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兵仙从助刘备守住徐州开始 第249节

  仅存的几名齐军,终于护送着马车,冲至了樊城北门城下。

  城头上。

  文聘当即下令,打开城门,接应马车入内。

  城门打开,吊桥放下。

  一行人惊魂难定,匆忙逃进了樊城。

  城门再次关闭。

  颜良只率千余轻骑先行,眼见黄家父女已逃进了樊城,不敢擅自攻城,只得就此停止,等待袁绍大军前来会合。

  城门内。

  文聘和马良等人已相继下城。

  身后还跟随着一位白衣公子,羽扇纶巾,风度翩翩。

  车帘掀开。

  只见黄承彦背后已中箭,血流了一地,已是昏迷不醒。

  黄月英则扶着自家父亲,脸上已是泪流满面。

  “是黄公?”

  马良认出了黄承彦。

  文聘脸色微变,惊道:

  “袁绍的骑兵,为何会追杀黄公?”

  黄月英俏脸含恨,愤然道:

  “还能为什么,还不是因为我父亲不肯去拜见袁绍,袁绍一怒之下派人来追杀我们!”

  文聘恍然省悟,当即安排人马,优先送黄承彦过江去救治。

  黄月英便含着眼泪,护送着昏迷不省的父亲,往南门外的水营而去。

  “仲业将军。”

  “看来我们得抓紧时间,尽快将江北这些士人送往南岸。”

  “你的四千樊城兵,也当尽快弃城南撤才是。”

  马良神色凝重的提醒道。

  文聘深以为然,当即便想安排下去。

  “文将军,现下再撤,恐怕已来再及了。”

  那白衣公子,摇动着羽扇叹道。

  文聘一怔,皱眉问道:“诸葛公子,你何出此言?”

  那白衣公子,正是诸葛孔明。

  就在两日前,诸葛瑾挟了刘备的亲笔信,前往隆中草庐征辟诸葛亮。

  诸葛亮在得知兄长诸葛瑾已归于刘备麾下,又得知刘备在徐州时,年年为其亡父诸葛扫墓,心中是感激不已。

  权衡再三之后,诸葛亮便决定出山,前来襄阳辅佐刘备。

  兄长二人便与其他江北士人一样,一起前来樊城,打算渡江前往襄阳。

  “袁绍应该已得知,文将军你拒不降魏,却反降了齐公。”

  “还有黄公这些江北士人,尽皆也归顺了齐公,不肯前往魏营去拜见他。”

  “以袁绍此刻的骄狂自负,岂能咽得下这口气,必会尽起大军前来樊城报复。”

  “适才城外那队骑兵,应该只是前锋,我猜想袁绍的大军应该很快就会到了。”

  诸葛亮摇着羽扇,语气平静的道出了判断。

  (的李赵)话音方落。

  城头士卒大叫:“禀文将军,城北出现大股魏军,有数万之众!”

  文聘心头一震,不及多想,转身爬上了城头。

  举目一望,倒吸一口凉气。

  只见城北旷野上,乌压压是无边无际的魏军步骑。

  遮天蔽日而来,战翻卷如林。

  看那阵势,至少有五六万之众。

  且魏军来势极快,其前部骑兵距离樊城,最多也就一里之地。

  这么近的距离,他根本来不及把四千兵马,以及城中的江北士人,尽皆渡江撤往南岸。

  “该死,袁绍老贼来的好快!”

  “这可如何是好义!”

  文聘拳头一击城垛,咬牙切齿的骂道。

  诸葛亮眼眸一转,一道精光闪过,遂是摇扇道:“文将军莫慌,亮有”

  话音未落。

  马良眼眸一亮,急道:

  “我想起来了,苏令君在我渡江时,给了我一道锦囊妙计。”

  “他说了,如果袁绍来的太快,我们来不及撤离樊城,便可用这锦囊妙计。”

  “此计必能惊退袁绍,为我们争取到撤退的时间!”

  听得这番话,诸葛亮眼眸中不禁闪过一道奇色。。

第184章 一人一琴一书僮,惊退袁老贼!诸葛亮:苏景略,不愧为兵仙也!(求全订)

  “尚书令的妙计?”

  文聘脸上掠起惊色,奇道:

  “我早听闻苏令君乃再世兵仙,奇谋百出,神鬼莫测。”

  “但什么样的妙计,竟能令几十倍的魏军不战而退?”

  马良也不隐瞒,便将苏哲的锦囊妙计拿出来,与文聘一观来看。

  文聘看过后,却嗔目结舌:“这…这样当真可以吗?苏令君这计谋也太,太…”

  文聘是一脸难以置信,似乎完全看不懂苏哲的这条计谋。

  “苏令君此计,确实是有些太过冒险了,这要是万一袁绍不中计,岂非万事休矣?”

  马良也喃喃自语,脸上亦是惊异困惑之色。

  惊异归惊异,却无别选择。

  马良深吸一口气,平伏下心绪,决然道:

  “苏令君向来是算无遗策,他竟然能预料到袁绍会提前杀来樊城,那这一计就必有其神妙之处。”

  “文将军,速速依计行事吧。”

  文聘迟疑了一下后,只得一声轻叹,依计下令。

  于是沿城一线的守军,皆被他调下了城头,躲在了城墙根下,敢擅自喧哗者斩无赦。

  同时樊城北门大开,几名老卒被派了出去,在城门前装模作样的洒水扫地起来。

  紧接着一张古琴,几只香炉便被搬了上来。

  马良定了定神,端坐城楼上,竟是摆出一副要焚香抚琴的架势。

  看到这一幕。

  一旁静观的诸葛亮,眼眸中不禁掠起异色,便向马良索取了苏哲的锦囊妙计,迫不及待捧在手中观看。

  诸葛亮的眼睛渐渐瞪大,脸上浮现惊叹之色。

  “这苏令君的计策,竟然与我想到一块去了。”

  “但他却是在文仲业归降之前,就推算到了今日局面,提前就已想到了这应对之策780。”

  “难怪士元来信说,苏景略的智计远在他之上,看来士元确实没有谦虚呀…”

  诸葛亮喃喃自语,嘘感慨不已。

  马良则道:

  “孔明公子,还得有劳你在旁边,为我假扮一下书僮。”

  “也只有你能定得住神,换成真书僮只怕会吓到惊慌失措,露出了破绽。”

  诸葛亮这才回过神来,欣然应诺。

  于是。

  空空荡荡的城头上,便只剩下他二人。

  马良盘膝闲坐,闭目抚琴。

  诸葛亮则扮作书童,侍奉在侧。

  城上不见一兵一卒,城前只余十几名老卒,正战战兢兢,埋头洒水扫地。

  北门外。

  尘雾滚滚,袭卷而来。

  袁绍亲统的五万魏军前锋,已呼啸而近。

  樊城已近在眼前。

  袁绍是杀机滚滚,几乎就要下令,大军一涌而上,将樊城夷为平地。

  但很快,袁绍就发现了不对劲,当即下令全军停止前进,就地列阵。

  举目远望。

  只见樊城城头不见一兵一卒,唯有一名文士,正在闭目抚琴,悠闲自然。

  那文士一副醉心于琴音,心无旁骛,将他五万雄兵视为空气的架势。

  “文聘那在耍什么花招?”

  袁绍眉头皱起,眼中掠起深深狐疑。

  “主上,还等什么啊!”

  “城头就两个书生,主上一声令下,末将就把樊城夷为平地!”

  颜良刀指樊城,亢奋的咆哮大叫。

首节上一节249/373下一节尾节目录