡村发布了“点集令”,命令各乡各村的民兵,都到鹅塘镇上集中,并接受太平天国天王洪秀全的检阅!

  这部分民兵的人数没有矿工多,但是也召集起了四五千人。

  再加上罗耀国在鹅塘、双牌、梅花、白马渡、菱塘等镇招募来的太平军新兵和归顺的清兵,以及苏三娘、何大妹的女兵,总共凑出大约三万之众。

  这三万人在余万清、曾添养、苏三娘等人的调度下,以五百人的一个旅为单位排出最简单的方队,布满了潇水西岸的荒野。

  其中大部分人也没有什么制式军服,就是脑袋上裹一条红巾。手里面大多也没什么厉害的武器,大部分人就是一根长矛,只有少数人扛着鸟枪,持着刀牌。

  绝大部分的方阵前面也没什么火炮,只有一个由余万清的干儿子余大宝和那个炮打道州衙门的纪大炮领着的一个方阵前,才摆了多达二十四门的各式火炮,也都是些威力不大的小炮。

  虽然这支军队的装备落后,训练水平也不高,但他们依旧可以证明罗耀国所执行的路线是正确的至少在如今的太平天国,“正确”还是有价值的!特别是拥有神权的“正确”。

  杨秀清可以获得如今的地位,并不全靠跳大神,而是他不仅大神跳得好,还真的能为太平天国带来一个又一个的胜利。

  而罗耀国手握法宝通天镜,跳大神的能耐可不差!如果他打胜仗的本事也不比杨秀清差,那他的“路线”可就有说服力了。

  “殿下,您听是《男儿当自强》!”

  早就对罗耀国信服了的苏三娘耳朵最灵,远远的就听见了《男儿当自强》的歌声,马上就凑到了端坐在堤街码头上一席凉棚下的罗大天使耳边报告了。

  罗耀国回头看了她一眼,发现她还是有点紧张,就笑着对她道:“无妨的天父、天兄都是讲道理的!”

  他一边说话,一边把玩着一只紫金钵盂说是“紫金”,其实是紫铜的,表面上原本刻了四个佛教的“万”字符,罗耀国又让张宝找来鹅塘镇上的铜匠把“万”字符铲成了“十字符”,还稍微做旧了一下。

  “曾侍卫!”

  罗耀国和苏三娘说完话,又把目光转向了曾添养曾老爷子。

  “天使,您有何吩咐?”老爷子单膝下跪,又一抱拳。

  他本来对罗耀国的路线也不是很认,但现在已经彻底服了。

  人家真的能赢啊!

  他们紫荆山曾家可是把一切都押在太平天国上面了,赢了就累世公侯,输了就没有了!

  而罗耀国在道州推行的这一系列办法在他看来,的确是好用的,所以他老人家就服气。

  “曾侍卫,你嗓门大,你去带着大家唱《迎太平》!”罗耀国吩咐道。

  “是!”曾添养领了命令,起身离了码头,又翻身上马,出了堤街北门。

  没一会儿,嘹亮高亢的《迎太平》的歌声,就开始在潇水岸边响起了。

  虽然《迎太平》无论在歌词还是曲调上都没办法和《男儿当自强》比,但是它却能唱出此时中华大地上艰难求生的亿万劳苦大众的心声!

  三万人一起放声高歌,向天呐喊,一下就盖过了“萧歌王”领唱的《男儿当自强》了。

  “租子重,利钱高,近来贫汉难存活。早早开门拜太平,管教大小都欢悦。杀清妖,宰劣绅,开了城门迎太平,太平来了分田地!分田地,分浮财,管叫人人都饱暖。不交租,不还债,天下无处不平均.”

  “这是.”

  正坐在一条大船上哼着《男儿当自强》的洪秀全被这突如其来的湖南口音的歌声打断了节奏,有些不快。而且他也听不懂湖南话,于是就问身边的冯云山道:“山胞,这是怎么回事?”

  冯云山笑道:“这是国胞所编的《迎太平》,歌词是.”

  洪秀全一边听冯云山背诵《迎太平》的歌词,一边站起身,大步走出了船舱,站在船艏甲板上,向南张望,一下就望见了遍布原野的“红头人”!

  “他们是”洪秀全下意识地发问。

  冯云山用充满喜悦的声音说:“天王,他们都是咱们太平天国的新兄弟!是在道州加入咱们的新兄弟.”

  “真多啊!”洪秀全喃喃道。

  冯云山点点头:“的确多他们都是因为八弟所做的《迎天平》成为新兄弟的!”

第77章 此乃上帝所赐紫金钵盂!

  “呵呵,这个老八果然有点门道,天父果然没有看错他!”

  在另外一条悬挂着“东王”旗号的大船上,杨秀清此时也抱着胳膊远远瞧着遍野的“红头人”,听着他们唱出的《迎太平》,还面带笑容的进行着点评这事儿对他其实也是有一些好处的。

  因为把罗耀国派出去“打怪”的决定,是附在杨秀清身上的“天父人间分父”的英明决定!

  现在罗耀国取得了成功,不正好说明杨秀清的“代天父言”是真的吗?他的威望不就更高了吗?

  唔,这个逻辑是对的。

  只是此刻杨秀清心中总是有点慌慌的.毕竟,那个“天父人间分父”是怎么回事,他自己还能不知道?

  而且,杨秀清也不大相信他真是天父家老四下凡。

  天父的儿子.怎么可能那么穷?他打小吃了多少苦啊!

  天父的儿子,怎么都该投一个广西首富的好胎吧?家里趁个几百万两银子才像话嘛!

  再不济,那也得有和韦昌辉、石达开差不多的家产,混个衣食无忧总是应该的吧?

  可他呢?

  五岁丧父,九岁丧母,受尽磨难,虽然天姿极为聪明,但却没有机会读书,年纪很小就当童工,耕山、烧炭、挖矿,吃尽了苦痛,而身体也不好,因为染病瞎了一目。真是困厄难堪到了极点!

  这要真是天父皇上帝的儿子,杨秀清倒很想问问他那个天上的阿爹,他到底哪儿得罪阿爹了,要被这么针对?

  所以杨秀清现在是越想越心虚啊!

  罗耀国这个真天使一直不揭穿他,怕不是想攒够了实力再出手吧?

  不行一定得先下手为强!

  杨秀清正恶向胆边生的时候,他乘坐的大木船已经靠上了长长的堤街码头。他的那个异父异母的好兄弟杨元清忽然嘟哝了一句:“咦,罗天使手里怎么捧着一个紫金钵盂?”

  什么?紫金钵盂

  杨秀清顿时就吓出一身白毛汗!

  赶忙瞪大了自己的独眼往码头上踅摸,很快就瞄见那位斗战天使罗耀国了。

  这罗天使也不知道从哪儿找来了个紫金钵盂捧在手里,看着这钵盂的样子,就和杨秀清梦里见到的那只一模一样都是个矮矮胖胖的圆柱体!

  这玩意儿不会是天父赐给他的吧?

  杨秀清想到这里的时候,洪秀全、冯云山他们俩已经下了船,罗耀国虽然有个“紫金钵盂”,但还是恭恭敬敬地给洪天王行了大礼。

  洪天王瞧见罗耀国手里的钵盂也感到奇怪和尚化缘才用钵盂呢!拜上帝教的讲师难道也要托着个钵盂讨饭?

  “八弟,你怎么捧着个钵盂?”洪秀全皱着眉头指着罗耀国手里的钵盂就问。

  “天王,”罗耀国将手里的紫金钵盂递给洪秀全看,“这个钵盂叫紫金钵盂,是天父赐给我的天上的众天使兄弟也都有的。也不是什么了不起的宝贝,就是我们天使吃饭时用来盛饭的。今日突然想念天父,所以就拿出这个钵盂来看看。”

  “哦”洪秀全眯着眼睛打量了那钵盂一番看着和和尚们使用的钵盂没什么两样,不过表面刻着十字纹,显然是拜上帝教专用的。

  洪秀全心想:我也得弄一个!他那个是紫铜的,我得弄个紫金的!

  正想着呢,杨秀清已经在一大群杨家人的簇拥下,从他的座船上下来了。

  虽然心里有点慌,但是“上帝代言人”的架子还端着,看到洪秀全也不过是抱拳一礼:“秀清恭请天王圣安!”

  而跟着杨秀清一起从船上下来的一大批杨家人和东殿亲兵,则一块儿向天王洪秀全下跪叩头。

  洪秀全朝着杨秀清招了招手,道:“清胞,你快过来看看国胞的这个钵。这是天父在天上赐给他的紫金钵盂!专门用来.”

  杨秀清听见“紫金钵盂”这四个字儿,心跳都加快了。名字都和他做梦时梦见的一样,而且也是上帝赐给罗耀国的!

  这不会真的是用来收他的吧?

  “是专门用来吃饭的!”洪秀全并没有想到杨秀清会因为一个钵盂胡思乱想,所以也就没想到要说瞎话吓唬他,而是笑吟吟说出了钵盂的用途。

  还好

  杨秀清稍稍松了口气,不过面上却一直风轻云淡,没有显出分毫惶恐。

  而罗耀国也只是听洪宣娇提起过“收人的紫金钵盂”,但具体什么情况他也不知道,而且他这个紫金钵盂真的只能用来吃饭。

  所以罗大天使也没再继续拿个钵盂吓唬人,而是收好了钵盂,又去和杨秀清打招呼。双方才寒暄了几句,“歌王”萧朝贵,北王韦昌辉也相继赶来了。而翼王石达开现在还屯兵在菱塘镇,看着零陵方向的清妖,所以这次的“道州会议”,他就不来参加了。

  当然了,直到现在,洪秀全、杨秀清、萧朝贵、冯云山、韦昌辉他们几个,也没提及什么“道州会议”,仿佛他们这次南来就是来道州这边歇歇脚,回一下血的。

  罗耀国也闭口不提什么“会议”,什么“路线”,只是热情地招呼洪秀全、杨秀清、萧朝贵、冯云山、韦昌辉他们几人进鹅塘镇休息。

  鹅塘可是个大镇,黄世杰黄老爷和他的几个兄弟在镇上都有不错的宅子,现在全都归了太平天国,洪秀全、杨秀清、萧朝贵、冯云山、韦昌辉、罗耀国一人占了一处。

首节上一节44/28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