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写好了,路易,少荃,我念给你们听一听吧。”
马蒂尔德放好了羽毛笔,然后拿起了其中的一张纸,用英语念起了上面的密约条款:
“
路易,少荃,以上就是秘密条约的全部内容了,你们有没有异议?如果没有的话,就签字吧我先签!”
说完,马蒂尔德公主就提起羽毛笔在三份密约上首先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李鸿章摇摇头,笑道:“我也没有异议!”
然后他就走到马蒂尔德身旁,也拿起羽毛笔,在上面用中文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这是李鸿章签下的第一份条约……好像还是挺平等的。
拿破仑三世满意地笑了笑:“我当然也没有异议!”
等李鸿章签完之后,他也走到马蒂尔德身旁,接过羽毛笔,在三份密约上分别签下了“路易.拿破仑”,签字完毕后,他就用英语对李鸿章道:“少荃,虽然在你正式成为君主之前,马蒂不能嫁给你,但我现在就把她交给你!”
“陛下放心,鸿章一定不会辜负马蒂。”
李鸿章二话不说,马上给出了保证。
“好!”拿破仑三世伸出了右手,微微一笑,继续说着英语,“那就祝我们合作愉快吧!”
“合作愉快!”
李鸿章现在也知道什么是握手礼,连忙笑着伸手和拿破仑三世握了下。
夜色昏沉,两个穿着黑色西服,披着黑色斗篷,戴着黑色礼帽的男子,悄悄的从爱丽舍宫的一扇偏门中钻了出来。门外的一盏昏暗的路灯下,不知什么时候站着一个穿着黑袍,留着大胡子的神父。他看见两个披着黑色斗篷的男子就马上迎了上去,然后递上去一本小小的《圣经》,用法语说了一句:“上帝保佑你们。”
一个披着黑斗篷的男子接过圣经,然后用俄语回了一句:“也请上帝保佑您!”
“斯文!”
那个黑袍神父听见对方说俄语,竟忽然说起了中文,而刚才说俄语的那名披着斗篷,戴着礼帽的男子则摘下了帽子,路灯射出的光线照在他的脸上,正是白斯文。
而白斯文身边的人马上也摘下了礼帽,竟然是肃顺使团的头头肃顺,他笑着对那个大胡子神父道:“图喇嘛,没想到咱们竟然在巴黎见面了!”
原来那大胡子神父就是那个曾在北京任职的图波列夫洋喇嘛!
图波列夫左右看了看,用汉语道:“肃大人,斯文,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请跟我来吧,我带你们去见一个人!”
说完,他就转过身,带着肃顺和白斯文沿着塞纳河边的马路向西一路疾行,很快就消失在被夜色笼罩的巴黎市区之中。
大约一个小时后,图波列夫就带着肃顺、白斯文两人进入了一所位于塞纳河边,被一片绿荫包裹起来的豪华住宅之中。
这所豪宅的主人是德意志邦联成员之一的符腾堡王室。而这段时间居住在这里的则符腾堡国王的外甥女,同时也是沙皇尼古拉一世的侄女娜塔莉娅.米哈伊洛夫娜女大公她这段时间正在一位东正教神父和几位上了点年纪的俄国和符腾堡两国爵爷、贵妇的陪同下在西欧各处游历。
游着游着,就游到了渐渐成为欧洲局势风云变幻的中心的巴黎,还住进了这所常年空置的豪宅之中.
“什么?神父,您说什么?拿破仑三世在鼓动大清对俄罗斯作战?大清不会真的被他蛊惑吧?”
塞纳河畔,属于符腾堡王室的豪宅的客厅中,一个面容精致的好像瓷娃娃一般,身体却发育得非常婀娜的美少女听完了图波列夫翻译的肃顺的话,不由得露出了极度惊讶的表情。
一个五十多岁,四方脸,戴着一副金丝边眼镜,看上去很有些书卷气的男人也连连摇头:“这不可能!绝对不可能.大清国内战争还遥遥无期,怎么可能跟随英法和我们俄罗斯作战?”
图波列夫神父转过头对肃顺说:“肃大人,戈尔恰科夫公爵不认为大清还有余力和俄罗斯帝国打仗。”
原来这个五十多岁的男子是俄罗斯帝国驻维也纳大使戈尔恰科夫公爵,同时他也是俄国皇太子亚历山大的拥护者,这段时间他还在西欧到处奔走,为俄国、英国、法国之间的和平进行最后的努力。
但他的努力似乎毫无作用,事情正在向最糟糕的,同时也是《大预言书》所预言的方向发展.
而他这次以陪同娜塔莉娅女大公相亲为名跑到巴黎的目的,除了和拿破仑的私生子瓦莱夫斯基进行一次秘密会面,就是为了和大清国的使团接触他希望能让俄罗斯在上海设立领事馆。
上海距离太平天国的地盘以及那个“妖魔”都很近啊!
可他怎么都没想到,他在巴黎却得到了一个英法正在鼓动大清和俄罗斯开战的消息!
肃顺眉头紧皱,不知道该怎么向俄国人解释。
他知道,咸丰爷是不可能真的对俄罗斯开战的,也没那余力。
但是如今大清国正在“元末化”。
大清皇上不愿意出兵,罗雪岩、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这些人的心思就难说了.
而戈尔恰科夫公爵看见肃顺沉默不语,以为大清真的在打这种“不切实际”的坏主意,就沉下脸色,用威胁的口吻说:“如果大清真的敢追随英法对俄开战,那么俄罗斯帝国就将和太平天国结盟!”
跟肃顺坐在一起的白斯文赶紧把这位俄国公爵外交官的话告诉了肃顺:“肃大人,这位戈公爷说,如果咱们和英法结盟,他们和俄罗斯就和太平天国结盟!”
“和太平天国结盟?”肃顺赶忙对图波列夫说,“图喇嘛,您告诉戈公爷太平天国的天王洪秀全自称是上帝家二公子了吗?”
图波列夫摆摆手:“肃大人,您就别指望用这套说辞拦着我们俄罗斯和太平天国结盟了。
如果不想我们和太平天国结盟,那你们大清就必须在英法和俄罗斯之间保持亲俄的中立!
如果你们愿意在亲俄的情况下中立,等我们打败了英法,我们就会帮助你们打击太平天国这个革命势力的!”
打败英法?
你们能行吗?
肃顺现在已经不是睁开眼睛看世界,他都在英国、法国呆了几个月了,还能不知道英国、法国之强?
不过他也不愿意得罪俄罗斯,还是点点头道:“图喇嘛,劳您转告戈大人,我一定将他的意思转告给皇上。
至于俄罗斯帝国要在上海开领事馆的事情也好说,尽管去开吧,包在我身上!”
第351章 咸丰,你的大清赢的都麻了!
大清咸丰四年二月下旬。
上海,豫园。
已经在上海滩晃荡了快两个月的荣禄和翁同,终于在这个生机勃勃,万物竞发的日子里,不负那位莫名其妙就又开了疆土的咸丰大帝所望,见着刚从日本国回来的罗雪岩罗大帅。
罗雪岩的这趟外差总共出了快两个月,之所以拖了那么久,就是因为德川幕府在卖国这档子事情上很不熟练。本来英、法、清三国都已经很贴心的替他们准备好割地赔款、丧权辱国的条约了,签就完事儿了。
签完之后,日本国就能从封建专制的国家一跃成为半封建半殖民地了!
这是多大的福分啊,可是德川幕府那边老中和溜间诸侯偏偏不肯痛痛快快的接受。在品川港外的七座炮台全部被攻占,品川港周围的市町全都被烧成一片白地,四国联军登陆上了品川港后,依旧在垂死挣扎。还利用和谈为掩护,调兵遣将,连续对品川港的联军营地发起了反扑。
试图通过军事上的胜利,挽回一点颜面,少出让一点利益。
幸亏罗雪岩对日本鬼子的顽固有着清醒的认知,在联军登上品川港后,他就立即下令登陆部队背靠海港,依托品川的水道构筑简易棱堡,谨防日军偷袭,而且还命人将十几门原本装在军舰上的十二磅大炮运上岸,架在了棱堡上,瞄着还没被焚毁的江户城下町。
另外,他还在联军上岸的同时,向上海的督军府下达命令,调来了一个团的援兵,将登陆日本的联军人数增加到了四千之多,还从琉球国雇来了一千五百名劳工,用来增筑加固品川的棱堡,摆出了一副要在德川幕府的老家外头打持久战的意思。
瞧见四国联军,特别是大清兵摆出了一副要在德川幕府的家门口扎根的架势。阿部正弘、德川齐昭等人终于有些绷不住了,惊慌失措之下,又连续送了几波人头。最后一次甚至组织了上万人的大军猛攻品川的简易棱堡,结果在对方海陆火力的联合打击下,损失惨重,品川棱堡之前,伏尸数千。
此战之后,德川幕府的大人们终于认识到这种边打边谈的状态如果继续拖延下去,只会进一步削弱幕府的威信和武力。虽然此时日本全国的武士数量严重过剩,人数起码几十万,说不定都能上百万。但其中绝大部分都是空有一个名头的“下士”甚至严格来说都算不上武士的脱藩浪士,真正直属德川幕府的直参武士仅仅只有两万多人。即便算是这些直参武士的陪臣就是家臣的家臣,顶天就是十来万人。
而其中真正能上战场的精壮是不会超过五万人的,而且这批人中的大部分还得驻扎各处,多数还有公务要管,不可能都集中到江户打仗这批人与其说是职业军人,不如说是幕府的公务员,所以幕府可以动员的机动部队非常有限。
至于召集没有家禄可以吃的浪士或是各藩下士出阵,又涉及到幕府直参的扩招拉人家入伙上战场抗清、抗法、抗英、抗美,高低总要给一个直参的位子和一份家禄吧?
这个幕府直参可不是招之即来挥之即去的,那是一份可以传子传孙的职位,和隔壁大清的八旗兵差不多的。
这要一次扩招个两三万,哪怕平均只有五十石俸禄,一百到一百五十万石就出去了。
而德川幕府的天领才多少?现有的五千旗本、一万多非旗本的直参已经吃掉了许多,而且幕府还有许多杂七杂八的开支要应付,早就入不敷出,根本就没有盈余可以用来扩招直参的。
而且匆忙扩招来的直参估计也打不赢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大清南洋新军这要是再打输了,德川幕府接下去还能不能维持都难说。
所以一番算计之后,阿部正弘、松平乘全、堀田正睦等几个老中,还有以德川齐昭、岛津齐彬为首的一群身在江户的溜间大名终于达成一致,同意接受丧权辱国的和平条约。
豫园点春堂内,新鲜出炉,还有点“热乎”的卖国条约,现在就拿在翁同和荣禄手里,这两人的眼珠子都瞪圆了。
身为大清国的官员,不平等条约什么样他们都见识过,但是大清作为受益者的不平等条约,他们却是头一回见着!
“日本国向大清国支付赔款黄金三十万两”荣禄念出这一条的时候,声音都有点发颤了,“雪帅,真,真拿到金子了?”
“那当然!”罗雪岩笑道,“没拿到黄金咱能退兵吗?”
“那金子”荣禄试探着问。
“金子都支付给英吉利、法兰西用来购买钢铁厂、造船厂的机器设备,雇佣工匠了。”罗雪岩笑道,“等上海的钢铁厂、造船厂建成后,咱大清就有了修建铁路的铁轨,也有了造枪造炮造船的材料,还能自己制造蒸汽炮舰!咱大清就算走上自强之路,早晚都能成为真正的列强了!”
也就是说朝廷一两金子都摸不着
荣禄按下这种不利于团结的心思,接着往下瞧。
“日本国将南库页岛上的领地全数移交给大清国,并承认库页岛之主权属于大清.南库页岛被日本占了?”
听见荣禄的问题,罗雪岩都有点哭笑不得,自己的国土让日本人占了都不知道!
你们这些八旗官儿是怎么当的?
“都占了一百多年了!”罗雪岩沉着声道,“这个库页岛啊,北边是俄罗斯占着,南边是日本占着现在南库页岛可以拿回来了,不过得咱们出兵去驻守。库页岛是北洋的地盘吧?仲华,你回去后和恭王说说,让他赶紧派兵过去!”
“还得派兵.”
荣禄心道:“哪儿有兵可派?而且派兵不得花钱?”
“当然得派兵了!那可是大清的国土,祖宗传下来的基业!”一旁的翁同义正词严地说,“这要是不派兵去,回头都叫俄国人占领了可怎么办?”
果然是清流.不,现在他还不是清流,是捐班领袖!
但这话说的在理啊!
“对,对,得派.”
荣禄也不敢说祖宗基业咱不要了,那罗雪岩参他一本他怎么办?
只是和日本这一仗赢的.金子摸不着,反而多了个库页岛要驻兵!
“还有.大清要在长崎和大阪各圈块地当租界?”荣禄又瞅见一条新鲜的,“还要派领事去管这俩租界?”
这条好像不错啊!
这些日子荣禄也跟人打听了日本国的一些事情,知道长崎、大阪都是好地方,圈个租界下来应该有的赚。
“这事儿南洋大臣衙门会处理的,”罗雪岩笑道,“朝廷不必操心。”
有好处当然不能让给朝廷了
荣禄回头看一眼翁同,想让他帮着说个话。
翁同则点点头道:“日租界和往日本派领事的事情,的确该南洋大臣处置这种事情不应该麻烦皇上和恭王。”
有油水就给南洋,有麻烦朝廷来担当?
荣禄想到这里,又瞧了眼在场作陪的翁同爵、钱振伦,似乎明白了什么。
这个翁同.看来不打算回京当官了!
不过荣禄也不是那种拎不清的朽官,他这次南来的目的本来就不是为了跟罗雪岩争日本国的利益,他是给懿贵妃当信差的。
“雪帅,”他把手里的条约文本交给翁同,然后取出来在手里拿了几个月的懿贵妃的亲笔信,双手递了上去,“这是懿贵妃给您的亲笔信懿贵妃的妹子今年就能南来了,所以她就先给您写了这封信,托我带来上海给您。本来早就该交到您手里的,没想到因为和日本见仗,一直耽搁到现在。”
“哦?”罗雪岩一怔,“懿贵妃给我写信?”
懿贵妃不是慈禧吗?
罗雪岩心说:“慈禧给我写信.这合适吗?”
合适不合适的,也得看啊!人家都送来了。
于是罗雪岩就给自己的幕僚赵烈文打了个眼色,后者马上把信封拿过来,取出里面的信纸,双手递给了罗大帅。
罗雪岩拿过信纸一看,双眉就轻轻拧起:“什么?懿贵妃想让我上奏朝廷请八旗兵南下?还想让我花钱买下江苏巡抚一职?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