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忽然又压低了一些声音:“我知道皇上已经命僧格林沁在宛平练了大半年的新军,还买了许多洋枪洋炮去装备这支新军。但是.我好像听说科尔沁蒙古人不是八旗子弟吧?仲华,我听说的没错吧?”
“没,没错.”荣禄点了点头,眉头已经拧成了一个球,“他们属于外藩蒙古,的确不隶籍八旗,只有一些扎萨克王爷被抬入旗籍或被视为在旗。”
罗雪岩悠悠道:“遥想当年大元朝完蛋的时候,科尔沁蒙古的祖先好像也没有怎么保卫大元朝吧?那可是他们蒙古人的大元朝啊!”
荣禄一言不发。
罗雪岩这话.有点给僧格林沁上眼药,外加离间大清朝廷和科尔沁蒙古的意思了!要说到挑拨离间,罗雪岩那是和罗耀国一脉相承的!罗耀国当时用三册《反经》乱人心,罗雪岩现在也能一道“请练八旗新军”的折子让僧格林沁好好吃点瘪,顺便把那群不中用的八旗兵都送上战场去打排队枪毙!
他怎么可能放过八旗兵呢?
不过罗雪岩马上就要迎娶懿贵妃的妹子婉贞,他可是大清下一任皇上的姨夫了,正儿八经的皇亲国戚!好像提醒一下皇上和懿贵妃要用八旗兵去掌握宛平的新军仿佛也没什么不对吧?
第354章 南洋新军驻京办主任翁同
推八旗新军这事儿,当然不能只靠荣禄去嚼舌头和给懿贵妃的一封书信就办成了,北京城里的事儿可没那么好办。
所以在跟荣禄提了一回之后,罗雪岩在第二天上午又把一群能给他谋划的下属和幕僚都请到了点春堂,一边品茶一边让他们给谋划一番。
“什么?雪帅,您想推皇上办八旗新军?这事儿不成吧?就那帮大烟抽得五迷三道的货,还能扛着洋枪和太平军当面拼排枪?”
这会儿发话的是昨儿刚刚从老家金华府回来上海的余万清,他几个月前就被派到左宗棠麾下去“洗活”,不是从黑的洗成白的,而是从死的洗成活的。这也真是大清官场奇闻了!也不知道咸丰知道这事儿后会不会怀疑赛尚阿、向荣这票大清忠烈其实都尚在人间?
不过甭管咸丰会怎么想,余万清该活还得活,因为罗雪岩需要他去老家金华府募兵。
金华不仅出过火腿,还出过义乌兵。义乌就是金华府下面的一个县,那一带现在没有小商品,倒是有不少私开滥挖的金矿、银矿、铜矿和煤矿,也不是什么资源丰富的大矿,但还是养活了不少矿工。
由于矿头、矿工之间时常械斗抢地盘,而且矿工的组织也强于农民,久而久之,也就让义乌的民风变得有点彪悍了。
虽然义乌的彪悍搁在湖南、广西、淮西是不怎么够看的,但是放眼东南,也实属一块难得的兵源地。
所以在金华当地很有人脉的余万清就先跟着左宗棠“洗活”,然后再去金华募兵,前前后后一共帮罗雪岩招募了一万人,这几日才坐船走海路来上海。
有了这一万新兵后,罗雪岩的南洋陆军第三镇就能开张了!
现在的南洋陆军一共有两个镇,罗雪岩亲自掌握着第一镇,左宗棠控制着第二镇,再加上这个第三镇,南洋陆军就能拥有三镇精锐了。其中第一镇已经齐装满员,人数多达一万三千余人。
另外,吴王罗耀国拥有四个军的太平新军,番号是上军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军。
这四个太平军新军的编制其实和南洋三镇完全一样,都是“师级”野战部队。分别由李寿成、王大龙、朱八、曾立昌担任军帅。不过这四个军目前还不满员,总兵力就在四万上下。
也就是说,等南洋陆军第二镇草创完成之后,罗耀国能够控制的军队人数就达到了六万三四千之多!
妥妥的实力派啊!
如果太平天国接下去真能照着“姬督口谕”黄河崩、大清亡的路线发起北伐,估计再有个三四年,罗耀国就能带着大军“进京赶考”了。
所以现在就已经到了为自己培养敌人的时候了!
敌人可不能养太壮了,最好是肥而不强,一口下去满嘴流油,那才是好敌人!
“僧格林沁在宛平练的新军怎么样?”
罗雪岩没有和余万清讨论八旗兵能不能扛着步枪和太平军对射,而是问起了宛平新军的事儿。
这支新军是在僧格林沁湖南大败回去后开始张罗的,到现在也办了有一年了。
罗雪岩的目光转向了翁同,他是从北京过来的,如果一开始就存了投靠罗雪帅的心思,肯定会多搜集一些北京城内外的消息。
翁同迎着罗雪岩的目光道:“雪帅,在晚生离开北京之前,僧王的新军前前后后招募了三万七八千人,其中步军三万有余,都是从直隶招募来的壮丁,一个月给足白银一两五钱、米面五斗,训练打掉的火药、枪子,磨坏的衣裤布鞋,都由朝廷报销。”
罗雪岩点点头,这待遇可以了!
现在南洋陆军和太平上军的基础月俸也不过是银元三块、米五斗。当然了,训练的花费也都是走公账的。
“至于骑兵,则都来自科尔沁草原,是僧王的嫡系!”翁同又道,“人数约有七八千,分正兵辅兵。其中正兵五千,一人双马,两名骑兵还配有一名辅兵。
正兵的月俸是白银二两,一匹战马外加一两五钱马料钱,辅兵也是一两五的月俸。另外,骑兵的正辅兵一月还有五斗米面,一匹战马一个月给三百斤牧草。”
“老吴,算一算。”
罗雪岩笑着对吴健彰道。
在罗雪岩整顿了江海关,又制定了一套督军府、江海关、汇丰银行三方互相监管的收钱法度后,吴健彰就重新成为了江海关监督,同时也是上海督军府的大管家,算账的事儿找他准没错。
“算好了,”吴健彰道,“单算兵丁、战马的花销,宛平新军一个月要用银七万三千七百五十两,耗粮约十九万斗,耗费牧草三百万斤如果把粮食、牧草都折色,宛平新军一个月起码得花出去十一二万两,军官、器械、子药、营长、车马、民等种种开销再加进去,宛平新军一个月起码十五六万两的花费,一年就是小二百万两。
另外,要把这三万七八千人招募起来,再用马匹、枪炮装备起来,至少得一次开销出去两百万两。”
一次性开销两百万,一年的维持费又是两百万!
也就是说,咸丰至少已经为这支新军开销出去四百万两了.如果东南财源之地还在,大清朝廷勒一下裤腰带,这笔银子总是能挤出来的。可如今大清东南财源已经让罗耀国、杨秀清、洪秀全、左宗棠、曾国藩给分了。
这也就难怪咸丰要动八旗老爷的铁杆庄稼了,不动一下,他的日子过不下去!
“砸了这么多银子练出来的宛平新军,如果不能牢牢掌握在旗人手里,皇上能放心?”罗雪岩淡淡一笑,“可别说什么僧格林沁是皇亲国戚我也是!曾涤丈还抬了旗!至于什么蒙满一家,如果我没记错,僧格林沁可是个孛儿只斤吧?蒙古大汗仿佛也是做得的!
所以把京旗丁壮编入宛平新军,用八旗兵看着直隶和草原的练军,是不是很应该啊?声甫,你说呢?”
“雪帅说的极是!”翁同点了点头,“其实朝中已经有不少人对雪帅、曾大人、左大人、江大人等几位带兵的大人不放心了。”
“都是些什么人?”罗雪岩问。
“大多是些自命清流之人,”翁同道,“还有一些满洲亲贵。”
罗雪岩笑道:“他们和令尊的关系都不错吧?”
翁同和翁同爵闻言都是脸色一变。
其实他们俩的老爹也给咸丰上过类似的折子,叫咸丰提防着罗雪岩一些。
“无妨的,”罗雪岩笑道,“我本就是平西王一样的人物,朝中诸公尽管说吧!不过康熙能平了三藩,那是因为南明早就无了,而且康熙手中还掌握着一支还堪一战的八旗兵,还有甘陕绿营这样的新锐。
若是康熙手下只有吴三桂、尚之信、耿精忠.”
他忽然一顿,看着翁同:“声甫,你能替我走一趟北京,去和洛中诸公好好说一下这番话吗?”
“晚生不敢.”翁同连忙起身。
罗雪岩摆摆手:“有甚不敢的?我让你去说的.我现在怕这些吗?我就是跋扈了!我的南洋新军就是吃罗雪帅的饭、穿罗雪帅的衣的!其实不止南洋新军如此,其他各家也都是如此!这事儿,早点和朝廷挑明了也没什么。
声甫,过去唐朝的藩镇在长安都设什么进奏院,三藩在北京则有王府,可我南洋在北京什么都没有我想着也在北京开个堂口,你能帮我去主持一下吗?”
翁同连忙一个拱手道:“晚生愿为雪帅走一遭。”
罗雪岩笑着点点头,对于这位晚清名臣,罗雪岩是非常重视的!
虽然后世对他的评价并不太高,但是晚清嘛.事儿难办得很,有几个能落下好名声的?这个翁同其实还算不错的人才了。
“好!”罗雪岩笑道,“声甫,你这次走一趟京城,除了替我开个进奏院,还有三件事要办。”
“雪帅请吩咐。”翁同恭声道。
罗雪岩笑道:“一,给僧格林沁多上点眼药!经费我回头会给你安排的.先给你二十万银元,不够你再和我要!二,在京城里面好好吹一吹我和曾大人、左大人、江大人如何跋扈的事儿!三,替我把迎亲的事儿好好给操办一番.得让全北京都瞧见婉贞是如何风风光光出嫁的。”
第355章 天王,咱上帝家又扩招了!
大清咸丰四年三月初,一个庞大的“迎亲、送礼、买官和离间”使团,终于在翁同和汇丰银行的经理,“洞庭山人”席品方,还有余万清的养子余大宝三人的率领下,包了一艘同顺行刚刚从英国人手里买下的蒸汽轮船米斯特斯号,驶离了黄埔江这条日益繁忙的水上大马路,踏上了北上天津的旅途。
而送走了这个肩负着多项任务的使团之后,罗雪岩在上海的工作终于告一段落,可以返回苏州去当罗耀国了。
当然了,就算他做回罗耀国了,罗雪岩的事儿他还得过问!
除了他出征日本的那些天,他都是身兼二职,在上海当罗雪岩的时候,也得处理苏州那边发过来的公文。
等他回苏州当罗耀国后,上海这边的重要公务,也会被送到苏州请他亲自处理。
而在罗大督军这回离开上海去往苏州之前,他还对上海这边的人事和行政体系进行了一番调整。
首先是设立一个“五人委员会”来辅佐自己,称为督军府军政处,由王揆一、程福培、余万清、张三祥和许月桂担任“军政处委员”。
在罗雪岩外出“督军”的时候,这个五人委员会可以便宜行事!
其次是先斩后奏,设立上海府,将原本分别隶属松江府、太仓州的几个县厅全部归到上海府之下,以上海府来负责整个上海督军辖区的行政,同时设立上海谘议局、上海总兵镇,分别负责上海地方的立法和军务。
王揆一、程福培、余万清分别担任上海知府、上海谘议局总长和上海总兵。
第三,罗耀国又设立了“讲师团上海总堂”,全面负责上海的“团务”,由张三祥担任堂主。
至于许月桂,依旧是罗耀国最信任的豫园大管家和三鑫公司的月桂姐。
最后,罗耀国为了方便自己同时处理上海和苏州两方面的事务,又设立了一个秘书处,秘书处的成员包括曾国华、赵烈文、翁同爵、钱振伦、钱振常、俞大文,除了曾国华之外,其他人都是苏松太常湖嘉一带的士林翘楚。这些人家乡父老,身家财产,可都被罗耀国拿在手里了
在罗雪岩调整完了上海的行政和人事之后,罗雪岩就登上了由一条小火轮拖拽的官船,离开蒸蒸日上的上海滩。
而就在他离开上海的第二天,在日本国的大阪,这座已经成为开放口岸的城市当中,一座中式造型的教堂刚刚开张,并且正在举行一场有点奇特的祈祷仪式。
和其他教堂要么拜十字架,要么拜圣像,要么两个都拜不一样,这座教堂拜的是一块“天父昊天皇上帝”的牌位。而且这座教堂里念的也不是《圣经》的新约、旧约,而是一本号称比新旧二约都真的《真约》!
“赞美上帝为天圣父是认爷独一真神;赞美天兄为救世主是圣主舍命代人;赞美天王为救世人下凡为真圣主;赞美东王是圣神风是圣灵赎病救人;赞美西王是雨师是高天贵人;赞美南王是云师是高天正人;赞美北王是雷师是高天仁人;赞美翼王是电师是高天义人;赞美吴王是圣天使天降神人;赞美天照娘娘与天圣父生子.”
这座中式教堂的大堂当中,身穿着一件前胸和后背处都绣着十字架的黑袍的洪大全,正带领着一群日本信徒,跪在“天父昊天皇上帝”的牌位前,用有些生涩的日语在念经。
他念一句,后面那些日本人就跟着念一句!
那些日本信徒,有男有女,有商人、有武士、有町人、也有艺伎和流莺,人数怕是有一二百之多。
教堂的大门外,三十多岁,四方脸,小胡子,大眼睛,穿着华丽的羽织的大阪城代,土浦藩主土屋寅直,正在十几个大阪城代司的役人簇拥下,一脸纠结地看着这场古里古怪的切支丹祷告仪式。
唔,这就是传说中必须被严禁的“切支丹教”吗?
土屋寅直有些不大确定了。
切支丹教里面怎么有“天照娘娘”?她是哪一位?怎么听着好像是天照大神?她和上帝生儿子了?这儿子不会是天孙吧?那可是天皇陛下的老祖宗!
这这这.土屋大人有点不会了。
日本这边严禁天主教都二百多年了,正经的天主教是什么样子,土屋大人其实也不大清楚了。
不过即便眼前这些正在念经的家伙真的是切支丹教徒,他这个大阪城代也无权抓人,因为.幕府已经签了条约,允许各个基督教教派在日本的开放口岸自由传播了。
也就是说,这些切支丹教徒都是合法的!
另外,条约还让清国在开放口岸拥有治外法权!
里头那个带领教徒念经的神父就是个清国人,大阪城代根本无权拿他
想到这里,土屋寅直不得不低声骂了句“巴嘎”,然后就转身离开了。
而不等他走远,教堂里面就传出了欢呼声:“板载!板载”
“大人,土浦侯已经带人走了!”
土屋寅直刚刚离开,一个二十多岁,皮肤白皙,身材高挑,深目隆鼻,一看就知道是个欧亚混血的女子就从一群跪着祷告的信徒当中起身,快步走到了洪大全身后,然后恭敬地下跪,用生硬的汉语向洪大全报告了土浦的离去。
洪大全刚才也挺紧张的,生怕那个日本官儿冲进来逮人!
虽然他有岛津侯的保护,还有清国驻长崎领事罗森可以帮忙捞人,但他作为上帝家二公子派来日本传道的洪大主教,真要给大阪这里的日本武士逮了去一顿胖揍,也会神威扫地的。
没有了神威,那就不容易忽悠人了!
现在那个日本官自己退缩了,那可真太好了.“真约派”在大阪这块的局面就算打开了。
“稻子,不必大惊小怪,有天父保佑,土浦大人不敢拿我们怎样的。”
心里头虽然挺紧张的,但洪大全的面子上还是挺能绷住的,那叫一个气定神闲,胸有成竹。
“哈伊!”
那个名叫“稻子”的日本女子崇拜地看着洪大全高大伟岸的背影,轻轻点了下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