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丰哆哆嗦嗦地接过望远镜,凑到右眼上一瞧,好家伙,东边那片空旷的田野上,一群五颜六色的骑兵正追着一群穿着黑色行褂、头戴红缨暖帽的骑兵屁股后面猛揍呢!
不用说,那些穿黑褂戴红帽的肯定就是僧格林沁从蒙古草原拉来的“蒙古铁骑”。这些“铁骑”个个带着弓箭,还号称精于骑射,结果被追得屁滚尿流。再看追他们的骑兵,黄、白、红、黑、蓝五种颜色的衣裳,跟彩虹似的,其中黄衣和红衣的最多,一看就是精锐中的精锐,还是一水的“双枪兵”,不过可不是鸟枪加烟枪那种,而是马枪加洋枪,这装备一对比,简直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更绝的是,洋枪还有长短之分,冲在最前面的黄衣、红衣骑兵,单手拿着洋人的连发短枪,“啪啪啪”几枪,蒙古骑兵刚射出一箭,就被打得找不着北。这还不算完,那些持长枪的,用的都是西洋骑兵的线膛枪,射程远得离谱,蒙古骑兵在前面跑,人家在后面跟打猎似的,驱马冲刺一阵,停下来,立在马镫上,不慌不忙地举枪瞄准、开火,虽说不能百发百中,但十中一那是稳稳的,这差距,根本没法打啊。别说僧格林沁了,换成吉思汗来都不好使了。
有些蒙古骑兵被追得急眼了,血气上头,调转马头,摘下马枪或拔出腰刀,想要跟追兵拼个你死我活,结果碰上了手持长枪的“白、蓝、黑”三色骑兵。这些家伙清一色的枪骑兵,马上功夫不咋地,但是胆子大得很,放平长枪就一窝蜂地往前冲,也不躲闪,就跟蒙古骑兵比谁命硬。僧格林沁手下的蒙古骑兵哪见过这阵仗,还没碰上就先怂了,调转马头就想跑,结果大多被人从后背捅死,那叫一个惨,简直是“送人头”。
“完了完了,骑兵都搞不定,这可咋整!”瞧见这一幕,咸丰心里那叫一个绝望,感觉天都要塌了。没有僧格林沁的骑兵掩护,他带到宝应城下的大军想逃回平桥镇比登天还难,这支军队要是丢在这儿,大清可就真的药丸了。
咸丰心里直犯愁:“难不成我真要当大清的亡国之君了?”
他正想着,南边战场上突然传来一阵山呼海啸般的呼喊,无数人的声音汇聚在一起,传到咸丰耳朵里的时候,已经听不清喊啥了,只能隐隐约约听见两个字:“败了!败了!”这声音就像丧钟一样,敲得咸丰心里直发慌。
咸丰赶忙跑到望楼南边的窗口,一看,好家伙,兵败如山倒的惨状尽收眼底。宽阔的战场上,到处都是太平军的开花弹和手榴弹炸出来的火团,就像放烟花一样。太平军红黄两色的人浪从清军的左右两翼,向着东西两个方向发起一波又一波的冲锋,每冲一次就往前推进一点,两路太平军之间的距离越来越短,眼瞅着就要汇合了。
这两路太平军一旦汇合,就意味着清军的中路被装进了包围圈,至少一万人的清军要变成瓮中之鳖。眼看要被包围了,中路清军的官兵都跟疯了似的,发足狂奔,争先恐后地想从还没完全合拢的包围圈中逃出去,那场面就像一群被大花猫追杀的老鼠。
那些腿快的,已经逃出包围圈的清军溃兵,当然不会在外面干等着被太平军消灭,都知道这仗要大败了,此时不跑更待何时。这一败之后,大清就算不亡国,至少也得和淮河以南的地盘说再会了,所以大家伙都撒开腿拼命跑,跑过淮河才有活命的机会,谁也不想成为战场上的冤魂。
在战场上,失败和崩溃就像传染病一样,传得飞快。在这帮溃兵的传染下,原本还没崩溃的清军也顶不住了,都想着要逃得比伙伴更快,才有更多机会活命,谁也不愿意输在逃命的起跑线上,毕竟小命可比什么都重要。
“皇上,撤吧,再不撤就来不及啦!”
“皇上,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先保住命要紧!”
“皇上,大营里还有两万精锐,还能护着您撤往淮安,赶紧走吧!”
端华、肃顺,还有那个“斗法失败”的图波列夫,都知道大势已去,一起上来劝咸丰赶紧撤离,那语气就像在催小孩上学一样着急。
咸丰只是流泪不语,他心里明白,自己这一撤,大清就开始走上亡国的不归路了,再想复兴,比登天还难,自己大概率就要成为大清的亡国之君,这顶帽子可太重了。
可他要不撤,估计死得比大清还快,连亡国的“荣誉”都捞不着。
这么一想,咸丰就崩溃大哭起来:“完了完了,这可怎么办啊!”
肃顺一听咸丰说“完了”,马上心领神会,大声喊道:“皇上说了,撤退,马上撤退,都别磨蹭!”
周围的大臣、侍卫、太监全都扯着嗓子应答道:“喳!”那声音整齐得就像上朝领旨一样。
然后就见曾佳。麟书快步上前,二话不说,背起咸丰就往望楼下跑,其他人也跟屁股着了火似的,飞也似的跟了上去,一群人很快就到了望楼下面。
望楼下,已经有一支部队集结好了,正是金阿多领着的那个营。他们今天第一批上战场,也是第一批退下来重整的,五百人一个营,现在还剩下四百多。之前许多被太平军的火枪打翻的人,也不知道咋回事,都全须全尾地归队了,就像变魔术一样,真是奇了怪了!
退回来之后,金阿多就被派去守卫望楼,保护皇上。
看见曾佳。麟书背着皇上从望楼下来,金阿多马上就明白发生了什么,赶紧迎上去打千行礼:“奴才金阿多恭请皇上圣安!”
咸丰居然还有心思回答:“朕不安,朕不安”
回答完,这位大清可能要殉国或亡国的皇上就在曾佳.麟书背上嚎啕大哭起来:“朕对不起列祖列宗,这脸都丢尽了!”
跟着咸丰下来的人,听见咸丰这么一哭,也都跟着落泪,那场面就像在开追悼会。
就在这时,更可怕的事情发生了!跟着金阿多回来的那个赵三多忽然大喊了一声:“不好了,洪秀全飞来了!”
洪秀全.飞来了!这消息就像一颗炸弹,把所有人都炸懵了。
众人赶忙抬头往天上看,果然,那个疑似装着洪秀全的热气球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飞到了清军大营上空,就像一个巨大的威胁,随时可能掉下来。
虽然大活人理论上不可能从那么高跳下来,但所有人都不约而同地想到,这个洪秀全一定是飞过来杀皇上的,现在必须保护皇上快跑,要不然大清就要换皇上了,这可不是闹着玩的。
要说还是肃顺机灵,他目光四下一踅摸,就瞧见金阿多了:“阿多,你忠皇上的时候到了,该你上了!”
金阿多一愣:“肃大人,您要下官做什么?”
肃顺冲身边的元保打个眼色:“元保,快让所有的侍卫把黄马褂脱了来给阿多的人换上再去牵些马过来给阿多的人骑!快去办,别磨磨蹭蹭的!”
“喳!”元保马上就明白肃顺在打什么主意了,同情地看了眼金阿多,然后就招呼在场的侍卫都把那身在战场上特别扎眼的黄马褂脱了下来,都交给了金阿多,就像在分发“死亡战袍”。
肃顺又厉声对金阿多道:“马上让你的人换上!”接着他又顺手摘下咸丰的帽子丢给金阿多,“你戴上这帽子,带着你的人出营之后就往东逃.不得有误,要是敢临阵脱逃,小心你的脑袋!”
这是要金阿多冒充咸丰去吸引追兵啊,这任务简直是十死无生。
边上的郑亲王端华这时板起面孔对金阿多道:“阿多,可别给你家老祖宗豫通亲王丢人啊,死也要死得像个爷们儿!”
金阿多又看了看光着脑袋没戴帽子的咸丰,咸丰叹了口气:“去吧,阿多,朕记着你.要是还能再见,朕封你个一等公,这可是拿命换来的,可以世袭罔替!”
没过一会儿,宝应县城北面的战场上就响起了一阵又一阵的呐喊:“黄马褂护着的是咸丰!咸丰在这边儿,快追啊.”这声音就像在给金阿多他们敲响丧钟。
第476章 咸丰被捉,沙皇要死
大清就这样完了?
不对,大清还没完,而是他金阿多马上就要完了,还是顶替咸丰爷去“完”的!
直到这会儿,金阿多还跟做梦似的,不敢相信刚才发生的一切。他可是眼睁睁看着洪秀全坐的那顶大轿子,被大炮轰得稀巴烂。他心里想着,洪秀全就算没被打死,那也得重伤成个血葫芦吧。可谁能想到,人家跟个没事儿人一样,不仅还能指挥大军,居然还坐着热气球上天了!我的个老天爷啊,难不成这洪秀全真的是天上的神仙下凡,来收拾他们这些凡人的?
要是洪秀全真是神仙,那大清可就彻底没指望了,他金阿多也跟着完犊子。就算他能从这鬼地方逃出去,封个什么世袭罔替的一等公又有啥用?这大清都快没影了,这公的头衔不就跟那废纸一样,啥用没有。
可现在呢,他脑袋上扣着皇上的“冬行冠”,身边还跟着一群骑马的黄马褂,一路向东狂奔。这模样,怎么看怎么像一个在兵败如山倒的时候,抱头鼠窜的大清昏君。他心里想着,我现在能跟后面的追兵解释说我不是皇上,我就是个冒牌货吗?人家能信才有鬼了!就算真信了,能放过我?都追到这份上了,怎么着也得把我抓回去,交给洪秀全发落吧。没办法,三十六计,跑为上计,赶紧溜吧!
可还没跑多远呢,金阿多和那几十个护着他逃命的“黄马褂”,就听见背后传来几声清脆的枪响!这几声枪响,就跟那催命符似的,吓得他们心里“咯噔”一下。回头一看,好家伙,一支人人都穿着黄衣的太平军骑兵,跟发了疯的野狗一样,丢开主战场,直冲着他们就追过来了,死死咬在他们屁股后面。这数百太平军骑兵,人人都背着马枪,夕阳照在那雪亮的枪尖上,寒光闪闪,看着就让人心里发毛。但更让金阿多等人绝望的是,这些追击的太平军骑兵,居然都是一人双马!
马这玩意儿,那可是娇气得很,就跟那大户人家的千金小姐似的,可不能往死里折腾。伤了蹄子,塌了腰,跑伤了收不回汗,都得好好调养一阵才能缓过来。你要是把它们往死里使,驮着个一百多斤的糙汉子拼命跑上一会儿,十有八九就得倒毙在路上。所以啊,想要在追击战中保持速度,最好的办法就是多带两匹马,轮换着骑。
可金阿多他们出营的时候,每人就领到了一匹马。眼看着后面的追兵越来越近,他们也顾不上心疼马力了,全都拼了命地挥鞭打马,就盼着能拉开一点距离。这办法,就跟那饮鸩止渴似的,虽然一时有点效果,但很快,金阿多和他麾下那些“黄马褂”的坐骑就不行了。要么是放慢速度,任凭怎么抽打都跑不起来,要么干脆“噗通”一声,连人带马摔倒在地。
就在这时候,清脆的枪声又响起来了,这回是接连不断,跟那过年放鞭炮似的,没个停歇。伴随着枪声的,还有战马的嘶鸣声、人的惨叫声,以及重物坠地的声音。金阿多好歹也是上过几次战场的人,保命的本事还是有那么一点的。听见枪声再次响起,他连看都不用看,就知道对方已经离自己很近了。之前那几声枪响,估计是敌人在召唤同伴一起来追。现在枪声又响,肯定是追上来要动手杀人了。
所以他第一时间就趴在了马背上,紧紧抱着马脖子,嘴里还念念有词:“阿弥陀佛、无量天尊、上帝保佑、真主至大……”好家伙,他把能想到的神仙都给求了个遍。
嘿,你别说,他这一番祈祷还真有点用,枪声还真就渐渐停歇下去了。然后就听见一个操着中州口音的女人大喊:“狗皇帝,你跑不了了,还不下马受死!”
金阿多转头一看,好家伙,他那些黄马褂护卫,全都没影了,也不知道是被抓了,还是已经去阎王爷那儿报到了。现在离他最近的,是一个骑着匹大红马,穿着一件黄色紧身棉袄,手持一条长枪的长毛女将。这女将离他已经不到十步了,后面大队人马离着还有三四十步。嘿,这女将长得还挺水灵,大眼睛、高鼻梁,皮肤还挺白,身段也不错。骑在马上提着长枪的模样,那叫一个英姿飒爽,活脱脱一个女中豪杰。
金阿多这家伙,平日里没少逛八大胡同,这个时候居然还能感慨一声:“美女啊……”
他这刚赞了人家一声,那美女就掏出一把左轮手枪,对着金阿多胯下战马的屁股就是“啪啪啪”一顿子弹。还真别说,打中了两发。那马儿本来就已经跑得口吐白沫了,屁股上突然又挨了两记狠的,当时就不干了,“吸溜溜”地惨叫一声,后腿一软,就侧翻着倒了下去。
金阿多反应还挺快,及时把双脚从马镫里抽出来又一缩,这才在马匹摔倒的时候保住了一条腿,要不然非得给压折了不可。不过这一摔还是摔得够呛,重重地摔在泥地上,跌得他头晕眼花。还没等他挣扎着起来,明晃晃的枪尖已经抵在了他的胸口,然后就听见一声娇叱:“捻军杜金蝉活捉咸丰妖头啦!”
这杜金蝉的嗓子那叫一个好,声音嘹亮得很,哪怕在这喧嚣嘈杂的战场上,都能传出去老远。后头听见她喊的那些捻军战士也跟着一起喊:“捻军杜金蝉活捉咸丰妖头啦……”
其他听到这喊声的太平军也一块儿高喊:“抓到咸丰妖头啦!抓到咸丰啦!”
很快,宝应城北的战场上,就到处都是“咸丰被抓”的呐喊声。
本来已经快崩溃的清军,听见战场上的太平军都在大喊“咸丰被抓”,这下彻底绷不住了,一瞬间就陷入了总崩溃。再也没人有心思抵抗太平军了,全都撒腿就逃,乌泱泱一片地向北涌去。
杨秀清和稻子这个时候在太平军的中路督战,看着底下的万余男营圣兵和两千女兵,一波波地压着已经被断了后路,还陷入混乱的几千清军不停地攻打。忽然听见了“咸丰被抓”的喊声,两人都同时松了口气。杨秀清回头看着稻子,后者已经热泪盈眶,嘴唇还在微微颤抖。杨秀清微微露出点笑容:“终于赢了……天王在天上看到咱们抓到咸丰,一定会非常欣慰!”
稻子点了点头,然后撩起袍子屈膝一跪,朝着杨秀清就是一拜:“稻子及女营姐妹都愿意追随东王打进北京,灭亡清妖!”
杨秀清笑着点点头:“好,好,好,咱们一起打北京去!”他顿了顿,又忽然放沉了表情,压低声音道:“稻子,不咱们现在还不能公开天王归天之事。”
他指了指天上还在飘荡的热气球,“如果不是天王归来,咱们可没那么容易赢.”
“稻子明白!”稻子点点头,“东王要我做什么,就尽管吩咐吧!”
杨秀清低声道:“你帮孤走一趟天京,去告诉吴王、燕王、豫王,天王受了点伤,并无大碍,再和他们说,我和天王在宝应取得大捷,可能还抓到了咸丰!”
“是!”
澳门,王家码头。
细雨蒙蒙而下,一片风雨当中,整齐的太平军士兵正在默默登船。前山水道中的海浪不小,推得码头上的那些大大小小的蒸汽轮船一阵阵起伏波动。所有的轮船都已经发动了轮机,烟雨蒙蒙当中,一道道的黑烟从澳门港口当中升腾而起,还有一声声汽笛,此起彼伏。
码头上面,两个穿着团龙袍的太平天国王爵和一个红衣主教正信步而走,经过每一处,所有军官士兵都向他们拱手行礼。这三人正是罗耀国、石达开和保罗.德.多利亚。
今天是罗耀国和保罗.德.多利亚登船离开澳门的日子。石达开则是来给他俩送行的。
其中罗耀国将会率领两个太平军的陆军师踏上北返之路,不过不是返回天京,而是会在上海和苏三娘、朱八率领的一个师汇合,然后一起走海路北上。他现在已经得到了苏三娘的报告,知道洪秀全已经离开了天京,去了杨秀清军中。
这的确是个“不大不小”的麻烦,罗耀国必须亲自北上去应付!所以他只能提前结束在广州的事务,将剩下的平定广东、建立广州特区、安置广东洪兵和团练、主持广东分田分地等一大摊子的事情都丢给翼王石达开。
好在石达开的能力很强,应该可以把这一摊子事情都办得挺好。
而保罗.德.多利亚则要返回欧洲作为罗耀国的特使,同时也作为教廷的南京教省总主教,总之他也有一大堆的事情要办。而为了帮保罗大主教圆满完成任务,罗耀国还安排广州伍家的掌门人伍崇曜率领一个太平天国代表团和他一同乘坐一条快船前往西方。
另外,罗耀国还分别给法国皇帝、英国女王和罗马教宗写了封亲笔信,在这三封信中还向他们透露了一个天机俄罗斯沙皇很快就要死了!
第477章 主教,姬督指示我们要站在胜利者一边帮倒忙!
“天使殿下,您真的确定尼古拉一世很快就要死去了?”澳门王家码头上,即将登船返回欧洲的保罗。德.多利亚大主教,在一艘挂着法国国旗的蒸汽轮船舷梯旁,突然停下脚步,然后一脸狐疑地转身,看着罗耀国抛出这个问题。
“非常确定啊,”罗耀国顿了顿,才接着说,“他指定活不过今年!”
这尼古拉一世在历史上的死期是 1855年 3月 2日,可死因却跟个谜团似的。一种说法是,这沙皇一看战争败局已定,自己又拉不下脸来承受战败的耻辱,一咬牙,一跺脚,就喝毒药自杀了,把那一堆烂摊子都扔给了儿子亚历山大二世。另一种说法呢,是他突发心血管疾病,也有可能是借酒浇愁,喝多了可卡因酒,把自己喝死了。
罗耀国也拿不准到底哪种说法才是真的,不过有一点他是知道的,在历史上 1855年 3月 2日那会儿,克里米亚战争的输赢还没彻底定下来呢。实际上,俄罗斯在 1855年 3月 2日之前遇到的最大挫折,就是被奥地利背后狠狠捅了一刀,没办法,只能从摩尔达维亚和瓦拉几亚灰溜溜地撤军。但俄军早在 1854年 7月 28日就从这两个公国撤出来了。这尼古拉一世要寻死早就可以死了,何苦非要等到 1855年 3月 2日,难道是在等一个“良辰吉日”?
而这场战争之所以大家叫做“克里米亚战争”,就是因为真正决定胜负的关键战场在克里米亚半岛,就在那个塞瓦斯托波尔要塞。只要这塞瓦斯托波尔要塞不被攻破,躲在里面的俄罗斯黑海舰队不被消灭,俄罗斯就还有继续跟对手耗下去的本钱。耗下去就有希望嘛!法国人和英国人总不可能一直硬着头皮在克里米亚半岛跟俄国人打这种没完没了的烂仗吧?毕竟,法国老百姓支持拿破仑三世当皇帝,可不是为了把自家的小伙子们一批又一批地送到克里米亚半岛去“填线”当炮灰的。
在沙皇去世之前的 1855年 2月,英法撒土四国联军那可是大张旗鼓地往克里米亚半岛增兵,摆出一副势必要拿下塞瓦斯托波尔要塞的模样。对俄罗斯来说,这也是他们通过一场漂亮的要塞保卫战来扭转败局的好机会。历史上,塞瓦斯托波尔可是一直坚守到 1855年 9月才沦陷。也就是说,沙皇死了之后,这要塞又顽强地坚持了整整 6个月。这就说明英法撒土联军也不是稳赢不输的。实际上,他们赢得非常艰难,而且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要是俄军再咬咬牙坚持两个月,等克里米亚半岛的寒冬一到,那塞瓦斯托波尔要塞攻防战就得拖到 1856年了。而且在 1855年 12月,俄罗斯在高加索战场已经取得了决定性胜利,还一举攻占了土耳其东北方的重镇卡尔斯。那地方在 19世纪可是亲俄的亚美尼亚人的聚居区。得到了当地亚美尼亚人的支持,俄罗斯帝国就有底气把战火往安纳托利亚高原烧了。
也就是说,如果在 1856年初,塞瓦斯托波尔要塞还牢牢掌握在俄罗斯人手里,那俄罗斯很可能用卡尔斯的领土收益,来弥补一部分在欧洲丢的威信,还有奥地利背后捅刀造成的外交利益损失,然后签一个对自己比较有利的和平条约。
当然啦,还有另外一种可能,克里米亚战争说不定会一直拖到 1857年。到那时候,印度民族大起义可就该轰轰烈烈地开始啦。要是英国人一边在克里米亚半岛和小亚细亚半岛跟俄罗斯打得不可开交,一边还要忙着镇压印度阿三的起义,那在东亚、东南亚这边,可不就只能任由罗耀国“大展拳脚”,自由行动了嘛这想想都觉得太美妙了。
不过要让克里米亚战争拖到 1857年,罗耀国还得再多使点儿坏招。哦,可不能说是“坏招”,这是在帮天兄姬督做事呢!唔,穆罕默德老爷子可不是姬督的人,他的教也不是姬督的教。
想到这儿,罗耀国嘴角微微上扬,笑着问身边的红衣大主教:“大主教,您觉得姬督现在是站俄罗斯沙皇这边,还是站土耳其苏丹那边呀?”
保罗德.多利亚一听,眉头瞬间拧成了个“川”字。姬督支持谁还真不好说,可拿破仑三世、弗朗茨.约瑟夫和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二世这三个天主教阵营里最有权有势的世俗君主,现在是齐刷刷地站队支持土耳其苏丹,就是不让第三罗马的沙皇收复第二罗马的故都君士坦丁堡,简直是脸都不要了!
可天主教会现在又能怎么办呢?来个“绝罚”或者“破门”?借他们几个胆子也不敢啊,教宗还想好好活着呢。
“天使殿下,”保罗.德.多利亚琢磨了好一会儿,皱着眉头,小心翼翼地跟罗耀国打听,“是不是上面有啥特别指示呀?”
罗耀国神秘兮兮地点了点头,那模样就像藏着什么天大的秘密:“上面的意思是,沙皇和俄罗斯的那些贵族,必须为他们这么多年的邪恶和傲慢付出代价。不过呢,土耳其帝国也得走向灭亡。尼古拉一世这大方向倒是没错,就是太心急了,野心和实力还不匹配。总之,他就是个狂妄自大的混蛋,不过呢,他是姬督这边的混蛋!您明白了吗?”
保罗.德.多利亚听了,连忙点头,看样子是真信了罗耀国能从基督那儿得到最高指示:“天使殿下,那我们该咋做呢?”
罗耀国一本正经地说:“这场战争可不能让俄罗斯帝国输得底儿掉。沙皇和俄罗斯的贵族在付出惨重代价,认识到自己的傲慢和无知之后,还得让他们多少有点收获。这样才能让他们坚定解放巴尔干半岛、君士坦丁堡和圣城耶路撒冷的信心!”
俄罗斯要是把心思都放在南欧和西亚,那在中亚、东北亚那边就没多少精力扩张了。毕竟,就俄罗斯那有限的实力,根本撑不起同时在东西两线搞扩张,只能抓一头。
保罗.德.多利亚犹豫了一下,看着罗耀国问道:“天使殿下,可您之前已经和包令先生达成了参加对俄战争的初步协议.”
“没错,”罗耀国点点头,“因为英国、法国最后肯定能赢得这场战争。太平天国必须站在胜利者这边,罗马教廷也得站在胜利者这边!”说着,他像变魔术一样从怀里掏出一本小册子,递给保罗.德.多利亚,“但是姬督指示我们,要在胜利者这边帮倒忙!”
“这是.”保罗。德.多利亚接过小册子,翻开一看,脸色“唰”地一下就变了。
这小册子上的字不多,可每一个字都像一颗重磅炸弹,关键得很!上面写的是一些能让俄罗斯帝国打一场艰难、代价惨重,但还算体面的“小败”的预言。而这样一场“小败”,对内是可以粉饰成胜利的!
罗耀国这时回头看了一眼站在他和保罗、石达开身后的玛利亚,然后对保罗.德.多利亚说:“主教,玛利亚跟我说过,你和俄罗斯帝国方面一直有隐秘的联系渠道。你得通过这些渠道,把小册子上的信息,还有姬督马上要召唤沙皇尼古拉一世去天堂的消息,透露给俄罗斯那边。可别一股脑儿把所有消息都放出去,得逐步透露,吊着他们的胃口。”
“明白,我明白!”保罗.德.多利亚连连点头,吊着人家的胃口才能蒙钱嘛!
罗耀国又道:“另外,你一定要跟俄罗斯方面讲清楚,是我奉姬督的指示,给他们透露这些关键信息的!一定要让俄罗斯人知道,坚持下去,坚持到底,就能迎来体面的和平!而君士坦丁堡在未来,一定是属于俄罗斯帝国的只要他们足够努力!”
北京,恭王府。
恭亲王正坐在自己的书房里面瞅着一份宁古塔都统发来的折子和一份朝鲜国王发来的折子发呆。
这两份折子都报告了同一件事儿,就是大清的浙江巡抚左宗棠率领南洋陆军第二镇的一万多名官兵,进驻了釜山口岸和海参崴口岸!
现在长毛正在攻打左宗棠的地盘浙江,而他这个浙江巡抚放着老巢不守,搭乘着英国人的轮船跑去了朝鲜国和宁古塔的地盘上这是要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