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雪岩有多少洋枪队?”杨秀清问。
“一万!”温斯特.怀特回答,“至少有一万!他这段时间采购了价值一百多万银元的军火,包括洋枪、火炮、定装弹、桶装火药、硝石、兵轮,另外还签订了大量尚未执行的合约.从印度运来的军火,大半到了他的手里!”
杨秀清微微眯眼,轻笑道:“看来我也得多联络一下洋人了老白,你说我能不能在瓜洲埠那边也搞个口岸,把洋人请过来做买卖?”
“能,当然能!”温斯特.怀特马上就意识到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东王殿下,臣能替您去联络上海的各国公使!”
杨秀清摇摇头:“不必那么麻烦,我亲自跑一趟上海!”
第292章 新时代的曙光
秋风萧萧,天空碧蓝如洗,万里无云,一片清明。苏州城的喧嚣仓惶,已经渐渐平息了下去,城里城外的人们,终于逃过了一场杀劫,见到了一个提前来临的新时代的曙光。
古朴的城墙上,已经换好了崭新的“大王旗”,城东的相门大开,相门内外的长街两侧,人头攒动,都是箪食壶浆,以迎王师的士绅和百姓。
这座古城几乎是无血开城的,江苏巡抚怡良前脚带着手下出阊门往太湖逃去,负责殿后的潮勇立即就在天地会、小刀会的发动下举行了起义,接管了人心惶惶的城市,然后打开城东的相门,将早就等在那里的曾添养、李寿成和一个刚刚整编完毕的太平军的步兵团迎入城内。
入城之后的这一团太平军马上就显现出了王师气象,不仅军纪森然,秋毫无犯,还四处张贴安民告示,以吴王罗耀国的名义,宣布了“城外分田、城内照旧”和“保护桑园丝业”的政策。
而在入城的先头部队接防了苏州城内各处紧要之地的第二天,太平天国圣天使、上军主将、洋务军师、拜上帝会总讲师、吴王罗耀国就率领着大队人马,在苏州士绅、百姓的夹道相迎之下,浩浩荡荡开进了这座上比天堂的富庶古城。
苏州府城比之上海县城可大太多了,上海县城的占地仅仅2平方公里左右,而苏州府城的占地多达14.2平方公里,大了足足六倍有余。
而且,苏州府城的城区早几百年就跨出了城墙,往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延伸出去,如今已然形成了四块连在一起,占地足有十数平方公里的庞大市镇。
沿着相门往外的长街,依次坐落着二三层的商馆、客栈、酒楼、仓场,鳞次栉比。稍远一些则错落着城内富户的园林别墅,亭台楼阁,各有别致。再远一些则是平头百姓的房屋,虽然简陋,但也足以遮风挡雨。而所有的这些建筑,全都是依水而建,房前屋后,都是码头,一片街巷,就是一座小岛,无数的拱桥架在流水之上,将这些小岛连成一片。
苏州这里的水都是活水,是江南水网的一部分,都能行船,可以通运河,连长江,入东海。可以为苏州城的工商百业提供极其便利、大量,而且低成本的水运。
对于中国工业化的起步之地而言,实在没有比江南水乡更合适的地方了。
甚至都不需要修铁路、公路,只要买艘小火轮,就能拖上一长串的敞口船满江南溜达了。一条一二百马力的小火轮努力点可以拉得动十艘一百吨载重量的驳船,这物流成本,比铁路可低多了。
而且,这些拖船、驳船还可以直接开到工厂门口甚至开进厂区!
江南的劳动力显然也是不缺少的,在苏州城的最外围,现在就汇聚了无数逃避战火而来的难民,大多数就是占了片荒芜的农地,搭了个简易的窝棚,好在苏州城只是三面被围,依旧可以通过太湖运进粮食。而苏州城内的富户也比湖南那边的富户有实力,还有余力给这些难民施粥,好歹能让他们将就着活下去。
现在这些难民,也都被提前进城的曾添养、李寿成,还有负责对接苏州天地会、小刀会的周立春和刘丽川给动员了起来,在相门外的大街上用苏州话唱《迎太平》。
软绵绵的,有些悠扬婉转,就是没什么劲儿!
难怪历史少有苏州反贼.
不过罗耀国还控制着拜上帝会湘赣边总堂,长江水道对他而言也是畅通的,完全可以从湖南雇到分过田的士兵,根本没必要发动苏州人帮着打仗。
未来的新时代,需要的不仅是打打杀杀,还有蓬勃的工业化浪潮!
而在全取了苏州之后,一个崭新的时代,终于可以提前数十年到来了。
现在,隔壁的日本国还在讨论怎么应付美利坚人的“黑船”,沙俄帝国还没有开始废除农奴制的改革,太平洋彼岸的天选之国还没开打南北战争。
而华夏,却已经先行半步向着工业化的新时代跨了半步!
接下去,罗吴王只要能将苏、松、太、常、嘉、湖、杭等地完全置于他和左宗棠的统治之下,大体上完成一轮土地改革,将资本和劳动力都推向上海滩这个华洋杂处的中心都会,再加以引导,这工业化的第一步差不多就能踏出了.
“恭迎吴王殿下千岁千千岁”
好听的,软绵绵的苏白声响起,打断了罗耀国的思绪,他凝神一看,发现自己已经到了一条两侧都是高大体面的中式庭院的长街上。穿着丝绸长袍,头戴风帽的老爷,已经在长街上乌泱泱跪了一片。
“他们都是什么人?”
罗耀国问了一声。
“禀吴王,他们大多是苏州商会中当中的生意人。”
一个皮肤白皙,相貌俊朗,身穿黄袍的中年人站出了出来,用一口苏白答道:“他们晓得吴王为救民救天下而来,非常感动,已经为吴王的大军凑了一百万银元的军饷。”
一出手就是一百万有点“江浙财团”的意思了!
罗耀国笑盈盈对那中年人道:“立春,告诉他们,本王不会动他们除了农田之外的任何产业,但是他们的农田,还是要分给下面的贫户佃农的!以后也不许他们再大肆兼并土地了。此乃抑制兼并之法,是我天国之根本!
天国严禁鸦片苏州城内所有的烟馆,都必须在一个月内关闭!至于青楼、赌坊,将来也是要禁止的,不过暂时还许在苏州城内营业。
另外,丝业、织造是苏州根本之业,本王非常重视,想要成立一个丝业行会,苏州的大丝商都可以加入进来。凡是丝业行会成员的桑园,也可以保留着不被分掉。”
“是。”
周立春笑着领了罗耀国的命令,然后就用苏州话去和这群苏州府的大商人分说了。
他现在沾了傻女儿周秀英的光,成了苏州商会的总商,“钱途”一片光明啊!
曾添养曾老爷子这时也笑盈盈凑了上来,抬手一指前方的一座气势恢宏的门楼道:“吴王殿下,这是鹤山书院,原本的江苏巡抚衙门就设在这里头,现在是您的王府了!”
罗耀国的吴王府之前设在昆山,现在苏州府城既然已经拿下,自然要迁入苏州书院巷上的鹤山书院了。
毕竟这里才是江苏省一直以来的权力中心所在!
只是往后上海昆山两头跑要变成上海苏州两头跑了,一百七八十里地呢!
来来往往的挺辛苦,如果有条铁路就好了。
“迎太平,近来贫汉难存活,租子高,利钱重”
几乎是同一时刻,《迎太平》的歌声也在扬州城内的大街上响了起来,一架十六人抬的大轿子,正在数千东王杨秀清直辖的太平军中军精锐的护送下,缓缓行进在扬州城内的长街之上。
杨秀清撩起了轿子的窗帘,看着街道两边跪迎的人们和鳞次栉比的商铺,嘴角上翘,脸上的得意表情难以掩饰。
这座扬州府城天下盐业之都,现在已经姓杨了!
全都是他“杨上帝”的地盘了!
他现在已经看明白了,要在如今的太平天国真正做稳“活爹”,不仅得有军队,有“神权”,还得有地盘!
现在冯云山有半个湖南,萧朝贵有武昌、汉阳、黄州,罗耀国已经吃下了苏、松、太和半个常州。而他杨秀清现在也有了扬州府.这个“东王”才算真正稳了。
而扬州素来是东南商都,又有瓜洲埠可通外洋,罗耀国可以在上海做的事情,他也可以在瓜洲埠做一下。
只要瓜洲能起来,洋枪洋炮洋将什么的,可就源源不断了
第293章 洪天王:你们都去上海玩?朕也要去!
扬州,个园,东王府,抱山楼。
如今的扬州之主,太平天国的东王杨秀清倚在这栋长楼的栏杆上,望着下方园中的小湖、假山、秋色,一个红袄、长裙,身材玲珑,容颜姣好的女子正坐在屋中,一边拨弄着手里的琵琶,一边咿咿呀呀唱着什么“黄花深巷,红叶低窗,凄凉一片秋声.”
不过杨秀清对这个两淮盐业商总黄锡庆送给他的“扬州瘦马”并没有多少兴趣,只是为了安抚一票扬州盐商,才收在身边听个曲儿。实际上他也听不懂这女子在唱什么?一点也不喜庆,还有些哀伤。这调子要是让洪秀全听见一准挨揍,不过杨秀清不在乎,管你唱什么,听个响就完事儿了。
一阵脚步声忽地传来,就见杨秀聪领着春官又正丞相蒙得恩脚步匆匆地上了楼。
“参见东王九千岁。”
蒙得恩在距离杨秀清五步开外,就撩袍下拜,给这位东王殿下跪了。
“得恩,什么事啊?”
杨秀清并不回头看蒙得恩,也不叫那“瘦马”收声,只是悠扬婉转的琵琶声和歌声当中轻声发问。
“禀东王,天王派我来扬州问您何时返回?”
蒙得恩是来扬州催杨秀清回去理政的。
自打东王杨秀清渡江出兵,太平天国朝廷的摊子就交给洪秀全自己去打理了。洪秀全一开始还挺高兴的,当了那么久的天王,他就没管过什么政务,成天除了和王娘们玩耍就是编《真约》,总算等到“四大活爹”都出门了,该他自己管事儿了。
大权在握啊!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想想都开心!
可谁成想这个太平天国朝廷的直辖地盘不大,麻烦事儿却不少!
现在石达开在安徽、江西用兵,杨秀清又在苏北打仗,这两路大军的军资都得天京方面筹措。
而罗耀国、萧朝贵、冯云山这三个“活爹”都占着挺大的地盘,却不给天京缴纳税赋,只是时不时往天京送点粮食或军火,数量也不多,支撑不了石达开、杨秀清两路大军的消耗。
与此同时,天京朝廷还要管着天京周围、镇江府和皖南地区各个战场的后勤这些地方有些被太平军基本控制,有些只是让太平军拿下了几个据点,还有许多地盘要平!
另外,太平天国朝廷的开支也很大!
这是因为洪秀全、杨秀清在长沙裹挟了十几万人,再加上从湖南到天京这一路上入伙跟着来的人马,当洪秀全、杨秀清率部开进天京的时候,不计算上军、前军、后军人员的情况下,光是需要由太平天国朝廷负担各军男女圣兵就超过了三十万!
即便被杨秀清、石达开拉走了六七万,还有两三万人在天京城外的其他地方驻扎或打仗,也还有二十余万人在天京吃干饭呢!
虽然这二十余万人实行男女分营制,太平天国不用给他们发军饷,但是他们的衣食住行都要天国供应,实际上的花销一点不比发饷省。
总之,现在的太平天国朝廷收入很少,而支出太大,根本就入不敷出。
而洪秀全治下唯一的大城市天京,由于洪天王的治理不善和各种摊派太多,以及各种各样关于要在天京城内实行“男女分营”的传言,使得人口外流、百业萧条,甚至连米粮盐菜的供应也出了问题,物价随即大幅上涨。
才管了不到一个月事儿的洪秀全已经是头大如斗,开始想念各位“活爹”了。
可是“活爹”们现在都不想去天京收拾那个烂摊子,其中也包括“杨上帝”。“杨上帝”现在的心思就是把扬州府、淮安府、南通州、海门厅都吃下这样就能通吃两淮盐业!
天下人都得吃盐啊!
只要淮盐在手,杨秀清就不愁没有银子使了。
有了银子,他就能把瓜洲埠发展成一个“小上海”,到时候就能买来洋枪洋炮给他嫡系的天国中军换装。
此外,杨秀清只要拿下淮安府,就打开了北伐中原的通道。
而北伐肯定是太平天国最大的政治正确!
他只要以扬州、淮安为据点,不停进行北伐,那他就能成为“四大活爹”中的“第一爹”,还能从上海的罗耀国、武昌的萧朝贵和湖南的冯云山那里要到钱粮和火枪。
等到什么时候万事俱备了,再把洪秀全从天京请到淮扬军中,一起北伐去打北京.只要赢了,他就是天国第一人!
“返回?”
杨秀清淡淡道:“得恩,你回去和天王说一声,等我在扬州忙完了,自会回去。”
“东王殿下,天王希望您能快些回天京去”
杨秀清不等蒙得恩把话说完,就扭过头睨视了他一眼。
蒙得恩哆嗦了一下,连忙将额头贴着地面,声音低沉,说话吞吞吐吐:“现在天京朝中事务颇多,诸王当中只剩下一个北王还在天王左右,实在实在应付不过来.”
“哦,”杨秀清轻轻一应,“得恩,你回去和天王这么说,扬州这边的仗还没打完,扬州府六县二州,我现在只拿下三县一州,还有东台、宝应、兴化和高邮州没打下,总要都拿了吧?
另外,南通州还有一州两县,还有一个海门厅等这些地盘都拿下了,我还要微服去一趟上海,去过了上海后,我自会回天京一趟。”
“去上海”蒙得恩低低道。
杨秀清冷笑道:“你就这样和天王说:我要去上海开开眼界,见见那里的洋兄弟,再买一批洋枪洋炮.这一次扬州之战打得那么顺利,就是因为吴王送来了许多洋枪洋炮,还有不少信了《真约》的洋将洋兵来帮忙。”
说罢,杨秀清就挥挥衣袖,蒙得恩只得连连叩首,卷了衣袍下去了。
天京。
北风呼啸,秋意正浓,金龙城和太阳宫的工地上却是热火朝天。
洪秀全难得出了趟他的临时天王府,站在朝阳门的城楼上,静静地看着下面的工地。一个穿着件大红色西式低领紧身胸衣和吊钟形的膨大化的裙子的轻熟美妇,则站在洪天王身边,手里还摆弄着一本西式封装的《圣经.真约》,正是“上帝七女”洪宣娇。
洪宣娇的这身衣裙,是罗耀国命人从上海定做了送来天京给她的上次罗耀国回天京时,她就和罗耀国打听过上海的洋人女子都穿什么漂亮衣服。于是罗耀国就帮她量了一下尺寸,回上海后命许月桂去西洋人开办的洋装店里定做了一身,和那本在上海印刷装订的《圣经.真约》一起送来了天京。
而洪宣娇也真敢穿,还穿出来见洪秀全,后者还不能批评她。因为她说了一句“维多利亚维五姐也是这么穿的”.都是上帝的女儿,维多利亚能穿,洪宣娇就不能穿?
不过还别说,洪宣娇穿上这一身还怪好看的。
洪秀全偷瞄了洪宣娇两眼,就将目光转向了一旁跪着的蒙得恩,蒙得恩可不敢看洋装穿在身上的洪宣娇,只是额头贴地,恭恭敬敬。
“清胞要去上海玩吗?”
原来蒙得恩刚刚从扬州回来,已经向洪秀全报告了杨秀清打算微服私访去上海的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