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要完 第224节

  洪秀全这话,先是被那位“人形扩音器”给放大了音量,然后又被文咸和布尔布隆带的翻译翻成了英法两种语言。这两位公使一听,心里都忍不住疯狂点头:“洪秀全说得太对了,我们就是这么想的!”

  其实啊,到这会儿为止,在欧洲基督教白人文明圈外,想学西方列强办工厂、练新军的国家还真不少,可就没几个成功的。像埃及的阿里帕夏,印度的锡克帝国和迈索尔王国,学西方学得那叫一个积极,结果也没学出啥好结果,还不如一开始就躺平念经,少折腾点。还有那个土耳其帝国,要不是英国不想让它完蛋,它那西化改革也指定没啥好下场。

  如果太平天国真发展到让大英帝国觉得有威胁,得遏制一下了,那各种各样让太平天国倒霉的手段,还不得一个劲儿往外冒。

  罗耀国这时却摸出一本刚写好不久的线装书,高高举起,大声道:“天王陛下,几位殿下,太平天国的国人们,这本书名叫《资政新篇》,书中阐述了咱们太平天国在基本完成分田分地,让大部分老百姓都能有口饭吃之后,该如何一步步走向工业化。这本书涉及的方面极广,包括如何改组咱们太平天国的朝廷,怎样将咱们天国的各个州府划分为诸王镇守地和朝廷直辖地,如何通过扶植丝绸、茶叶、瓷器等产业扩大出口以筹集工业化资本,怎样整顿银钱业使其能服务于工业化,如何发展新式陆海军,怎么才能在发展的同时获取海外的土地来给国内太多的人口谋一条出路,以及怎样兴办咱们太平天国的国民教育……”

  他顿了顿,又对洪秀全道:“天王,这里实在不是说话的地方,咱们还是上国会山,坐到国人大会的会堂里面,坐而论道!臣弟的《资政新篇》已经印了好几百本,足够让所有的国人代表人手一册,等大家伙都看过了,咱们再来讨论要不要将之变为国策如何?”

  “好!”

  洪秀全咬着后槽牙说出了这个字,“咱们上国会山!”

  说着话,他又瞅了眼玛利亚,心道:“师妹啊,接下去就看你能不能把个堕落天使给驱下地狱了!”

第411章 他果然是姬督派来的帝国主义魔鬼!

  国会山上的国人大会堂,就一顶着重檐庑殿顶的宫殿,跟北京紫禁城的三大殿,还有洪秀全的太阳殿都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形制。可这气派就不行了,和那四座大殿一比,突出的就是一个艰苦朴素。那屋顶没人家高大,瓦片也不是金灿灿的,说到底就是个带重檐庑殿顶的大房子。好在四面开了不少门窗,采光倒还凑合,里面再多点些洋油灯,那就一个亮堂堂。

  管这国人大会堂的,是罗耀国门下出来的黄世诚,就是那个果断和零陵黄鹅塘分黄的黄世杰划清界线的黄老爷子。他现在是太平天国的黄老爷了!堂堂的三等国人,官拜国人会堂总管。按照罗耀国的指示,这大殿里头被黄总管管成了后世大会场的模样。坐北朝南弄了个高高在上的主席台,台上一溜摆着长桌子,桌子后头一大十小,总共十一把交椅。

  摆在正中间的,是张金灿灿、刻花雕龙的御座,这是太平天国一把手洪秀全的专属。这御座孤零零杵在长桌子中间,两边隔了三尺多远,才是杨秀清和萧朝贵的椅子,那就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太师椅。

  杨秀清在左边,萧朝贵在右边。杨秀清左边排着冯云山、韦昌辉、洪仁、胡以晃。萧朝贵右边呢,依次是罗耀国、石达开、洪宣娇、秦日纲。太平天国最顶层的十一个大佬,今儿一个不少,全在这儿集合了!

  在这十一个大佬就坐的主席台下头,整整二十排长桌子,每排长桌子后面坐着三十名国人代表。加上主席台上那十一个,会堂里的国人代表一共有六百一十一个,正一人一本《资政新篇》在哪儿看呢!

  虽然大家都写了《资政新篇》,但是洪仁的《资政新篇》和罗耀国的《资政新篇》那是没法比的。倒不是洪仁水平不行,而是罗耀国见过答案啊!而且还不止一版,而是中、日、朝三国四个版本的工业化答案他都知道。当然也知道东亚国家搞工业化的优势在哪儿?困难又在哪儿?捷径又在哪儿?

  东亚的这几个国家在19世纪中叶共有的国情就是人多、地少、吃不饱和当权派脑残问题基本上都一样,只是程度有轻重。

  而把这三国四版本的解决方案总结一下,大体上都是先改革土地制度,释放一下农业的生产力,从农业获取一笔启动资金,然后再走工业化的路子。

  不过怎么动土地制度又有两个路数,一是分田分地,二是剥夺封建领主对土地的控制权。这两种搞法的作用其实都一样,就是爆一波金币,只是对象不同,前者爆士绅地主的金币,后者拿封建领主开刀。

  但是太平天国的地盘上没什么封建领主,所以就只能爆一波士绅领主的金币了。

  而爆士绅地主的金币也有两种爆法,一种是狠狠地爆!尽可能把士绅地主的财富集中起来投到工业化建设中去。

  另一种温和那么.一点点!还给地主士绅们留一笔启动资金,让他们进城创业。

  不过这个创业有风险,哪儿能有躺平收租和给自己手里捏着的佃户放高利贷稳妥?拿着一点资本闯进大城市去穷折腾的结果,大概率是操劳一生,一无所有。

  当然了,也会有一些人最终在资本主义初级阶段的大浪淘沙中脱颖而出,从士绅地主蜕变成为大资本家!

  而要走这一条“温和”路线,得有两个前提,一是地主士绅手里的金币得多一点,稍微爆一下就没了可不行;二是多少得有一些产业可以供他们折腾这产业可以是原本就存在的优势产业,也可以是“爸爸”让出来的那一口汤。

  而要走“狠狠爆金币”的路线,也得有个前提条件,那就是得有渠道可以获取大量工业设备和技术,将狠狠爆出来的金币快速变成工业,主要是重工业产能。

  对于现在的太平天国来说,地主士绅手里的金币还足够多毕竟中国近代史才刚开始十几年,不平等条约也没签多少,割地赔款也才搞了一次,国际市场上白银价格也没有崩。

  根据现在的国际银价,整个中国拥有的存量白银估计价值十亿英镑,差不多就是英国年财政收入的十倍!现在的英国可是山巅之上的日不落帝国,老有钱了。

  而大清的存银大概是英国年财政收入的十倍,“金币”还是很多的,和一百年后根本没法比。要真的都爆出来了也没地方花翁同他们这一代还在上小学呢,现在要大干快上重工业也没那人才啊!

  与此同时,中国现在还有丝绸、茶叶、瓷器三大出口优势产业可以折腾,这个产业升级的前提是得有产业啊!有产业才能升级,产业都给打趴下了,活都活不下去,还怎么升级?

  现在中国的丝绸还在世界上独领风骚,茶叶虽然开始受到印度茶叶的挑战,但是距离没落还有大几十年呢!瓷器则依旧占有东南亚市场,还是挺不错的。

  而这三大产业也不是需要集中力量办大事的重工业,而是典型的轻工业,轻工业要搞起来就得靠“卷”!

  那么国家在这个过程中要干什么呢?太平天国也爆出不少金币了,这笔钱该怎么花?罗耀国的《资政新篇》也写的很清楚!

  主要有三个重点方向。

  一是逐步建立一个统一和高效率的“合众之国”!现在的太平天国不仅没有实现天下一统,甚至其内部还存在几大割据势力。且不说一统,至少太平天国内部得逐步实现军政统一。

  而太平天国的军政统一,也不可能一步到位,所以罗耀国在《资政新篇》里提出了自己的办法。

  首先,就是先设立江南、江西两个“直隶省”和长沙、岳州两个直隶府。

  也就是说,罗耀国要发扬风格,把自己控制的江南六州府、袁州府、长沙府都拿出来和太平天国中枢控制的镇江、江宁(江南地区)、皖南、江西和湖南的岳州府合并,组成太平天国的“直隶区”。

  其次,就是将罗耀国的上军和太平天国中枢控制的羽林军,还有北王韦昌辉的右军、翼王石达开的左军整编,组成新的上、左、右、羽四个大军团。

  第三,则是设立江北、湖北、湖南(不含长沙、岳州)等三个镇守省,分别由杨秀清、萧朝贵、冯云山统治。

  第四,设立中、前、后三个王属军团,分别由东王、西王、南王统领。

  第五,太平天国的中枢财政每年补贴东、西、南三个王府白银一百万元!而且东、西、南三王所领的镇守省的一切税收都由他们自行支配,不必上缴国库。

  第二个重点,则是逐步建立国民教育体系,争取先在直隶省普及小学四年义务制教育,并且设立一系列的中学、职业中学和大学。

  而第三个重点,则是对内和对外用兵!

  没错,就是在进行内战打击清妖的同时,还要进行对外的扩张战争,要追随英法进攻俄罗斯,要南下吃下中国的传统藩属,还要密切注视日本国内的风云变幻,随时准备出兵干涉真是穷兵黩武啊!

  主席台上的洪秀全把《资政新篇》仔仔细细瞧了一遍,好家伙,那脸瞬间就跟被霜打的茄子似的,铁青铁青。心里头早把罗耀国连同他那在天上的好哥哥骂了个底儿朝天,这怒火就差没把屋顶给掀翻了:“你个罗耀国,可真有你的啊!你这妥妥的就是那姬督的魔鬼走狗啊.这哪里是搞什么军政统一,明摆着就是想用地盘、白花花的银子还有兵权,去收买杨秀清、萧朝贵、冯云山他们几个,把他们哄出天京城,然后好光明正大夺朕的大权呐!你这如意算盘打得,啪啪响啊。

  等你把朕的权给夺了,还想要穷兵黩武,这边对着清妖大打出手,那边又要去招惹俄罗斯,连南洋、东洋也不放过.你瞅瞅你,你以为你和那个姓穆的先知一样吗,能同时吊打两大帝国啊?也不撒泡尿照一照!不行,朕是上帝的儿子,朕可咽不下这口气,非得反了你不可!”

第412章 天王,天兄给的实在太多了!

  “哟呵,一年一百万呐?九弟,你可真是大手笔啊,够豪爽!”

  洪秀全这儿正满心谋划着造反大业呢,主席台上倒有人先夸起罗耀国来了,而且还是个女的,不是别人,正是上次惹毛洪秀全,屁股惨遭“毒手”的洪宣娇。

  端坐在那御座上,本来八面威风的洪天王,脸“唰”一下就黑了,扭头恶狠狠地瞪了萧朝贵一眼,那眼神仿佛在说:“你媳妇又瞎起哄了,还不赶紧管管!”

  萧朝贵那脑袋立马跟捣蒜似的,冲洪秀全重重一点,心里默念:回去必须得管,往死里管!可刚点完头,他就跟变脸似的,扭头冲边上的罗耀国急切问道:“九弟,你真能一年给我整一百万?”

  洪秀全一听这话,差点一口气没上来。心说:你这西王咋就这点追求呢?区区一百万就把你给“收买”了!你自个儿手头攥着武昌、汉阳、黄州三大块地盘,九省通衢的武汉三镇都在你手心儿里捏着呢,一年钱粮进账,少说得有二三百万吧?咋就这么眼皮子浅,差这点钱吗?

  “那可不!”罗耀国冲萧朝贵一乐,嘴角都快咧到耳根子了,“小弟心里门儿清,贵姐夫和姐姐在西边,那可是跟清妖湘、楚、川、黔四省的团练主力死磕呢,开销大得吓人。要是每年能多一百万进账,手头松快多了,您二位兵强马壮了,小弟和二哥在天京才能睡踏实觉啊!往后啊,贵姐夫和姐姐也甭费劲儿往天京送粮食了,天京这边要的米粮,小弟自会掏钱购买。”

  好!这省钱可不就等于赚钱嘛!

  萧朝贵去年秋收后,吭哧吭哧往天京运了整整五十万石大米,这要是折成银子,又是白花花的一百万。这一进一出,罗耀国等于悄没声儿就给西王府送了二百万银元大礼包啊!

  而且还是年年都有!

  原本萧朝贵的西王府,给天京供完大米,一年到头还能落下个二百万左右,这下可好,直接飙升到四百万,硬生生翻了一倍。

  这凭空多出来的二百万,要是一股脑儿拿去养军队、置办装备,养几万洋枪队都绰绰有余。到时候,多了这几万杆洋枪撑腰,打下整个湖北省,那不跟玩儿似的,“武昌王”立马就能升级成“湖北王”啦。

  “哈哈哈,”萧朝贵越琢磨越美,最后忍不住仰头大笑,“九弟,还是你够义气……多谢啦!”

  罗耀国潇洒地一挥手,满脸笑意:“贵姐夫,跟我还客气啥,这可都是上头的意思!”说着,还煞有介事地抬手指了指天。

  “上头?”萧朝贵和洪宣娇一听,都惊得瞪大了眼睛。

  罗耀国一本正经地点点头,神神秘秘地压低声音:“是天兄的旨意,天兄瞅见贵姐夫和四哥在前面扛着清妖的主力,压力山一样大,太不容易了,才吩咐小弟多担待点儿。”顿了顿,他又扯着嗓子,冲坐在洪秀全左边,正装模作样捧着《资政新篇》的杨秀清喊:“四哥,天兄可说了,以后扬州也别给天京白送食盐了,拿去卖钱吧!您的中军要是壮大了,小弟和天王在天京才能高枕无忧,江南省、江西省才能安心搞产业!”

  杨秀清一听,脸上立马阴转晴,皮笑肉不笑地跟洪秀全说:“天王,天兄这给我和贵妹夫的可实在太多了!”

  洪秀全一听“天兄给的实在太多”这话,脸上的肌肉立马就像抽风似的一抽搐。杨秀清和萧朝贵那可都是“双票王”,洪宣娇也有一票呢,他们仨加一块儿就是五票,再加上罗耀国的两票,这不就有了诸王会议的多数票嘛!

  没错,这就是妥妥的多数,就算剩下的那几个王全都力挺洪秀全,那也是七票比九票大!况且,“杨上帝”“萧姬督”“罗天使”都已经达成一致了,韦昌辉、石达开、胡以晃、秦日纲他们除非是疯了才会去反对呢。哪怕他们仨要奉姬督的真圣旨去废了洪秀全的王位,这几位也得乖乖地投赞成票。

  一想到天上那位姬督正一脸得意地低头瞅着马上要被罢免的,洪秀全那是再也忍不住,心说:“下决心的时候到了,必须得造反!”想到这儿,他就朝着杵在罗耀国背后的玛利亚狠狠地递了个眼神,那眼神仿佛在说:“玛利亚师妹呀,是时候动手了!”

  玛利亚立马回了一个坚定的点头,然后在自己那“大大”的胸膛前画了个十字,接着上前半步,伸手拿起罗耀国跟前桌子上摆着的一只紫砂茶壶,转身就走,一路小跑着下了主席台,又从大会堂的后门溜了出去。

  出了大会堂的后门,就能瞧见一排屋顶上竖着烟囱还冒着青烟的矮房子,那便是大会堂的厨房。天国十王府派来的厨子和厨娘正在那儿忙得热火朝天呢。

  洪秀全的女人稻子正守在其中一间烧着开水的“茶房”外头呢,一看到玛利亚朝自己快步走来,就悄悄地摸出了一个蜡封的玻璃瓶,就是那个装着“玛利亚之泪”的瓶子。

  玛利亚快步走过去,顺手接过瓶子,低头仔细检查了一下,瓶口的蜡封完好无损。稻子又压低声音说:“里头没人……我帮你瞅着点儿!”

  玛利亚面色雪白,表情有点儿僵硬,轻轻地点了下头,用稻子听不懂的意大利语嘟囔着:“如果你真的是魔鬼,可别怪我呀!”

  然后她就迈着那六亲不认的步伐走进了“茶房”,里头果然没人,就只有炉子上温着的几大铜壶开水。玛利亚把自己带来的紫砂壶摆在一张小桌上,又拿起那个蜡封的玻璃瓶,用指甲扒拉掉了封口的红蜡,然后小心翼翼地拔掉了塞子,接着就开始念经,还是用拉丁文念的《玫瑰经》。

  念完了经,她就把一整瓶无色无味又完全透明的神秘液体一股脑儿地全都倒进了茶壶,然后又给茶壶里续了点儿开水,这才拎着茶壶出了茶房。

  她瞧见外面站着的稻子,重重地点了点头说:“他要是魔鬼或堕落天使,只要喝那么一丁点儿圣母之泪,那就肯定得下地狱。就算不喝下去,只要把掺了玛利亚之泪的水泼在他身上,他也得下地狱。”

  “那他要不是魔鬼或堕落天使呢?”稻子忧心忡忡地问。她可比玛利亚更清楚罗耀国的“真实身份”,知道他是姬督派下来对付洪天王的呢!奉姬督之命行事,这咋能算堕落天使?

  玛利亚说:“那就跟喝清水一样呗!”说完,她就捧着紫砂壶,迈着坚定的脚步向大会堂走去。

  “哎呀呀,好像有点儿悬!”稻子心里想着,“还好,天王还有朗努斯基之矛,这可是连姬督都能杀死的法宝呀!”想到这儿,稻子就跟在玛利亚身后,一块儿往会堂内走去……

  ……

  大会堂内,罗耀国正拿着个麦克风,在给底下的国人代表们大讲特讲工业化和跟着大英帝国一起当帝国主义的好处呢,什么南洋诸岛如何如何辽阔,资源如何如何丰富,人口如何如何稀少,说得那叫一个眉飞色舞呀,就好像只要把南洋弄到手,太平天国地盘上过剩的人口就都有好去处,就算没出去的老百姓,也能轻松挣口饱饭了。

  总之呀,在他嘴里,只要搞了工业化,当了那个啥“魔鬼”一样的帝国主义,一切就都万事大吉了。

  这时候,玛利亚已经拿着紫砂壶到了罗耀国身后,给那早就喝见底的茶碗又续上了一杯清茶。罗耀国正说得口干舌燥、唾沫横飞呢,压根儿就没想到自己最喜欢的女人会拿一千八百多年前的“玛利亚之泪”来对付他。所以他一看到有茶喝,二话不说,拿起来就往嘴里倒,结果一个没留神就给烫着了,还顺带着呛了一下,猛烈地咳嗽了起来。

  看到罗耀国喝了口“玛利亚之泪”就大声咳嗽,洪秀全那叫一个兴奋,当下就扯开嗓子大声嚷嚷起来:“罗耀国,你个妖魔,你已经喝下了圣母玛利亚的眼泪,你马上就要下地狱了!”

第413章 玛利亚,封建迷信害死人啊!

  啥?玛利亚之泪?还下……地狱?我这是中毒啦?到底谁这么缺德,给我下的毒啊?难不成……是玛利亚克莱门蒂娜那个女人?

  念头一闪,罗耀国跟触了电似的,“唰”地一下猛地扭过头,两眼直冒火,死死地瞪着旁边那位长得祸国殃民,还成天把“爱你爱到死心塌地”写在脸上的女人,扯着嗓子吼道:“玛利亚,你刚才给我喝的是什么?”

  玛利亚那俏脸儿刷地一下白得跟纸似的,瞅着罗耀国,声音有有些颤抖:“是……是玛利亚之泪。就……就是圣母玛利亚当年为了基督升天而哭泣所流下的眼泪,被使徒约翰收集起来,成了圣遗宝,一直由罗马教会保存。”

  “有有毒?”罗耀国咬着后槽牙问。

  玛利亚摇了摇头,抿了抿嘴:“绝对没有毒,圣母的眼泪是人世间最纯净的水,怎么可能有毒?但它却可以将魔鬼和堕落天使从人间驱逐,把他们统统送下地狱!”

  她说的没错,她可是教会培养的高级女驱魔人,专门游走各国宫廷,为王家贵妇驱魔,教会怎么能给她毒药?

  由于罗耀国之前正对着国人代表们唾沫横飞地画大饼呢,麦克风开得那叫一个大声。他这一嗓子质问,玛利亚那一通解释,全通过那台功率开到爆棚的“法宝音箱”,跟长了翅膀似的传遍了整个会堂。

  这下可好,所有人都像是被施了定身法,集体懵圈。

  六百个国人代表,一个个都跟见了鬼似的,嘴巴张得能塞下个鸭蛋,眼睛瞪得铜铃一般大,都直勾勾地盯着主席台:这正开着国人大会呢,咋画风突变,突然搞起“跳大神”这一套了?

  还什么玛利亚之泪,圣母玛利亚那都是一千八百多年前的“老神仙”了,她老人家的眼泪还能保鲜到现在?没挥发干了?

  再说了……这女的也叫玛利亚,她跟圣母啥关系?难不成圣母娘娘看她几个儿女在人间太欢快,也下来一起玩耍了?

  还有,她为啥非得给罗吴王灌这玛利亚之泪?难不成罗吴王就是那个传说中的魔鬼叫什么.路西法的?这是要来一场神魔斗法吗?

  这热闹可得好好看看!

  会场里的那帮国人代表,跟一群好奇宝宝似的,脖子伸得老长,眼巴巴就等着看一场“神仙打架”呢。

  这时候,主席台上罗耀国的护卫,曾九妹和李明成,那也是眼疾手快,一下子就反应过来事儿不对头,跟俩离弦的箭似的,朝着罗耀国和玛利亚就扑了过去。

  再瞅瞅玛利亚,那反应速度也极快!

  罗耀国还在那儿寻思着上哪儿能找个解药,玛利亚已经一个箭步冲上前,一把将那装着满满一壶热茶的紫砂壶给抢到手里了。

  “玛利亚,你我住手!”

  “吴王殿下,千万小心呐!”

  曾九妹和李明成这吴王护卫,离罗耀国稍微远了那么一丢丢,这时候只能干瞪眼,没抢过玛利亚,只能扯着嗓子大喊。

  而这边玛利亚抢到紫砂壶后,一下就把茶壶盖子给拽下来了。紧接着,就把里面的茶水茶叶一股脑儿全朝着罗耀国泼了过去。

  罗耀国冷不丁瞧见这架势,下意识抬手就挡,这一下可好,滚烫的茶水至少一小半都招呼到他的手掌上了。

首节上一节224/28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