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要完 第205节

  而如今的东南亚人口很少,人口最多的爪哇岛也不过一千来往,菲律宾、暹罗、越南都才几百万,缅甸本来过了千万,现在被英国捶了两次,也只剩下几百万了。而且东亚的中央王朝对这些地盘的传统宗主权还没有完全失去.

  “四哥,既然咱们不能不认他这个天王,那咱们就只能拉着下面人去制约天王。”罗耀国道,“所以我的意思就是顺着天王自己提出的论道辩经,推有权同掌,推国人议政!”

  不对啊!

  杨秀清听到这里,已经觉得哪儿不对了。

  这个罗耀国被洪天王借着“通妖”的罪名打压,应该很慌很被动啊!可现在的形势怎么看起来都在他的掌握当中呢?

  明明是要查他通妖的事儿,怎么就糊里糊涂过渡到了“论道辩经”,然后又滑向“有权同掌”和“国人议政”了?

  不过即便发现了不对,杨秀清现在也不可能倒向洪秀全。

  因为他一旦交出“代天父言”的权力,就会从洪秀全的“爹”变成洪秀全的狗!

  都当了那么久的爹了,怎么肯当狗?

  况且,杨秀清给洪秀全当爹的时候干得很过分,一旦上帝附体,洪秀全就得跪下磕头。

  他要是当了洪秀全的狗,一旦洪秀全用不着他了,还不杀了吃肉?

  所以他宁愿让下面人来“有权同掌”,也不能沦为洪秀全的狗。

  要不然早晚兔死狗烹!

  这个时候,罗耀国又来了一句:“四哥,咱们无论如何都不能让二哥当朱元璋啊!”

  “对!”杨秀清眯着独眼,重重点头:“不能让他当朱元璋!”

  他这个话只说了一半,另一半就是要当也只能是朕当朱元璋!

  天京,太阳宫。

  “天王,天王陛下,东王九千岁的奏章到了!”

  稻子飞快地走进了洪秀全的书房,屈膝下跪,将手里一份丝绸卷轴高高举起。

  正在书桌后面坐着的洪秀全马上站了起来,快步走到的稻子跟前,一把就拿起了她奉上的卷轴,然后就展开看了起来。

  边上坐着的冯云山,站着的石达开、韦昌辉,跪着的胡以晃、秦日纲、洪仁、洪大全,全都将目光投向了洪秀全。

  洪秀全的眉头渐渐皱起,沉声道:“他要带着中一军入天京!”

  “不怕,”冯云山笑道,“我们有五万大军,不怕他的一万多人。”

  韦昌辉马上拍着胸脯道:“天王放心,东王要是敢有反心,我右军上下两万精兵就和他拼了!”

  胡以晃、秦日纲马上也开口表态。

  “天王,东王要敢造反,臣也和他拼了!”

  “没错,他要敢反天王,臣第一个带兵去宰了他!”

  决心听上去都很大。

  但是都有前提东王造反!

  可是东王为什么要造反?他是“代上帝”啊!

  上帝造反他能叫造反吗?

  洪秀全眉头拧得更紧了。

  “天王,”洪大全这时候果断开口道,“东王要照着规矩来,和您论道辩经,那谁也不会动他。若是他要坏规矩,那他就不是天父的代言人了,到时候天京城内的天国兄弟姐妹,就都是他的敌人!”

  洪秀全重重点头,一脸傲然道:“对!他要敢坏规矩,朕定不饶他!”

第376章 南王,你还记得天京事变吗?

  东王来了!

  没有坐他的三十二人抬的大轿子,而是乘马而来。

  马蹄声轰隆隆如雷一般响动,上千持着细长的骑枪的骑兵,簇拥着太平天国左辅正军师,领中军主将,东王杨秀清走在前头。

  在他们身后,是无数红黄两色的旗帜翻卷,更有无穷无尽的太平天国步兵跟随。太平天国中军第一军的大队,终于开到了天京城东。

  在杨秀清身后的这支“中一军”是清一色的洋枪军,是法兰西帝国派出的军事顾问帮他练起来的,配备的洋枪也都是法兰西帝国的雷米洋行给他从法国运来的。虽然不是最新款的米涅枪,而是拉了膛线的查尔维尔1777型步枪,但是在如今的中国战场上已经够用了。

  毕竟,罗耀国的太平新军和罗雪岩的南洋新军,现在主力步枪也是拉了膛线的褐贝斯不是米涅枪买不起,而是线膛褐贝斯更有性价比。

  现在英法都在集中淘汰18世纪传下来的老式燧发枪,这种二手货在国际市场上量大管饱。

  而且这种老枪配合太平军自己能生产的定装型百步弹,在一二百米的距离上也能取得不错的精度。想要打得更远,那就不是一般的士兵能办到的了。

  当然,罗雪岩从美国引进的M1841“密西西比”式步枪还是比较先进的线膛枪,可以配备专用米涅式子弹打出比较高的精度。只是这座枪厂从设备、技术引进到稳定量产,没个三五年根本不可能。

  而且M1841“密西西比”式步枪也不算什么先进步枪,因为后装枪的时代很快就要到来了。

  罗耀国之所以要引进这种不先进的装备,只是为了实现从零到一的突破,先把枪炮工业建设起来,然后再设法升级吧!

  除了拥有东亚第一等“步枪兵”之外,杨秀清还花钱从淮北雇来了上千“捻骑”,就是现在跟着他的千余枪骑兵.这可是罗耀国都没有的强大骑兵啊!

  所以现在跟着杨秀清返回天京的“中一军”,至少在装备上,已经够得上东亚头等,世界二等强军的水准了。

  每名太平军中一军的将士,都趾高气扬,脸上都充斥着胜利者才有的喜悦表情。伴随着他们一步步向前的是很有节奏感的鼓声,更为这些凯旋而归的天国战士增添了几分傲然之气。

  这些跟着杨秀清经略江北的太平军,都已经尝到了胜利的甘甜!

  随着扬州根据地的巩固,杨秀清拥有了稳定的财源和根据地,可以为追随他的中军战士发放军饷,建造和分配住房了。

  所以男女分营制已经在太平天国的中军中取消,每一名东王府和中军下属的将士,都能根据他们的职级和功勋,领到军饷和一次性的奖赏,分到住宅,开始享受起胜利的果实了。

  这个天国看起来真的有他们的一份!

  此时此刻,在天京城的朝阳门城楼和附近的城墙上,站满了穿着黄色或红色衣袍的太平军男女圣兵,无数双目光,只是盯着走在前头的杨秀清的身影。他矮小的身子在高大的战马上挺得笔直,还频频向官道两边跪迎的太平军左军、右军和后军的兵士挥手致意。

  洪秀全也立在朝阳门城楼上,身边还跟着刚刚抵达天京的冯云山、石达开,还有一直守在天京帮洪秀全料理朝政的韦昌辉。

  “天王,真的只有一万多人,看来东王是来讲道理的。”

  冯云山放下手里的望远镜,脸上浮出了欣慰的笑容。

  石达开听冯云山这么一说,马也是一脸的灿烂,点头附和道:“四哥的脾气虽然急了一点,但终究还是讲道理的。”

  韦昌辉则笑道:“天王,道理肯定在您这边,四哥只要是讲理的,那就一定会听天王您的话。”

  洪秀全拈着胡须笑了笑,那叫一个得意啊!

  论起讲道理,他就怕罗耀国!

  罗耀国可是拿出过《反经》、《先知书》、《天堂论》的讲道理大师,而且他还是太平天国的总讲师!

  洪秀全虽然也有一本《真约》,但要和罗耀国讲理,他还真没什么把握。

  另外,罗耀国是天堂上下来的天堂什么样,只有他知道,洪秀全没有这方面的记忆啊!

  之前洪秀全在上海和洋人主教、牧师论道的时候,也用了《天堂论》里面的内容去驳那些洋神父的道理,驳得人家都蒙了。由此也可见罗耀国的“道理”有多厉害.

  至于杨秀清,他一广西乡下土包子会讲什么道理?他也就会跳大神、翻跟头。不过这次洪秀全不怕他表演上帝附体,因为有洪大全这个肯强出头的。

  上帝附体呵呵,只要洪大全能把这个“上帝”摁住,杨秀清的“代上帝言”就破功了。

  以后只能老老实实当狗了!

  “哈哈!”

  想到得意之处,洪秀全就大笑了两声,然后对冯云山道:“山胞,你代表朕去迎一迎清胞,朕先回宫了。”

  说罢,他就转身带着一群女官女兵,向一架摆在朝阳门城楼上的步辇走去。

  冯云山等人则转过身,一起向洪秀全躬身行礼,异口同声道:“恭送天王!”

  天京城的南王府摆在秦淮河畔的一所大宅当中,距离江南贡院不远,算是如今天京城内最繁华的所在了。

  当冯云山坐着他的十六人大轿子回到他的王府时,天都已经黑了。他的轿子是直接抬进王府大门的,打着哈欠的冯南王刚从轿子里出来,外头就有人给下磕头行大礼了:“下官曾添养参见南王七千岁!”

  冯云山定睛一看,就见一个蓄着长髯的高大老将正跪在地上行礼,他赶紧上前一步扶起曾添养,笑着问:“添养,你几时来天京的?”

  “今日刚到,”曾添养笑道,“吴王命我当他的吴殿礼部尚书,到天京这边任职。”

  太平天国权势最大的几个王爵的属官中有六部尚书的名号,罗耀国把六部尚书中的吏、兵、户、工、刑等五部尚书都带去了苏州,唯独将礼部尚书留在天京,当吴王府的“驻京办主任”。

  曾添养之前在吴王府麾下干的都是实权要职,现在变成了“驻京办主任”,应该是降职了不过冯云山却没从这位老人家脸上看出一丝不快。

  “添养.”冯云山思索了一下,低声道,“吴王有他的班底,不重用你也不奇怪.你本就是我的人,不如到南王府任职吧!”

  曾添养朝冯云山一抱拳:“添养多谢南王提携,不过添养今次入天京却是有要事的.”

  说着,他就朝冯云山左右看了看。

  冯云山马上会意,拉起曾添养的左手道:“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且随我来。”

  接着,冯云山就把曾添养带去了南王府内的一间小书房,吩咐底下的女官上了些茶点之后,冯云山就把身边的使唤人都打发了,然后才望着曾添养道:“添养,这里没有外人了,有什么就说吧!”

  曾添养笑道:“南王,吴王到了!”

  “什么?”冯云山一愣,“吴王他入城了?”

  曾添养摇摇头:“没有入内城,而是在外城的下关商埠里.他想请南王殿下微服移步前往,有要事相商!”

  “要事?有什么要事?”

  南王冯云山眉头紧蹙。

  曾添养道:“这下官就不知道了,不过吴王叫下官来找南王时曾经交代了一句话。”

  “什么话?”

  “吴王问:南王,您还记得天京事变吗?”

  冯云山脸色剧变:“天,天京事变?难道还会发生天京事变吗?”

  下关商埠,埠康钱庄。

  这座钱庄是胡光墉的产业,两个月前才在天京城的下关商埠里开张,并不怎么起眼,更没人知道它和罗耀国是什么关系?

  而罗耀国现在就一身便装,立在埠康钱庄的二楼窗口,看着外头繁华的夜景,身边只有一个笑得很甜的女孩子相伴,正是曾添养的侄孙女曾九妹。

  突然,眼尖的曾九妹凑到罗耀国身边,低声道:“千岁爷,我大爷爷带着南王殿下过来了!”

第377章 天上为公,天下共和

  埠康钱庄二楼,一灯如豆。屋子里坐着两个书生模样的人物,面对面坐着,正是罗耀国和冯云山。

  两人中间还摆了张小桌子,桌上弄了一碟花生,一盘糟猪耳,一碟油煎臭豆腐,一盘拍黄瓜,还有一壶在一只红泥火炉上温着的黄酒。摆出了一个边吃边谈,促膝谈心的架势。

  曾添养守在阜康钱庄的门口,看着外头热热闹闹,人来人往的街市。曾九妹则守在罗耀国、冯云山旁边伺候。

  整个埠康钱庄里面,这会儿除了他们四人,就再无旁人了。

  看见罗耀国起身给冯云山倒酒,曾九妹就赶紧接了过来,小心翼翼地给他俩都倒上,然后又迈着小碎步退到一边儿,撅着小嘴看着罗耀国。

  罗耀国身边当初有四大女护卫,李翠花、韦秀莲、吉春花、曾九妹。其中吉春花在长沙城牺牲了,韦秀莲去了暗堂,李翠花则和朱八好上了,被朱八要去了上三军随营学堂,眼看就要当上朱夫人了,就剩下一个年纪最小的曾九妹哪儿都不去,一直跟着罗大天使

  冯云山看了眼这个自己安排到罗天使身边的少女,都有点替曾九妹着急了,挺漂亮的小丫头,出身也不低,又跟了罗吴王那么久,怎么还没当上小王娘呢?

  他又看看桌上几个简单的有些粗劣的下酒菜,这两年享受惯了的冯南王悄悄一皱眉,然后才注视着罗耀国道:“九弟,我看你是多虑了,这一次天王真只想和东王好好讲理,不会再有天京事变了!毕竟,我和萧西王都在,最关键的是还有你!”他稍稍一顿,又压低声音问:“九弟,不会是上面有什么交代吧?”

  罗耀国听着他的话心中暗笑,也不正面回答,而是反问道:“三哥,你想知道天上的政治是个什么模样的吗?”

首节上一节205/28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