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要完 第134节

  乔松年见罗雪岩只是捧着咖啡杯不言语,还以为他在等自己出价,于是就笑着道:“罗大人,怡抚台的意思是苏州府城若是孤城,十有八九是不守的,想要守住,唯有将苏州府城、昆山县城、太仓州城连成一线,犹如常山之蛇一般,击其首则尾至,击其尾则首至,击其中则首尾俱至。

  唯有如此方可阻长毛南下,进犯上海。只要上海在手,咱就能源源不断得到洋枪洋炮,和朝廷的联络也可以通过海路维持江南一角就能保住!而长毛只要平不了江南,就没法全力北上。

  如果罗大人愿意接下昆山、镇洋两城的防务,怡大人、胜大人、肃大人可以一块儿向皇上上奏,把您的职守之城从江宁府换成太仓州。”

  “江南盐法道兼太仓州?”罗耀国眼前一亮,追问道。

  乔松年点点头:“如何?”

  当然好了!

  这叫不战而屈人之兵啊!

  也不知道这个罗雪岩的上限在哪里?能不能混上个巡抚、总督?

  他正想着,乔松年又发话了:“罗大人,怡大人、胜大人、肃大人还愿意保举您一个按察使的衔!”

  按察使,正三品啊!

  巡抚也就是正二品

  罗耀国这下也觉得“罗雪岩”的官运有点大了!难道是“雪岩”这个名字改得好?主官运?

  “另外,”乔松年又笑盈盈摸出厚厚一沓“执照”,“这是二十张举人执照和二十张七品官照是怡大人给您用来筹饷和赏人的。”

  二十张举人执照和二十张七品官照?这可能卖不少钱啊!

  自古江苏考试难啊!

  这地方读书人多学霸也多,中考、高考都不容易,举人自然就值钱了!

  至于七品官照他可以安排自己人当官啊!

  他自己不就是这么上来的?

  七品候补可以当县令的,苏州、松江、太仓好多县呢!现在社会又动荡,太平天国的刺客又多,好好的在大堂上坐着,就给人一枪爆头开缺了也很正常

  不过罗耀国还是没有流露出喜色。

  还嫌少?

  乔松年心道:“你个罗雪岩可够黑心的!这都到正三品了.本官十九举人、二十进士,为官十几年才到从四品啊!”

  他正想着,罗耀国终于发话了:“乔大人,下官既然带兵来了昆山,当然是要在昆山、镇洋布防的。不过.如今长毛势大,唯有军民一体,方可一战。而罗某又要忙于新军,无暇顾及地方,所以罗某想推荐一人出任太仓知州,一人出任昆山知县,不知道怡大人能安排吗?”

  “这个.”乔松年问,“不知罗大人想举荐何人?”

  “衡州府王博文能否低就一个太仓州?至于昆山县,能安排在武昌殉国的程制军之子程增益来当吗?程增益也早就有七品候补的官照了,只是现在正在丁忧。”

  乔松年想了想,又问:“那雪岩兄的职守还是江宁吗?”

  罗耀国点点头,正色道:“我早晚能入江宁!”

  “好!”乔松年笑道,“下官回去就和怡大人说,王大人出任太仓州,程公子出任昆山县之事都是十拿九稳的.如今这两地的父母官都急着请辞呢!怡大人只要准了他们,官缺马上就有,然后怡大人就能让王大人、程公子去代理知州和知县了。”

  在属下的地方官出现空位时,派人去代理也是清朝督抚的一大权限!

  补个一年半载的,也能捞不少啊!

  不过通常只能让本省候补的官去补缺,王揆一是湖南的官,程福培则还在丁忧,是不大合规矩的。

  但江苏情况特殊,太平军随时打过来,怡良手下的候补官不愿意送死很正常,报上去咸丰也是可以理解的。

  乔松年的事儿终于解决了,现在就轮到李鸿章了,只见这位“候补中堂”朝罗耀国拱拱手,笑道:“罗大人,肃大人听说上海洋人圈子里最近在流传一本《大预言书》,据说还是长毛那边的妖魔所著,不知是否有其事?”

  哦,你是为这事儿来的!

  “有!”罗耀国点点头,然后就拿出一本《大预言书》的抄本,“这本就是!”

  李鸿章问:“不知道上面都预言了些什么?”

  “都是西洋那边今年将要发生的事情。”罗耀国笑道,“所以在湖南那边没有什么人感兴趣,只有本官是南洋回来的,知道许多洋人的事情,所以才令人搜集了此书带来上海。

  少荃,这是本抄本,我还翻译了一下,懂英语的洋人直接能看这本就给你带着放洋吧!”

  李鸿章赶忙接过《大预言书》,如获至宝一般收好,然后又问:“罗大人,这上头的预言可灵验?”

  “甚为灵验!”罗耀国笑道,“李大人,您带着它到了欧洲,可以拿给罗马教会的大主教,法兰西的皇上,英吉利的女王看,他们看了以后,一定会相信咱这里真出了个魔鬼的!”

  李鸿章拱拱手:“多谢,多谢!”他想了想,又问:“罗大人洋务办得实在是好,下官非常佩服,想向罗大人请教一二。不知大人愿意赐教否?”

  “好说,好说,”罗耀国点点头,笑道,“少荃如果想学洋务,罗某倒是有些心得。”

  “愿闻其详。”

  “要办好洋务,首先得会说洋文!”罗耀国道,“少荃,若不会说洋文,见了洋人就没法直接对话,交流起来颇为不便,办事也事倍功半。”

  有道理!

  李鸿章又受教了,在那儿虚心点头。

  罗耀国则在琢磨,你学会了英吉利文后,就能当一个优秀的“魔鬼代言人”了!

  我还得给你安排个教英吉利文的先生,想到这里,罗耀国又道:“好在少荃你素有神童之名,学习洋文应该不困难。罗某还知道一个教洋文的好老师,等到了上海,罗某就替你引荐。”

  “不知这位先生是谁?”李鸿章又问。

  “他姓王,名利宾,字兰卿,”罗耀国笑道,“秀才功名,学贯中西,目前在上海的墨海书馆任职.怡大人不是给了我二十张举人执照和七品官照吗?回头发他各发一张,让他以我的幕僚的名义陪少荃放洋。”

第242章 不好啦,罗耀国打进上海啦!

  上海滩,十六铺码头。

  夜色尚未完全褪去,东方的天际只露出一线鱼肚白,黄埔江上笼罩着一层薄雾,茫茫一片。十六铺码头上这个时候却已经聚集了许多穿着短褂,扎着腰带,光着膀子,辫子缠绕在脖子上,手里攥着一尺多长,锋利无比的小刀的苦力,人数不下两千人。

  昏暗的光线下,一张张苦大仇深的面孔上都是兴奋到极点的表情,一双双布满血丝的眼眸中射出的都是渴望逆袭的精芒,每个人都好像一座即将喷发的火山,而爆发的日子就是今天!

  江上的雾气当中,忽然闪烁出几团火光,码头上焦急等待的人们就发出一阵仿佛故意压低了的喧嚣。

  “娘西皮,总算来了!”

  来自怡和洋行码头的陈季低低的骂了一声,瞪大了眼珠子看着江上徐徐靠近的火光。那是从一条敞口大木船上发出的,陈季隐约看见船上站满了人,都是红衣红巾的人!

  “是太平军!”

  陈季身边一个广东人兴奋地喊了一嗓子。

  “太平军来了”

  然后是更多的广东人、福建人的呼喊声。

  藏在人群中的陈季赶忙也跟着大家一起呼喊,一边喊还一边紧张地左右观望,发现站在自己身边的码头苦力打扮的人们都目不转睛地看着江面上那条缓缓靠近的大船,并没有人注意到他的存在,就稍稍松了口气。

  他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反应,是因为他和今天聚集在十六铺码头上的大部分人都不一样!

  他可不是来造反的,他是来卧底的!

  是洋大人温斯特.怀特先生派他来卧底的,而温斯特.怀特先生上面还有马西森大班,马大班往上则是英国领事阿礼国!

  在上海滩,阿礼国大人那可是踩一脚外滩都要抖三抖的通天人物。

  也就是说,他往上三级就是阿礼国大人这等上海滩太上皇一样的人物。他都到了这等地位了,还会和拜上帝会、天地会、小刀会的反贼站在一起?

  怀特先生可说了,只要他这次卧底干得好,大英帝国就会支持他当上海滩漕帮的“帮主”,怡和洋行、宝顺洋行码头上的苦力都归他管。

  到时候他可就风光了!他就是上海滩最苦,不对,是最大的苦力!

  一想到“最大苦力”的前程,陈继就瞪圆了眼珠子使劲儿观察。

  很快,那条大木船已经冲破了江上的浓雾,出现在了十六铺码头附近,眼看着就要靠岸了。这时候东方的第一缕晨光已经射了下来,洒在了那条缓缓靠岸的木船上。

  这下陈季终于看清楚了!

  船上站着好几十人,还立着一面大旗,在清晨的江风当中招展。不过他不识字,不晓得旗上绣着的是什么?好在码头上两千号人并不都是文盲,很快就有人喊出来。

  “圣天使吴王!是圣天使吴王!”

  “红旗下的那人就是圣天使吴王啊!”

  “太好了,吴王五千岁亲自来了!”

  陈季这时候也发现太平天国的圣天使吴王五千岁罗耀国了!只见那人红袍红巾,膀大腰圆,长一张鞋拔子脸,下颌宽大,额骨突出,眼窝深陷,目露凶光,鼻直口大,还有一脸麻子.一看就是个化形妖魔!

  难怪上海滩上有人传罗耀国是什么天降妖魔了!

  看来这传言不是没道理的!

  随后,陈季又听见那帮广东人在喊“苏三娘”了。

  “吴王殿下身边那位一定就是苏三娘吧?”

  “好高挑的个子.”

  “小红袄,大长裙,两把太平刀没错,一定是吴王娘!”

  陈季马上也注意到立在那个“化形妖魔”身边的女子了。这女子上身穿着件紧身的小红袄,将身材勾勒的凹凸有致,下身穿着红色的层叠长裙,肌肤胜雪,眼睛大而明亮,小嘴红润,高高的鼻子凸显出五官的立体感,只是年岁仿佛比老早就名动江湖的苏三娘小,也许只有十七八岁,顶多就是双十年华。

  就在陈季发现“吴王娘”有点货不对版的时候,那艘大船已经开靠上了码头,然后就听见一个银铃般的声音大喊道:“圣天使吴王令谕:取县城,灭清妖,攻租界,逐洋夷!”

  陈季仔细听了这女子的口音,虽然她说的是官话,但还是带着明显的吴音,而苏三娘是广东人。

  不过吴王罗耀国这样的人物,有一群王娘也不足为奇。

  陈季分析了一下,觉得吴王娘货不对版也不是什么问题了。

  这时,那位“化形妖魔”忽然抽出了自己的宝剑,向上海小东门方向一指,大喊一声:“杀!”

  这一声喊杀,就仿佛在一堆干柴旁投下了一团烈火,十六铺码头上顿时一片喊杀。

  一面早就准备好的绣着“太平一统”的红旗突然在人群之中扬了起来,然后又是几面绣着“平胡大都督李”、“左元帅陈”、“右元帅林”、“飞虎将军潘”的旗帜被高高举了起来。

  紧接着就是一阵阵“杀清妖,上天堂”的口号声音。聚集在十六铺码头上的小刀会门徒们全都掏出了小刀、扁担、棍棒,在这几面“都督”、“元帅”、“飞虎将军”的旗号引领下,潮水一般的涌向小东门。

  不过陈季没有那么莽撞,拎把小刀就去打县城.虽然罗雪岩的大军已经不在上海了,但是上海县城内还有吴健彰领着的两千上海新军,洋人租界里还有两个连的洋兵,黄浦江上还有洋人的炮船,这可不是两三千小刀会叛贼能对付的。

  所以这位有志成为上海滩“最大苦力”的陈季就寻了个机会,钻进了十六铺码头外的一条狭窄的街道,然后冷眼看着小刀会的门徒从大街上通过,又目睹着从那条大船上下来的太平军簇拥着“圣天使吴王”,也向上海县城的小东门而去。

  这些太平军的装备倒是比小刀会的门徒强多了,人手都是褐贝斯洋枪,那个跟在“吴王”身边的女将手里还有一支可以连发的美国造的转轮手枪!

  不过仅仅靠着几十条洋枪,怎么都不至于打进上海县城的!

  陈季躲在巷子里,正这样想着,忽然就听见小东门方向上传来了山呼海啸般的欢呼声。

  他忙侧耳一听,全是广东话、福建话的呼喊声。

  “打进去啦!”

  “杀清妖,上天堂啦!”

  “打进上海县城啦”

  打进去了?

  怎么可能那么快?

  陈季定睛一看,发现低矮的小东门城楼上,赫然飘扬着一面太平天国的红旗!

  英租界,英国领事馆。

  英国领事阿礼国和副领事威妥玛这个时候已经洗漱完毕,正坐在餐厅里面,一边聊天一边享用着他们的英式早餐,才吃了一半,就听见“嘭”的一声,他餐厅的房门就被人一下撞开。

  两人抬起头一看,就看见怡和洋行的大班马西森满脸涨得通红的站在那里,手指着窗户,喘得说不出话来。这位怡和洋行的大班可是上海滩上出了名的绅士,哪怕要解雇什么人,也都是气定神闲,面带微笑的向那人宣布,这么多年来,就没见过他这么气急败坏的。

首节上一节134/28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