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文咸看到外滩街边的几栋楼房上除了悬挂着米字旗之外,还有许多中国式的红旗这些红旗上好像都绣着不少方块字,旗帜的一侧上还缝着许多小布条。
而根据《上海土地章程》第二十四条,英租界内只能悬挂英国国旗!
大量的中国军队和大量的中国旗帜似乎都说明这样一个事实上海的英租界很可能已经被中国人给收回了!
而更让文咸没有想到的是,“入侵”上海英租界的中国军队和租界当中的英军好像还不是敌对!
因为在一千名中国军人组成的横队边上,还有几十名穿着红色军服的英军.双方相安无事,似乎都在等待文咸的检阅。
看着垂头丧气走上赫尔墨斯号的英国驻上海领事、副领事,文咸公使终于怒吼着质问道:“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卢瑟福、托马斯,我们的租界呢?”
第251章 万里长城永不倒!
“公使先生,我们的租界被,被中国人收回了”
阿礼国领事说这话的时候额头上冷汗直冒,心里头已经把身边的威妥玛副领事的祖宗十八辈都骂了个遍!
“法克由!”文咸当场暴怒,瞪着阿礼国、威妥玛吼道:“他们怎么敢?你们又为什么不把那些站在码头外的中国士兵都打死?你们应该,也必须这么做,而不是将大英帝国在长江出海口的领地交给他们!”
“公,公使先生,事情和您想的有点不一样.”
“现在在外滩马路上站着的中国士兵并不是进攻租界的中国士兵,实际上正是他们拯救了英租界和法租界内的所有外国人”
阿礼国和威妥玛你一言我一语的,总算是把上海英租界和法租界“沦陷”的全过程都说给文咸公使听了。
而当这二人把话说完的时候,他们的顶头上司人都傻了,好一阵子都说不出话。过了半晌,才结结巴巴地说:“们,你们怎么能同意废除《上海土地章程》?你们难道不知道这座口岸城市对大英帝国在远东的利益有多么重要吗?
和上海相比,香港岛根本不值一提.如果可以选择,我宁愿当上海总督,而不是香港总督!”
实际上香港并不是英国人最想要的,他们一开始想得到的是距离长江口更近的定海,而位于长江口,拥有黄浦江这个内河深水港,而且还能接入江南水网的上海的位置显然比定海更加优越!
时至今日,英国人在香港依旧亏损累累,文咸上任总督后就一直在想尽办法压缩开支,四年时间将六万多镑一年的政府开支压到了三万多镑,几乎压了一半。所有的基础建设都被停止,驻军和公务人员的薪水也被大幅削减。但是由于广州商民集体抵制英商,使得港英当局的财政收入每况愈下。根本看不到发展的希望。
反观上海,开埠十年来,一直蒸蒸日上,租界一扩再扩,贸易额更是节节攀升,如果单看进出口贸易总额,如今的上海都已经超过广州这个老牌口岸了。
可就是这么一个“会下金蛋的鸡”,居然被阿礼国、威妥玛这两个蠢货给弄丢了!
“公使先生,您如果反对废除《上海土地章程》,完全可以驳回《废除上海租地章程及相关善后协定》。”
“公使先生,这份协定上只有我一人的签字,而我仅仅是一个副领事我的签字完全不作数。”
看到文咸公使发怒了,阿礼国、威妥玛只好想办法耍赖。
可他们的建议却招来了文咸恶狠狠的眼神:“现在的问题不是这份该死的协议是不是作数,而是既成事实现在有两千名全副武装的中国军人进驻了租界,租界西部的街垒还没有拆除,许多高大的建筑还在他们的控制之下在租界外面,还有另外四千名同样精锐的中国军人随时可以开进租界!
而我们和法国人总共只有不到五百名士兵!平均一个白人士兵要对付十二个装备、训练几乎完全一样的中国军人,我看不出有取胜的机会.如果我们的人能赢,就不会被区区一千名太平军士兵攻入租界还修建了街垒!”
阿礼国小声说:“那,那是一个意外,当时我们的人都在进攻中国人的海关衙门”
“你个蠢货!”文咸挥舞起拳头大骂道,“进攻一个主权国家的海关!你是怎么想出来的?议会下院通过宣战了吗?女王陛下签署了宣战的法令了吗?你要敢在欧洲这么干,你一定会被吊死的!”
实际上阿礼国干的这事儿如果和历史上一样成了,那什么事儿都没有理由有的是,什么海关腐败啊,什么太平天国占领了的地盘不认大清海关啊,找找总是有的。
可打不下来,那性质完全就不一样了!
打下来了,那是代表人类文明和进步的帝国主义!打不下来,那就是菜!帝国主义可以坏,但不能菜!
文咸深呼吸了几口,对眼前的两人说:“我现在既不能驳回,也不能批准这份协定,先搁置吧对了,我们现在不能盲目采取行动,如果我们再失败,我们将会丧失上一次战争所建立的威信。好在我们在上海的租界实际上也没有什么法律依据,上海租界从来都不是女王陛下的领地,那仅仅是领事馆和上海当局所达成的土地租赁协议。”
“公使先生,实际上土地租赁协议依旧有效.”威妥玛赶紧补充道,“我相信,我们将会从罗雪岩统治下的新上海市获取比以往更大的经济利益!”
阿礼国也连连点头:“是的,罗雪岩大人是一位真正熟知西方文明,并且有能力改变这个国家的领袖人物!上海在他的治理下一定会成为远东首屈一指的大都会。”
“但那不是我们的大都会!”文咸冷冷地道,“这样的领袖在欧洲有很多,在美国也有许多他们可以让自己的国家取得很大的进步,在这个过程当中英国的商人也可以获得利益。但是这种利益是不会长久的,一旦他们的国家发展起来了,他们就会谋求地区霸权,排除大英帝国的影响力和利益。
考虑到中国的体量和这个国家在东亚、东南亚的传统影响力,一旦他们强大起来,我们就会失去很多很多”
“那我们现在该怎么办?”阿礼国问,“我们还能和罗雪岩合作吗?”
文咸叹了口气:“先合作吧.对了,江宁府目前是否在太平天国的统治之下?”
“是的,江宁已经被太平天国完全控制了。”阿礼国道。
文咸点点头:“那我必须亲自去一趟江宁了你们替我安排一下,我想尽快前往江宁,最好能够面见太平天国的国王。”
“是,公使先生!”
“昏睡百年,国人渐已醒,睁开眼吧,小心看吧,哪个愿臣虏自认,因为畏缩与忍让,人家骄气日盛”
上海,外滩,随着一曲悠扬的《天佑女王》奏罢,上千广东籍的上海新军官兵就一起用粤语合唱起了上海新军的军歌《万里长城永不倒》.还当着香港总督兼英国公使文咸,大清头等钦差使臣肃顺,大清帮办江苏军务大臣胜保等外国殖民者和大清封建官僚的面唱。
而在《万里长城永不倒》的歌声中,一面绣着“万里长城永不倒”七个大字的军旗,缓缓升起,和一面米字旗一起,迎风招展。
香港总督兼英国公使文咸则一边向着缓缓上升的旗帜行注目礼,一边感到古怪这才多少天没见大清啊,怎么就有“国歌”了?
这国歌的调子听上去还挺激昂的,也不知道歌词是什么?回头让威妥玛翻译一下。
和文咸一样感到奇怪的还有肃顺、胜保、元保、白斯文、李鸿章等人,他们当然也听不懂广东话。更弄不明白迎接洋人公使为什么要唱戏?还唱粤剧.
当然也有能听懂的,在太平军撤离上海的时候被放出来的吴健彰和他的孙子吴超越都是广东人,当然能听懂一帮广东老乡在唱什么曲儿了。
结果这两人脸都听白了。
什么叫“昏睡百年”?百年前那可是乾隆十八年!那是盛世啊!怎么就昏睡了?
什么叫“国人渐已醒”?醒来干什么?反清复明,还是要太平一统?哦,对了,罗雪岩家里开过共和国!这是要效法华盛顿搞共和革命啊!
还有什么“万里长城永不倒”.现在的万里长城是明朝修的!大清朝入关不就是万里长城倒了?你要永不倒.还是要反啊!
还有那个“历来强盗要侵入,最终必送命”.这个强盗到底是英国人还是满洲人?
就这首歌要搁在乾隆年间,一准够得上文字狱啊,唱的人都得死!
吴健彰、吴超越爷孙俩算是完全明白了,他们现在已经上了贼船了!
第252章 大人,要革命了!
当《万里长城永不倒》唱完的时候,外滩的怡和洋行码头附近的大街上,依旧是一团和气。
文咸、阿礼国不懂广东话,威妥玛虽然懂粤语,但还没品出味儿来。
吴健彰、吴超越祖孙俩倒是都明白了,但已经上了贼船,没办法下去了,只能自求多福了。
至于肃顺、胜保、元保、白斯文、李鸿章这几位大人,只是觉得“唱粤剧迎外宾”的礼仪有点奇怪,不过他们几个也没往心里去。更没想过罗雪岩这个浓眉大眼的也能是反贼!
毕竟罗雪岩这回可是大清功臣啊!
昆山夜战击败的是太平天国
苏三娘在前,罗耀国在后,而罗雪岩只有区区六千孤军在中间,甭说被苏三娘击败,就是双方隔着娄江对峙也不行啊!等罗耀国拿下上海租界,那罗雪岩的六千新军就真完了。
可这种几乎是必败的仗,人家就是打赢了!
一夜炮声隆隆之后,苏三娘大军退走,随后罗雪岩又挥军东下,直扑上海,先入租界,再克县城。打的战无不胜的太平天国圣天使吴王罗耀国弃城而走。
而在罗雪岩击败苏三娘、罗耀国的同时,他还通过强硬的外交手段,迫使英国副领事威妥玛签署了《废除上海租地章程及相关善后协定》,收回了上海英租界。
由于法租界是法国人依据“片面最惠国待遇”建立的就是英国人能得到的特权,他们也能得一份!所以在《上海土地章程》被废除后,法租界也和英租界一样,失去了存在的依据,再加上六千上海新军击退罗耀国收复上海县城和半个租界的战绩,法国领事爱棠也只能默认现实。
因此上海法租界也算收回了!
这可是道光中英战争以来大清头一回从洋人手里拿回失去的主权!
等肃顺、胜保帮罗雪岩报捷的折子送到北京,咸丰帝都得去太庙里向列祖列宗报喜。
不过这几位“满大人”和那位“李中堂”刚才看升旗听“唱戏”的时候还是有点担心的,就怕洋大人文咸翻脸。
文咸可是坐着蒸汽炮舰来的那叫一个船坚炮利啊!
这要一炮轰过来,后果不堪设想。
可是这会儿他们却看到“文大人”和罗雪岩亲切握手,谈笑风生。
看来这洋大人文咸是承认了《废除上海租地章程及相关善后协定》.罗雪岩是真懂洋务啊!武力胁迫收回租界后,还能维持关系不破裂,真是人杰啊!
就在肃顺、胜保、白斯文、李鸿章他们四个连连点头,在心里佩服罗雪岩的时候,这位罗大人已经在向他们招手了:“肃大人,胜大人、元大人、白大人、李大人快过来,本官来给你们引荐英吉利的文大人。”
肃顺、胜保他们几个赶忙笑盈盈上前去,朝着一个和罗雪岩相谈甚欢的穿着军装的高大洋人拱手行礼。
罗雪岩这时又用让文咸听起来很亲切的“牛津腔”英语给这几位做起了介绍:“公使先生,这位肃顺大人是大清的皇室成员,他这次将作为头等钦差公使出访欧洲.这位高个子的先生是李鸿章李大人,他原本是大清皇帝最信任的秘书,现在是钦差公使的首席秘书随员这两位是元保、白斯文,他们是使团的武官。”
他在给文咸介绍大清访欧使团的几个主要成员时,故意抬高了一下李鸿章的地位,把他说成了“皇帝最信任的秘书”。
而文咸听罗雪岩这么一说,又打量了一番相貌堂堂的李鸿章,也把他当成了使团当中的一个重要角色。
至于元保和白斯文则被罗雪岩介绍成了“武官”,使馆的“武官”也是挺重要的。所以文咸同样客气地同他们打了招呼。
接着,罗雪岩又对文咸道:“公使先生,由于这是我国长久以来第一个访问欧洲的使团,之前并没有任何经验,也缺少能够前往欧洲的交通工具,所以大清皇帝希望贵国可以提供帮助,让使团乘坐英国船只赴欧。
当然了,相关的费用将会由江海关监督衙门支付,不会让英国的纳税人破费的。”
不让英国纳税人破费自然一切好说,文咸马上就保证会安排一条明轮蒸汽帆船送大清使团前往欧洲。
罗雪岩则马上将这个好消息告诉了肃顺、李鸿章等人,然后他又笑着对文咸道:“至于使团出访欧洲的目的,想必阿礼国领事和威妥玛副领事已经通过快信告知公使先生了吧?”
文咸点了点头,微微有些皱眉:“好像和魔鬼有关真是令人费解。”
听这话就知道是个不信邪的,要不然不可能去南京见上帝家的老二、老四他们啊!
罗雪岩笑了笑,回答道:“公使先生,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总算有个使团可以去欧洲了不是吗?”
文咸有些遗憾地说:“的确是这样,可惜罗大人您不在访欧使团当中,否则大清使团一定会取得相当大的成功。”
罗雪岩则摇摇头,叹息道:“访欧固然重要,但如今的中国更需要我……这个国家现在正处在一个关键的十字路口,放眼当今,只有我知道该往哪里走!”
“原来如此……”文咸轻轻点头,似乎明白了什么,“您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啊!”
“大小姐,那个戴蓝顶子,长得很高的就是罗雪岩!”
外滩,正在围观人群当中,有一个管家打扮的中年男子,正指着正和文咸相谈甚欢的罗雪岩跟身旁一个蓝袄绿裙的高挑女子说话。
这女子正是周秀英,她现在打了一把遮阳的纸伞,伞面压得很低,遮住了大半颜面,也挡住了自己的部分视线,现在为了看清楚罗雪岩,才稍稍扬起伞面。
“是那个浓眉毛,大眼睛,还留了毛胡子的人吗?”
“就是他!”那中年男子点点头。
周秀英蹙了下秀眉,嘀咕道:“卖相蛮好的,可惜是个狗官.打听到他住在啥地方了吗?”
“打听到了,他现在住在跑马场军营当中,不过有消息讲他已经叫人去收拾豫园了。”中年男子犹豫了一下,又道,“有一个湖南来的天地会女老大在帮他做事,正通过上海天地会的关系雇佣下人。”
周秀英眼眸一亮,忙问:“有办法安排我进去做事吗?”
中年男子看了眼周秀英,苦笑道:“办法是有的,大小姐您也是天地会的人。不过.大小姐进豫园能做什么?”
周秀英一愣,马上就想起自己虽然能文能武,但是却不会当佣人她父亲周立春是青浦的大地主,同时还是青浦天地会的龙头,在县城里面也有许多来钱容易的买卖。因为他父亲膝下无子,所以她就被当成了天地会女大佬来培养,从小习文习武,就是不会家务
“只要能进去,”周秀英咬了咬银牙,“做什么都行!”
“真的做什么都行?”
“对,做什么都行!”
“那我就去安排了。”
“等等,记得一定不能让我爹爹知道!”
“是,大小姐。”
“公使先生,您看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