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耀国好一阵感动啊!
他心说:这个封建社会仿佛也不是没有一点可取之处啊!至少对生活在封建社会当中,居于高位,手握大权的男性而言,比如我这样人,这个封建的好处还是挺多的。不过.我还是要坚守底线,不忘初心的!
他刚想和苏三娘说自己的底线,苏三娘却抢先开口道:“殿下,现在诸王之下您是第一人,您只有三位妻子,那下面的人将来最多也只能有三位妻子。如果你只娶我一位妻子,那下面的人是不是也只能娶一个妻子了?”
苏三娘这么一说,罗耀国马上就明白自己的老婆还不能娶少了!
这个万恶的封建社会是讲等级的!
什么等级的人,可以享受什么样的待遇,那都是有规矩的,不能僭越。
罗耀国现在是天国第八人,如果他只娶苏三娘一个,那下面的胡以晃、秦日纲该娶几个?胡、秦二人之下的那群丞相、检点、指挥、侍卫、总制、监军、军帅.那么一大堆的官员,将来怎么三妻四妾?
看来这个以身作则也不能不考虑历史的局限性啊!否则把自己弄得跟个圣人一样,底下的人可就没干劲了。
“好姐姐,我知道了,”罗耀国拉着苏三娘的手,“你快起来吧,别老是给我下跪磕头了,咱们很快就是一家人了。”
苏三娘被罗耀国拉了起来,又在圆凳子上坐了下来,然后才柔声道:“您是天使殿下,我向您跪拜叩头是理所当然的.这也是太平天国的规矩。
我要是带头不跪,那受损的可就不是您一人的威望,还会连带着损害天王、西王、南王、东王、北王、翼王,还有西王娘他们的威信。
所以即便您娶了我,我该跪还是得跪的!要不然别人不会说您什么,但是却会说我坏规矩!”
原来这还关系到太平天国的“神权”!罗耀国心想:这规矩以后得改改不过眼下还是得让苏三娘守着,要不然她的压力就太大了。
“好吧,那就难为你了。”罗耀国点了点头,接着话锋一转,就开始说正事儿了,“三娘,那你现在就和我说说,余万清这个怂包要怎么打?回头我还得去给曾添养、陈承他们布置呢!你可别和他们说那都是你的主意。”
苏三娘点点头道:“三娘明白,三娘是天使的人,自然要帮天使出谋划策了。”
罗耀国一笑:“你明白就好,那就快和我说说吧。”
苏三娘笑道:“天使殿下,其实余万清这号妖头不难对付,他可以爬到一省军门的高位,也不全然是胆怯如鸡之辈。他只是欺软怕硬,不敢打硬仗,只想捡便宜。如果咱们和南王全队万余人一起压上去,他有可能会弃双牌关而逃。如果殿下只派我带两千女营兵,以筹集粮秣的名义沿潇水南下,逼近双牌,他多半会从双牌关里钻出来!
这种妖头,和我天国精锐硬碰硬的胆子是没有的,但是欺负我女营兵的胆子一定还是有的!”
“对,对!不过.”罗耀国连连点头,“三娘,你的女兵打得过余万清的提标吗?虽说我麾下还有四个师的男营兵,但他们也不能靠得太近,否则余万清发现了就不上当了。所以总要你的女兵先顶上一阵子!”
“打得过!”苏三娘笑着从腰带上挂着的一个绣袋里摸出了一粒小小的铅弹,“天使,这还是您教给北王殿下的呢!”
罗耀国拿起这枚铅弹端详了一番,觉得打造得还真不错,这个韦昌辉搞后勤还是挺靠谱的!
他想了想又问:“三娘,这个试过没有?女营前一军的鸟枪都能用吗?”
“能用!”苏三娘道,“这批百步爆头弹就是专为军中上好的鸟枪打造的,我的女营前一军共有五百余条上好的鸟枪,都是我当年做天地会广义堂堂主时攒下的。前日我已经拿其中的几支鸟枪试射过了,的确打得又准又狠!”
“这下好了!”罗耀国兴奋地一拍桌子,“这下赢定了三娘,这次我和你一起出兵,我们一起去斗地主!”
“斗地主?”苏三娘一时没明白罗耀国的意思。
罗耀国冷笑几声,解释道:“光是征集粮秣可不行咱们去斗一斗零陵、宁远、道州三地交界一带最大的土豪士绅,把他家的土地都分给贫户,再和他家的佃户一起分了他家的浮财!”
苏三娘秀眉紧蹙,似乎有些犹豫:“天使,真的要这么干吗?”
这事儿可有点太拉仇恨了!
哪怕是在天地会里面,也有不少人是反对的天地会什么阶层的人都有啊!“韦爵爷”还是总舵主呢!
“干!”罗耀国却异常坚定,“必须干得狠狠地斗!不斗垮了他们,咱们的太平天国好不了!三娘,你和我一起干吗?”
“当然!”苏三娘这回倒是没有犹豫,“天使,您说斗谁,三娘就斗谁!”
难得的外国史大作,洪秀全和罗耀国的洋兄弟,必须得隆重推荐一下!
第36章 黄老爷,就问你怕不怕?
零陵、宁远、道州三地交界一带最大的土豪劣绅,就是道州鹅塘镇的黄世杰黄老爷!
这个黄老爷并不老,今年不过二十五六,之所以是“老爷”,一是因为他家土地多,道州首富就是他家,鹅塘镇周围的土地都姓黄,都是他的!
二是因为黄世杰前几年高中了秀才,是有功名在身的秀才老爷!
可别以为“秀才”不值钱,考起来才知道难!
通常情况下,秀才的入取率也就是百分之一左右。
一百个读书人里面,只有一个人能考上秀才,老难考了。
洪秀全那么大能耐,也只过了考秀才的第一关县试,然后去广州考府试就给刷掉了,考了几次都没过,最后实在没办法,只好造反当天王了。
而黄世杰黄老爷二十二岁那年就连试连捷,以永州府第一名的好成绩中了秀才。
这秀才的含金量可没说的了,妥妥的学霸一位。
不过“黄学霸”是有大志向的,所以他中了秀才之后,没有急吼吼去考举人,而是去长沙府著名的城南书院求学,拜在了经世派名儒罗泽南罗罗山先生门下。
这个经世学派不是个死读书的学派,而是个讲究经世致用的学派。因为经世学派出身的官员比较会做事,而且还比较会抱团。道光年间就出了陶澍、贺长龄、魏源这几个湖南籍的名臣名士,成了湖南这边后学晚辈们的榜样。
所以黄世杰黄老爷也想步陶澍、贺长龄这两位同省前辈的后尘,不仅要学做八股文,还要学经世致用的本事,以便将来高中进士后可以平步青云!
这理想当然是很丰满的,可是现实却是.有点骨感了!
这位黄老爷现在还没把罗罗山的能耐都学会,也没来得及考上个举人、进士,从而成为可以报效朝廷的大清民之父母,太平军就快打到他家“门口”了整个鹅塘的地几乎都是他家的,甚至隔壁的菱塘、双牌的地都有一小半“姓黄”!这太平军现在已经兵临菱塘北面的零陵了,这不就等于打到他家门口了吗?
不过对黄世杰黄老爷来说,太平军打过来并不是最可怕.不就是一群迷信异端邪说的反贼吗?
这永州府一带自几十年前的白莲教起义开始,就没少过反贼!
什么白莲教、青莲教、天地会隔上几年就会闹上一场。所以黄世杰这样的土豪劣绅早就习惯有人造反了,也早就有了处理反贼的成熟方案就是办团练,既可以自保,又可以割几个人头去赚点功名。
而真正让黄世杰感到心烦意乱,甚至感到深深惶恐的是鹅塘镇内和鹅塘镇外越来越多,越来越穷的穷光蛋实在太多太多太多了!
黄世杰虽然是个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大少爷,而且还是赫赫有名的“江夏黄氏零陵分黄”祖祖辈辈都是大地主,到了清朝中期他这一房还成了工商地主!不仅买地收租,还掌控着潇水上的航运,鼎盛的时候黄家老号往北开到长沙,向南开到广州!
但是自打他懂事时开始,他认识的所有人也包括他的父亲、叔叔、娘舅,当然还有他自己,都变得越来越穷了。
而且一年比一年穷,完全看不到改善的可能。
从十多年前那场洋鬼子打上门来的“庚申之变”开始,原本一直财源广进的黄家老号就不行了,生意一年更比一年差!除了从广州往湖南贩卖洋烟的生意还能赚一点,其它的买卖都没得赚。
而洋烟的大量输入和潇水航运的日益萧条,又让原本欣欣向荣的鹅塘镇变得非常萧条!
偌大的镇子上,除了烟馆、茶馆、赌馆、娼馆、当铺之外,好像就没什么兴旺的买卖了。
而黄世杰的三个叔叔和两个娘舅,也都染上了烟瘾,整天吞云吐雾,生意也没心思做,书也不能好好读,眼看着就废掉了,他们的家业也就败得更快,现在都需要黄世杰接济了.
不过这些个情况在黄世杰黄大学霸看来也没什么大不了的,真正让黄世杰感到恐惧的是连黄家最根本的租子和利息也越来越难收齐了!
对!就是恐惧!
身为一个经世学派的士大夫,黄老爷当然可以通过租子和利息一年比一年难收的现象,发现他所热爱的大清朝正在一步步走向末路。
因为交租子和借高利贷的,都是大清朝最穷的人.他们不仅穷,而且还很多,越来越多,越来越穷。
租子和利息难收的表面原因,当然是租子高、利钱重!
这也不是黄老爷太黑,而是想要租地和借债的穷光蛋太多了租子高到相当于收成的五成,照样有人抢着租!
而高利贷放到九出十三入也不愁没人借!
只是那些硬着头皮租地和借印子钱的佃户,总会因为收成不好、钱贱银贵和缺乏种地以外的赚钱机会等等原因,陷入了债台高筑的赤贫.不是一家一户陷入了赤贫,而是黄家所有的佃户都陷入了赤贫!
他们是真的交不齐租子,也还不上利息了。
可问题是交不齐租子,他们也要继续租地!
还不上利息,他们也要利滚利的继续借债!
租地给他们的黄老爷,放高利贷给他们的黄老爷,绝不是害他们的恶人,而是救了他们的黄大善人。
因为只有通过租地借债,他们才能挣扎着活下去.哪怕只是暂时的!
可这样的人如此之多,不就表明现在永州府,甚至湖南省,乃至全天下的穷苦人越来越多,而且都已经到了快要活不下去的时候了!
那么多的穷人活不下去会怎么样?
根据两千年来的历史经验,当然是.造反!
那个什么太平天国,不就是广西那边活不下去的穷人反出来的吗?
他们的拜上帝的异端不过是掩护造反的外衣,一如白莲教、青莲教之流。如果没有那么多活不下去的广西穷光蛋加入,太平天国何至于此?
而据黄老爷所知,湖南这边活不下去的穷人比广西更多
“黄老爷,行行好吧.”
“黄老爷,给口吃的吧!”
“黄老爷,您就买了我的儿子吧求求您了!”
坐在一架滑杆上,被两个长工抬着,还被一群团丁保护着,正在鹅塘镇上巡视的黄老爷,突然听见了世界上最可怕的声音他抬头一看,发现自己正处在鹅塘镇上最繁华的堤街上。
哦,应该说是昔日鹅塘镇最繁华的堤街,现在这里没有繁华,只有赤贫,活不下去的赤贫!
所谓堤街,其实就是建在潇水边堤坝上的街市,一侧店铺林立,一侧则是码头泊位。黄老爷依稀记得,自己年幼时跟随父亲巡视堤街时,此地生意兴隆,客商云集的场面。
那个时候,鹅塘的穷苦汉子,只要有把子气力,就能在堤街上找到口饭吃。
有饭吃,就不会反了!
等他们老了,没力气了,自然就反不动了。
那时候黄老爷还挺同情那帮苦哈哈的苦力的,甚至还觉得天道不公,穷人太多,甚至还幻想着将来会有一个让穷人都能吃饱喝足的太平盛世。
没想到.那时就是太平盛世了!
黄老爷忧国忧民的目光从满大街要饭的叫花子或卖儿卖女的穷光蛋身上扫过,然后长叹了一声:“活不下去的怎么人又多了?一天比一天多啊.”
一个上了年纪的老管家接过了黄老爷的问题,用沙哑的声音回答道:“老爷,湘江、潇水上的水运都断了快一个月了,原本还有口吃食的船工都断了顿,这不就活不下去了吗?现在又是农闲春荒的时候,鹅塘镇、双牌镇周围的穷苦人都和往年一样出门讨饭,可是零陵县城又被长毛围困了,所以讨饭的穷苦人都给堵在了咱们鹅塘,实在饿极了就在卖儿卖女了.老爷,您心善,要不买几个人?”
黄世杰苦笑道:“还买人?咱家也没多少余粮了这年头最不值钱,最没人要的就是人啊!”
那老管家叹了口气:“老爷,这些人,咱们不要.可有人要啊!”
听见这话,黄世杰就是一个哆嗦.是啊,穷人,现在有人要,太平天国要!
真是太可怕了!
第37章 来了,来了,他们来了!
原来卖儿卖女并不是最惨的,最惨的是根本卖不出去,只能活活饿死!
这年头,天下穷苦人起码有三四个亿,谁家缺人?就算有一些想买个儿子来继承香火,想买个童养媳来解决儿子的婚姻大事的,那也没法消化那么过剩的人口供应!
对于已经成年的许多穷苦人而言,“除了锁链,一无所有”也不是最让人绝望的,最让人绝望的是他们连锁链都没有根本就没有人想把他们锁上然后狠狠的剥削。
实际上大清朝如今最无解的难题,就是人口太多,已经超过了汉地十八省的农业可以承载的上限,而且也没有工业化或殖民地可以吸收这些人口。
大清的人地矛盾激化的都快要爆炸了!
哦,也许已经爆炸了!
只是爆炸产生的烈焰,还没有点燃大多数一碰就炸的,处于绝望之中的穷苦人而已
世世代代居住鹅塘镇附近村子里面的前佃户王火秀就是这么一个一无所有,连锁链都失去的穷棒子!
他之所以是“前佃户”,是因为他租黄老爷的两亩水浇地去年夏天发大水被淹了,颗粒无收,自然交不上租子,还不上高利贷,连一家子的口粮都成了问题。他为了能让一家人活下去,狠了狠心,想把自己年仅十三岁的妹子王喜儿抵给黄老爷当通房丫鬟。
可没想到那个黄老爷不要可不是黄老爷读圣贤书读得道德高尚,而是去年水灾淹得不止王火秀租的地,而是淹了潇水两岸的一大片!
想把妹子或女儿抵给黄老爷的佃户、贫农实在太多!黄老爷就算想帮忙,他的身子骨也不允许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