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俄军可以在刻赤半岛预先设伏,打一场成功的伏击战,重创联军的登陆部队,那么俄军不仅可以保持塞瓦斯托波尔要塞的后勤线,还有很大的概率把战争拖延到1856年。
而到了1856年,俄军就有很大的概率在高加索战场取胜,甚至可以攻入安纳托利亚高原!土耳其帝国将会面临瓦解的危机,在这种情况下,俄国体面结束战争的可能性将会大大增加。
更加重要的是,伍崇曜的“情报线”可不能断了!
娜塔莉娅并没有把公文包递给伍崇曜,而是走到了后者身边,语气无比坚决:“特使先生,请安排我去中国,我要见罗耀国亲王!”
“什么?”伍崇曜一愣,看着这个美貌的俄国女大公一时不知道该怎么说了。
娜塔莉娅见伍崇曜在发愣,又咬了咬贝齿,沉声道:“特使先生,我其实是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的特使.现在,俄罗斯帝国和太平天国之间夹着一个鞑靼王朝!他难道不想和我们联手夹击那个鞑靼王朝吗?”
好像有点意思啊!
伍崇曜看了看这个女大公,她的美貌不亚于玛利亚,气质则完全不一样。玛利亚就像罗耀国忠诚的仆人,对于罗耀国有一种宗教般的虔诚。而这个俄国女大公则有一种咄咄逼人的锐气,看着就好像是个罗曼诺夫家族的女王。
“好吧,既然您是沙皇陛下的特使.”伍崇曜瞄扫了眼戈尔恰科夫,见后者没有任何异议,就重重点头道,“那么,我就安排您前往中国吧!”
“多谢。”娜塔莉娅将手里的公文包递给了伍崇曜,嘴角一勾,露出了迷人的微笑,“祝我们两国可以成为互相依靠的盟友!”
“可是.”戈尔恰科夫这个时候才忽然反应过来,想要阻止。
娜塔莉娅却用毋庸置疑的语气用俄语对他说:“大使,我有沙皇陛下的密旨,俄罗斯需要我去东方.我要去那里寻找魔法的真相!”
第506章 那不是魔鬼,那是一个幽灵!
当伍崇曜和维亚莱-普雷拉主教心满意足地登上返程的马车,消失在了维也纳的夜雨之中时。戈尔恰科夫终于压不住心中的疑惑,站在了正准备从教堂的后门离去的娜塔莉娅女大公跟前,忽然大声发出了质问:“您并不是什么沙皇的特使,您在假传沙皇的旨意,对吗?”
一阵狂风吹过,吹开了虚掩的教堂后门,暴雨突然斜劈进了破旧的小教堂。冰凉的雨滴打在了娜塔莉娅瓷娃娃般的面庞上,她却连眼皮都不眨一下:“沙皇陛下的确没有命令我去东方查明魔法的真相,但我知道那是他内心的想法,否则他也不会让我来押送这一千万金卢布!”她掀开斗篷,从一只挂在裸露的香肩上的单肩包中取出了一本俄文版的《革命者书合集》,递到了戈尔恰科夫面前,“魔鬼岂止诅咒了沙皇之死,他在诅咒这个世界!”
昏黄晃动的烛光中,戈尔恰科夫接过了这本合集,书名的下面有作者的名字和译者的笔名,其中作者的名字赫然就是俄文“一个幽灵”,而译者的名字则是两个西里尔字母В和Л这是俄罗斯国内的革命者常用的手法,用两个西里尔字母组成的笔名来发文章,出版书刊,以免被暗探局抓捕。
“他不仅预言了我伯父的死,还预言了我们的灭亡!我们所有人的灭亡.”娜塔莉娅雪白的容颜因为激动而显得红润,她又急又快地用俄语对戈尔恰科夫说,“《革命者书合集》的前半部分是教人造反的,从农奴、青年军官,一直教到大贵族!而它的后半部分,则是《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和一个理想的新世界。您好好看看吧,看完了您就该知道太平天国的总理大臣到底是什么人了?”
戈尔恰科夫听得一头冷汗:“娜塔莉娅,你的意思是他,他.”
娜塔莉娅攥起了拳头,容色冰冷:“他是一个幽灵!一个很可能掌握了魔法的幽灵!”
大英博物馆图书收藏部外的庭院内,一群穿着廉价西服,也不怎么修边幅的青年或中年,以及一个顶戴花翎俱全的大清朝来的二品大员,正凑在一起,用英吉利语进行着一场关于魔鬼和幽灵的热烈的讨论。
那个顶戴花翎俱全的大清二品官员,就是大清驻英吉利、法兰西、普鲁士、奥地利和罗马教廷的五国头等钦差特命全权公使白斯文白大人。
这位白大人当年是跟着肃顺、李鸿章、元保他们一起放洋来欧洲的,现在别人都已经回去各奔前程了,而他却被肃顺留在了欧洲,一个人身兼驻五国公使,拿着肃顺留给他的经费在伦敦、巴黎、柏林、维也纳、罗马之间公费旅游,还写了一本《白斯文西游记》让随员送回国内去刊印了。据说在北方的洋务圈子里还挺流行的!
与此同时,白大人在欧罗巴这边也混得风生水起。他虽然是个八旗子弟,但他并不是那种成天提笼架鸟,啥都不会的“傻大爷”,他可是八旗中的“学霸旗”,积极上进着呢!而且他老白家又世世代代学罗刹话管罗刹事,属于那种祖祖辈辈负责睁开眼看世界的八旗子弟。加上他又好学又上进,早早就把俄文学利索了。
到了欧洲之后,他又继续上进,把英吉利语也说利索了。而为了替朝廷考察英吉利国的内情,他在欧洲大陆上游历回来后,就在伦敦的大清使馆附近,寻到了一个装着全英吉利学问的好地方,就是大英博物馆图书收藏部。
所以从大约一年半之前开始,大英博物馆图书收藏部里头,就经常可以看见一个来借阅图书的大清二品官员了。
这位大清的二品官员为人随和,还挺健谈,特别是把英吉利语练熟之后,就经常会和一些个“书友”凑一起讨论和《反经》、《真约》、《天堂论》、《先知书》、《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以及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有关的话题。
而随着太平天国的伍崇曜使团抵达欧洲,并且在英伦掀起了“魔法热”,白斯文这个来自“天使降临之国”,甚至还见过天使本人的大清使臣,更是经常成为讨论会谈中的焦点人物。
庭院古槐下,五六人围着白斯文而坐,阳光穿过槐树的树冠,化作一块块光斑,在白斯文的官服上晃动。他左手按着俄文版的《革命者书合集》,右手捏着根镶翡翠的烟斗,正用流利的英语同几个围坐者辩论:“我觉得《天堂论》中所描述的并不是真正的天堂,而是太平天国的奋斗目标。那是一个人人都能吃饱穿暖,普天之下再无饥寒交迫,生产极度发达,物质极其丰富的地上天国!虽然这个天堂中的场景根本不可能在人间实现,但是却描述得极为真实。而且一版比一版更真实,更丰富。涵盖了衣食住行等方方面面.”
对面一个留着一篷络腮大胡子的三十多岁的中年人突然打断他的话:“《天堂论》的场景为何不可能实现?白先生,你知道吗?人类在过去的一百年中所创造出来的财富,比全人类过去所有的世纪,我是说从人类诞生开始直到18世纪中叶之间所有的世纪所创造的财富的总和还要多!你能想象在未来的一百年中,人类又能创造出多少财富吗?有了那么多的财富,《天堂论》中的世界是完全有可能实现的!”这个人唤作摩尔,是个居住在伦敦的德意志学者和报社编辑。
“过去一百年发展快了些,未必等于将来的一百年还可以这样发展啊!而且”白斯文掀起官袍下摆,露出了压在膝头的《雾都孤儿》,“这本书所描绘的正是如今伦敦的现状一百年前、二百年前、三百年前,伦敦的乞儿也不过如《雾都孤儿》中描绘的差不多吧?也许有些改善,但并不会太大。而《天堂论》中的天上伦敦,不仅人人吃饱穿暖,再无《雾都孤儿》之惨状,而且还有医疗、教育、失业金、养老金等诸多福利。另外,不仅白人可以有诸多福利,甚至连印度人、黑人,都能在伦敦与白人平等友爱,不分彼此。这样的伦敦,莫说百年,即便千年也不可能!”
“除非真有一个天父!”说话的是一个意大利烧炭党人,他腋下夹着最新刊印的《宣言》和一张想象的洪秀全画像印刷品真约派的传教士在日本、东南亚和美国西部大量散发这种画像,不知怎么连伦敦都有了。
白斯文捻须微笑:“对,除非真有一个天父!可是据我所知,太平天国只有一个先知,并无预言之外的其他法力,否则大清焉能坚持到如今?先知一个武德充沛的先知在历史上就曾经出现过吧?他又创造出了一个什么样的国度?”
一个长着张娃娃脸,却留着一部大胡子的法国流亡者冷笑着插话:“《天朝田亩制度》对小生产者的保护,也许就是在人间建设天堂的基础。”他故意把《天朝田亩制度》的法译本摆在了一张石桌上。
白斯文认得这人,他名叫皮埃尔-约瑟夫.蒲鲁东,是个法国流亡者,因为反对拿破仑三世跑路到英国来的。白斯文摇摇头道:“人均一亩两亩的土地根本不可能保护小生产者,中国的一亩只是一块很小的土地,大概只有六分之一英亩。所以太平天国一旦和英国、法国一样建立工业,一定会对外扩张!而战争,特别是列强之间的战争,只会摧毁好不容易积累起来的财富!据我所知,过去一百年间,人类社会发生的战争的烈度,也是空前绝后的吧?如果未来一百年,人类将创造出空前的财富,那一定也会用战争摧毁空前的财富.除非有天父!”
“人民就是天父!”和摩尔坐在一起的一个高个子,相貌英俊的中年人突然站起来,用力挥动拳头。
白斯文摇摇头:“你们欧洲的人民愿意和印度人、非洲人、印第安人还有我们亚洲人共享世界吗?如果不能,那么你们已经占有了世界上最多和最富庶的土地,就必须为了保卫这些土地去压制其他人.这也就没有什么人民天父了!除非真有一个天父.但很可惜,即便真有,也来不了我们的世界。而太平天国没有除预言之外的任何法力!”
讨论一直持续到闭馆钟声被敲响,白斯文正在借阅台登记明日要取的《不列颠印度史》。管理员忽然低语:“公使先生,有位访客在珍本室等您。“
穿过摆满中国古籍的走廊,白斯文在某篇不知名的残卷前见到个裹着黑斗篷的身影,那人转过身,露出了苍白而充满病态的面庞。
白斯文愣了一下,连忙一个打千礼,然后用英语道:“亲王殿下您好!”
第507章 帝国主义 封建主义联合起来吧!
大英博物院东方馆的穹顶投下琥珀色的光影,十二扇彩绘玻璃将落日切割成一片片温暖的光斑。阿尔伯特亲王的手指一张柚木书桌上无意识地敲打,一杯用中国红茶和英国牛奶煮出的奶茶散发着香甜的气味,水晶镜片后灰蓝瞳孔目不转睛地注视着对面那个顶戴花翎俱全的大清二品高官。
“殿下,“白斯文用牛津腔的英语对眼前的英国配君说,“我想您应该已经读过那本《革命者书合集》了吧?您的密探也应该将这合集和最近的魔法热在伦敦掀起的巨大波澜都汇报给您了吧?“他的青缎袖子拂过波斯地毯,袖中滑出一本明黄色的折本,“这是我国的同德皇帝写给您的亲笔信,他去年年末刚刚上台,上台后的第一件事情就给您和拿破仑三世写信,通报大清面临的窘境,并且寻求帮助。在这封信中,同德皇帝仔细描述了太平天国的所作所为.非常可怕!“
亲王接过奕的亲笔信,打开一看,竟是用中英双语所写,端正的馆阁体书法和优美的英文花体字跃然纸上。和阿尔伯特亲王猜想的不一样,新任的大清皇帝并没有在他的信中阐述太平天国的暴行,反而用了极大的篇幅写他们如何平分土地,如何建设特区,如何发展工业。
“比起他们在中国国内的所为,我想拜上帝教,或者叫真约派在海外的所作所为,应该更值得您关注。”白斯文接着又从袖子里抽出一本封面上印着洪秀全画像的英文版《真约》,摆在了阿尔伯特亲王面前,“这是我的美国朋友布坎南先生上个星期送给我的,是由一个新到美国大使馆工作的秘书官从纽约带来的。”
他说的美国朋友布坎南就是美国驻英国的大使詹姆斯.布坎南,都是外国驻英国的使节,彼此之间有点交情也不足为奇。
“詹姆斯说,拜上帝教一开始只是在西海岸的华人矿工中传播,据说信了拜上帝教,就更容易挖到黄金。后来有一些在西海岸淘金的爱尔兰人也迷上了拜上帝教”
“爱尔兰人?”阿尔伯特亲王心里头“咯噔”一下。
在爱尔兰大饥荒这事儿上,他和维多利亚女王表现得可是相当“非人”的!
白斯文点点头,苦笑道:“拜上帝教可不仅有《真约》,还有《天堂论》和《天朝田亩制度》.您想想,那对从爱尔兰岛跑到美国的爱尔兰穷鬼该多么具有吸引力啊!如果我没有被人误导的话,如今爱尔兰的土地几乎全部都被英格兰的贵族地主,不,应该是诺曼贵族地主所占有!那些诺曼贵族地主可比我们八旗贵胄狠多了你们就不防着一点儿爱尔兰人反了?”
白斯文这一年半在大英博物院藏书馆真不是白待的看看和他高谈阔论都是些什么人就知道了,他又那么好学,学到的东西能少?他当然知道了如今这个所谓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的底色是什么了!
这个国家,归根结底就是诺曼征服者拥有的国家!不仅爱尔兰的土地都属于从英格兰打过去的诺曼贵族后裔,就连英格兰这边的土地,几乎也都被诺曼贵族的后裔们控制。
不过现在英格兰的诺曼贵族后裔已经把自己伪装成英格兰人了,但是在爱尔兰他们却没办法装他们不能既装英格兰人又装爱尔兰人吧?况且,跑去爱尔兰作威作福的诺曼贵族都是圣公宗的信徒,而圣公宗本来就歧视天主教徒。他们连英格兰本地的天主教徒都歧视,何况爱尔兰的天主教徒?
所以这个爱尔兰啊,某种程度上就是埋在大英帝国体内的一颗炸弹!民族的、宗教的、阶级的,各种矛盾都凑在一起,要什么时候爆了,大英帝国的世界霸权还怎么维持?
另外,这年头欧洲造反家还特别喜欢搞暗杀特别爱杀维多利亚女王和阿尔伯特亲王这个层次的人物!
而英国政府在爱尔兰大饥荒中的“非人”表现,可就很有企图灭绝爱尔兰人的阴谋论的气息了。以大英帝国的强大实力,能没有救济爱尔兰佃户的粮食?
可惜这帮英格兰的“诺曼老爷”算漏了人家爱尔兰人还有美利坚可以润。一大批人润出去后,爱尔兰本土的粮食短缺就有所缓解,所以饿死的爱尔兰人完全没有达标,而跑去美国干苦力的爱尔兰人又一个个恨死了英国的“诺曼老爷”.现在他们又从美国得到真约派这个造反精神、造反理论都过分充足的基督教异端!
万一爱尔兰的候补饿殍们吸收了真约派的真理起来造大英帝国的反.阿尔伯特亲王的手指在柚木桌面上骤然停住!
“白公使,太平天国已经不是你们大清可以镇压下去的了!”阿尔伯特亲王眯着他的蓝眼睛,斟酌着说,“而且,我们现在还需要太平天国!”
这还关系到他自己的寿命.作为一个英国配王,剩下的六年时光真的太短暂了!
白斯文又将一份折本轻轻放在了那本英文版的《真约》封面,遮住了洪秀全的画像上:“这是同德皇帝可以给出的条件只能给到这么多了,再多是真没有了!如果您不想让太平天国统一中国,然后全力对外输出人口和拜上帝教,那就请支持大清吧!虽然支持大清不是什么赚钱的买卖,但是一旦没有了大清,那你们花在防备太平天国上的银子,可真就是个天文数字了,而且还不一定有效!”
阿尔伯特亲王拿起了白斯文的折本,展开看了起来
而白斯文的声音,则在他耳边萦绕:“殿下,您一定要快些做出决定啊,晚了大清兴许就没了!”
海参崴港的浮冰在三月末才开始消融,湘军大营的原木屋的墙角至今还有未曾融化的积雪。左宗棠摘下暖耳,听着帐外步兵们操练队列的踏步声和口令声他麾下的一镇湘军和余万清麾下的一旅南洋新军可能是整个中国最训练有素的新军了,他们在宁波和上海时就接受了英法教官的严格训练。等他们移驻海参崴后,英法远征军的军官们,又花了大半年时间调教这一万多中国劲旅。
到了如今,他们的步兵已经掌握了西方最先进的散兵线战术,炮兵也达到了英法同行的水准,甚至还训练了一个拥有五百名骑兵的骑兵营,练的也是法兰西的“骑兵洋操”,而且还学会了步、炮、骑混成协同的战术。
那可真是学到真本事了!
曾经在罗耀国门下学习《反经》和西洋兵法的亲兵统领韩玉林推门入内,带进一股裹着鱼腥味的寒风,手中捧着个已经被撕掉封条的木盒子。
“大帅,江南急递。“韩玉林压低声音,“洪天王已经归天,太平天国秘不发丧,罗吴王、冯南王、萧西王三巨头共治大事.吴王请您在海参崴易帜投太平!“
左宗棠大吃一惊,连忙接过书信,就着羊角灯展开信笺,罗耀国的笔迹跃然纸上,除了请他在海参崴举事,还许了他一个东北总督和佐天侯爵位,还答应给他一年二百万两的协饷。
“大帅,”韩玉林看见左宗棠似乎还在犹豫,又上前一步,低声说,“一切都已经安排妥当,保管不让大帅您难做,只要您一点头,您就是太平天国的开国功臣了!”
左宗棠知道自己的队伍一直被罗耀国的暗堂、大同会和洪大全掌控的真约派日本教区渗透,现在他就算想当大清忠臣,只怕底下人也不会答应的。
况且,这大清实在没有什么好忠的,就由着咸丰、同德两兄弟和曾国藩、李鸿章两师徒斗去吧,他左宗棠不陪着玩了。
想到这里,左宗棠深吸口气,重重点头:“吾与吴王早有约定,你放手去办吧!”
“得令!”韩玉林一拱手,便转身出去。
帐外忽起喧哗,十余名副将、参将未经通报直闯进来。湖南抚标出身的湘军悍将周凤山将镶金腰刀拍在案上:“朝廷要和罗刹国议和,要退出对俄战争,东北边境要以黑龙江为界,江北之地,尽数都要割给罗刹国,还要把咱们调去山东打咸丰和曾大帅!”
副将刘松山接着挥拳大呼:“朝廷只知内斗,心里早就没了天下,没了咱们.咱们多少都受过咸丰、曾帅恩惠,怎么能刀剑相向?不如反了!”
总领营务的王开化拈着胡须,一脸正色:“山东的那个咸丰据说是假的,真咸丰听说已经降了太平天国!看来这天下一定是太平天国的了。大帅,易帜吧!”
原木屋内的炭盆烧得噼啪作响。左宗棠拿起一本黄色折子投入火中,看着它被火苗吞没:“这是同德帝的密旨,不仅要调咱们去山东,还要把咱们辛辛苦苦修起来的海参崴港交给法国人抵账!而且咱们的军饷也要停发.这样的朝廷不要也罢!“
参将们盯着灰烬中未燃尽的“密旨”,帐内呼吸声陡然粗重。周凤山突然拔刀划破掌心,血珠坠入早就准备好的烈酒碗:“大帅,我周凤山只听大帅的!“
“没错,我们只听大帅的!”
众人齐声大喝,十五把腰刀次第出鞘,一滴滴鲜血染红了烈酒。左宗棠蘸血在一篇《讨虏檄文》上第一个写下“楚人左宗棠“几个大字,韩玉林立即捧出了罗耀国的令旨黄绸上赫然写着“同讨胡虏,共建太平“!
第508章 吴王说了,太平天国要挤上新大陆的牌桌!
海参崴海湾的浮冰被蒸汽炮舰的舰艏撞得粉碎,八道滚滚而起的黑烟搅动着天空当中铁灰色的云层。左宗棠按着腰间咸丰帝御赐的佩刀,眼角余光扫过港口炮台上的那面“万里长城永不倒”旗崭新的军旗之下,余万清麾下的一个团的太平军官兵,已经进入阵地,十八门从英吉利、法兰西进口的岸防大炮,已经严阵以待!
左宗棠发动海参崴起义的时候,总共拥有30艘舰艇(其中8艘蒸汽舰)的英法联合舰队并不在这座北方军港内喝西北风,而是躲在温暖舒适,而且“花姑娘大大的有”的日本长崎港“避寒”。根据计划,英法联合舰队应该在西历的五月初,等到海参崴港口内的浮冰彻底消失,才会抵达这座港口。然后带上左宗棠麾下的一部分兵力北上进攻堪察加半岛上的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要塞!
可是这帮“怕冷”的洋鬼子,却提前结束了他们的日本假期,在海参崴港易帜后的第十天,就气势汹汹进入了已经被左宗棠完全控制的海港。
“呜“
英法联合舰队旗舰“怒涛号“拉响汽笛,二十门舷炮齐刷刷转向岸防工事。穿着笔挺的英国海军上将詹姆斯斯特林扶镀金望远镜,镜片里映出太平天国的一片明黄色旗号在海参崴春天的寒风中猎猎飘扬。
“上帝啊,这是怎么回事?海参崴不是清国的港口吗?怎么一夜之间就挂出了太平天国的军旗?“法国远东舰队司令夏尔.黎峨.德热努伊海军少将有些焦虑地走来走去,甲板随着他皮靴叩击微微震颤,“但愿中国人的内斗不会影响到我们北上进攻俄国人的作战计划克里米亚半岛上的战事进行得很不顺利,伦敦和巴黎急需鼓舞人心的捷报!“
挂着英国东印度和中国舰队总司令名号的詹姆斯.斯特林海军上将这时放下望远镜,呼出一口白气,对身边的法国海军少将道:“中国人挂出欢迎我们靠岸的信号旗了.看起来还有的谈。”
热努伊海军少将还是显得有点焦虑:“只怕堪察加半岛上的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要塞里面的俄军已经严阵以待!我们本来指望能将远东俄军的主力吸引到黑龙江方向,可是现在清国大乱,已经无法在黑龙江方向上向俄军施加压力了。穆拉维约夫已经有了足够的兵力加强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要塞的防御.”
“别想那么多了,”上了年纪的英国海军上将收起了望远镜,眺望着已经出现在码头上的太平天国总督仪仗,从兜里掏出了根雪茄和一包黄磷火柴,他点着了雪茄,吸了一大口,然后喷出一口烟雾,迷了自己的眼睛,“等登了岸,听听左宗棠有什么计划吧。”
铸铁舷梯重重砸在了码头上,斯特林上将叼着雪茄,吞吐着白烟大步走下了自己的旗舰,他突然停步,看着已经换上太平天国朝服迎上来的左宗棠。
“左阁下,我应该称呼您什么?”斯特林说的是英语,刚刚从迁到上海的英国公使馆调来的李泰国马上将他的话翻译成了带着点广府口音的中国官话。
左宗棠一抱拳,咧嘴笑道:“下官现在太平天国的辽东、吉林、黑龙江等处总督,爵封佐天侯。”
左宗棠也带着从上海聘来的翻译,他的话很快就变成了流利的英语。
斯特林上将和左宗棠握了下手,微笑着说:“那我可要恭喜您了.您现在是太平天国的侯爵了,那我们之前达成的一系列合作协议还有效吗?”
左宗棠嘴角浮出苦涩的笑容,一脸遗憾地说:“上将阁下,之前的合作协议是大清和英国、法国所订。现在我已经是太平天国的大臣当然了,太平天国同样是英国和法国的朋友,只是双方合作的条件需要重新商讨。”
“什么?”斯特林上将脸色一沉,“侯爵阁下,还要谈什么?我们英国和法国已经给了您那么多的利益您的贪婪,会让您失去英法支持的!”
左宗棠连忙摆摆手,一脸苦笑:“不,不,不是我,是吴王殿下。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二位请到我的大营之中相谈。”
军港议事厅的铜火盆烧得噼啪作响,左宗棠掀开景德镇青花瓷碗盖,任凭武夷岩茶的苦香冲淡满屋的雪茄味。檀木长桌对面,斯特林海军上将和热努伊海军少将只是不停吸着雪茄。
左宗棠端起茶碗抿了一小口滚烫的茶水,笑着对两个有点烦躁的英法海军将领道:“斯大人、热大人,太平天国吴王殿下只提了一个要求,就是太平天国要挤上新大陆的牌桌!”
“侯爵阁下应该清楚。“斯特林用英语开口,他的指尖划过地图上的阿拉斯加,“俄罗斯在新大陆上的地盘只是一片冰雪覆盖的不毛之地并没有多大的价值!你们想要,可以在战争胜利后的和会上提出!“
热努伊海军少将的法语中充满了嘲讽的意味:“太平天国的吴王殿下野心果然很大“他故意加重“野心“二字,“但是他忘记了一点,只有打赢了战争,才能上桌吃饭!“
左宗棠微微一笑:“我们太平天国比不了你们英法,你们是列强,我们还不大够资格称列强等打赢了俄国,庆功宴上未必有吴王的位子。所以吴王就想把最重要的东西先拿在手里!”他从袖中抖出一道黄绢令旨,“吴王的令旨上说的明白,只要你们能把我们的兵将送上阿留申群岛和亚历山大群岛,我们就出兵帮你们打下彼得罗巴甫洛夫要塞!”
他的目光从英国海军上将和法国海军少将的脸上滑过:“时间紧迫,也不必上报伦敦巴黎了咱们马上动手,就以袭击阿留申群岛和亚历山大群岛以分俄罗斯兵力的名义,先各送一个营去那两处登陆如何?就一个营!”
斯特林海军上将和热努伊海军少将互相对视了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