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秦设计师 第227节

  “当然,这其实是那位大帝的幸运,如果他真带兵征讨到东方,一定会被秦国击败。”

  那位西方大帝对他们孔雀国有极大影响,月护王便是在那位大帝入侵到他们这时乘机起事,最终建立孔雀国。

  虽然在孔雀国向民众宣传的历史中,是月护王击败了那位大帝,使之退兵,但身为耽摩栗底的官员、贵族,自然知道这是谣言,实际情况是,月护王起事时,那位大帝已经带兵返回。

  那位大帝在孔雀国留下了诸多传闻,其绝对是位强大的君王,可摩叶却说那位大帝若继续东征,会败给秦国。

  “二者,秦国这些年一直在与其他国家交战,他们的战争持续了数百年,直到一年多前,秦国才消灭那片土地的其他国家。”

  听了摩叶上师给出的回答,那名耽摩栗底贵族依旧嘴硬:“打了数百年?谁知道是真是假!”

  其他人尽管也很不愿相信,却没在这上嘴硬,一耽摩栗底高级僧侣道:“摩叶师兄何出那言?秦国真有那般强?”

  是要质疑,但也得从摩叶上师这得到更多关于秦国的消息后,再去质疑,而不是因为不愿相信,便为了质疑而质疑。

  而且,话出自摩叶上师之口,除非摩叶上师被秦人收买,专门诓骗他们,否则大概率是真的,

  摩叶上师再叹了口气,道:“因为我等亲眼看到了秦国之强,秦人为了向我等彰显其等强大,强迫我等随军观战。”

  回想起随军观战的那些场景,尤其是秦军以火炮攻击敌军时的画面,摩叶上师忍不住闭上眼睛,在以前,他就没见过那等残酷的场面,而秦人却为了向他们彰显其等武功,硬是呈现在了他们面前。

  摩叶上师睁开眼睛,沉声道:“各位是未曾看到,秦人火炮一响,人马顿碎的惨像。我等见到时,一度以为到了阿鼻地狱!”

  “火炮是秦人的一种兵器,威力甚巨,一炮轰去,人挡则人碎,马挡则马亡,贫僧亲眼看到有马匹被火炮击中,那匹马的脖子被当场轰断,头和身躯分离。其身上骑士被连带击中,躯体顿时缺了一边!”

  “火炮轰击过后,满地皆是人尸和马尸,几乎都残缺不全,分不清哪是马的血肉,哪是人的血肉……”

  通过摩叶上师描述,耽摩栗底贵族、官员们仿佛看到了一个残酷的战场,血染红大地,满地残尸,人的血肉和马的血肉混在一起,难以分得清。

  耽摩栗底城市长道:“上师,那火炮是何等兵器?便是因那火炮,上师认为秦国为世间最强之国?”

  摩叶上师未立即回答,他走到一口木箱前,将之打开,从中拿出张青铜板,耽摩栗底官员、贵族们看到铜板上雕刻着一件器物。

  这刻图是摩叶上师等人在出了大秦国境后,在路上所刻,为了让其不易毁坏,有意选择了青铜板刻制。

  他们虽不知道火炮的内里结构,也不知其原理,但他们看到过火炮,将之形貌刻出,自是不难。

  摩叶上师拿着青铜刻图向众人展示,“此便是火炮,可我等并不知火炮为何能发动攻击,也不知其如何铸造,只看过其发威。火炮一响,纵有千军万马也会被秦人击破,那月氏国、东胡国便是这般败亡于秦国之手。”

  “那月氏、东胡皆是秦国周边强国,若单以兵马而论,其等恐还在吾国之上,然此二国却在秦国火炮之下,轻易败亡。”

  不只秦国强于他们,连被秦国击败的国家也强于他们,咋感觉在摩叶话里,他们孔雀国突然便沦为了二流国家。

  老实说,孔雀国地虽大、人虽大,但战斗力确实也就那样,东胡、月氏、匈奴中任何一个,都能揍他一顿。

  这可不是胡言,原本历史上,月氏人西迁建立贵霜帝国,还真揍过三哥,占了三哥恒河上游地区,而月氏人不过是在个在和匈奴争斗中的失败者罢了。

  认真看了一番那青铜刻图,一耽摩栗底贵族道:“这火炮威力真有上师所言那般强大?”

  摩叶道:“威力只大不小,且秦人还在不断进步变强,秦人定会铸造出威力更大的火炮,兴许有朝一日,华氏城的城墙也难抵挡。”

  “我等认为秦国为世间最强之国,火炮只是其中一因,还在于秦人先进的学识技艺,秦人的精神与意志,秦人的制度与政令……”

  “秦人有诸多领先于吾国的学识和技艺,可惜秦人不允许我等带回,连让我等一观也不允许,我等在进入秦国境内后,便被秦军一路护送至秦国之都咸阳。”

  “名为护送,实则是监控我等,不许我等随意行走,防备我等学得其等先进技艺罢了。”

  听到这句话,一僧侣道:“秦国人既然如此防备上师,那上师又如何知晓秦国的学识技艺领先于我等?”

  摩叶上师叹道:“我等虽被秦人严格限制,不得随意行走,不得随意与人交流,但也看过咸阳之景,曾与秦国诸子百家学者交流。”

  “秦国的建筑古典雅致,却又大气磅礴,与吾国大为不同,咸阳城之繁华兴盛比华氏城更盛,华氏城所能胜过之处,可能只有规模比咸阳城要大些许。但咸阳在扩建,日后必会超过华氏城。”

  “这是我等离开咸阳前所记下的咸阳之景,各位请看!”

  摩叶上师将青铜刻图放回木箱,又从中拿出数幅画分发给众人。

  这些画也是他们在离开大秦后,凭借对咸阳城的记忆所画。

  他们在路上制作了不少和大秦有关的东西,为的便是带回孔雀国,让他们的国人认识大秦。

  画的场景各不同,有的是从外看咸阳城,有的是过咸阳街道的所见所闻,给众人描绘了一个前所未见的异国之都。

  虽是描摹于纸上,但那座城的气势透画而来,城中的街道平整,街道两边的房屋不少,却不凌乱,一看就很有规划,街上往来的行人也是极多,且观其等衣着,好像不仅有秦人,还有其他国邦之人。

  秦人的房屋风格确实和他们的大不相同,有种古典雅致的美,越看越觉得有韵味,一看便觉得这必是出自一个文明古老的国家。

  手里拿着一幅绘制咸阳街道场景画的贵族问道:“这秦国之都还有异邦人?”

  摩叶上师道:“不仅有,还很多!主要是匈奴人、乌孙人,以及百越诸部的人,其等与秦国建交,彼此有很多往来,这些国邦还派了孩童到咸阳学习。”

  “秦国特意在咸阳设立了一名为‘大秦国际学院’的地方,专为教导这些外邦学生!”

  听了摩叶上师回答,这名贵族道:“秦人允许其他国邦的人到咸阳学习,那为何如此忌惮防备上师你们?莫不是吾国有胜过秦国之处,秦国害怕被上师你们发觉?”

  摩叶上师看了眼这名贵族,从这话里,他听出了这名贵族的优越感:秦人防备我们,那肯定是秦人在害怕我们!

  在众人的注视下,摩叶上师道:“我等原本也有同样想法,可后来才发现,秦人会严格管制我等,除防备我等学习其学识技艺外,更主要的原因是禁止我等传教!”

  闻言,那名贵族又道:“秦人禁止上师你们传教,这便是秦人薄弱之处!”

  摩叶上师叹了口气,他都已经将说了这么多,这些人为何还将秦人想的很弱,但他也明白这种心理。

  本以为自己是天下第一国,可忽然听到有一国比自己之国更强,当然是不服不甘,想各种挑这个国家的缺点。

  摩叶上师道:“秦人是认为我等传教于其等有害,所以很干脆地禁了,就算秦人允许我等传教,只怕成果也不大。秦人与吾国之民大不同,秦人极其崇敬祖先,且尚武勇猛!”

  一个“极其崇敬祖先”,便让众人知道在秦国传教的难度,而秦人尚武勇猛,跟他们更相反,两国人很难处到一块。

  摩叶上师继续道:“秦人允许与其等建交之国派人到咸阳学习,却也不会将最先进的学识技艺相授,必有限制,但相比我等,已好了不知多少。”

  匈奴人、百越人即使也不能学到秦人最先进的技艺,可总比他们一点都学不到好。

  又有一名耽摩栗底官员拿着手里的画问摩叶上师:“上师,这些秦人围着此处,在做啥?”

  摩叶上师瞥了眼那幅画,道:“这是秦人为普通民众设立的讲学之处,方便那些没有门路,又想读书识字的民众去学习,常有秦国诸子百家的学士在台上讲学,任何人只要想学,都可去往听讲。”

  “所以,那里不仅有秦人学习,还有许多来秦国的异邦人!”

  众人在不可思议的同时,又感到震惊,从这些看,便可知秦国可能真的超过他们孔雀国。

  又有一名贵族拿着手中的图,问道:“此是何处?此处房屋和其他房屋颇为不同,莫非是秦国王宫?”

  摩叶上师道:“的确是秦国王宫,但在秦国被称为‘皇宫’,秦王也被称为‘秦皇’,因为秦人认为‘皇’在‘王’上。秦国皇宫修建相当壮丽,可我等未能见其全貌,只到过一部分地方。”

  这时,又一名僧侣指着手里的画,问道:“摩叶师兄,这些秦人莫非也在听学?”

  众人看向这幅画,只见画里有许多秦人正围于一处,但不像是在听人讲学,因为有人提着像是桶的东西,中间围着的也不像是人。

  摩叶上师道:“他们在用蒸汽机取水。我等也未亲眼见过蒸汽机,只是听闻那是种神奇的造物,无须人力,可自动将水从井中取出。自动取水不算大事,可其今后能做到何事?”

  这番话让耽摩栗底众人沉默,感觉他们和那秦国的差距不是一点半点,而是条鸿沟。

  见无人再提问,摩叶上师又道:“仅我言说秦人学识技艺本领先我等,恐难使诸位信服。这是我等带回的秦国孩童启蒙之书,我等已在途中翻译为吾国之言,诸位且看。”

  摩叶上师又从一口木箱中拿出了数卷木牍,虽在离开时,秦人送了他们一些纸,但他们舍不得用,因此用了木片、竹简。

  众人各自接过一卷,开始观阅起来,很快,便有耽摩栗底贵族吃惊地问道:“这当真是秦国用于孩童启蒙之书?”

  摩叶上师拿出的是算数启蒙,上面所记载的有些内容在他们眼里都算是先进的算数知识,可这在秦国居然是给孩童启蒙?

第406章 如此秦国

  摩叶上师道:“虽不想承认,但这的确是秦国孩童启蒙之书,秦人不可能将他们最先进的典籍送于我等。”

  是啊,以秦人对摩叶上师等人的防范,根本不可能让他们拿到秦国最先进的典籍,能让他们带回的都是秦人认为比较粗浅,即便流传出去,也不会造成多大影响的典籍。

  然而,就算是秦人眼中比较粗浅的孩童启蒙之书,对他们来说,也先进性十足。

  他们所认为先进珍贵,一般人轻易不可学得的算学知识,在秦国竟然孩童便可学。

  这种剧烈的落差感让房间内所有人沉默,他们手中所拿的木牍似乎在无声告诉他们:你们孔雀国啊,跟秦国相比,差远了!

  实在太打击人了,众人心中生出浓浓的挫败感,随后便是沮丧、悲观等复杂的情绪。

  摩叶上师没在乎众人的沉默,继续道:“秦人将这些启蒙之书称为‘教材’,据说是那位李念公子与秦国百家学者共同编纂。”

  “据闻李念公子有惊世之才,深得秦皇器重,我等在秦国的遭遇可能与之有关,可惜我等在秦国时未能得见那位公子。”

  耽摩栗底城市长将手中的木牍放下,抬起头:“那些秦人来时也提到过那位李念公子,其究竟何许人?”

  摩叶上师道:“对那位李念公子,我等所知也不多。听闻其是秦皇之婿,秦国重臣,秦国很多事都与之有关,纸、蒸汽机、琳等物皆为其所制,秦国孩童的启蒙之书也是他和百家学者编纂。”

  “我等在秦国是还听过一事,据说那位李念公子曾因匈奴的王子冒犯他的未婚妻,便一怒杀了匈奴王子!”

  要是李念在这,定会相当无语:这破事都传到孔雀国了?是不是以后得传遍世界?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冒顿那厮真不是我杀的!

  听到李念因为未婚妻而杀了匈奴王子,一贵族问道:“那匈奴不是和秦国交好?那李念杀了他们王子,匈奴人就没报还回去?”

  摩叶上师道:“匈奴国确实与秦国交好,据我所知,匈奴人似乎未曾向秦人追究此事。”

  这名提问的贵族道:“想必是怕了秦国,不敢追究。匈奴国也是群胆小之辈,其等王子被杀,也不敢向秦人报还。由此亦可见秦国霸道蛮横,其国虽强,却不如吾国懂理知礼。”

  摩叶上师不理会这名贵族贬秦抬孔雀,又道:“那位李念公子在秦国影响力极大,便是秦皇,也常听纳谏言,我等不能在秦国不得随意出行,不得随意与人交流,被迫随秦军观战,恐与之有关。”

  一耽摩栗底官员道:“上师,你等在秦国究竟遭了何等对待?”

  摩叶上师再度叹了口气:“我等在秦国如同被囚禁,被严格看管,未得允准,不得外出,亦不能与人说话,虽不缺吃喝,可与囚禁何异?”

  “初时,我还疑惑秦人为何如此待我等?后来才想明白,秦人是要防止我等和人接触,让我等不能在秦国传播我佛大法。”

  摩叶上师又道:“而据闻那位李念公子曾到过吾国,对吾国深有了解,若不是他在限制阻止我等,又是何人?可他既然到过吾国,当知晓我佛大法乃慈悲度人之法,何以如此防备?”

  这时,一耽摩栗底贵族脑中突然冒出一个奇妙的想法:“秦国那位李念公子曾到过吾国,其很可能在吾国某处得了吾国先贤所留先进学识技艺,然后带回秦国,使秦国强盛。”

  这名贵族越说越觉得他这想法可能就是事实:“他之所以防范阻止上师,不敢与上师相见,是其作为窃贼,见主人到来,担忧被主人识破。秦国现今所用学识技艺实则出于吾国,本是吾国先贤留于吾等,却被秦人李念窃走!”

  那李念敢来他们孔雀国,当面向他们证明没有窃取他们先贤的技艺知识?

  如若不敢,那就是李念偷了原本属于他们的知识技艺。

  而且,以秦人衣装打扮及那位李念的才华,若真到过他们孔雀国,应该会有传闻留下,可他们从未听过,更证明他是偷了他们先贤所留的知识技艺,不敢大肆声张,又偷偷溜回了秦国。

  秦国会变强都是因为那李念偷了他们的东西,本来该他们才是天下第一强国!

  摩叶上师道:“秦人强盛并非是从近期开始,其在百年前便是强国。这次归来,我等也带回了秦国史书!”

  其实,大秦的史书还在编修,在李念的提议下,准备将秦朝建立前的华夏历史梳理一遍,三皇五帝、夏商周、秦一统六国都统统写入史书中。

  但这个工程量极大,短时间里根本搞不完,所以摩叶上师带回的史书并不是真的大秦华夏史书,而是李念和诸子百家之人、大秦文武加始皇帝合力编纂给学生上课用的简版史书。

  总不能给学生上历史课时,连课本都没有,让授课的师者自由发挥。

  摩叶上师从另一口木箱里拿出大撂木牍分发给众人,“这是秦国史书,诸位且看!”

  众人接过后观阅起来,随即一看一个不吱声,秦国来历悠久,可追溯到数千年前,一点也不比他们差,甚至还要胜过。

  这是简版史书,自然没法将所有历史事件详细记述,但依旧能从中看出秦国所属的文明是怎样一个辉煌璀璨的文明。

  秦已存世五百年之久,而他们孔雀国,从月护王到现在才仅仅一百来年。

  当然,这只是孔雀王朝的存世时间,不代表他们所属的文明,若论及文明,佛陀生于四百多年前,文明则更久。

  但若这样相比,秦国也可继续往前追溯,秦人的祖先伯益是一千七百多年前的人,还跟夏启为了王位争斗过,要是再往前,便是更远的三皇五帝之时。

  看到秦已存世五百多年,耽摩栗底众人心中震惊,五百年多的国,比佛陀还要古老。

  秦也并非一直这么强,其在最初时只是周所封的一个小国,其变强大是在一百多年前的一次变革,出了一个叫“商鞅”的人,其让秦国发生变革,从而强盛。

  那李念到过他们孔雀国,可以猜想他从他们国内偷了学识技艺回来,但总不能说这百年前的商鞅也来偷过吧?

  一僧侣放下看完的木牍,叹道:“摩叶师兄,这秦国存世竟有这般之久,其国立时,佛陀都尚未出世!”

首节上一节227/25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