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要完 第275节

  咸丰点点头,刚想说话,忽然听见崇文门大街方向传来了一阵密集的枪声,然后就是一个响的不可思议的声音:“太平天国总理大臣,吴王五千岁驾到,百姓速速跪迎.”

  咸丰脸上划过惧色,罗耀国来了!

  那可是能掐会算,洞悉天机,连黄河什么时候崩都能知道的妖人啊!如果让他算到了自己还在北京城,后果不堪啊!

  想到这里,咸丰就铁青着脸道:“快快,咱们走小路,去崇文门!”

  咸丰跟着肃顺一起往崇文门而去的时候,罗耀国乘坐的四轮马车正拐进朝阳门内大街上的豫亲王府的府门。

  朝阳门大街上已经开始戒严了,跟着罗耀国一起急行军而来的太平军虽然一个个都快累趴下了,但是只要一想到他们拿下了北京城,一个个就精神抖擞了!

  得到罗耀国的命令后,也都没什么二话,立刻就分兵占九门,占紫禁城,并且在北京内城的主要街道上戒严了!

  北京,现在是太平天国的,是洪天王的,可不能叫人给毁了。

  之前飞马入城的苏三娘,这会儿听说罗耀国终于到了,也兴冲冲从紫禁城里出来,到了豫亲王府上向罗耀国报告了。

  “殿下,这些天北京城可热闹了!”苏三娘笑得嘴都快合不拢了,“先是咸丰、同德兄弟相杀,接着又是咸丰和那拉兰儿夫妻互杀最后那拉氏被李鸿章的法国情人带着胸甲骑兵救走了,咸丰则下落不明,估计是死了!”

  “估计?”罗耀国也没怎么把咸丰放心上,嘀咕了一声又问,“东王呢?东王的兵进城了没有?”

  “正在进城!”苏三娘道,“现在正从永定门进城,不过他们暂时进不了内城,因为正阳门、崇文门、宣武门已经让我的人封闭了。至于内城其余六门,现在咱们的人手多了,也能都闭上了!”

  罗耀国点点头:“那就赶紧闭上,内城戒严,让那些旗人百姓先在家里呆着,皇城和内城里头的那些王府、公府、贝勒府、贝子府,还有其他体面的大宅子,都得给我占了这里头可有不少好东西,都得收归圣库!”

  听罗耀国这么一说,苏三娘就觉有些不妥:“殿下,您这是要拷饷吗?”

  “当然!”罗耀国冷冷一笑,“不拷一拷饷,华北这块地盘,咱们怎么安安稳稳吃下来?又怎么和杨东王分银子?”

第533章 正阳门下双王会,御街巷尾烟龙困

  辰时,崇文门大街。

  咸丰蜷缩在一间过了火的绸缎庄的废墟旁,浑身发冷,一个劲儿打哈欠,还哪儿哪儿都疼,特别是怀里的田黄石硌得他肋骨生疼。不过他也还是把这破石头抱得紧紧的他觉得只要到了天津,就会有某个冤大头花个几十万两银子买这块破石头,他下半辈子的大烟就有着落了。

  没错,现在咸丰满脑子就只一个念头,就是抽大烟!其他的都不在乎了,什么亡国啊,什么睡大街啊,什么街上都是要抓他的太平军,都找不着大烟紧急!

  可问题是,他现在就是搞不到大烟!本来一句话的事情,现在却难如登天。因为昨晚上北京内城就戒严了,咸丰连崇文门都没出去,直接困在了城内。

  虽然肃顺、麟书,还有跟着肃顺的那些人在北京城都有房子,但谁也不敢回家他们现在都声称是北京外城的汉人,汉人在北京内城一般是没家的。

  所以咸丰昨晚上就只能露宿街头了而现在的北京内城街头上只有太平军,没有鸦片烟!谁敢当着满大街的太平军贩毒?那是马上下地狱的!

  “四哥儿张嘴!“曾佳麟书捧着豁口陶碗凑上来,豆汁儿酸馊味混着油饼焦香直冲脑门。咸丰喉结滚动两下,突然掐着脖子干呕,黄水溅在麟书补丁摞补丁的衣袖上这是昨儿从一个死在皇城内的力巴身上扒的。

  德龄猫腰钻过断梁,满洲人特有的宽颧骨上抹着灶灰:“崇文门换了三茬岗,全是罗逆的湖南长毛!“他忽然学起湖南腔:“那帮伢子讲,城门开不开要看杨、罗两个活阎王啷个谈!“

  “噤声!“肃顺的翡翠扳指几乎掐进德龄肉里。远处传来千层底鞋碾过瓦砾的脆响,十八个扛线膛枪枪的太平军正挨个翻检尸体。领头卒长突然驻足,枪管挑起半幅明黄缎面正是咸丰昨夜丢弃的里衣!

  “走!“麟书拽起咸丰往废墟后滚。田黄石刮过砖缝迸出火星,咸丰恍惚看见太和殿的蟠龙柱在眼前晃那是大烟瘾上头的幻象。当一条不知从哪儿捡来的破油毡盖住三人时,正阳门方向突然炸响三声号炮,惊起满城鸟雀。

  同一时刻,正阳门外。

  杨秀清的视线透过鎏金千里镜从罗耀国头顶上擦过,镜片里映出了城楼上林立的天历三年式燧发枪。“吴王好手段!”东王放下了千里镜,“才半日功夫,九门提督的差事都叫你抢了?”

  “东殿过誉。”罗耀国摩挲着“通天镜”的屏幕,姬督的圣像忽隐忽现,看得杨秀清心里直发怵:“现在北京城已经归了咱太平军,北伐大业基本算是成了。紫禁城我已经叫人清理了,最多明儿就能打扫干净迎新主。您看,天王什么时候能搬进紫禁城坐天下?论起来,我也有些日子没见过我这位二哥了。”

  侯谦芳突然指着西便门方向惊呼:“二位殿下快看!“但见十架热气球悬着“天王飞天“黄幡,被底下的绳索拽着,飘向城西的圆明园,最前头那架吊篮里,假洪秀全的金冠在晨光下闪闪发亮。

  “好个天王飞天!”罗耀国击掌大笑,“东殿,你说什么时候天王会不会一飞上天去向天父、天兄报告咱太平天国灭亡清妖的好消息,然后一去不回?”

  被罗耀国说中了心思,杨秀清的独眼眯成了片刀锋,冷冷看着罗耀国:“吴殿,我在北京周遭有二十万大军!北京内城里有你几个师?你不如早点奏凯回江南,反正这个九门提督你也算当过了。”

  罗耀国的手指在“通天镜“上划出刺目蓝光,屏幕上浮现出的忽明忽暗的洪秀全圣像让杨秀清眼角抽搐,那可是洪秀全真人的照片啊:“北伐既成,该迎天王入京坐龙庭了。只是.“他忽然压低声音:“小弟前日观天象,见有巨星坠于西北.“

  “放你娘的罗圈屁!“杨秀清剑鞘往正阳门外的条石地面上一砸,一只独眼凶光乍现:“老子在直隶有二十万大军!你那几个湖南洋枪队不够塞牙缝!“

  “东殿可知江南制造局月产多少枪炮?“罗耀国忽然掀开披风,露出腰间银亮亮的转轮手枪:“三千支线膛枪!五十门6斤大炮!”他拔出手枪,枪口有意无意指向热气球:“蒸汽船三日就能把新兵从上海送到大沽口.“

  杨秀清独眼忽然暴睁,城楼下传来整齐划一的踏步声三百东殿亲兵不知何时已列阵瓮城之外,褐贝斯枪管在阳光下泛着乌光。

  而正阳门瓮城的城墙之上,苏三娘也露出半截身子,一个营的太平军全都拿着天历三年线膛枪!

  “不如这般。“罗耀国突然变戏法似的摸出卷黄绸地图,在二人当中的桌面上摊开:“您当东北总督,带老兄弟去关外开疆拓土。那里的黑土攥一把能出油,比直隶盐碱地强百倍!小弟的人在东北已经有点基础,左季高拿下了海参崴,李寿成占下了旅顺口,这些地盘都交给你来管。“

  “老子要山河四省!“杨秀清剑锋扫过黄绸,裂帛声惊起飞鸟:“外加真约派宗主位!“

  “四省?“罗耀国嗤笑着展开舆图,朱笔圈出黄河故道:“今年秋汛冲开铜瓦厢,山东已成黄泛区!“笔锋突然戳向山西:“李鸿章、曾国藩的败军就在往山西退吧?“最后重重一点直隶:“京城粮仓被僧格林沁和杜翰的人马抢走了一半,剩下根本不够吃到明年春天!要解决吃饭的难题,就只有太平天国的朝廷往里头贴银子.四哥,你有银子可以贴吗?“

  他的语气突然变得意味深长:“况且,四哥要有了山河四省,怕是要生出问鼎天下之心吧?四哥觉得三哥、贵姐夫能支持你吗?”

  这下罗耀国算是把丑话都挑明说了。杨秀清要拿着山东、河南、直隶、山西这片地,那么太平天国的内战就不可能避免。如果把东北交给杨秀清,那么杨秀清这辈子都得拿来开发东北东北是很好,但架不住人口太少,满打满算几百万,怎么去争几亿人的天下?等东北有了几千万人,杨秀清早就去见洪秀全了。

  “我还有江北的地!”杨秀清冷冷道,“江北之地怎么算?”

  “江北之地.”罗耀国听见这话,就知道杨秀清的口风松了,他连忙用朱笔在图上的朝鲜半岛画个圈,“再加个朝鲜国如何?”

  杨秀清眯着独眼,细细思索:“那么.真约派宗主呢?”

  罗耀国摇摇头:“四哥如果愿意去天京,别说真约派宗主,就是总理大臣也可当一当。可是您既然执掌东北总督,那真约派宗主就不能给了,最多给您一个副宗主。”

  杨秀清拈着自己稀疏的胡须,正细细思量之间,稻子突然快步走来,俯到了杨秀清耳边,低声嘀咕了几句,杨秀清的脸色微微一变,骂了一句:“丢那老母!”

  他随即看着罗耀国道:“九弟,李鸿章、曾国藩、杜翰、孔繁灏在西山会师,宣布设立西山大营,看起来是贼心不死,还想和咱们干啊!我要是率军东征去了,你手头这点人能挡得住?”

  罗耀国一笑:“一群败军之将,丧家之犬而已,小弟弹指之间,便可退敌。”

  杨秀清哈哈一笑:“行啊,九弟,这次我不出手,你想办法退敌!一个月之内,只要他们退走了,我就去当东北王否则,我就得当山河四省的总督!”

  “好!”罗耀国一拍桌子,“一言为定!”

  午时初,崇文门半开。

  咸丰佝偻着混在流民堆里,田黄石用破麻布裹了三层背在身后,仍压得他脖颈发颤。可即便如此,他也不肯把这块破石头交给麟书、肃顺他们拿。

  城门开了半扇,七八具八旗兵丁的尸体被草席盖着,露出了红白黄蓝四色的甲衣,看得咸丰胆战心惊。

  “你个鸦片鬼是不是旗人?”一个负责盘问出城汉民的红头巾卒长拦住了面色蜡黄,不停打着哈欠的咸丰。惊得扮成商人的肃顺,装成苦力的德龄,还有装成镖客的麟书都是一惊。

  “我,我是汉人!我不吸大烟,我是有病在身,“咸丰扯着嗓子辩解,烟瘾发作的泪腺倒逼出满眼血丝:“而且我还信拜上帝教!“他猛地撕开衣襟,胸口赫然挂着个木头十字架这是昨夜麟书拿来一块破木头用宝刀削切而成的。

  那卒长哪里肯信,用枪管压住他喉结:“你信拜上帝教.那你读过《真约》没?”

  “读过!还能背一些!”咸丰咬牙道。

  一旁走来个军中大同会的讲士,拿出一本《真约》翻了开来,然后对咸丰道:“背一段《真约》第三篇来听听!“

  “人有原罪,天父降恩“咸丰沙哑着开始背诵,指甲抠进田黄石裂缝:“洪教主代天行道,斩邪留正.“背到“凡信教者皆为兄弟“时,后槽牙咬得咯咯响这句子他当年朱批“妖言惑众“驳回过十二次,这辈子都忘不了!

  “好啊,背的不错。”那讲士点点头,“看来你真是我们拜上帝教的兄弟。”

  咸丰赶紧在胸前划了个十字,“我真的是拜上帝教的信徒!”

  “那你进城去干什么?”那讲士注视着咸丰,一张黝黑的面孔上浮现出了怀疑的表情,“难道北京内城里头还有拜上帝教的教堂不成?还有,你背着的是什么?看上去沉甸甸,莫不是什么宝贝吧?”

第534章 咸丰拜上帝,八旗出北京

  咸丰后颈的冷汗浸透了裹石麻布,田黄石的棱角几乎扎破布料。讲士的千层底步鞋碾过地上的碎石,咔咔声像踩在他绷紧的神经上。“进城贩药材“他哑着嗓子答话,喉结滚动间瞥见麟书正往守军袖口塞银元,却被后者一把推开!

  “放屁!“那讲士突然暴喝,腰带上悬着的太平刀已经出鞘三寸:“我看你一脸的烟容,该不会是个烟贩子吧?“这讲士迈步走到咸丰身后,太平刀出鞘,割开了麻布包裹,田黄石在晨光里泛出蜜蜡般温润的光这是乾隆爷六十大寿时福建巡抚呈的贡品,当年摆过太和殿的镇殿石。

  “黄金?不对,是石头?”那讲士也愣住了,“你这人莫不是有病,从北京城里背块破石头出来,也不嫌重?”

  咸丰见对方根本不识得宝物,心头稍微一松,眼珠一转,便把裹着田黄石的包裹解下,将田黄石捧在手中,“这位军爷,此物名曰田黄石,可以用来雕刻天王的圣像,小人知道京中某位大人家里有这石头,就趁乱进了内城,捡了这宝,回头再寻个石匠刻一个天王圣像,好日夜供奉膜拜。”

  听咸丰这么一说,那讲士脸上的表情顿时和缓了一些。他寻思这大烟鬼许是在哪家府邸做事,所以知道有这石头,昨夜趁乱进城去偷出来还别说,这石头瞧着还挺不错。

  那讲士收刀回鞘,正准备挥手放行,远处传来法螺长鸣,十六人抬的大轿在三百太平军簇拥下浩浩荡荡而来,领头的红头巾卒长突然高呼:“干王四千岁驾到!“人群哗啦跪倒一片,咸丰趁机将田黄石塞回包袱,紧紧抱在怀中。

  洪仁的十六抬大轿停在门洞阴影里,那名讲士丢下咸丰不理,奔去轿子前叩头行礼,还口称师尊,然后又把有人得了块奇石要为天王刻像的事情报告给了轿子里的洪仁。轿帘忽然掀开,露出半张圆滚滚的胖脸,眉头轻蹙:“什么奇石?拿来看看。”

  那讲士赶忙朝咸丰招手:“快点过来,把奇石拿给干王殿下看看!”

  咸丰心里叫苦不迭,只好捧着包袱,跪行两步,然后就连连叩首:“小的愿献此石为天王刻圣像!”

  “就是此人,他手捧着的就是那奇石。”讲士一指咸丰,“此人还能背诵《真约》,是天父天兄的信徒。”

  洪仁这会儿是进内城去和罗耀国商量安排天王“升天”之事的,心里头正伤感呢,忽然听手下一个弟子说有人得了块奇石要给天王刻像,心中顿时起了玄妙之感,又听弟子说那人可以背诵《真约》,顿时有了招揽之心,便点点头道:“好,是个和天父有缘的,收入讲士班吧!”

  那讲士朝洪仁行了一礼,就转身到了咸丰跟前,伸手就接过咸丰捧着的田黄石,趁着咸丰愣神的功夫就笑盈盈道:“干王知你一心向天,又熟读《真约》,因而收你入王府讲士班,学讲天王的道理。从现在开始,你就是我太平天国的新兄弟了!”

  咸丰这下可真是欲哭无泪了,他还想去天津后把石头卖了,换点银子好当个租界富家翁,现在一眨眼石头没了,再一眨眼自己也没了给收进干王府当什么长毛讲士了!这可如何是好?

  正不知道该如何是好的时候,肃顺的手下德龄已经从人群中跪行着出来,叩一礼,大声拜道:“军爷容禀!我这表兄是个瘸子,行动不便,难以随军征战。”

  那讲士不敢做主,回头望着洪仁,洪仁摆摆手:“无妨。”又一指德龄,“那大饼脸一并收了。”

  得,又搭进去一个!

  咸丰正寻思着要怎么脱身的时候,忽然就听见“哐哐哐”的锣响,紧接着就有人高呼:“吴王殿下驾到!”

  原来是吴王罗耀国听说洪仁入城,亲自出来迎接了。

  这下咸丰可不敢在崇文门的门口跪着,若是让他吴王罗耀国瞧见了,没准就算出他的真实身份,那可就全完了,于是就只能招呼德龄一起,跟着那讲士走了。离开的时候,还依依不舍地回头看了眼目瞪口呆的麟书和肃顺这一别,不知何日再相见了!

  未时初,豫亲王府。

  鎏金自鸣钟敲响未时的刹那,罗耀国指尖恰好敲打在《太平天国-后金条约》的文本上。洪仁摸出副眼镜戴了起来,看着条约文本上的“后金”二字,“后金?怎么是后金?”

  罗耀国将卷起来的条约文本缓缓摊开:“自然是后金?难不成还是大清吗?那拉兰儿和载淳已经向我太平天国称臣,清妖的国号以后就改回后金,载淳称后金汗,那拉氏就是后金汗太后。至于北京城内的旗人,一律送去西山的后金军大营就是了。”

  洪仁的胖手抚过案上条约:“吴王真要放城内的八旗离开?”他忽然用烟杆敲打了几下条约上的“后金”二字,“你就不怕纵虎归山?”

  “纵虎?不过是一群猪猡。”罗耀国又指着案几上一张京畿地图上的西山:“李鸿章、曾国藩等人在西山收拢残兵,还有十余万众。东殿如果不出兵,单靠我的这点人马,很难在一个月里把他们赶走。”他顿了顿:“既然不能力敌,就只能取个巧,从兵粮上下手。现在北京城内还有旗人的老弱数十万,这可是数十万张嘴!一并撵出去,送到李鸿章、曾国藩军中,吃他们军粮。李鸿章、曾国藩手里那点军粮供应他们的军队也许还能支撑几个月,可要再多几十万能吃不能打的旗人老弱。嘿嘿.恐怕只能领着他们千里转进了。而这几十万老弱要转进千里,又能活下几多?而他们留在北京的宅邸和财物,就全都归了咱们。这招可比当年李闯王拷饷高明?”

  洪仁轻轻点头,心里寻思道:这下杨秀清又失算了!他本想用西山的十万湘淮联军为难一下罗耀国,谁成想西山的湘淮联军反而为他所用了。

  如果没有曾国藩、李鸿章的兵,北京城内的几十万八旗子弟逐出也好,诛杀也罢,总是显得不仁,草原上、高原上,还有东北老林子和西北的那些人知道了难免心生恐惧,为了自保许就投沙俄了。

  罗耀国这招可好极了,不仅能把北京城里头的不安定因素都清出去,而且该死的人也不会少死多少.长途跋涉加上水土不服,再来个瘟疫、缺粮什么的,十分之二能活着走到陕西,那就是天父发善心了。

  而这些旗人走得匆忙,根本带不走多少财物,连毁去和埋藏的时间都不一定有。等他们滚蛋了,罗耀国再派人挨家挨户去搜,大部分的好东西都能搜出来,无非就是多花点时间。

  这可比李自成高明啊!

  “那么北京内城里的财物.”洪仁问。

  “分四份,”罗耀国道,“我一份,东王一份,你一份,幼天王一份.如何?”

  洪仁抱了抱拳:“吴殿做事果然仁义双全!佩服,佩服!”

  罗耀国又拍了拍《太平天国-后金条约》:“而且这几十万张嘴也不能白给,还得叫李鸿章、曾国藩也认了这条约。从今往后,后金就是我太平天国的附庸,清朝在东北、西北、草原、雪域的地盘,都是我太平天国之地。今后的世界上,也只有我太平天国可以代表中华。”

  洪仁捧着《条约》看了一会儿:“怎么没有划界?这个后金国到底多大,《条约》上怎么没有?”

  罗耀国冷笑道:“权宜之计罢了,《条约》一签,太平天国就拿下了整个大义名分,西北、草原、雪域也能有人看着,莫要叫沙俄、英国夺了去。至于后金的地盘,咱们往后

  还可以慢慢蚕食,步步为营,花个十年八年就能吞干净了。”

  他掏出个珐琅烟丝盒捏在手里摩挲着:“只要后金臣从太平天国,那么我太平天国拉拢后金的臣子就容易了。咱们不仅有大同会,有真约派,还有君臣名分,许多地盘都能不战而定!干殿,你要是觉得我这办法可行,那就替我问一问东殿的意思,他要没意见,那我就向西山派遣军使了。”

  洪仁轻轻点头:“这事儿我自会去和东殿分说,应该问题不大。不过东殿也有些事儿要请吴殿您帮一帮。”

  “好说,好说。”罗耀国点点头,看着洪仁。

  洪仁苦笑了一下:“东殿所求就二事,其一是天王升天.这事儿总要有个体面,必须得你来操办别人才能相信。二来.是咸丰投降。”

  “咸丰投降?”罗耀国稍稍一愣,“哦,我想起来了,你们抓到过一个假咸丰。”

  洪仁点点头:“东殿的意思是,让假咸丰向假天王投降,然后由假天王押着假咸丰登天复命,这样一来,大清就算彻彻底底完了,天命也就到了太平天国手里了。吴殿,您看这事儿.”

首节上一节275/28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